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林鎮

山東省濟寧市泗水縣轄鎮

泉林鎮,隸屬於山東省濟寧市泗水縣,地處濟寧、臨沂、泰安市交界處,東鄰臨沂市平邑縣仲村鎮,南和泗張鎮毗鄰,西接大黃溝鄉苗館鎮,北與泰安市新泰市放城鎮搭界,行政區域面積111.84平方千米。

民國元年(1912年)后,泉林鎮境域為義安鄉(駐卞橋);民國三年(1914年)為第五區;民國十九年(1930年),改為第七區;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改為卞橋區;1950年,改為第六區;1952年,改為第五區;1955年,改為泉林區;1956年,撤區並鄉,置泉林、韓家村2個鄉;1958年,命名為人民公社;1959年,改為泉林公社;1961年,為泉林區;1962年,改為泉林公社;1984年,改為泉林區;1986年2月,撤區並鄉,改為泉林鎮;2000年,原馬家莊鄉併入;截至2018年末,泉林鎮有戶籍人口74216人;截至2020年6月,泉林鎮下轄64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卞橋。

歷史沿革


民國元年(1912年)后,泉林鎮境域為義安鄉(駐卞橋)。
泉林鎮
泉林鎮
民國三年(1914年)為第五區。
民國十九年(1930年),改為第七區。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改為卞橋區。
1950年,改為第六區。
1952年,改為第五區。
1955年,改為泉林區。
1956年,撤區並鄉,置泉林、韓家村2鄉。
1958年,命名為人民公社。
1959年,改為泉林公社。
1961年,為泉林區。
1962年,改為泉林公社。
1984年,改為泉林區。
1986年2月,撤區並鄉,改為泉林鎮。
2000年,原馬家莊鄉併入
泉林鎮
泉林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泉林鎮下轄65個行政村。
名稱
卞一村花園村
卞二村青龍庄村
卞三村葛家莊村
卞四村韓家村
泗源村李家莊村
王阜村北賀庄村
李家廟村東城村
石漏村西城村
柳河村馬家莊村
李家寨村石旺村
荀家嶺村南石匣村
辛庄村北石匣村
馬前庄村西澤溝鋪村
泉林村駙馬井村
南鋪子村白廟村
馬家村南賀庄村
義和村歷東村
龍王崖村歷西村
潘坡村東澤溝村
石縫泉村西澤溝村
安久村南澤溝村
西賀庄村北澤溝村
餘糧村御駕道村
安樂村孟家莊村
曹家莊村馬連村
張家莊村東澤溝鋪村
溫尤村臨湖村
中尤村香樂村
后尤村灰泉村
馬泉村兩泉村
三合村東賀庄村
聶家村七家莊村
蔣家村
截至2020年6月,泉林鎮下轄64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卞橋。
名稱
卞橋一村青龍庄村
卞橋二村南賀庄村
卞橋三村西賀庄村
卞橋四村北賀庄村
柳河峪村義和庄村
李家廟村龍汪崖村
泗源村東城庄村
王阜庄村西城庄村
石漏村李家莊村
馬泉庄村韓家村
李家寨村歷山東村
荀家嶺村歷山西村
辛庄村馬連莊村
餘糧庄村馬家莊村
曹家莊村石旺村
東張庄村南石匣村
安樂庄村北石匣村
馬泉村西澤溝鋪村
三合庄村附馬井村
泉林村東澤溝村
潘坡村西澤溝村
安久庄村南澤溝村
石縫泉村北澤溝村民會員會
南鋪子村御駕道村
馬家村孟家莊村
白廟坡村東澤溝鋪村
蔣家村臨湖庄村
花園村香樂村
聶家村灰泉庄村
溫尤庄村兩泉庄村
中尤家莊村東賀庄村
后尤家莊村七家莊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泉林鎮地處濟寧、臨沂、泰安市交界處,東鄰臨沂市平邑縣仲村鎮,南和泗張鎮毗鄰,西接大黃溝鄉、苗館鎮,北與泰安市新泰市放城鎮搭界,西距泗水縣城25千米,行政區域面積111.84平方千米。
泉林鎮地圖
泉林鎮地圖

地形地貌

泉林鎮境內地處內陸山嶺,地勢東高西低,南北高,中部低。

水文

泉林鎮境內分佈有泉林、石縫泉、石漏三大泉群,泉群有名泉七十二,大泉數十,小泉更多,名泉主要有黑虎泉、趵突泉、響水泉、紅石泉、洗缽泉、石縫泉、雙睛泉、淘米泉等,泉林噴涌量最大者為趵突、響水、洗缽、紅石四泉,彙集后即為泗河源頭,泗河之名由此而來,群泉常年噴涌,日流量達38361.6立方米,屬於山東省36個日流量大於一萬立方米的岩溶大泉之一。
泉林鎮
泉林鎮

自然資源


礦藏資源

泉林鎮境內富產石灰石高嶺土、焦寶石等,其中焦寶石儲量在3000萬噸以上,高嶺土儲量在5000萬噸以上。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泉林鎮轄區總人口7.3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0.9萬人,城鎮化率12.3%,總人口中,男性37310人,佔51.1%;女性35690人,佔48.9%;14歲以下1.2萬人,佔16%;15—64歲4.8萬人,佔66%;65歲以上1.3萬人,佔18%,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佔99.9%,人口出生率10‰,人口死亡率5.2%,人口自然增長率4.8%。
截至2018年末,泉林鎮有戶籍人口74216人。
泉林鎮
泉林鎮

經濟


綜述

2011年,泉林鎮財政總收入1214.8萬元,比上年增長13.3%,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21.8萬元,比上年增長13.3%,人均財政收入166.4元,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3.6億元,比上年增長12%;各項貸款餘額2.4億元,比上年增長10%。
2018年,泉林鎮有工業企業135個,規模以上企業1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38個。

農業

2011年,泉林鎮農業以種植業為主,耕地面積5.3萬畝,人均0.73畝,農業總產值達4.47億元,生產糧食2萬噸,人均274千克,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生豬飼養量3.5萬頭,年末存欄2.7萬頭;羊飼養量4萬隻,年末存欄數4.8萬隻;家禽飼養量65萬羽,上市家禽45萬羽,漁業生產以水庫、魚塘傳統淡水養殖為主,出產淡水產品710噸,漁業總產值674萬元。

工業

2011年末,泉林鎮有工業企業2975家,職工1886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8.65億元,比上年增長12.04%,工業總產值達到30.4億元,比上年增加5.6億元。

商貿

2011年末,泉林鎮有商業網點82個,職工470人,城鄉集市貿易市場3個,年成交額3000萬元。

教育

2011年末,泉林鎮有幼兒園11所,在園幼兒790人,專任教師70人;小學12所,在校生3500人,專任教師31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960人,專任教師176人,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210萬元,比上年增長5%。

科技

2011年末,泉林鎮有高新技術企業3家,實現高新技術產值3200萬元。

文化事業

2011年末,泉林鎮有文化站、圖書室各1個,農家書屋39個,舉辦了“中國泉鄉”首屆泉水節、“中國泉鄉”攝影展、泗水縣元宵燈會等一系列文化活動。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泉林鎮有衛生院1個,村級衛生室62個,全鎮65個村均實施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4.87萬人,參合率76%,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8%。

社會保障

2011年,泉林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728戶,人數2009人,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47人,分散供養140人,農村臨時救濟1057人次,支出24.5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670人,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4608人,參保率達38.5%。

交通


2011年,泉林鎮境內有日(照)新(鄉)鐵路橫貫東西,公路有327國道、244省道,公路客運站1個,通客車村莊13個。

文化


特產美食

泉林特產御膳香蛋、虹鱒魚鱘魚等馳名中外。御膳香蛋,古為貢品,產於泉水中的鴨蛋,經過特製加工,蛋黃呈紅色,蛋青透亮,香味濃郁,營養豐富,久負盛名,暢銷全國各地。充分發揮泉水優勢,發展起了國內目前最大的珍稀魚養殖基地,主要養殖虹鱒魚、鱘魚等珍希品種。虹鱒魚肉質細嫩,味道鮮美,享有水中貴族的美譽。鱘魚,又稱鱘龍,是與恐龍共同繁衍生存於地球的古老生物類群之一,有水中“活化石“的美譽。鱘魚肌肉中含有十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脂肪中含有12.5%的“DHA”和“EPA”(亦稱腦白金)。軟骨和骨髓含有抗癌因子,可直接食用,素有“鯊魚刺,鱘龍骨”之說。鱘魚既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又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文物古迹

2015年11月10日,山東省泗水縣泉林鎮李家廟村東發現一座墓葬。11月20日,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濟寧市文物考古研究室、泗水縣文物管理所聯合組成考古隊,進行了科學考古發掘,目前已經完成墓葬整體搬遷保護工作。

代表人物


該墓為磚石結構,坐東南向西北,方向295度,墓體規模宏大,縱長15米,橫寬7.4米,佔地面積約160平方米;墓葬結構複雜,由封土、墓道、墓門、前室、中室、后室以及南北耳室六部分組成。

歷史名人

(前542年―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魯國卞人((山東省濟寧市泗水縣泉林鎮卞橋村))."孔門十哲"之一,受儒教祭祀。仲由以政事見稱,為人伉直,好勇力,跟隨孔子周遊列國,是孔門七十二賢之一。
周敬王四十年(魯哀公十五年,前480年),衛亂,父子爭位,為救其主衛出公姬輒,被蒯聵殺死,砍成肉泥。三月初三結纓遇難,葬於澶淵(今河南濮陽)。
卞莊子
卞莊子,春秋魯卞邑大夫。卞莊子有勇力,武藝高強。曾經在卞城南山坡遊獵,刺殺兩虎,“兩虎相鬥,必有一傷”的典故由此而來,泗水泉林人。
卞姓起源:相傳黃帝有兒子叫龍苗,龍苗生吾融,吾融的兒子被封在卞國(在今山東泗水縣東的卞橋鎮),史稱卞明。其後代子孫以國名為姓,遂成卞氏。按《呂氏春秋》載,在商朝之際,湯與伊尹計謀攻伐夏桀時,有個叫卞隋的名士,因拒行湯王之計而投水自盡。可見卞氏起源很早。西周時,周武王姬發封自己的弟弟叔振鐸於曹(今山東省曹縣),世稱曹叔振鐸,其後以曹為氏,遂成曹姓。後來叔振鐸的支庶子孫中有個勇士名庄,在魯國做官,又被封於卞邑(在今山東省兗州,泗水一帶)。爵位為子,故時稱卞莊子,其後人遂以卞為姓。形成了卞姓的一支。

旅遊


泉林勝地

位於泗河源頭泉林,泗城以東二十五公里。泉林因名泉薈萃、泉多如林而得名。據記載,泉林有"名泉七十二,大泉數十,小泉多如牛毛",晝夜涌流不息,涌流量達每秒1.35立方米,《山東通志》、《山東運河備覽》都列它為"山東諸泉之冠"。至聖孔子曾在泉林設壇講學,站在源頭髮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感嘆。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注》中譽之"海岱名川"。唐代大詩人李白"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的佳句,宋代理學家朱熹"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的詩篇至今傳誦。故歷代古人觀賞之餘感嘆曰:"游泰山不游泉林誠一大憾事"。清康熙、乾隆祖孫倆多次東行、南巡來山東曲阜朝聖到泉林觀景,其中康熙一次,乾隆九次,並建有行宮,留下大量詩篇。從九四年起縣政府為了保護這一珍貴的自然資源開始投資進行保護開發建設,恢復了大量景點,九八年泉林泉群風景區被省政府批准命名為"省級風景名勝區"。泉林古迹有碑,石舫、御橋、古銀杏樹、子在川上處、泉林寺、三皇姑廟、行宮、虎鬥坡、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卞橋、古卞城遺址等多處。名泉有紅石泉、珍珠泉、響水泉、黑虎泉、趵突泉、雙睛泉、淘米泉、朝陽泉等,泉林泉水水質清冽,硬度低,純度大,泉水無砷、汞、鎘等有毒物質,飲用則甘甜爽口,煮茶則色清味正,釀酒則酒冽生香,常飲此泉水,能清心爽神,延年益壽。
泉周圍有御碑、御橋、石舫、古銀杏樹、皇帝行宮遺址。附近有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卞橋雙月橋等名勝古迹。

聖山仙境

地處縣境東南部的聖公山。孔子曾游此山,故有此名。山中奇石縱橫羅列,形態各異,奇、險、秀堪為"三絕"。有亭亭玉立、似舞非舞的"仙女石",有飽經風霜的"老人石",還有"青蛙石"、"卧牛石"、"曬書台"、"仙人座"等。樹木蔥蘢,松濤陣陣,蒼鷹排空,百鳥爭鳴。登臨極頂,近可北眺泗河,良田沃野、連綿無際,樓房隱現縹緲,令遊覽者如入仙境。孔子觀河也是觀泗河之水,那時水可大了,孔子曾被封“泗水侯”;孔林原來就在泗水邊上,近百年來,在孔林已看不到水了。孔子曾站在源頭髮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感慨。

安山春秀

地處泗張鎮安山寺。該寺始建於唐代,現存大雄寶殿等遺址。明泗水知縣張祚詩《安山春秀》:"鳧嶧龜蒙魯望存,安山靈秀勢相吞。春深列岫堪圖畫,還似群賢萃孔門"。此山有涌珠泉、海眼泉兩處,泉水汩汩。有千年銀杏樹兩棵,左有十八羅漢洞,前有河塘,塘邊垂柳飄柔,鮮花溢香。寺院群山環抱,松柏遍地。登臨此處,環顧四野,青黛翠秀,聽水潺鳥鳴,飄然欲仙,令人流連忘返。

龍灣落霞

地處泗成南公里踞龍山之陽的龍灣套。1958年在山下興建龍灣套水庫,庫容5200萬立方米。此處綠水映山,夕陽西下,依山望水,風來起鱗波,恰似飄落的彩霞。秋高氣爽季節,藍天白雲,碧水青山,相互輝映,岸邊釣者垂桿,水面魚躍金波,一片祥和豐收景象,令人陶醉。

鳳仙疊翠

位於柘溝鎮北鳳仙山。此山主峰玉皇頂是縣內最高峰,海拔608米。山中奇石參差,巒壑掩映,松柏豐間,層巒疊翠。微風吹來,濤聲入耳。現存有玉皇殿、文昌閣、泰山行宮古廟宇遺址和朝陽洞、仙姑洞、聖泉水等景點,古人留下諸多詩篇和民間故事至今傳頌。傳秦始皇“泰山封禪”后君臨此山,做為行宮,並在此修行練丹;近年來,在群山環抱的深谷中修建兩座水庫,恰似鑲嵌其間的兩顆明珠,為此山增添了神韻。

龍門靈霧

地處中冊鎮北龍門山。此山兩峰並峙,橫出天漢。宛如石門,夏季祥雲靄,叨嘮龍吐霧。古人曾以此處雲霧過門則俗稱"龍門靈霧"。明代張祚《泗池十景·龍門靈霧》道:"西北雙峰插泗濱,蒸蒸雲風似龍津,甘霖旱慰蒼生望,枯稿先回萬象春。"西北雙峰插泗濱;泗濱砭石之名源於此吧?
近年經過開發,建有進山大道、館舍,並按地形,層層築壩攔蓄,形成連環水庫,給此山大增靈氣。

西侯幽谷

地處中冊鎮西侯村北。此處群山相連,溝壑縱橫,幽谷深邃,峰迴路轉,松柏蓊鬱,蔽日清樾。最著名的龍爪溝、通天谷、***溝。每至雨季,瀑布直下如白練飄垂,聲如雷鳴,蔚為壯觀。怪石隨處可見,如拐龍頂一塊大石上的"仙腳印"一米多長,70公分寬,半米深,相傳是楊二郎擔山留下的足跡。在一塊巨岩上,長寬兩米見方,深半米,池長年有水,潦而不盈,旱而不涸,是王母娘娘下凡尋七仙女,路過此處,點石成池,浴罷而去。泗濱砭石,山分五座,玉分五色,居中為黃,統領四方;20年前,本色玄黃的砭石,灰黃灰褐灰紅色玉質珍品泗濱砭石就采於此山古之中,當地人稱:二郎山,碥石谷。泗濱。

濟河煙雨

地處泗河與濟河交匯處上端的濟河兩岸。濟河是泗河上游的一支大流。此處兩岸垂柳成行,綠蔭排排,水中魚鱗鱗波,草木爭翠,亭台競巧。細雨朦朦時,柔柳披風搖擺,似雲煙繚繞。二次高溫高壓岩無水不能成也,源天法地,水火磨躒;此水為濟河之水,或泗濱砭石應稱:濟濱砭石,當然,因濟河是泗河支流,叫泗濱砭石也無錯啊。

長峰獨峭

位於聖水峪東部藏風峪。長峰山因其東、西、南三面峭崖昂立,若城防然,故有神昌防之名。因其峰多、崖險、林茂、谷幽、洞深等自然美和神、祠、道、院競設而聞名遐邇。此山有十大景點,最負盛名者為"峭壁千仞"。其峰峭壁如刀削,危崖懸疊,令人望而畏。今天我公司地礦中心科考,長峰山仍有泗濱浮石岩層,但是太險了,無法開採,加之現在政府管得嚴了,不了亂採礦,早就封山了;冒險采了也運不出來;先放著吧,留給我們泗水人民的後代。

華渚曉月

地處大黃溝鄉華村水庫。該地史籍稱為"華渚",旁有華胥山。1958-1960年建為華村水庫,水面寬闊,映泓聚碧,波光粼粼,曉月當空,波搖碎銀,風送清爽,遠山近村,朦朦,此時若泛舟水上或垂釣岸邊,頓有怡然自得之感。據考此處為伏曦氏出生地,華族起源地,20年前此山出品的砭石原料最多,我們每年要上山拜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