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口壩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金口壩在城東五里泗、沂、府河交會處,系調節河水流量的設置。1966年以前獸河工農兵大橋未建成時,此壩為兗州至曲阜的必經之路。因其所處位置重要,壩身石與石之間均以金屬(鐵)扣接,故名。

金口壩歷1500多年巍然屹立,建造堅固,反映了當時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和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是古代壩橋史上的傑出工程。2013年3月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前沿


金口壩
金口壩
此壩始建無可考。《水經注》記載:“古結石為門,跨於水上也”。據此推斷,當始建於漢代。北魏延昌三年(514),兗州刺史元匡在此主持築堰修橋。隋朝開皇年間(581~600),兗州刺史薛胄在沂、泗交流處積石堰水,令其入黑風口而西流,以灌溉土地,因而城西大面積土地盡成良田,農業連獲豐收,百姓頌之為“薛公豐兗渠”。五代後周廣順二年(952),慕容彥超據兗州叛,以金口壩堰泗河水入城壕中,作為兵防。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開會通河,乃修胄舊渠,為滾水石壩,引泗入運”。元仁宗延祐四年(1317),疏為二洞,裝置閘門,視季節水勢而啟閉,自此定名為“金口壩”。明成化七年(1471),都有水主事張克謙“結廬督修此壩”,歷時九月,工竣壩在。計東西長50丈,下闊3.6丈,上闊2.8丈,高7尺。兩端建“雁翅”以殺水勢。南北跌水石直五尺,廣40丈,用石3萬餘塊,木樁8萬餘根,石灰百萬斛。壩身固之以鐵扣,嵌縫攔之以糯米,成為魯地著名的“金口玉壩”。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和清乾隆三年(1738)、三十六年(1771)都曾重修,將壩身加長增高,擴為五洞泄水。
治水千秋事盡在碑上銘,另據《堽城堰記》碑銘刻的明代治水的經典之舉,碑文先記述了治水的歷史背景:“汶泗二水,齊魯名川。汶出濟南萊蕪縣,泗出兗州泗水縣,二水分流,南北不相通。自古舟楫浮於汶者,自兗北而止;浮於泗者,自兗南而止。元時,南方貢賦之來,至濟寧舍舟,陸行數百里,由衛水入都。至元二十年,始自濟寧開渠抵安民山,引舟入濟,陸行二百里抵臨清,入衛。二十六年,復自安民山開渠至臨清。乃於兗東築金口堰,障泗水西南流,由濟河注濟寧;兗北築堽城堰,障汶水南流,由洸河注濟寧;汶下流,又築戴村堰,障之西南流,南抵濟寧,北抵臨清,而汶泗二水悉歸漕渠。於是舟楫往來無阻,因名之曰會通河”。
山東有三壩一人修了倆
金口壩、堽城壩戴村壩被譽為我省水利史上的三大水利科技工程。除戴村壩為明永樂九年始修外,其它兩壩均為元代所修,明代重修。而據《堽城堰記》碑記載,明代重修兩壩的功臣巨擘,竟系同一人所為,他就是張克謙。
張克謙,名盛,今江蘇省宜興市人。明天順四年中進士,成化年間由工部主事改任都水分司。其任職期間,凡有益漕運之事,皆悉心料理、傾力而為,在古籍及民間皆留有其治水的許多佳話。
文中還非常明確地提到,“(張克謙)督夫採石,首修金口堰,不數月告成”。由此推斷,金口壩、堽城壩應均為張盛所修。如此浩繁工程,張克謙獨建其功。其事在明萬曆二十四年修《兗州府志》中可得到佐證:元仁宗延祐四年,(金口壩)疏為二洞,裝置閘門,視季節水勢而啟閉,自此定名為“金口壩”。明成化七年,都水主事張克謙結廬督修此壩,歷時九月,竣工。計東西長50丈,下闊3.6丈,上闊2.8丈,高7尺。兩端建雁翅以殺水勢。南北跌水石直五尺,廣40丈,用石3萬餘塊,木樁8萬餘根,石灰百萬斛。壩身固之以鐵扣,嵌縫拌之以糯米,成為魯地著名的“金口玉壩”。明嘉靖三十七年再修,將壩身加長增高,擴為五洞泄水。金口壩宏偉堅固,橫跨泗河,宛如卧波長虹。至此可以斷定,金口壩、堽城壩的重修確系張盛一人領銜建功立業無疑。他也因此而名聲大震,此後平步青雲,累官左參政。
1950年、1956年兗州人民政府分別對金口壩、黑風口進行了整修。1997年,因金口壩河床下陷,橋石塌落,兗州市政府對金口壩進行了大規模維修,並在壩西立碑記事。2007年,兗州市政府啟動府河景觀帶工程,對金口壩再次進行了整修。2013年金口壩被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文物局撥款對其進行維護,增高了北側擋水堰,並增設部分燕尾鐵扣於壩體。

歷史典故


金口壩宏偉堅固,橫跨泗河,宛如卧波長虹,自古即為遊覽勝地,被譽為“金口秋波”。每當夏秋之交,清波如鏡,綠柳成蔭。遊人到此,如入畫境。唐朝大詩人李白曾賦詩云:
水作青龍盤石堤,桃花夾岸魯門西。
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風流到剡溪。
當年,李白、杜甫相會於兗州,魯門泛舟,石門宴別,賦詩酬唱,便在金口壩處。1994年該處出土北魏守橋石人二尊,其一背後銘文有“起石門於泗津之下”數句,可知此地便是詩仙、詩聖“石門相會”處。金口壩這座水上石門,寫下了中國文學史上詩壇“日月相逢”的千石佳話;石老的金口壩、泗河水為兩位偉大詩人的才思詩情,提供了多麼美好的創作源泉!
由於建築年代久遠,大壩漸呈蒼老之態。解放初期,曾對金口壩進行過維修,但由於橋身長年負荷交通重壓,基礎已向河床下陷,原巨大石條之間已相互錯位。到了20世紀80年代后,此橋已不堪重負,幾處橋石塌落,壩基木樁裸露,如不及時維修,一遇洪汛,這座石壩將毀於一旦。鑒於此,兗州市文化部門在科學制定大壩修復方案的基礎上,採取“修舊如舊”的方法,對壩基進行整體修復。工程於1997年4月啟動,同年7月竣工,共用資金近100餘萬元。修復之後的金口壩,恢復了往日的秀麗風姿,成為反映兗州歷史與文化的重要人文景觀。大壩修復后,立碑刻文紀念,以昭後人。

水利功能


金口壩是一座集防洪、灌溉和交通等功能於一體的建築,設計合理,建築堅固,充分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古時,金口壩是橫貫東西古驛道上的交通要衝,東通琅琊,西達長安,直到上世紀60年代,都是連接兗州和曲阜的必經之路。
與金口壩配套的水利設施還有黑風口閘門和府河。黑風口古稱金口閘,是一石砌的洞形水閘,用於控制河水進入府河(豐兗渠)。
隋開皇年間(581—600年),泗水再度泛濫,壩堰沖毀,兗州刺史薛胄乃組織人們重新積石為堰,令其入黑風口而西流,削減泗河南去水量,灌溉農田。據《隋書·薛胄傳》載:“兗州城東,沂、泗合而南流,泛濫大澤中。胄遂積石堰之,決令西注,陂澤盡為良田。又通轉運,利盡淮海,百姓賴之,號為‘薛公豐兗渠’。”
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為解決大運河會通河段水量不足的問題,整修金口壩、豐兗渠,引泗入運。根據馬之貞的建議,“於兗州立閘堰,約泗水西流;堽城立閘堰,分汶水入河,南匯於濟州”,這就是著名的“四水(汶、洸、泗、府)濟運”工程。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版《滋陽縣誌》記載,“復夏水潦,則開閘泄水南流,冬春水微,則閉閘遏水,令西入府城,迤邐至濟寧入會通河濟運。”至此,金口壩又多了一項濟運的功能。

建築構造


金口壩
金口壩
金口壩長123米,寬10.1米,高2.6米,河底海拔高度為48.5米。壩體開五洞,並裝置閘門。壩為木樁基礎,木質為松柏木,壩體用條石砌築,條石與條石之間用鑄鐵扣相連接固定,上下鑿穿孔以木樁或鐵釺相穿插。在壩的兩端雁翅上有四尊元代雕刻的卧式“蚣蝮”水獸兩對,獸體長120厘米,高25厘米,上游為雄,下游為雌,雙目直視,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