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庄鎮
山東省濟寧市泗水縣下轄鎮
金庄鎮,隸屬於山東省濟寧市泗水縣,東鄰泗水縣城,南部與聖水峪鎮為鄰,西部與曲阜接壤,北接楊柳鎮,行政區域面積99.7平方千米。
民國二年(1913年),金庄鎮境域為禮安鄉;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改置戈山區;1950年為第二區;1955年為金庄區;1958年成立金庄公社;1961年為金庄區;1962年為金庄公社;1984年復為金庄區;1986年撤區並鄉為金庄鄉;195年撤鄉設金庄鎮;截至2018年末,金庄鎮有戶籍人口49864人;截至2020年6月,金庄鎮下轄52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金庄村。
2011年,金庄鎮實現財政總收入9298.12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979萬元,比上年增長12%,境內有農業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郵政儲蓄銀行3家銀行和金融機構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各類存款餘額2.6億元,比上年增長2%;各項貸款餘額0.8億元,比上年增長1.8%;2018年,金庄鎮有工業企業139個,規模以上企業2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98個。
民國二年(1913年),金庄鎮境域為禮安鄉。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改置戈山區。
1950年,為第二區。
1955年,為金庄區。
1958年,成立金庄公社。
1961年,為金庄區。
1962年,為金庄公社。
1984年,復為金庄區。
1986年,撤區並鄉為金庄鄉。
1995年,撤鄉設金庄鎮。
金庄鎮東鄰泗水縣城,南部與聖水峪鎮為鄰,西部與曲阜接壤,北接楊柳鎮,東距泗水縣城9千米,行政區域面積99.7平方千米。

金庄鎮
金庄鎮境內有3條季節性河流,均發源於南部山丘嶺表,北流入泗河,總長29千米,其中蘆城河又稱金庄河、西岩店河)全長15千米,葫蘆套河全長8千米,三角灣河全長6千米,境內建有小型水庫8座,塘壩20座,建提水站36處,機電井104眼,總有效灌溉面積22700畝。
金庄鎮境內礦產資源主要為石灰石,地質儲量5000萬立方米,可采儲量為500萬立方米,集中分佈在鎮境南部山區。
截至2011年末,金庄鎮下轄52個行政村:金庄村、劉窪村、尹城村、黑硯灘村、大套村、小套村、辛庄村、馬頭山村、夾谷山村、卞莊村、三角灣村、晉家村、高庄村、北戈村、南戈村、東戈村、西戈村、大泉村、婁家橋村、下蘆城村、上蘆城村、中蘆城村、西蘆城村、北蘆城村、立山崆村、喬家窪村、押山莊村、岩店村、官元村、孟家村、南曹村、北曹村、小嶺村、立山莊村、永興村、西峪村、中峪村、盛良村、水泉村、喬家村、玉后村、玉前村、南臨泗村、西音義村、東音義村、房家樓村、代家莊村、西王村、馬家坡村、南玉溝村、澇家莊村、丁家寨村。
截至2020年6月,金庄鎮下轄52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金庄村。
行政村 | 金庄村 |
窪里村 | |
尹家城村 | |
黑硯灘村 | |
小葫蘆套村 | |
大葫蘆套村 | |
西辛庄村 | |
夾谷山村 | |
馬頭山村 | |
岩店村 | |
官園村 | |
孟家村 | |
北曹家莊村 | |
南曹家莊村 | |
寧家嶺村 | |
卞家莊村 | |
三角灣村 | |
晉家莊村 | |
高家嶺村 | |
西戈山村 | |
南戈山村 | |
北戈山村 | |
東戈山村 | |
大泉村 | |
婁家橋村 | |
上蘆城村 | |
下蘆城村 | |
中蘆城村 | |
西蘆城村 | |
北蘆城村 | |
押山莊村 | |
喬家窪村 | |
立山崆村 | |
立山莊村 | |
西峪村 | |
中峪村 | |
盛梁峪村 | |
永興庄村 | |
水泉庄村 | |
東喬家村 | |
北玉溝前村 | |
北玉溝后村 | |
南臨泗村 | |
西音義村 | |
東音義村 | |
房家樓村 | |
澇家莊村 | |
南玉溝村 | |
馬家坡村 | |
代家莊村 | |
西王家莊村 | |
丁家寨村 |
截至2011年末,金庄鎮轄區總人口5.13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050人,城鎮化率4%,另有流動人口589人,總人口中,男性26180人,佔51.03%;女性25120人,佔48.97%;14歲以下1.1萬人,佔21%;15—64歲3.03人,佔60%;65歲以上1萬人,佔19%。
截至2018年末,金庄鎮有戶籍人口49864人。
2011年,金庄鎮實現財政總收入9298.12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979萬元,比上年增長12%,境內有農業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郵政儲蓄銀行3家銀行和金融機構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各類存款餘額2.6億元,比上年增長2%;各項貸款餘額0.8億元,比上年增長1.8%,農民人均純收入8967元。
2018年,金庄鎮有工業企業139個,規模以上企業2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98個。

棉花
2011年,金庄鎮工業以造紙、機械加工、塑料製品為主,工業企業30餘家,職工4000餘人,實現工業總產值13.2億元,比上年增長22%;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2.9億元,利稅6990萬元,其中個體私營企業產值0.5億元,利稅0.4億元。
2011年,金庄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0億元,比上年增長15%;城鄉集貿市場5個年成交額1000萬元。
2011年末,金庄鎮有幼兒園11所,在園幼兒1100人,專任教師60人;小學11所,在校生2300人,專任教師220人;初中1所,在校生750人,專任教師7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481萬元,比上年增長4%,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24%,比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
2011年末,金庄鎮有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52處,各類圖書室52個,藏書20餘萬冊。
2011年末,金庄鎮有醫院1家,村衛生室43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4萬多人,參合率100%。
2011年,金庄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044戶,人數1447人,月人均90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762人,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3730人,參保率48.2%。

金庄鎮
王美勵(生卒年月不詳)尹家城村人,清光緒年間廩生出身。1904年受清王朝派遣東渡日本留學,學習日本法律專科,1907年回國,曾在曲阜孔府任教,後任泗水縣勸學長。著有《尹城考》一書。
孫繼鈺(生卒年月不詳)孟家村人,清朝末年進士,曾在翰林院任編修。
喬樹桂(1908~1984)三角灣村人。1926年去東北鐵工山出苦力,1930年參加東北抗日聯軍,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東北革命鬥爭局勢極端惡劣的環境下,以樹皮草根充饑,與敵人展開頑強的鬥爭。解放后曾任吉林省延邊自治州州長。
馬震生(1908~1991)三角灣村人。1952年農業合作化時,積極帶領農民走集體合作化道路,辦起泗水縣第二區第一個互助組和第一個農業生產合作社。1953年互助組穀子畝產250公斤,玉米畝產400公斤。1954年出席山東省勞動模範代表會議,被山東省人民政府授予農業生產模範獎章1枚。
高玉蓮女,1932年生,戈山村人。1960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戈山村婦女主任、村長、金庄公社婦聯主任等職。1958年冬參加龍灣套水庫的修建,堅持帶傷出工,每月堅持出工30天,勝利完成任務,同年底被評為縣勞動模範。1959年秋,天氣乾旱,她採用兩把耩子,一把耩種子,另一把跟著在後面耩水的方法,保證適時播種,第二年小麥取得大豐收,比1959年增產近兩倍。她還認真貫徹計劃生育工作方針政策,提倡晚婚晚育,鼓勵婦女少生優生。1961、1962年分別獲得“山東省勞動模範”“省三八紅旗手”稱號。
常樹元1941年生,喬家窪村人。1957年任該村團支部書記,積極帶領青年搞科學種田、治山治水、植樹造林,成績顯著。1957年被山東省人民政府授予“青年生產模範”稱號,1958年被山東省人民政府授予“青年治山模範”稱號,1964年被共青團山東省委授予“青年躍進紅旗手”稱號,多次出席地區、縣勞動模範大會。
邢東尚1949年生,戈山村人。山東華金集團(原山東泗水縣造紙廠)董事長、總裁。1978年出任造紙廠廠長。經過20多年的辛勤耕耘,華金集團已從原來幾間簡陋廠房的小廠發展成為擁有泗水紙業有限公司、泗水金益紙業有限公司、泗水金路建材有限公司、華金熱電廠、鹼回收廠、上海泗水實業發展公司等7個下屬企業,集造紙、發電、紙製品加工為一體,跨地區的國家現代化集團企業。到2000年,擁有固定資產5.8億元,生產能力10萬噸/年,紙製品深加工能力2.8萬噸,總資產7.7億元。該公司生產的電腦列印原紙、靜電複印紙、書寫紙分別在1995、1996年北京國際紙張博覽會上榮獲“金獎”“銀獎”和“優質產品”稱號。企業連續7年被國家統計局按利潤總額排序為“中國造紙百強企業”,1996年被國家統計局、中國技術進步評價中心評為“中國紙業功勛企業”,先後被山東省授予一輕系統“經濟效益十佳企業”“明星企業”“利潤大戶”等稱號,是山東省級信譽“AAA”級企業,1997年山東省淮河流域治污驗收達標企業。濟寧市委、市政府、省一輕廳授予邢東尚“省明星企業家”“優秀企業家”“市勞動模範”等稱號。省政府授予他“省勞動模範”稱號。國家統計局科技進步評價中心授予他“中國經營管理大師”和“中國百強企業家”稱號。是泗水縣第一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孔祥蓮女,1962年生,三角灣村人,現任華金集團副總裁。1980年進入華金集團,先後從事紙車工、質檢員、技術員工作。為嚴把質量關,使質量檢測科學化、準確化,她在全廠組織設立了原料檢測、半成品檢測、倉庫成品檢查等多個控制點和綜合檢查站,不斷改進工藝,使紙廠的產品質量在全省同行業中一直處於領先地位。在生產工藝方面,她成功使用蒸煮新工藝、新技術,每年可節約煤、鹼、草12萬餘元,這項改革獲得了市經委、市科委頒發的優秀成果獎。為提高職工隊伍的素質,她撰寫講義3萬多字,舉辦各種培訓班32次,授課1920課時,先後培養指導386名骨幹分佈於各個車間、崗位,成為企業的技術中堅。1997年被評為濟寧市職工勞動模範,1998年4月,被評為山東省職工勞動模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