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通河
南北大運河的關鍵河段
起徠初,會通河的範圍較小,僅指臨清——須城(東平)間的一段運道。後來,範圍擴大,明朝將臨清會通鎮以南到徐州茶城(或夏鎮)以北的一段運河,都稱會通河。會通河是南北大運河的關鍵河段。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黃河在原武(河南原陽西北)決口,洪水挾泥沙滾滾北上,會通河1/3的河段被毀。大運河中斷,從運河漕糧北上被阻。
元朝初年的漕運基本上是利用隋煬帝時所開鑿的那條南北大運河。
它由杭州至鎮江,過江北上入淮,西逆黃河到中灤(今河南封丘),然後陸運至淇門(今河南淇縣),入御河(今衛河),經直沽(今天津)轉入白河,達通州(今北京通州區),再陸運至大都。
這條路線,不僅河道迂迴曲折,而且水陸並用,很不方便。
1289年(至元二十六年),元世祖下令開鑿會通河即山東運河,起自東平路須城縣(今山東東平)安山西南,至臨清抵達御河,全長二百五十多里,建閘門31道,計役人工二百五十多萬工。
這樣,南北大運河全線開通,連接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加強了京師與最富庶的江南地區的聯繫。
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定北平為北京,準備將都城北遷。永樂帝鑒於海運安全沒有保證,為解決遷都后的北京用糧問題,決定重開會通河。
改進分水樞紐。元朝的濟州河,以汶、泗為水源,先將兩水引到任城,然後進行南北分流。由於任城不是濟州河的最高點,真正的最高點在其北面的南旺,因此,任城分水,南流偏多,北流偏少。結果,濟州河的北段,河道淺澀,只通小舟,不通大船。
分水樞紐選址失當,是元朝南北大運河沒有發揮更大作用的主要原因。宋禮這次治運河,對它作了初步改進。
他除維持原來的分水工程外,又採納熟悉當地地形的汶上老人白英的建議,在戴村附近的汶水河床上,築了一條新壩,將汶水余水攔引到南旺,注入濟州河。濟州河北段隨著水量的增多,通航能力也就大幅度地提高了。
幾十年後,人們對這一分水工程又作了比較徹底的改進,即完全放棄元朝的分水設施,將較為豐富的汶水,全部引到南旺分流,並在這裡的河床上建南北兩壩閘,以便更有效地控制水量。大體上說為三七開,南流三分,南會泗水,北流七分,注入御河。人們戲稱:“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
可分兩個部分。一是將被黃河洪水沖毀的一段運道,改地重新開鑿出來。舊道由安山湖西面北注衛河,新道改從安山湖東面北注衛河。
改道到湖東,黃河泛濫時,有湖泊容納洪水,可以提高這段水道的安全程度。又因為這裡的地勢西高東低,運道建於湖東,便於引湖水補充運河水量。
二是展寬浚深會通河的其他河道。一般說,要將它挖深到13尺,拓寬到32尺。
這樣,即便是載重量稍大的糧船,也可順利通過。
南旺湖北至臨清300里,地降90尺。南至鎮口(徐州對岸)290里,地降116尺①。會通河南北的比降都很大。
為了克服河道比降過大給航運造成的困難,元朝曾在河道上建成31座壩閘。這次明朝除修復元朝的舊壩閘外,又建成七座新壩閘,使壩閘的配置更為完善,進一步改進了通航條件。由於會通河上壩閘林立,因此,明人又稱這段運糧河為“閘漕”。
除上述工程外,為了更好地調劑會通河的水量,宋禮等人“又於汶上、東平、濟寧、沛縣並湖地”,設置了新的水櫃。
經過明朝初年的大力治理,會通河的通航能力大大提高,漕船載糧的限額,每船由元朝的150料②,提高到明朝的400料;年平均運糧至京的數量,由以前的幾十萬石,猛增到幾百萬石。
明初成功地重開會通河,加強了永樂帝遷都北京的決心,並宣布停止取道海上運輸南糧。
內河航運的開通,促使運河城鎮進一步繁榮。每當漕運季節,就會看到運河上舳艫相接、檣桅高聳、白帆點點、百里不絕,十分壯觀。除了糧船以外,航行在運河上的還有許多官船、商船和民船,南方生產的絲綢、茶葉、瓷器和北方生產的豆、麥、棗等特產,都通過大運河進行交易。《元史·河渠志》中說:“舟楫萬里,振古所無。”這一時期新興的商業城市,十分之八九都分佈在大運河沿岸。運河兩岸商賈雲集,貨堆如山,店鋪林立。城市以高大的城樓為中心,街道縱橫交錯,各種店鋪鱗次櫛比,有酒肆、茶館、公廨、寺觀等。街道中乘騎、轎夫、挑夫、商販等各色人等,熙熙攘攘。隨著濟州河、會通河的相繼開通,岸邊的濟寧、東平、東昌、臨清等城市逐漸崛起為元代重要的工商業城市。這些城市宛若一串鑲嵌在濟州河、會通河上的明珠,璀璨輝映,耀人眼目。
元朝以前,臨清只是一個普通的小縣城。會通河開通后,臨清因為位於運河岸邊而逐漸發展起來。公元1369年,臨清遷到會通河、衛河交匯處——臨清閘,另建新城。臨清很快發展為中國北方地區最大的商業城市,到萬曆年間(1573—1619),臨清有布店73家,綢緞店32家,雜貨店65家,紙店24家,典當鋪100多家,糧店100多家,瓷器店數十家,客棧數百家。在臨清經商者來自全國各地,其中最多的是徽州(今安徽歙縣)商人——史稱“徽商”,其次是“晉商”(山西商人)。聊城“山陝會館”就是山西、陝西商人的“聯絡處”。
隨著運河沿岸商業經濟的繁榮,運河文化也隨之發展起來。特別是南北大運河的大貫通,在地理上把華北、中原與江淮等幾個文化重心區域聯為一體,因而極大地促進了整個運河區域文化事業的蓬勃發展,使這裡成為人才薈萃、文風昌盛之區。會通河岸的東平,便成為當時雜劇創作的中心。東平因雜劇家、散曲家輩出,而形成了典型的“東平雜劇”,深深影響了元代的雜劇創作,使元代雜劇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① 上述數據錄自《明史·河渠書》。關於會通河的南北落差,據近代測量,濟寧舊船閘底高微山湖南端的藺家壩底不到二米,高臨清舊閘底不到八米。新數據似乎還須重新核實。這樣長的河道,如果落差僅有幾米,歷史上就沒有必要建立這麼多的壩閘了。
② 料為古代計量單位。或以一石糧食為一料;或以兩端截面方一尺、長七尺的木材為一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