溫榆河

河流

溫榆河位於北京市東北部。自沙河水庫至徠通縣北關攔河閘,是大運河的上游。發源於北京市昌平縣軍都山麓。上游由東沙河、北沙河、南沙河3條支流匯合而成。

溫榆河歷史上不僅是歷代王朝的漕運要道,而且由於其水質潔凈、清澈,還是皇家宮廷、園林、湖泊的御用之水。隨著社會變革,城市建設和工農業生產飛速發展,大量污水排入河道。現已成為日承受百噸污水的排污河道,又是縣城西南地區瀝水的重要出路。

全長47.5公里,其間又有藺溝河、清河、龍道河、壩河、小中河匯入。流域面積2478平方公里。1970年至1972年曾兩次整治,沿河築堤,並建閘4座。藺溝河口以上防洪標準按50年一遇設計,洪峰流量400立方米/秒;藺溝河口以下按20年一遇設計,50年一遇校核,洪峰流量1562立方米/秒。灌溉農田20萬畝。溫榆河古稱濕余水、溫余水。

基本簡介


名之由來

溫榆河
溫榆河
溫榆河的開發利用,始於漢代。因此,它的名稱最早正式見於《漢書·地理志》與漢代桑欽編撰的《水經》。
至北魏時,籍屬琢郡的酈道元作《水經注》,第一次對溫余水源流與其各大支派,進行了周密詳實的考察論證,不僅被後世學者引為依據,而且引起統治者的極大關注。
從此之後,隨著社會歷史的發展,古代文獻中有關開發利用溫榆河的記載,便屢見不鮮,內容豐富。
很早以前,中華民族的先民們就已定居在溫榆河流域。
古人以溫榆河為無數泉水匯流而成,謂之“百泉水”,又稱“湡水”。
唐堯虞舜之時,都曾定都幽都。
幽都地處太行山脈之陽,有“帝都之山”、“幽都之山”與“燕山”等名山。那個時候,溫榆河流域屬於幽州,為“帝都”之區。
山海經》稱“西望幽都之山,浴水出馬”。
湡、浴二字,古音相近。或許湡水即為浴水。由於年代久遠,更何況當時尚無文字記載,此語已無從考究。
此外還有一說,即萬里長城築成后,秦始皇東巡,路經“關山”一帶地方,稱此河為“清夷水”。
這一說法雖不見於正史,但卻似乎有所依據。
然而,溫榆河首次載於史冊之初名為溫余水,簡稱溫水;直至遼代,始改今名,又稱榆河,俗稱富河。

水之源流

溫榆河
溫榆河
溫榆河的源頭,分為正源、重源與別源。
發源於“關山”諸泉之水,匯為一流,南流至軍都關即“居庸故關”下入口,稱關溝水,是謂正源。
位於北京西面的太行山脈諸山,通稱西山。關溝水緣西山東麓南流,至居庸關“南流出關,謂之下口”。所謂“下口”,是指南口而言。
水流自南口折西東流,“潛伏十許里”,又從地中湧出,“重源潛發,積而為潭,名溫余潭”,是謂重源。
泉水溫熱,寒冬不冰。溫余水即由此得名。
溫榆河正源的源頭,出自今北京市延慶縣南境“居庸界”山諸泉。
具體些說,溫余潭水東流,左有源出翠屏山諸泉之水,自翠屏山口即德勝口南流,繞經明陵注之;折而東南流,經雙塔店,源出孟村一畝泉之塔界水,與源出四家莊諸泉之水,皆東流注之,名北沙河;自雙塔店以下一段河道,又名雙塔河。
其水東南流,至豐瞻(亦作“豐善”)村,源出北山諸泉之水,稱東沙河,“南流經芹城,稱芹城水”,但芹城已無從查考,疑似流經昌平故城西之昌平水,明清史書地誌亦作易京水,源出西山神頭嶺丁蓼泉,稱丁蓼水;其水“東南流經郁山西,謂之易荊水”;易荊水東流,左納源出虎谷山虎眼泉之水;又東流經沙河鎮南,源出白浮、瓮山之水,與源出孤山之水,匯為一流,東南流注之;折而東南流,至沙河鎮東南三岔口,與北沙河、東沙河合流之水交會,稱溫榆河。
溫榆河中游通稱沙河,自昌平流入順義縣西南境,俗稱西河;東南流經天柱村;又東南流十餘里經葦溝村;村東臨溫榆河,渡南有北齊長城遺跡;渡流至到東南與通州交界處,與潮白河交會,入通州境;流至州城北關閘,即以北間為分界線,以上河道統稱之為溫榆河,以下河道因為漢代始於其地置“路縣”,遂名之為潞河。
明清時期,潞河變成京杭大運河北端的一段河道,所以又名北運河。其水東南流經香河、武清二縣,至天津丁字沽,與衛河南運河合流,東入海河,由直沽注於海。
溫榆河的別源,為數甚多,主要出自西山諸泉,其次出自北山諸泉。這是溫榆河在水源上最突出的一大特點。
傳說古人稱之為“百泉水”,是很有道理的。其別源諸泉之水,分別匯成溫榆河上流三大支派,即:源出西山諸泉之水有二,一支注入正源徑流,稱北沙河,又稱雙塔河;一支位於北沙河南面,稱南沙河;另外一支源出北山諸泉之水,稱東沙河。

歷史沿革

溫榆河
溫榆河
溫榆河古稱溫余水,因幹流北側有湯山一帶溫泉水匯入,且水量較大而得名,遼代始稱溫榆河。
溫榆河發源於北京市燕山南麓的昌平、延慶、海淀一帶山區,東沙河、北沙河、南沙河三條支流在昌平區沙河鎮匯聚成溫榆河幹流,沿途依次匯入藺溝河、清河、龍道河、壩河、小中河等支流。溫榆河屬於北運河水繫上游幹流河道。
北運河是海河北系四大河流之一,是北京市中部地區的主要排水河道,境內幹流總長90.3公里。北運河幹流分為兩段,通州區北關攔河閘以上稱溫榆河,以下稱北運河。溫榆河幹流自沙河閘至北關攔河閘,河道全長47.4公里,流域面積2478平方公里。
歷史上的溫榆河,曾經對京北的政治、經濟發揮過重要的作用。南北沙河在明朝就成為兩岸農田灌溉的重要水源。
明朝隆慶六年(公元1572),朝廷派軍士3000人,疏通了南沙河至通州渡口的70公里河道。從此,昌平駐軍及守陵、建陵軍民的口糧,便由江南經北運河直抵昌平境內。萬曆年間,為加大南沙河水量,又將小清河引入南沙河。此後,南沙河便成為京北一條水路運輸動脈。
然而,近二十年,溫榆河兩岸人口驟增、企業密集,大量生活污水、工業廢水注入南北沙河。尤其是北沙河,每到夏季臭氣瀰漫。
南沙河不要說金翅鯉魚,連螺螄、河蚌也已瀕於絕跡。昔日一脈清流的溫榆河,已成為一條污水溝。流域內有783個排污口,年排污量占本市總排污量的三分之一。

環境轉變

2001年10月,市委、市政府領導考察了溫榆河水域的流量、水質、污染治理等情況,作出了加快建設溫榆河綠色生態走廊,實現水清、岸綠、通航的決策,還原“北京母親河”秀麗的面貌。
2002年1月7日市政府專題會議審議了“溫榆河綠色生態走廊規劃”總體規劃初步成果;1月10日劉淇等市領導視察溫榆河,並對規劃提出了進一步修改的意見。在此基礎上由市規劃委組織、市規劃院、市水利局與市政府研究室共同編製完成規劃成果。
2002年10月13日,市委書記賈慶林等領導及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到溫榆河進行了視察,並就綜合治理溫河、創造優美的人居環境等問題作了重要指示;並提出由市規劃、水利部門和市政府研究室共同編製該地區的水系整治及用地規劃,制定規劃實施的相關政策。
溫榆河綠色生態走廊規劃中,水系整治及污水治理規劃包括全流域範圍;沿線用地規劃為沙河水庫至北關閘段河道兩側各約1.5公里寬度,規劃區總用地面積約167平方公里。其規劃建設本著“蓄泄兼施”的原則,充分利用砂石坑、湖泊、窪地等擴大水面,回補地下水,涵養水源,消減洪峰,美化環境。按照溫榆河的特點,統一規劃、綜合治理、分級落實。同步實施治河與治污,實現溫榆河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保持河道天然風光。溫榆河沿線地區結合城鎮建設和舊村改造,發展旅遊、休閑、度假功能。
溫榆河規劃建設目標是通過實施全流域綜合治理,擴大水面和沿岸綠化,實現溫榆河水清、流暢、岸綠、部分通航,滿足城市排洪要求,創建優美的水生態環境。改善沿河生態和景觀,使沿河地區成為城市的旅遊休閑和景觀帶,創造最佳的人居環境。通過舊村改造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村地區環境改善和城市化進程,實現地區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在朝陽區境內,溫榆河北起黃港鄉沙子營,南至樓梓庄沙窩,全長22公里,占溫榆河幹流總長的46%。朝陽區溫榆河綠色生態走廊在沿河1.5-2公里寬的範圍內,總面積約44平方公里。規劃範圍涉及黃港、孫河、金盞、樓梓庄4個鄉。涉及村莊21個,人口26647人,村莊居住、公建佔地面積754公頃,建築面積212萬平方米,企業佔地344公頃,建築面積108萬平方米。在規劃工作中,朝陽區遵循“以水為魂、以綠為體、以人為本”的規劃原則,突出景觀價值與生態功能,充分體現朝陽特色。

河之漕運


溫榆河是北京最早開發的一條河。元代時昌平鎮成為京北交通要道,北邊的居庸關自元代開始駐屯軍把守。為運送軍糧,至元元年(1264),派兵疏浚昌平雙塔河漕渠。雙塔河是溫榆河上遊河道。“源出昌平縣孟村一畝泉,經雙塔店向東,至豐善村入榆河。”雙塔漕渠開通后,設有專管負責管理運輸的人員。到至元三十年,因建通惠河,將沿山前泉水,包括孟村一畝泉在內,都截流入白浮瓮山河。雙塔漕河也因淺澀而停止漕運。
元大都建立后,糧食供應成了頭等大事。忽必烈非常重視漕運,下令疏通修復了南北大運河,由杭州至通州,保障南糧北運。但通州至大都城五十多里路程,僅靠壩河運量有限,而且經常淤淺不能行舟。這一段靠陸路運輸,效率很低,若遇“方秋雨淋,驢畜死者不可勝計”。修通這條水道的關鍵是水源問題。專管水利的都水監郭守敬,經過詳細踏勘測量,終於發現在溫榆河水繫上游,沿北山和西山山前地帶,有白浮泉等眾多泉流散布。他立即向忽必烈提出從溫榆河諸泉中引水濟漕計劃,很快得到忽必烈的批准。在郭守敬的主持下,引水濟漕計劃於至元二十九年春動工,至元三十年秋完工。據《元史》記載,忽必烈在“役興之日,命丞相以下皆親操畚鍤為之倡”。完工後,積水潭成了水陸碼頭,漕運大都的糧食大增,每年在三百萬石以上。《元史》說:“船既通行,公私兩便。先時通州至大都五十里,陸挽官糧,歲若千萬,民不勝其悴,至是皆罷之。”
到了明代永樂七年(1490年),明成祖朱棣在昌平修建陵寢,並派軍隊駐守,需要運送大批建築材料和軍糧。在居庸關建立了邊關糧倉。漕糧由通州沿溫榆河上溯到沙河鞏華城。在鞏華城設奠靖倉收納,再轉交駐軍或居庸關軍倉。同時商船也可沿溫榆河直駛安濟橋下。明蔣一揆《長安客話》稱:“沙河東注與潞河合。每雨集水泛,商船往往從潞河直抵安濟橋下貿易,土人便之。”
清代駐軍多在清河鎮附近。溫榆河運輸至清河。清河是溫榆河的支流,由西向東,在今朝陽區沙子營入溫榆河。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開會清河,起水磨閘,歷沙子營,至通州石壩上止。中建七閘,閘夫120名,運通州米又通流河至本裕倉。”通流河指通州外北運河一段,本裕倉在今清河鎮東南一里的倉營村。漕運直到晚清同治年間才停止。
溫榆河不僅運輸軍餉,還要供應大都的糧食,對開發漕運有大功,解決了大都城的運糧供水。因此它在北京的河道中地位大大提高,為大都城的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
我們不停地走著,從河流的源頭走向遠方,從少年走到青年,從青年走到老年,我們一邊走,一邊觀看溫榆河。這千年的故事,在倒流的時光里,開始在一條芬芳的河邊。

古老傳說


二郎爺坡

老人們傳說,溫榆河早先從這裡流過,因為金盞地勢底,常有水患,住在這裡的人們就在這裡築起了一道長長的土坡,以防水淹。在築這座長坡的過程中,村裡一名德高望重的叫二郎的長者不幸淹死,人們為了紀念他,稱這座坡為二郎爺坡。關於它的傳說一直流傳到了至今天:早先在這銅幫鐵底的溫榆河裡,生長著一條金鱗金翅的大鯉魚,每年它都經過二郎爺坡。只要它跳出水面,這裡準是風調雨順,百姓安康。所以,這裡的人們常到二郎爺坡來,供奉金色大鯉魚。
有一年,金色大鯉魚沒有來。這裡天天烈日當頭,沒有雨下,連長年水流充足的溫榆河也快乾涸見底,人們眼瞅著莊稼慢慢乾枯死了,心急如焚。因為莊稼欠收,農家就要離鄉背井,無法度日。那年月,人們沒有別的辦法,只好成群結隊來到二朗爺坡求神。大家帶著大量的供品,舉家老小來到這裡求金色大鯉魚幫忙,哭喊聲震撼蒼宇。金色大鯉魚聽到了,不顧千難萬阻游到天河,求它的好朋友小玉龍為二郎爺坡周圍的大地下場大雨。小玉龍一口應允下來,也不顧玉皇大帝和龍王們的禁令,偷出降雨令牌,到二郎爺坡上空著著實實降了一場透雨。百姓們得救了,大家歡呼雀躍,在二郎爺坡上載歌載舞。然而此時的小玉龍卻遭了殃,因它的行為觸怒了玉帝,故被罰壓在一座陰山背後,受盡苦難。任憑眾神求情,玉帝就是不理會,他說:“要想讓小玉龍重返天庭,除非金豆開花。”二郎爺坡的鄉親們得知此事,又著急又氣憤,可又束手無策,只好再去求助於金色大鯉魚。金鯉聽到鄉親們的祈求,便化做一個白髮老婆婆對大家說:“那金黃色的玉米不就是金豆嗎,讓它開花還難嗎?”於是,大夥紛紛拿出家中的黃色玉米,炒成了玉米花,拿到二郎爺坡,鋪了一片。大家對著天上喊到:“金豆開花了,快放小玉龍吧!”大金鯉也趕到了天上哀求玉帝。玉帝無奈只好讓太白金星將小玉龍放了。從此,每年的二月二,鄉親們都要拿著炒好的玉米等供品,到二郎爺坡紀念小玉龍,紀念大金鯉,祈求它們保護,祈求人們美滿的生活。
二郎爺坡的傳說成了過去,如今,富裕了的鄉親們再也不必帶著玉米花去祈求了。如今的溫榆河既能排洪泄洪,也能灌溉農田,古道中鳥語花香,流水淙淙。昔日荒涼的二郎爺坡,周圍也是百畝果園,千畝綠蔭。

媽媽樹

周王廟裡有一棵大樹,名叫媽媽樹(又名“乾媽樹”)。你若想知道這樹的年齡,就是問當地70歲以上的老人,他們也不知道,只是說:“我小時候這顆樹就這麼大了。”文革時此樹曾經被毀,20世紀70年代,在它周圍種了水稻,才把它救活,又枝葉茂盛起來。
這棵樹為什麼叫乾媽樹?有一段傳說:金盞有棵乾爹樹,小店有棵乾媽樹,兩棵樹有著“夫妻樹”之稱。夫妻離婚各奔東西,因此坐落在東西兩個方位。乾媽樹無兒女,像尊活菩薩,因此,又有王母娘娘之稱。舊社會醫療水平很差,缺醫少葯,小孩生下來很難養活,為求菩薩保佑,當地人都許願還願供奉這棵乾媽樹。據說燒完香,磕完頭,認了乾媽的孩子身體就健康,能免去災禍。乾媽總看著乾爹樂,內心存在著愛情,總還自言自語地說:光棍好苦!因為沒有人給乾爹送吃的穿的。說它看著乾爹樂的根據是有個樹瘤長在樹榦的西面,很像過去女人梳的纂兒。既然發纂兒朝向西面,那麼臉不就是朝著東面的乾爹嗎?(圖片:媽媽樹的樹瘤)
這棵樹生長奇特,樹冠像是一個烏龜,無論你從哪邊看都能看出它有頭頸,樹榦分枝部位非常寬闊,人在上邊睡覺都不會掉下來。
當地村民因為喜愛這個乾媽樹,集體為它寫下一首古樹頌:“拂曉朝霞紅,古松分外青。北京通州城,遙望這棵松。樹史無記載,未知何人種。文革出惡情,古松險遭劫。村民齊聲喊,別讓送喪命。村委決心大,保護這棵松。奠基小店松,築上八角壇。挺拔秀麗松,今更顯威風。”

鮮活民俗


隨著溫榆河走過的歲月,河兩岸的原住村落、人群漸漸地形成了自己獨有的一些文化特點和民風民俗。這裡的人們沿襲著祖輩的方式在這裡生活,從小在河邊長大,娶妻生子,以至終老。美麗的溫榆河帶給這裡的不僅僅是一種象徵,它早已在遠久以前就深入到了人們的生活,變做了人們生活的一個部分。
溫榆河兩岸的原住村落里流傳著民間曲藝形式:蓮花落。當地人將很多具有地方色彩的故事改編成了蓮花落,並由老輩人保留了下來。現今在當地依然保留著的蓮花落故事有:王大娘鉅缸,王二姐思春,老道兒化緣,妞要婆婆,馮魁賣妻等。這些故事都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同時也反映出了很強的時代特徵。
《王大娘鉅缸》歌詞
大娘正在上房坐,忽聽外邊吆喝鉅缸。別上鋼針盤上絨線,針線笸籮推到一旁兒。大娘欠身兩足踏落地當央,一掀籠走呀走出去,一順甬路走慌忙,穿宅過院來得快,大門不達緊對胸膛,用手打開門兒兩扇,舉目抬頭看個端詳,看見大道兩旁無人走,看見箍漏鍋的正裝佯。開言把那箍漏鍋的叫:過來吧,過來吧,我有活兒好商量。
箍漏鍋的聽見四周有人叫,揉了揉我那倒霉的眼,看見四周無人行走,看見那邊有個俏大娘。走到跟前叫大娘,您存什麼活兒叫我做?
大娘道:我昨天砸了一口腌菜的缸,今日小兩口打架摔了裝黃醬罐,這兩樣的活兒歸在一起做。
鉅缸的道:大娘您說話不在行,不見活計怎能說價兒?你拿將出來咱們再商量。
大娘聞聽箍漏鍋的話,忙進院子去搬缸,大娘身小力薄搬也搬不動,叫箍漏鍋的進院去瞧缸。
箍漏鍋的說我瞧缸不能去白瞧。大娘說我請你二兩燒刀子。
箍漏鍋的說您咋知道俺老西子愛哈酒?邊說進院去瞧缸。大缸上有八道縫,黃瓷瓦罐上有六道傷,鉅缸要使大鉅子三千六,黃瓷瓦罐用小鉅子兩抬筐。
《馮魁賣妻》故事梗概
書生馮魁有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窮得沒飯吃。這時張家灣設下了賣人的市,又賣男來又賣女。河裡的雜草上稱盤,槐樹豆拿線穿著賣,窮得實在沒辦法,馮魁只好去賣妻。
溫榆河畔有許多花會組織,著名的會檔有孫河村的“子弟秧歌”、“康家營高蹺老會”、康營村的“小車會”、葦溝村的“五虎棍”、長店村的“同樂高蹺會”。每逢節日,婚喪嫁娶,班頭就會帶著大家出來玩玩,謂之“走會”。
溫榆河西岸孫河鄉的“康家營高蹺老會”已走過一百四十多個寒暑了,在群雄爭霸的“花會”中,獨樹一幟,獲得過多次大獎。2001年春節,在新天橋的花會比賽中,康家營高蹺老會在參與的四十九個檔會中獨拔頭籌,獲得了冠軍。在表演中,他們技藝超群,動作難度大,完成的乾淨利落,得到了觀眾和評委們的一致好評。
花會中也還有舞獅。京城裡,有兩對京東的獅子最為聞名,一對是東壩馬房堡子北門金鈴祖獅,另一對是京都二閘鋼鈴武太獅。它們都有著許多輝煌的史料記載,同時也有不少的民間傳說。
據說,有一次為“老佛爺”慈禧過生日,宮裡召集二閘人來舞獅。二閘人生性剛正不阿,疾惡如仇,從不侍奉權貴去討好禍國殃民的“老佛爺”。於是,他們就推說時逢“南糧北調”,漕運繁忙而拒絕了參加慈禧的壽誕。在當地傳為佳話。
金鈴祖獅是清代乾隆皇帝所封,意為各路獅子之首。
相傳祖獅建於明朝正統年間,清乾隆年間重修。獅子為一青一黃,青獅兇猛,頭重70斤,彪悍異常。黃獅子雄偉霸氣,威風凜凜,頭重80斤。這對獅子脖子上各有8個碗口大的大銅鈴,舞動起來,神氣十足,鈴聲大作,附近十里的人都能聽到。

水利小史


金大定10年(1170年)疏浚溫榆河下游
河段;
溫榆河
溫榆河
元至元元年(1264年),疏鑿從通州沿溫榆河北上至北沙河的水道;
明隆慶6年(1572年)至萬曆6年(1578年),為給明陵守軍運糧,兩度疏浚水道;
清康熙年間開浚清河水道,溫榆河水道上段逐漸淤廢;
清末。發展陸運,溫榆河水道淤塞,常泛濫成災;
1939年因連降暴雨致使兩岸一片汪洋;
1949年後,在河上游山區陸續修建6座中小型水庫,疏挖河道46.4公里,河槽過流量400至938立方米每秒。築堤總長66公里,排洪流量975至1450立方米/每秒,境內溫榆河沿岸提水灌溉農田1.9萬畝;
1963年洪水沖毀溫榆河大堤14處,累計決口長度795米;
1963年後沿河四鄉建起多處揚水站、引水渠等;
近幾年遭受污染,期待解決。
北京近郊婚紗外景地——溫榆河
作為北京山“母親河”的溫榆河近些年已經成為京城人士婚紗拍攝的首選外景地以及近郊旅遊目的地。溫榆河河流沿岸有青翠的草坪,高大的樹木,在青翠的草地上、在濃密的樹林中、在燦爛開放的山花中……靜謐的享受著與愛人相擁的幸福,幸福勝過花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