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泗河的結果 展開

泗河

泗河是山東省中部較大河流

泗河,淮河流域南四湖(微山湖)支流,是山東省中部較大河流。古稱泗水,為四瀆八流之一。發源於新泰市東南太平頂山西麓上峪村東黑峪山,經新泰、泗水、曲阜、兗州、鄒縣、濟寧、微山7縣市,於濟寧新閘南泄入南四湖,河長169公里,流域面積2383.6平方公里,河道平均比降1.85/1000。

徠泗河為古代著名的大川,南四湖形成后,泗河僅余從河源到魯橋入湖的一段,建國后在入湖段另挑新河,改由新閘南入湖。

簡介


泗河
泗河
泗河發源於蒙山腹地新泰太平頂西麓,原經魯西南平原,循今山東南四湖(昭陽湖、南陽湖、獨山湖、微山湖)流路,進入江蘇省,幹流長159公里,流域面積2361平方公里。泗河為山洪性河流,河水主要由降水補給,汛期洪水集中,常形成洪澇災害。1949年後,為根治水患開發水利,先後修建了賀庄、華村、龍灣套和尼山等120多座水庫,下遊河道也進行了疏浚,基本上解除了水害。流域內煤炭資源 豐富,兗州煤田即坐落其中。泗河流域現有耕地9.6萬公頃,主要種植小麥、玉米、大豆、花生和棉花、山丘區林果業也較重要。泗河流域是古代東夷族聚居之地,也是中華古老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據記載,伏羲神農黃帝唐堯虞舜、皋陶、大禹等出生或活動的地點,大都在曲阜及其以東泗河上游一帶。泗河流域也是儒家文化的淵源。儒家五聖以及墨子、仲子等眾多的先賢都生長、活動在泗河流域。清康熙、乾隆二帝曾十次駐蹕泉林,並在泉林及縣治北邊的泗河北岸建立兩處行宮。泗水縣內文物古迹眾多,古遺址查明的就有近百處。
古泗河原為淮河下游主要支流之一,在魯橋鎮以南循今京杭運河至南陽鎮,穿南陽湖而南,經今昭陽湖西,江蘇省沛縣東,又南至今徐州市東,東南經今泗陽縣至今淮陰縣碼頭鎮(即古淮陰縣)北入淮河。1128~1855年黃河奪淮入海期間,今徐州市以下河道被黃河侵奪。黃河北徙后失去入淮的流路。從此,泗河之稱僅限於上游魯橋鎮以上一段。
泗河除雨季有些水外,其它時間基本處於乾枯狀態,加之上游工礦企業排污嚴重,生態環境已經相當惡劣。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這裡的“川”正是說的泗河。
朱熹的“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亦是在泗河邊上所吟。

幹流概況


河道走向

泗河,是一條古老的河流,傳統上認為發源於泗水縣東部陪尾山下的泉林,《水經注》引《博物志》曰:“泗出陪尾,蓋斯阜者也。”。現代地理考證,泗河發源地在其上游新泰市東南太平頂山西麓上峪村東黑峪山,經新泰、泗水、曲阜、兗州、鄒城市(原鄒縣)、濟寧(任城區)、微山7縣市,於濟寧新閘(一作辛閘,屬任城區石橋鎮)南泄入南四湖,河長169公里(《濟寧市志》《泗水縣誌》《微山縣誌》《曲阜市志》《兗州市志》《任城區志》皆記為159公里),流域面積2383.6平方公里(《泗水縣誌》記為2366平方公里),河道平均比降1.85/1000。
● 新泰段
泗河河源為放城河,位於山東省新泰市放城鎮,新泰市境內河長15公里,最大寬度250米,最小寬度40米,一般寬度80米,流域面積112平方公里,比降1/250,經放城村、東石井等村南入賀庄水庫。
● 泗水段
泗河泗水縣境內為上游,境內長52公里,比降為1‰,流域面積1015.54平方公里。干支流32條,總長360.4公里。流域面積大於100平方公里的有黃溝河、濟河、石漏河3條。另有新泰市3條支流在放城匯合后,從青龍山東入泗,在卞橋東北匯入泗河幹流。泗河在泗水境內段屬泗河上游,為地上河槽,河道狹窄彎曲,坡大流急,致使兩岸土地沖刷侵蝕,水土流失嚴重。每逢山洪暴發,河水陡漲,泛濫成災,威脅兩岸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給人民帶來災難。
建國后,泗水縣對泗河及其支流多次進行整修,裁彎取直,疏通河道。同時,又在泗河流域修建中型水庫3座,小(一)型水庫8座,小(二)型水庫74座及眾多的塘壩,防洪抗旱能力增強。
● 曲阜段
泗河曲阜過境段全長40公里,東由防山鄉徐家村入境,西至陵城鎮粉店入兗州。河床寬150~300米,紅旗閘上、下游比降1/1100,進入姚村、時庄至金口壩比降為1/1400。境內流域面積648平方公里,占市境總面積的72.3%。河道曲折,在北陶洛、泗濱及坊上等河曲處有大面積河漫灘分佈。河槽安全排泄量1900~2400立方米/秒。天然最大年徑流量為10.2億立方米,最小年徑流量為1.22億立方米,多年平均徑流量4.15億立方米。泗河最大洪峰流量為4020立方米/秒。年平均輸沙量達37萬噸之多。屬較大的季節性山洪河道。
● 兗州段
泗河至兗州谷村鎮龍灣店入境,經城東、南至王因鎮前辛集出境。兗州境內長32公里,寬150~300米。河道比降,龍灣店引泗閘至金口壩為1/1400;安全泄水量為2200~3500立方米/秒;最大洪峰流量為4020立方米/秒(1957年)。河床較高,坡水不能排入。境內流域面積11.2平方公里,全為河灘地。建國前泗河經常泛濫成災。據記載,僅明、清兩代“泗溢入城”就達17次之多。1957年泗河洪水泛濫,為確保津浦鐵路和城市安全,被迫在小沂河南岸和泗河西岸馬家橋、郭家營處炸堤分洪。后對泗河進行多次治理,使沿河安全得到保障。近年由於上游水庫、閘、壩增多,加之連年旱情嚴重,乾旱季節水源枯竭,泗河境內段則成干河。
● 鄒城段
泗河自曲阜市韓家堂村入鄒城市流經鮑家店、橫河、劉家河口至龍廟西出境,在境內流程長15公里。大部為本縣與兗州、任城區的界河。鄒城市東北部和曲阜市東南部的山水,均匯入泗河。
● 任城段
泗河於接庄鎮東貫庄村東北進入任城區境,沿任城、鄒城、微山交界處,經鄭庄、栗河涯村,至石橋鎮辛閘村(與微山縣魯橋鎮仲淺村交界)南入南陽湖。境內段長18.6公里,對岸屬鄒城、微山所轄。境內無支流。
● 微山段
泗河於馬坡鄉北蘇庄村西入境,在魯橋鎮仲淺村北注入南陽湖。境內流長12公里,為山洪季節性河流,含沙量大。

河道特徵

泗河由源地至泗水縣苗館為上游段,河長32公里,河道平均比降2.66/1000。泗河由源地西南流,經下峪、放城,至東石井,進入泗水縣境,穿過賀庄水庫,轉而西流。至卞橋東,源於泉林泉群之水由左岸注入。泉林泉群是魯中南山地區著名的泉群,最大涌水量856升/秒,湧泉大部集中在陪尾山兩側,《水經注》認為是泗水之源。泗河又西流,至小黃溝南,大黃溝河北來注入。大黃溝河源於新泰南官莊北,南流於西峰村南入泗水縣境。又南流在右岸注入泗河。河長29.5公里,流域面積166.2平方公里。
苗館至曲阜書院為中游段,河長65.5公里,河道平均比降5.5/1000。該河段基本自東往西流,在泗水西立石村西,濟河南來注入。泗河又西流,至曲阜孫家道口東,蓼河北來注入。
書院以下為泗河的下游段,河長71.5公里,河道平均比降為3.8/1000。河道蛇形彎曲於沖積平原上,很不穩定,若遭遇較大洪水,易決堤泛濫,曲阜、兗州、濟寧等地,常受其害。泗河自書院西流至兗州龍灣店東,轉而南流,經兗州城東南金口壩南,小沂河東來注入。泗河又西南流,匯入南四湖。

歷史


在黃河奪泗和元、明、清三代開挖南北大運河之前,沂、沭、汴、濉等河流均以泗河為幹流而注入淮河。
泗河
泗河
當時,泗河發源於今山東省泗水縣東部山區,向南流徑曲阜、濟寧、魚台。其間,有洙、洸、菏等三條支流匯入。泗河折向東南,流至江蘇省沛縣境內,東側有南梁和漷河兩條支流匯入;西側有泡河匯入。泗河在沛縣境內的河流方向,大致由西北向東南流,然後,折向南流經銅山縣北的土宅城東流至徐州市區東北與汴河相會。唐代散文家韓愈“汴泗交流郡城角”的詩句,也形象地敘述了汴泗兩河在古城徐州城角下合流的情景。汴泗合流向東南流至今江蘇睢寧縣古邳鎮西,有沂河匯入,向東南約20餘公里 有沭河匯入,再向東南流至今宿遷市區西南又有濉河匯入。泗河一直向東南流至今天的淮陰縣匯入淮河。
汴河大致從今天的河南省開封城西北向東南流經陳留、杞縣東、考城縣東南、寧陵縣北、虞城縣西南、安徽省碭山縣和蕭縣,至徐州市區東北注入泗河。王國維《水經注校》提到留獲渠和獲水。實際與汴(沂)河是一條河流。因為,反水經考城縣稱留獲渠。

漢代

在漢代,汴河是漕運的骨幹河道,西漢武帝至宣帝間,每年漕運關東谷400萬擔至關中,其中大部分是經過汴河。西漢年末,汴河受到黃河決口影響,都城洛陽和淮河流域間的水路交通受阻。東漢初年不得不連年治理汴河。三國、兩晉和南北朝時期,又進一步對汴河運道進行了整修。到隋朝,在今杞縣以西汴河分出一支折向東南,經商丘、永城、宿縣、靈璧、虹縣,至盱眙北入淮河。這支撇開徐州以下泗河徑直入淮的河道,就是唐、宋時期的汴河,亦稱新汴河。但是,原來的汴河仍有灌溉和航運之利。
沂、沭兩河原為泗河左側的兩大支流,屬於山洪河道,發源於山東省沂源魯山一帶山區,向東南經今沂水縣西,折向南流,經沂南縣東、臨沂市東、郯城縣西,再折向南流經邳州東,至睢寧縣古邳鎮注入泗河。
沭河發源於山東沂水縣北部山區,與沂河平行南流,經莒縣東、臨沂縣東南至沭陽縣北40里分成兩支,一支向西 南流,兩漢時期於下邳注入泗河,到南北朝時乾涸。另一支向南流經今江蘇沭陽西100餘里,至建陵山東又分兩支,一支向西南至宿遷市區東南入泗河;一支向東南合木且水至東海縣匯入游水(也稱漣水)入海。公元520~525年,齊王蕭寶寅在建陵山下沭河上修建大堰,截堵西南流入泗河的沭河分支而流入木且水。
濉河源頭在今河南省開封縣東南與鴻溝相通,向東南流經河南省杞縣睢縣寧陵商丘縣夏邑、永城縣西北,再折向東流,經安徽省宿縣北、江蘇省睢寧縣至宿遷市區西南濉河口注入泗河。

元代

元代,黃河由封丘南、開封東至陳留、杞縣分為三股,一股由杞縣、太康陳州潁水至潁州南匯入淮河;一股經鹿邑亳州等地會渦水入淮河;一股經今商丘、徐州合泗水南下入淮河。汴河在杞縣以上又成為黃河正溜,以下歸德至徐州則變為黃河分支。明代前期,黃河在汴河故道南北遷徙不定。潘季馴治河以後,黃河基本歸於一流。這時,汴河故道在虞城以上已全部淤墊,以下便成了黃河,經碭山,蕭縣至徐州與泗河相會南下入淮河。

明代

泗河
泗河
從明代後期(公元1506年)開始,由於弘治年間黃河在河南境內的北岸堤防形成,隨後南岸也修了提防,黃河 由潁河入淮的河道於嘉靖初逐漸淤墊,河患自河南境內移至山東和江蘇境內,集中在曹縣、單縣、沛縣和徐州等地,加之明代統治者不惜一切代價積極“保漕”而消極“治黃”,所以,導致泗河水系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明代前期的運河大致與元代相同。元代的運河即京杭大運河,它有三種不同河段:一是新開鑿的運道,即今山東濟寧市至今山東梁山縣以北的濟州河,梁山縣到臨清的會通河,通州到大都(今北京)的通惠河;二是利用宋以 前臨清至直沽的御河,揚州到淮安的淮揚運河和杭州到鎮江的江南運河;三是利用天然河道,即淮安至濟寧的泗河水道。此時,徐州以南的泗河,既成為黃河水道,又兼為運河航道;徐州以北的泗河,則成為南北溝通黃河與濟州河、會通河的運河航道。

水文特徵


據1956~1979年同步觀測資料統計,泗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738.7毫米,流域多年平均徑流深240.4毫米,摺合年徑流量5.73億立方米。根據書院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積1542平方公里)實測資料,最大年徑流量出現於1957年,為10.2億立方米,最小值在1968年,為1.22億立方米,最大值為最小值的8.4倍。泗河中上游流經低山丘陵區,集流迅速,洪水對下游威脅很大。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後最大洪水發生在1957年,根據書院站實測,洪峰流量為4020立方米/秒。此次洪水造成曲阜書院至顏家村間、濟寧鄭家莊至栗河崖間多處決溢,並在兗州馬橋、郭營分洪,以保護兗州城及津浦鐵路安全,水災造成的損失巨大。泗河含沙量較高,根據書院水文站1957~1979年實測資料,多年平均懸移質含沙量為1.56公斤/立方米,多年平均懸移質年輸沙量為54.9萬噸。

支流


小沂河

小沂河古稱沂水,曾名慶源河、泗沂河,為別於臨沂地區的沂河,亦稱小沂河。是泗河最大的一級支流。發源於鄒城市(原鄒縣)城前廟子嶺,流向西北,全長58公里,流域面積647平方公里,經過泗水縣泗張、聖水峪鄉的南部,注入尼山水庫,至曲阜河頭村金口壩匯入泗河。全河落差135米,比降平均2.3‰,大於干河比降。最大年徑流量188億立方米,最小年徑流量0.11億立方米,多年平均徑流量0.752億立方米。最大洪峰流量309立方米/秒。行洪能力魯源壩一蔣溝河口段為360立方米/秒,蓼河入口處至金口壩為570.7立方米/秒。為季節性山洪河道。

濟河

濟河為泗河的一級支流,發源於鄒城市北部的張庄南嶺,流向西北入泗水縣境內后,先後流經泗張鎮、聖水峪鄉、濟河街道、泗河街道,在西立石村流入泗河。流域面積177.5平方公里,全長33公里。河道上建有中型水庫龍灣套水庫,該庫上游流域面積143平方公里。

大黃溝河

大黃溝河為泗河上游較大的支流。發源於新泰市石萊鎮南官莊北約二公里之嶺地(當地叫火石谷堆),全長26.5公里,流域面積167.5平方公里。流經新泰、泗水兩縣市,從石萊納入趙溝河谷,趨向西南,至東西劉保進入泗水縣境,經大黃溝鄉匯入泗河。

石漏河

系泗河的一級支流,發源於泗水縣泗張鎮柴禾山東側。全長33公里,流域面積159.5平方公里,全河落差133米。流經泗張鎮、泉林鎮苗館鎮,在苗館鎮黃陰集村東入泗河。

澤溝河

澤溝河為泗河上游東部左側一級支流,位於泉林東南部,發源於馬家莊鄉澤溝南,全長12公里,流域面積6平方公里,由東南向西北流經御駕道西、西澤溝東、馬家莊、澤溝鋪匯入賀庄水庫。

韓家村河

發源於泗水縣東北部的青龍山西,全長5公里,流域面積6平方公里,經韓家村,匯入泗河幹流。

王家林河

發源於泉林鎮馬泉北,全長5公里,流域面積9平方公里,至泉林的張家莊於泗河北岸匯入幹流。

柘溝河

柘溝河為泗河的一級支流,發源於柘溝鎮黃土崖村北,向南流經柘溝鎮楊柳鎮,於楊柳鎮倉上村南匯入泗河幹流。全長15.5公里,流域面積65.5平方公里。

高峪河

高峪河為泗河的一級支流,發源於高峪鄉西頭村,向南縱貫高峪鄉,於高峪鄉崔家莊西北匯入泗河。全長13.5公里,流域面積58.5平方公里。

雙泉河

發源於星村鎮辛庄北嶺,全長7公里,流域面積7平方公里,於星村梁家莊西南匯入泗河。

星村河

為泗河一級支流,發源於星村鎮侯家莊北,流經星村,轉向西南至星村鎮南陳東,於泗河北岸匯入泗河幹流。全長12公里,流域面積26平方公里,全河落差206.7米。

苗館河

為泗河的一級支流,發源於踅庄鄉尚岩庄東,流向西北,經松山、峙山莊、黃家嶺、故安,在苗館西匯入泗河幹流,全長11.5公里,流域面積39.5平方公里。

林泉河

發源於星村鎮李庄東,長7公里,流域面積6平方公里,在泉林西匯入泗河。

鮑村河

鮑村河為泗河的一級支流,發源於苗館鎮東獨角村東嶺,向西北流經苗館鎮、濟河街道、泗河街道,在泗河街道徐家樓村東北匯入泗河。全長17.5公里,流域面積54平方公里。

北頂河

發源於星村鎮王家莊北,全長18公里,流域面積43平方公里,於寺台東匯入泗河。

盛糧溝

發源於泗水鎮長山莊東南,長4公里,流域面積9.5平方公里,至苗館鄉蔣家莊西,於泗河南岸匯入泗河幹流。

河西河

發源於星村鎮后河西北山,全長8公里,流域面積28平方公里,於趙家莊南匯入北頂河。

李家莊河

發源於苗館鄉劉家南嶺,全長10.5公里,流域面積51.4平方公里,匯入石漏河。

丁庄河

發源於中冊鄉蔣家嶺,全長5公里,流域面積8.5平方公里,於北岸匯入泗河幹流。

故縣溝

發源於中冊鄉侯家莊東,長8公里,流域面積9.5平方公里,於故縣水電站西匯入泗河。

中冊河

為泗河北岸的一級支流,發源於北老寨山,彙集珂 埠山、寨山前之水,西南流經徐家莊、中冊前後侯,順勢南下,在東楊庄、西楊庄之間匯入泗河,全長11公里,流域面積30平方公里。

音義河

是泗河南岸的一級支流,發源於尖山村南磨石山北麓,大致南北流向,經玄帝廟、何家莊、高家莊西、韓家莊東、泗城西,至西音義東北匯入泗河,全長11公里,流域面積22.5平方公里。

碧溝河

又名李白河,發源於中冊鄉王家嶺北之將軍帽子,會集坡水與中冊河平行南流,經大李白、石橋、宋家莊於北臨泗東入泗河,全長7.2公里,流域面積15平方公里。

蘆城河

發源於金庄鎮西峪村西南,自東南向西北縱貫金庄鎮,於金庄鎮官元村西匯入泗河。全長15公里,流域面積53平方公里,總落差80米,河床平均比降1/144.

西里仁溝

發源於楊柳村東北,長8公里,流域面積14.5平方公里,於三角灣村匯入泗河。

三角灣河

發源於金庄鄉大泉村南,長6公里,流域面積32平方公里,於三角灣村東匯入泗河。

岳嶺河

發源於柘溝鎮聖府嶺南小廠以西,長12.5公里,流域面積32平方公里,經西柳庄西,在夏李庄東匯入泗河。

珠河

發源於新泰市(原新泰縣)石萊上峪東黑谷山,全長16公里,流域面積148.7平方公里,於泉林鎮卞橋東匯入泗河。

雷泗新河

發源於平邑縣大殿王南峪,長20公里,在泉林鎮卞橋東北匯入泗河幹流。

玉溝河

發源於金庄鄉喬家窪南嶺,經北玉溝在南臨泗西入泗河,全長5.5公里,流域面積10.5平方公里。

丑村河

發源於星村鎮鮑家莊北,全長13公里,流域面積30平方公里,在高峪鄉寺台西入泗河。

蓼河

蓼河亦稱蓼溝,古為蓼水。1959年前,蓼河由紅廟南轉向西南流,在陵城鎮程家莊西過鐵路入鄒城市(原鄒縣)而匯入白馬河。1959年於陵城鎮紅廟南改道北入小沂河。其主支發源於鄒城市(原鄒縣)葛爐山,全長30公里。在息陬鄉劉家莊以南為近南北向,劉家莊至陵城鎮古路套轉為南東~北西流向。境內長21公里,流域面積131平方公里。為季節性山洪河道。

嶮河

嶮河古稱嶮水。其主支發源於寧陽縣華豐鎮的梧桐峪。西支源於境內吳村鎮的九山東麓。全長28公里,境內長17.5公里,流域面積134平方公里。近南北流向,於王莊鄉孫家道溝東匯入泗河。入王莊鄉后河道比降變緩,但仍為1/500~1/800,汛期洪水流速高達2.5米/秒以上。源短流急,迅漲猛退,為典型的寬淺、多彎季節性排洪河道。

米山河

米山河又名李家莊河,發源於苗館鎮劉家莊村南嶺,自南向北於黃陰集村東流入泗河支流石漏河。全長10.5公里,流域面積51.4平方公里。

治理


黃河的奪泗,使汴(河)、泗(河)故道成為地上懸河,平均寬約3公里,高出附近地面3~5米,有些地段達8米。濉河被迫獨流入洪澤湖。沂、沭、泗河歸海出路淤墊,致使沂、沭、泗河在魯南和蘇北廣大地區泛濫成災。
新中國建立后,按照“蓄泄兼籌”的治淮總方針,沂、沭、泗地區實施了“導沂整沭”和“導沭整沂”工程,進 而實施了沂沭泗洪水“東調南下”工程,對沂、沭、泗水系進行了全面整治。在上游山區修建水庫,中游利用南四湖、駱馬湖和興建石樑河水庫調蓄洪水,下游以泄為主,開闢新沭河和新沂河
新沭河是自山東省臨沭縣大官莊向東南開闢的一條人工河道,經臨沭縣大興鎮、江蘇省東海縣石樑河,向下至連雲港市臨洪河口入海。
新沂河是在駱馬湖以東開闢的新河道,自嶂山經新沂縣口頭村會沭河,再向東橫穿沭陽、灌雲兩縣至灌河口入海。
“九五”期間續建了沂、沭、泗洪水東調南下工程,將沂河、沭河、新沭河及中運河防洪標準提高至20年一遇。
泗河上中游水庫湖泊的興建與利用,下游出路的開闢與擴大,為今後該流域的防洪、水資源的合理配置及生態環境的平衡,創造了基本條件,這一水系必將為本流域經濟社會的繁榮發展做出巨大貢獻。

中型水庫

龍灣套水庫,是泗水縣第一座中型水庫,位於縣城南泗河支流濟河上游。1958年11月開始興建,1960年3月主體工程竣工。龍灣套水庫流域面積143平方公里。主壩東西長850米,壩西端建溢洪閘1座,閘長84.9米,共6孔,孔寬10米,設平面鋼板閘門,擋水高度8.5米,每扇3.5噸,用電卷揚機啟閉。閘底高程141.36米,設計泄量3420立方米/秒,最大泄量4160立方米/秒。壩頂高程154.86米,最高洪水位149.71米,最高興利水位148.42米。總庫容5229萬立方米,其中:防洪庫容3528萬立方米,興利庫容1510萬立方米,死庫容191萬方。設計灌溉面積8.7萬畝,有效灌溉面積5萬畝。水庫灌區有東、西、北3條幹渠,長23.34公里;25條支渠,長42.15公里。建庫以來,經過維修、加固與配套,工程不斷完善,效益不斷擴大,在防洪、蓄水、灌溉、發電、養魚、解決山區吃水等方面得到綜合利用,對抗禦水旱災害,發展農業生產,起到巨大作用。
華村水庫,位於泗水縣星村鎮百家旺村北,泗河支流黃溝河上。流域面積129平方公里。總庫容628萬立方米,其中防洪庫容338萬立方米,興利庫容325.5萬立方米,死庫容190萬立方米。壩長327米,最大壩高26.3米,壩頂高程158.59米。設計灌溉面積6.36萬畝,有效灌溉面積4.65萬畝。1959年11月開工,1960年5月完成主體工程。建庫以來,在防洪、灌溉、發電、養魚和抗禦災害等方面,均起到巨大作用。至1983年底,共澆地47.7萬畝,發電154.2萬度,養魚總量達52噸。
賀庄水庫,位於泗水縣泉林鎮泗河幹流上,控制流域面積174平方公里。水庫主壩1043米,副壩950米,壩頂高程155.96米。總庫容8116萬立方米,其中:防洪庫容5172萬立方米,興利庫容2389萬立方米,死庫容555萬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11.4萬畝,平水年實際灌溉面積1.28萬畝。該庫原按大型水庫設計施工和管理,1984年降為中型水庫。水庫於1970年12月5日破土動工,1971年汛前大壩合攏攔洪,溢洪道泄洪,水庫開始發揮作用。1971~1972年,完成全體工程總方量的70%。歷經6年,至1976年全部竣工。由於水庫原設計失誤,來水面小,再加上工程質量較差,因此,建庫以來一直蓄水很少,平均可利用水量只有1226.5萬立方米,僅占興利庫容的17.6%,實灌面積只有0.73萬畝。水庫有可養水面5885畝,由庫區隊養魚。電站設計年發電量40萬度,累計發電僅7.0691萬度。1984年降為中型水庫。

小型水庫

尹城水庫,位於泗水縣泗河支流蘆城河上,金庄鄉黑硯灘村南,流域面積34.6平方公里。總庫容1685萬立方米,其中興利庫容806萬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2.9萬畝,實際灌溉面積9400畝。水庫於1959年11月動工修建,1975年8月竣工。該庫由於多年來的歲修加固,使工程不斷完善,效益不斷擴大,保安全能力不斷提高,發揮著中型水庫的作用。
青界水庫,位於泗水縣泗張鄉青界村北,濟河上游,流域面積13.83平方公里。總庫容515萬立方米,其中興利庫容337萬立方米。1958年11月開工修建,1960年3月25日完成主體工程。設計灌溉面積5600畝,平水年實際灌溉面積4200畝。在防洪、灌溉、養魚等方面得到綜合利用。
陳庄水庫,位於泗水縣柘溝鎮陳庄村北,流域面積5.85平方公里。總庫容167.5萬立方米,其中興利庫容102萬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3500畝,平水年實際灌溉面積2040畝。1959年11月開工修建,1960年6月建成。1980年3月12日至1981年8月25日,在溢洪道上建成全縣第一座自控翻板溢洪閘,灌溉效益提高75%。
西故安水庫,位於泗水縣苗館鄉西故安東苗館河上,流域面積16.1平方公里。總庫容180萬立方米,其中興利庫容84萬立方米。1959年10月開工,1961年7月建成。1964年完成干支渠開挖配套。最大灌溉面積1965年達到2400畝,1972年只能澆地800畝。
西頭水庫,位於泗水縣高峪鄉西頭村西泗河支流高峪河上游,流域面積5.5平方公里。總庫容171萬立方米,其中興利庫容105.75萬立方米。累計完成土沙方12萬立方米,石方0.4萬立方米,投資2萬元。1965年11月開工,1966年4月建成。后經大壩加固、放水洞翻修和渠系配套,灌溉效益擴大到800畝。
王墳水庫,位於泗水縣中冊鄉王墳村西,流域面積4.5平方公里。總庫容160萬立方米,其中興利庫容100萬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2700畝,平水年實灌面積1700畝。1965年11月動工,1966年7月建成。共完成土沙8.5萬立方米,石方0.2萬立方米,工日10萬個,國家累計投資1.6萬元。中冊公社組織勞力施工,1979年進行灌區配套。開灌后,糧食畝產由過去的200公斤增至600公斤,一般每年可保澆2遍水。
張家廟水庫,位於泗水縣星村鎮雙鳳庄西百頂河上游,流域面積4平方公里。總庫容132萬立方米,其中興利庫容85萬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1500畝,平水年實際灌溉面積300畝。1965年11月動工,1966年7月建成。共完成土沙10萬立方米,石方0.4萬立方米,工日15萬個。
石豬河水庫,位於泗水縣泉林鎮曹家莊北,石豬河上游,流域面積7.85平方公里。總庫容152萬立方米,其中興利庫容101萬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3000畝,平水年實灌900畝。1959年11月至1960年5月建成。開挖土方14萬立方米,石方4.6萬立方米。建庫以來,漏水嚴重,只能滯洪,效益不大。
1953年董家莊區焦溝村在郭泗河上興建起境內第一座小(二)型水庫,最大庫容18萬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400畝。
尼山水庫,位於曲阜東南部的尼山腳下,泗河支流小沂河幹流上。1958年11月底開始施工。1960年5月5日,大壩合龍,1960年9月5日,完成了大壩的築壘、溢洪道的開挖工程及其他收尾任務。尼山水庫大壩全長1805米,主河槽段長400米,為寬粘土心牆沙殼壩,其餘段為均質土壩。最大壩高22.2米,壩底寬130米,壩頂高程130.52米,頂寬5米。水庫控制流域面積255平方公里,總庫容為1.253億立方米。興利水位124.59米。相應庫容6102萬立方米;死水位116.19米。相應庫容747萬立方米。此後,不斷續建加固。
糧船石水庫,位於吳村鎮北部,嶮河上游,流域面積11.5平方公里。1964年3月興建,1965年3月竣工。大壩為均質土壩,長380米,最大壩高17.5米,總庫容285萬立方米,興利庫容139萬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600畝,溢洪道設在東副壩北端,底寬50米,最大泄洪量每秒120立方米。放水洞為無壓拱涵洞,斷面70×70平方厘米,最大放水量為每秒1.5立方米。1978年在壩頂上建防浪牆,1982年進行溢洪道加寬,提高了防洪泄洪能力。
河夾店水庫,位於董家莊鄉河夾店村東,攔截嶮河上游3條支流,流域面積38.7平方公里。1965年11月動工,1966年5月竣工。大壩為均質土壩,長1564米,最大壩高10米。總庫容282萬立方米,興利庫容110萬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2000畝。溢洪道在主壩東端,底寬75米,最大泄洪量為每秒267立方米。放水洞為石砌半園拱無壓涵洞,斷面80×80平方厘米,鋼板閘門,最大放水量為每秒2立方米。1975年在溢洪道上建交通橋一座,1982年對西副壩進行兩次加固。
梨園水庫,位於董家莊鄉北部、嶮河支流上,流域面積14.3平方公里。1966年10月動工,1967年6月竣工。投資22萬元,完成土方15萬立方米、石方0.6萬立方米。大壩為均質土壩,長720米,最大壩高12米,總庫容315萬立方米,興利庫容215萬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3800畝。溢洪道寬60.5米,最大泄洪量為每秒128立方米。放水洞為石砌半圓拱無壓涵洞,斷面80×80平方厘米,鑄鐵楔形閘門,最大放水量為每秒2立方米。
胡二東水庫,位於防山鄉東部,攔截沂河上游支流,流域面積4.9平方公里。1966年11月調集全社1000名民工興建,至1967年5月竣工。大壩為均質土壩,長445米,最大壩高16.5米,總庫容143萬立方米。其中興利庫容105萬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1900畝。溢洪道建在大壩北端,底寬21米,最大泄洪量為每秒92立方米。放水洞設在主壩南端,為無壓石砌拱涵洞,斷面80×80平方厘米,最大放水量為每秒2立方米。
吳村水庫,位於吳村鎮吳村北嶮河支流上,流域面積16.4平方公里。1970年冬興建,1971年6月竣工。總投資18萬元,投工日15萬個,完成土方20萬立方米,石方0.2萬立方米。大壩為均質土壩,長1250米,最大壩高11米,總庫容117萬立方米,興利庫容105萬立方米,灌溉面積1900畝。溢洪道底寬93米,最大泄洪量為每秒317立方米。放水洞為無壓石拱涵洞,長40米,鑄鐵楔形閘門,最大流量每秒0.5立方米。
白塔水庫,位於吳村鎮白塔村后汗馬河上,流域面積6.9平方公里,於1971年10月興建,1972年6月竣工。壩長1100米,最大壩高12.2米,總庫容167萬立方米。興利庫容133萬立方米。溢洪道設在西副壩北端,底寬45米,最大泄洪量為每秒96立方米。放水洞為漿砌石矩形無壓涵洞,斷面70×90平方厘米,鑄鐵楔形閘門,最大流量每秒0.62立方米。1976年對溢洪道又進行加寬,1977年對大壩作了塊石護坡。
韋家莊水庫,位於董家莊鄉河夾店水庫下游。由河夾店、梨園2水庫溢洪蓄入該庫。流域面積53.7平方公里。於1977年春興建,1978年夏竣工。壩長1300米,最大壩高10.5米。總庫容334萬立方米,興利庫容121萬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1萬畝。溢洪道底寬120米,最大泄洪量為每秒1150立方米。放水洞為石砌拱無壓涵洞,斷面80×80平方厘米,最大流量為每秒2立方米。

引水灌溉

建國后,小沂河、濟河、大黃溝等泗河支流上游分別建有尼山水庫、龍灣套水庫和華村水庫;同時還在泗水、曲阜、兗州河段興建整修了金口壩、泗水泗河大閘、紅旗閘、龍灣店閘、郭營壩等攔河閘、壩,非汛期可攔蓄河水450萬立方米,用於農田灌溉和引水回灌。
泉林灌區,位於泗水縣泉林以西,泗河以南,嵐兗公路兩側,控制面積6000畝,其中自流5200畝,機灌800畝。泉林灌溉工程,是縣內最早修建的大型灌區之一。該工程由泰安專署水利局勘測設計。1955年6月開工興建,同年9月竣工。省、地、縣抽調幹部60人,組成泉林灌區施工指揮部,全縣動員民工3682人,於1955年6月14日至6月25日完成乾渠開挖,計土96935立方米。1955年7月13日至8月18日,共完成建築物84座。灌區配套乾渠1條,支渠15條,建築物232座。工程累計支出12.86萬元。開灌后,產量由過去畝產150公斤,增至畝產500公斤。
龍灣套灌區,總控制面積8.7萬畝,有泗水縣78個受益村莊。1959年冬興建。到1984年底,建成東、西、北3條幹渠,長35.9公里;支渠227條,農渠255條,全長375公里。修建各種建築物911座。設計灌溉面積8.7萬畝,實灌面積曾達到5萬畝。
華村灌區,控制泗水縣泉林、星村、高峪3個鄉鎮65個村莊的10.77萬畝土地,實灌面積5.47萬畝。灌區共有乾渠2條,總長20.13公里;支渠14條,總長54.719公里。1964年冬,灌區開工興建。經過1964~1965年、1972~1973年連續施工,完成全部配套工程。
賀庄灌區,原設計為泗水縣縣內大型灌區,計劃串聯賀庄、華村兩大灌區,橫跨泉林、星村、高峪、中冊、柘溝等5處公社(鄉、鎮),設計控制面積11.4萬畝,實灌面積7000畝。賀庄水庫北乾渠工程,1975年動工,到1979年底共完成大小建築物125座。灌區配套工程,花費巨大代價,但因原設計不實,水庫蓄水少,工程效益甚微。
尹城徠灌區,在泗水縣金庄鄉境內,有20多個村莊受益,控制面積26502畝。1964年2月動工興建,開挖乾渠3條,長13.325公里;支渠28條,總長29.85公里。灌區引水量2.5立方米/秒,設計灌溉面積2.9萬畝,有效灌溉面積1.2萬畝,歷年最大實灌面積0.935萬畝。
鮑村灌區,位於泗水縣泗水鎮大鮑村東,距縣城8公里,干、支渠共24條,是引鮑村泉進行自流灌溉的水利工程。設計引水流量為0.42立方米/秒,灌溉面積7500畝。控制東立石、西立石、徐家樓、東曲寺、西曲寺、大鮑村、小鮑村、鮑東庄、穆家莊等9個村莊,實灌面積4000畝。鮑村灌區先由泰安地區水利局派員勘測,1956年泗水縣劃為濟寧地區后,又由濟寧地區水利局設計,當年5月開工,11月竣工。1980年以來,由於管理不善,工程損壞嚴重,已不能發揮效益。
歷山灌區,位於泗水縣馬家莊鄉,是平邑縣唐村水庫灌區的組成部分,在水庫下游,距縣城30公里。灌區東西長3.5公里,南北長2.5公里,控制歷山、馬連莊、馬家莊、臨湖庄、澤溝鋪等5個自然村。設計灌溉面積16446畝,平水年實灌面積1萬畝,保澆面積2000畝,並可解決以上5個村莊的人畜吃水困難。該灌區1963年10月21日報出設計,當年11月12日開工興建,1964年4月30日建成。
楊柳灌區,位於泗水縣中冊鄉故縣村泗河北岸,為引河灌區。上游來水面積1008平方公里。原設計引水流量4.5立方米/秒,年引水量1.07億立方米。該灌區攔截泗河上游7條大河與華村、龍灣套等10餘座水庫的泄水尾水,可擴大楊柳、中冊、柘溝3處鄉鎮3.2萬畝農田的自流和提灌,根治灌區內萬餘畝澇窪地。原設計灌溉面積4.5萬畝,其中自流灌溉2.5萬畝,提灌2萬畝。全部工程1964年11月16日開工,1984年6月初竣工。修總乾渠1條,長22.5公里;支斗渠41條,長62.5公里;建築物360座,提水站10處。
為攔截河底潛流和提高樞紐攔蓄能力,於1983年3月12日動工,興建泗河粘土牆截潛工程,5月上旬結束。共完成截潛長1991米。在腰斬泗河截潛成功的基礎上,於1984年10月建成泗水縣自行設計、自營施工的泗河大閘。工期10個月,提前一年攔河興利。
泉林引泉灌區,設計利用泉林泉、石縫泉兩股水源,自流灌溉泗水縣泉林、苗館2個公社29個大隊的4.77萬畝土地。1976~1979年連續施工,投入大量財物,但水源不足,工程未發揮效益。
中冊灌區,是1963年11月至1964年建成,控制面積3500畝。北庄灌區,1961年興建,1964年建成。灌區包括北庄、南庄、東庄、小黃溝、演馬坡、安樂等6個村莊的8000畝土地。
白村攔河壩南乾渠:經王家莊、山、東位庄、馴小北山至東夏侯,長11.42公里,設計流量每秒2.88立方米,有3條分乾渠,總長8.55公里;53條支渠,總長3.63公里。乾渠上有兩座較大建築物,一是蓼河渡槽,長75米,高9.5米,共12孔,每孔凈跨5米。二是桑庄倒虹吸,長45米。
白村攔河壩北乾渠:經白村、余村、南辛、大胡、屯裡至馬庄,長10.52公里,設計流量每秒2.41立方米。有兩條分乾渠,總長6.05公里;36條支渠,總長4.45公里。乾渠上有白村、大胡兩大渡槽,長度分別為26米和55米;有屯裡、馬庄兩大倒虹吸,長度分別為58米和84米。
紅旗閘北乾渠:經車庄嶺,穿過嶮河到達紙坊,長1l.7公里。設進水閘2孔,引水流量每秒5立方米。1982~1983年,乾渠延伸21公里,到姚村鎮入汗馬河。1985~1987年,王莊鄉政府組織民工對乾渠和部分支渠進行清淤,在乾渠上增設節制閘7座,橋樑26座,砌石豎井30眼。
陳寨攔河壩乾渠:於1966年興建。東起陳家寨,西至佃戶屯,全長12.5公里,貫穿姚村鎮全境,輔以9條支渠,22座橋涵,10座節制閘。1978年又開挖小孔村至陳家寨村北一段,與原乾渠接通。兩期工程共投資100萬元,投工日43萬個,完成土方50萬立方米,砌石2500立方米。吳村調水工程1981年冬至1982年春興建,從孔村提水站起,經躍進嶺、吳村南嶺,由泉頭村北穿越京滬鐵路,乾渠全長7.2公里,其中有漿砌石明渠2400米,無壓混凝土四鉸管道3570米,直徑800毫米鋼筋混凝土壓力管道1230米。總投資71.3萬元,投工日11萬個,完成土方15.75萬立方米,砌石0.32萬立方米,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560立方米。渠道增設電動機2台,112千瓦、總揚程40米,上水流量每秒0.58立方米,控制灌溉面積9800畝,還可解決l.2萬人的飲用水困難。
豐兗渠,公元581年(隋開皇元年),薛胄在兗州城東5里,於泗、沂之交,積石為堰,遏水西流,灌溉農田,號“薛公豐兗渠”。1289年(元至元二十六年),為引水濟運,改建加固金口壩,掘築黑風口,同時,修濟河土樓、杏林兩閘,灌溉兗、濟農田。明清兩朝亦曾多次整修利用,延續數百年。清末至民國年間,改為護城壕引水渠,引灌城壕保護城防,背離了引水灌溉工程之初衷。
泗惠渠,1942年春,日偽中日實業公司強迫萬餘名農民於兗州(原滋陽)南關村泗河轉彎處,攔河築1座滾水壩,長100米,壩右側堤岸建引水閘1座,修干支渠經劉家崗、小官莊、戴家村、小馬青、金家村、倪家村至竹亭窪,全長10餘公里,稱泗惠渠灌區。在余家橋西和寨子窪開發水田1200畝,始種水稻。次年夏攔河壩被泗河洪水沖毀,渠系逐漸復為農田。
泗河自流灌渠,1955年秋,隨著農業合作化與農業增產運動的深入發展,縣委、縣政府決定修復古灌溉工程。1956年4月報請山東省人民委員會批准,動工興建泗河自流灌溉工程(稱豐收渠),同年12月竣工,總投資37萬元,其中省補助資金25萬元。泗河自流灌渠,以泗河金口壩、黑風口為渠首,利用府河作乾渠,開挖修築一、二支渠及斗渠22條,總長74.4公里,配套橋、涵、閘建築物288座,配水門450個,設計引流量1.5立方米/秒,灌溉城關、泗庄、王因等農田2.6萬畝。計開挖土方63.54萬立方米,實用工日22.1萬個。1964年以來,因泗河上游建閘攔蓄,水量受到控制,自流灌渠工程逐漸報廢。
郭營灌區,1960年,興建郭家營泗河自流灌溉工程。在此之前,在郭家營與小疃間橫跨泗河建攔水壩1座,長265米,壩兩端各留沖刷閘1孔,右岸建涵洞式引水洞2孔,凈跨1.5米,高1.2米。壩前最大蓄水深1.6米,設計流量3立方米/秒,並修建南、北兩條幹渠。北乾渠挖築一、二支渠,南乾渠挖築三、四支渠。灌區範圍:東起王因公社郭家營村,西至黃屯公社蓼溝河左岸,北至兗州公社邊界,南至王因公社柳溝、婁庄村,灌區控制面積4.5萬畝。同時,在攔水壩東端堤岸建引水閘1座,2孔,寬1.05米,高1.3米。引水自流灌溉小疃村農田2000畝,農田曾改種水稻。1964年以來,由於泗河上游建閘攔截,旱時無水,自流灌溉工程廢止。

攔河閘

紅旗閘,位於防山鄉北泗河幹流上,是境內最大的攔河引水灌溉樞紐工程。1970年春動工興建,1972年夏竣工。共投資92萬元,耗用水泥3200噸、鋼材110噸、木材180立方米。總投工日81.7萬個,完成土石方37.9萬立方米、砌石1.93萬立方米、混凝土3915立方米。該閘長320米,凈跨253米,65孔。其中58孔為水力自動翻板閘門,堰型為駝峰曲線式,堰頂高程74米,門高2.7米,凈跨4米,開門水位76.9米;7孔提升式沖沙閘,閘底高程73.0米,閘門高3.7米。閘上壅水面積l.6平方公里,最大蓄水208萬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7.2萬畝。設計防洪標準為20年一遇,相應洪峰流量每秒2360立方米,校核防洪標準為50年一遇,相應洪峰流量每秒3060立方米。閘上設交通橋,橋面寬3.5米。
陳寨攔河壩,1966年,姚村公社在孔村交通橋上建起18孔木製閘門,攔截泗河水,澆灌農田,獲得好效益。該壩於1972年被衝垮。1978年3月動工新建,1983年3月完成大部分工程后停止施工。共投資70.4萬元,投工日23.7萬個,完成土方13.2萬立方米,砌石0.81萬立方米,混凝土0.11萬立方米,拋石0.22萬立方米。漿砌滾水壩長229.94米,設鋼筋混凝土多鉸自動翻板閘29孔,提升式鋼筋混凝土沖沙閘12孔,每孔長6.1米,高2米。滾水壩頂高程62.3米,沖沙閘底高程60.8米。該壩按50年一遇防洪標準設計,相應洪峰流量每秒3316立方米。
官寨閘,位於曲阜城西南沂河上,為地下水回灌樞紐工程。於1986年10月動工,次年7月竣工。總投資116萬元,用水泥900噸、鋼材73.6噸、木材222.3立方米。投工日10.3萬個,完成土石方15.1萬立方米,砌石6240立方米,鋼筋混凝土及混凝土1430立方米。該工程包括攔河閘、交通橋及兩岸各1座進水閘。閘長112米,由4孔長2.5米,高2.5米的沖沙閘和16扇長6米,高2米的多鉸式自動翻板閘門組成。交通橋18孔,長112米,寬5米。進水閘為單孔,寬2.5米,高2米。官寨閘上游流域面積為48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來水量8950萬立方米。多年平均有效提水量2400萬立方米,灌溉保證率為82%。
金口壩,早在公元535年(東魏天平二年),兗州東泗河已開始築壩,堵水西流,為金口壩雛形。《隋書·薛胄傳》載:“隋開皇元年(公元581年)隋文帝受禪,薛胄三遷刺史,先是在兗州城東沂、泗二水合面南流,泛濫澤中,胄遂積石堰之,決令西注,坡澤盡為良田,又通轉運。”1283年(元至元二十年)整修金口壩。1289年(元至元二十六年)將土石堰改建成固定性滾水石壩。渠首建引水涵洞。1317年(元延佑四年)都水太監闊闊,偕同僚王元、李克溫等重修金口壩,堰以條石砌之,石條隙間以10斤之鑄鐵扣連接固定。1471年(明成化七年)都水主事張克謙受命重建金口壩,九月動工,次年六月竣工。堰東西長50丈,下闊3丈6尺,上闊2丈3尺,自平地石計5層,高7尺,用石3萬餘塊,木樁8萬餘根,石灰百萬斛。涵洞口3處,視水之消漲啟閉。橫巨石鐵扣固定為橋,以便往來。堰北復作分水雁翅二,以殺水之勢;堰南作跌水石直5尺,橫40丈,以固堰基。1544年(明嘉靖二十三年)、1548年(明嘉靖二十七年)、1738年(清乾隆三年)、1771年(清乾隆三十六年)分別整修加固金口壩。
1950年,縣政府對金口壩進行加固整修,增加花崗岩石1層,高0.35米。1956年,開闢引泗自流灌區,為壅高蓄水位,整修壩前截流工程,在壩北沿邊增砼子堰,高0.6米,為引泗自流灌區渠首。利用府河為總乾渠,自流灌溉面積2.6萬畝,水豐時可擴大到4萬多畝。金口壩軸線在泗河樁號40+580,壩體為條石漿砌,條石間有鑄鐵扣連接(每件重約5公斤),以固壩體。壩長123米,寬8米,高3.3米,河底海拔高程48.5米,沖刷閘5孔,配提升式木製閘門板。起著調節水勢、防止水患、攔蓄灌溉及便利交通之作用。
郭營壩, 1959年,在紅旗人民公社(今王因鎮)郭家營村北,泗河左岸金口壩下13公里處興建郭營壩。壩長265米,底寬18米,頂寬1.5米,亂石築砌。中間留疏水口,兩端各留1孔沖刷閘。主要攔截泗河金口壩下及小沂河水,攔蓄高程44米,最大攔蓄灌溉面積4.5萬畝。后因失去攔蓄引灌的作用,壩體毀壞,殘缺不全。

水力發電


泉林小水電站,位於泉林主泉下游400米與石縫泉匯流處,是全省第一座小水電站,被譽為“山東省山區小水電建設的一枝花”,曾在省水電會議上作過經驗介紹。1955年10月14日開工,1956年6月份建成,當年國慶節投產。由泰安專署泉林灌區工程指揮部施工,共完成土方1.33萬立方米,砌石27.2立方米,工日4.5萬個。電站原隸屬泉林灌溉管理所。1959年劃歸泉林公社管理,1960年重歸水利部門管理,現已不發電,1966年機房轉交泉林電廠。
故縣水電站,位於中冊鄉故縣村西,1957年由專署水利局設計。1958年批准興建,並確定投資7萬元。電站工程於1958年3月開工,1959年10月試車運行,1960年5月供電。設計流量3.5立方米/秒,落差4.5米,出力100千瓦,裝機容量200千瓦,年發電量66萬度。
龍灣套水電站,位於縣城南6公里的龍灣套水庫。設計水頭8.7米,最大可達13.6米,流量1.5立方米/秒,出力90千瓦,安裝125千瓦發電機2台,總容量為250千瓦。1960年設計,當年冬季施工。機房由濟寧地區水利專業隊承包施工。土建工程由縣組織民工完成,共完成土石方500立方米,砌石130立方米,工日2000個。1963年5月安裝機電設備,由省建三處承包。1963年11月中旬竣工試車,月底正式投產。1964年8月30日與故縣電站並聯供電。1980年蓄水較多,全年運行,年發電量達到159.72萬度,收入達到10.35萬元。
華村水電站,建在華村水庫壩后,設計水頭6米,流量2.44立方米/秒,保證出力160千瓦。安裝2台機組,容量為250千瓦。1971年10月開工修建,1978年4月竣工。
賀庄水電站,與賀庄水庫一起設計,並列入水庫重點施工項目進行施工。裝機容量250千瓦,設計水頭6米,流量2.99立方米/秒,保證出力160千瓦。修建10千伏輸電線路16.73公里。電站於1971年冬動工興建,1973年7月竣工。
尹城水電站,建於尹城水庫壩后,濟寧地區水利局設計,縣水利局施工。安裝2個電組,裝機容量為80千瓦,保證出力50千瓦。1972年5月動工興建,1980年10月建成。建站以來,由於蓄水量少,加之機電設備質量差,未能正常運行。
尼山水庫水電站,1963年,在尼山水庫興建小型水電站:裝機75千瓦,年發電量8萬度。

相關


泗河古城

泗河
泗河
古城位於泗水縣政府所在地居民區東北角。城址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城內現亦建有民房,大部分為耕地。古城為方形,方位310。,周長1335米,城牆最高處達3.6米。城外有護城河,清晰可見。城西因百年前修泗河關帝廟取土時,就已把古城牆毀壞。城內地面遺物較少,只見到少量的布紋瓦,青磚殘塊和陶瓷殘片。1983年文物普查中,採集到直徑3厘米圓形銅佛牌一枚,似懸掛之物。據當地群眾講,此城有兩個城門,西門仍為城內居民外出鄉路之口,北門為鄉民耕作之路。從城的型制和遺物來看,應是遼金時代的古城址。
保護範圍:城內、城牆外延50米,嚴禁取土挖坑、埋坑、建築房舍等。

泗河大橋

泗河大橋位於兗州城南泗河上。始建於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長約200米,寬8米,15孔,純以巨石砌 成,氣勢宏偉,造型優美,有“魯國石虹”之稱。橋面兩邊石欄及護板雕刻精緻,兩端還有石獅水獸等裝飾。據記載,此橋建築耗銀數十萬兩,歷時五載,在當時為全國二十四名橋之一。數百年中此橋都是南北交通的要衝。清代康熙、乾隆、光緒時及1957年的大洪水中,該橋均有所毀壞,歷經重修改建,基本上尚保持原貌,為兗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黃河奪泗

泗河
泗河
公元1558年,黃河在山東曹縣和單縣相繼決口,分流多達十一支。其中,東北經單縣段家口的一支分為大溜溝、小溜溝、秦溝、濁溝、胭脂溝等數股,皆至沛縣沖入運河。魚台縣至沛縣以南40里之間的泗河淤積。公元 1565年,黃河又在豐、沛兩縣泛濫,分南北兩支,南支繞沛縣棲山楊家集入秦溝至徐州;北支繞豐縣華山東北,由三教堂出飛雲橋,又分為十三股入泗河。為了保證南北漕運的通暢,明朝於公元1566年在泗河以東30里開挖了一條長140華里的南陽新河。即自魚台南陽閘下引水經夏鎮(今山東省微山縣),抵沛縣留城(今江蘇沛縣東南,與銅山縣接界)再與泗河故道相接。公元1603年,黃河在單縣和曹縣決口,流入昭陽湖橫衝運道,漕運進一步遭到危及,明統治者不得不下決心開加避黃。從1640年開始,在總河李化龍的主持下,上自夏鎮李家口開河引水經韓庄湖口、台兒庄至邳州南直河口(今宿遷皂河口西)入黃河(泗河故道)。新開挖的運河(亦稱泇運河)全長260里。
公元1623年至1624年,黃河危及直河口,另開通濟河,在直河口以北的馬頰口改道向東南於宿遷市區西的陳家口入黃河。明崇禎末年,又改從宿遷市西20里的董家口入黃河。清康熙初年,董家口被黃河淤墊。公元1679年,總河靳輔採納陳潢建議,在董家口以西20里的皂河口開河築堤,南北溝通加運河與黃河的聯繫。由於皂河口經常為洪水倒灌,公元1681年便向東開支河20餘里至張庄(亦稱支河口),使清水於張庄入黃河。公元1687年,靳輔自張庄運口經駱馬湖口開河,經宿遷、泗陽至淮陰仲家莊入黃河。公元1699年,總河于成龍認為,泗陽至淮陰段中河南岸地勢低下,難以築堤,又自泗陽盛家道口至淮陰,棄中河下段改挑新河60里,以舊河北堤為南堤,重筑北纖堤,名為新中河。由於新中河淺狹,盛家道口河道彎曲,行運不暢。公元1700年在三義壩築攔河堤,截用舊中河上段、新中河下段合為一河。至此,中河自宿遷張庄運口至淮陰縣西黃河口門共長約157里。公元1703年將中河運口改至仲庄下游10里的楊家莊。
從此,泗河運道經過明、清兩代的整治,除黃、淮、運交會口處外,運河與黃河完全脫離關係,結束了借黃行運的歷史。
沂河本在今睢寧古邳鎮流入泗河。加運河截斷了沂河入泗河之路。沂河被迫滯蓄在駱馬湖一帶窪地。由於加運河與駱馬湖僅一堤之隔,而且在堤上建有減水壩,每至汛期,駱馬湖水位暴漲,加運河與駱馬湖之間的大堤,隨時都有潰決危險。為保護運道和宿遷城,明崇禎末年鑿馬陵山斷麓,開攔馬河(亦稱六塘河)引水東注碩項湖。碩項湖淤墊后,公元1685年在碩項湖南北開挖南、北六塘河,在沭陽錢家集分別出武障河、龍溝河入灌河(亦稱大潮河)東至灌河口入海。
沭河在明末清初,為保漕運在宿遷至今泗陽之間的黃河北岸興建徐升、崔鎮、古城、劉老澗、溫州廟等減水壩,向東北方向分泄黃河洪水。沭河受到壓抑和破壞,在沭陽境內分成五股:一股由漣河入海;一股入桑墟湖;其餘三股匯入碩項湖。由於黃河北岸在宿遷與泗陽之間大量分黃,致使桑墟,碩項兩湖淤墊,沭河無法入湖,同時,漣河歸海出路全部淤墊,入漣河的沭河分支也無路可走。沭河只得轉向東北經薔薇河入臨洪河至臨洪口入海。
濉河原在宿遷小河口(即睢口)注入泗河。明代後期,黃河合為一流,泗河故道淤積嚴重,宿遷小河口隨之淤墊,濉河向南改道於白洋河口入黃河。明萬曆年間,潘季馴治理黃河時,在小河口至白洋河口之間不築黃河堤防,在歸仁集至白洋河口之間築了一道東西橫堤,以逼濉水入黃河。同時,利用歸仁堤與黃河之間的三角地帶作為黃河與濉河的滯洪區。天啟、崇禎年間,濉河在孟山湖以下全部淤墊,改由孟山前經睢寧縣南大李集、找溝集、祠堂湖至白洋河口入黃河。公元1685年黃河在睢寧縣峰山口決溢。濉河在孟山湖以下被泥沙淤成平陸。次年白河口被黃河倒灌,歸仁堤決口。康熙中期,在大李集南,自孟山湖東南開出一條新道經四山集、烏鴉嶺沿歸仁堤入黃河。乾隆中期,黃河河床不斷淤墊,濉水無法注入黃河而分為二股,一股由謝家溝入洪澤湖;另一股經烏鴉嶺出歸仁閘由安河入洪澤湖。到咸豐年間,烏鴉嶺出安河一股斷流,濉水皆由謝家溝入洪澤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