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運河

中國京杭大運河江蘇省段的中段

里運河,中國京杭大運河江蘇省段的中段,北接中運河,南過長江接江南運河,在里下河地區西側,古稱邗溝、漕渠、中瀆水,俗名里河,因北至淮陰,南至揚州,故也稱“淮揚運河”。北端自江蘇省淮安市淮陰水利樞紐起,經淮陰區、淮安區、寶應縣、高郵市、揚州市江都區、廣陵區等地,由揚州市邗江區六圩入長江,長168公里。

里運河是一條溝通長江、淮河交通的人工運河,始建於周敬王三十四年(前486),自古為蘇中~蘇北重要航道。建成以後,歷經多次裁彎取直,分開湖河,改道。特別是南端原在瓜洲古渡入長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繞開揚州市區,偏東開新道自六圩入江。

1980年後,興建多項水利工程,提高航運能力,成為航運、排澇、輸水等綜合功能河道,承擔著江蘇省江水北調、國家南水北調的東線輸水任務。

歷史


里運河
里運河
明、清兩代,朝廷在京杭大運河的樞紐部位,里運河、中運河與黃河故道(即古淮河)交匯處——淮安府城中心專門設立漕運總督和下屬龐大的機構,負責漕運事宜。
里運河
里運河
在城西北30裡外南船北
里運河
里運河
馬的水陸要衝清江浦設有南河總督自清江浦至瓜洲古渡入長江,長170餘公里。這是大運河最早修鑿的河段。有些河段水面高出地面四至五米。
里運河
里運河

重要通道


今日,里運河仍是煤炭等大宗物資南運的重要通道,航道標準也較高,可通航2000噸級船舶,連同中運河構成整個京杭大運河中等級最高的部分。沿線船閘有淮陰閘、淮安閘、邵伯閘等。
里運河穿過淮安市和揚州市市中心繁華的老城區,沿岸文物古迹甚多。負責江蘇、安徽兩省河道。來自徽州和山西富甲天下的兩淮鹽商,則聚居在揚州新城以及淮安河下,競相建造精巧雅緻的私家園林。
大運河、淮河、鹽河、淮沭新河、蘇北灌溉總渠,“四河穿城”的淮安是一塊浮在水上的熱土。在這座以水為魂的古城,人們又以大運河為最親,血脈相通。
千年大運河由南至北長流不息,流淌著的鹽和大米富庶了臨河而居的淮安人,也礪造出當地亦柔亦剛融會南北的獨特民風。明清時代的清江浦兩岸帆、店繁立,車水馬龍,迎來送往的是全國的名商巨賈。康熙、乾隆兩帝下江南的途經和巡視,更使得淮安聲名遠揚,繁華一時。

由來


1959年,為滿足航運,大運河被裁彎取直,留在淮安城區的一段終於卸下“水運”之職,成為一條內城河,即如今的里運河。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里運河疏浚、開發力度沒能跟上城市發展,逐漸成為接納淮安城區污水的排污河,破船、雜物擁塞河道,違章搭建林立河岸。輪船駛過,淤泥、臟物泛滿河面,一度引以自豪的母親河成為沉重的市容負擔。

獨特新姿


里運河
里運河
2001年,里運河大規模整治序幕拉開。沿線100多座碼頭被拆除,沿岸數萬平方米的低矮建築被搬遷,河道內淤泥、廢棄船舶全部被清理,大河輪廓重新展現。15萬噸、10萬噸污水處理廠相繼建成使用,2006年裡運河主城區污水全線截流。母親河終於重返清亮,金魚草多了,多年不見的魚兒出現了,三五一群的“釣友”又向母親河聚集了。
讓運河兩岸到處可見的古迹、古遺址串聯,淮安近幾年打起“運河”牌,挖掘獨特的運河文化和漕運歷史,按國家AAAA級標準對里運河進行了全新設計,打造“名人故里、運河之都、美食之鄉”2002年大運河文化廣場建起來了,“水上立交”、“通衢古驛”、“夫差陳兵”,一幅幅浮雕彷彿運河載著厚重的淮安緩緩駛來。中洲島復建了清江浦樓,河下鎮御碼頭得到重修,漕運總督署遺址也漸露原貌,里運河60里風光帶景色著實迷人。
“康熙運河水上游”遊覽線通了。起於市區周恩來童年讀書處,止於楚州河下古鎮,總長13公里,囊括了清江大閘、御碼頭等10多個旅遊景點。沿著皇帝下馬登船江南行的方向,遊客們透過一座座仿古建築和晨練暮舞的人群,感受當年“南船北馬”的繁華。更讓人稱道的,是河兩旁興起的淮揚菜美食仿古街,順著這裡向楚州方向望去,沿岸民居錯落,楊柳依依,一派小橋流水的江南風韻。里運河,在沉寂之後,再次向世人展露出其獨特風姿。

幹流概況


里運河,在里下河地區西側,京杭運河江蘇河段的中段。古稱邗溝、漕渠、中瀆水,也名淮揚運河,俗名里河。北端自淮陰水利樞紐起,經淮安、寶應、高郵、揚州等地,由邗江縣六圩入長江。長168公里。北與蘇北灌溉總渠在淮安交匯,南在揚州市北穿過淮河入江水道,自古為蘇中-蘇北重要航道。
始建於周敬王三十四年(前486),它南引長江水,中段利用武廣湖(今邵伯湖)、陸陽湖、樊良湖(今高郵湖)水,東北出博芝湖(已淤平)和射陽湖;北段引射陽湖水到淮安縣域以北的末口入淮河。是一條溝通長江、淮河交通的人工運河,河道彎曲。東漢建安初裁彎取直,自今高郵直達淮安。隋大業元年(605)沿建安故道重開邗溝150多公里,可自揚州直達淮安。宋紹熙五年(1194)筑西堤180公里,分開湖河。明初築東堤,清康熙乾隆年間建歸海五壩。
1950年後全面整治,堵閉歸海五壩,加高培厚岸堤,改建和整頓閘洞,建淮安水利樞紐工程。1956年移建高郵至界首25.5公里東堤。里運河起點淮陰樞紐(橫向為里運河)里運河淮安水利樞紐段(縱向為里運河)里運河高郵段里運河揚州段里運河終點(蘇北運河終點)楊州六圩入江口

水文特徵


據《淮安市志》,里運河擔負分泄淮河洪水入江,引用淮水灌溉;也是南北航運和南水北調的幹線,最大流量約200立方米/秒。
據《高郵縣誌》1916年~1985年的水位數據,里運河高郵市段最高水位最大值出現在1928年8月15日,為9.46米,最小值出現在1926年9月9日,為5.63米;最低水位最小值出現在1933年11月18日,為3.10米,最大值出現在1946年12月31日,為6.91米;年平均值最大值為6.66(1979年),最小值為4.87(1933年)。

主要支流


蘇北灌溉總渠,為引淮水灌溉、分泄洪水和溝通東西航運的綜合利用渠道。西起洪澤縣高良澗,東經清浦區至淮安境內與里運河交匯,再東經阜寧、濱海射陽縣至扁擔港入黃海,全長168公里,1951年11月2日開工,1953年5月10日竣工。挑築灌溉總渠后,總渠、里運河、大運河兩岸大片農田可引淮水灌溉,僅淮安市即發展自流灌溉80餘萬畝。在泄洪方面也發揮了顯著的作用。此外,灌溉總渠使洪澤湖,里運河與蘇北濱海地區溝通,活躍了淮河下游的物資交流。
淮安大運河,為京杭大運河在淮安市區的分支,開挖后成為主要的運河航道。南起原運南節制閘,北過灌溉總渠與里運河分道,再西北至淮陰市區東南轉向西至揚庄的二河東岸,西接中運河,全長17.96公里。1960年9月開工,當年竣工。為使大運河以西積水過運河東排,在開挖大運河的同時,興建6孔、設計流量為130立方米/秒的揚廟穿運洞。大運河土方及揚廟穿運洞連同運南閘以南里運河整治工程,共投資655.6萬元。
岔溪河,上段在平橋鎮和七洞鄉之間,下段橫貫施河鄉入綠草盪。該河系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開挖。原河西接北溪河,東接橫河,兩岸多由此引水灌溉。建國后,於1951年冬~1952年春,將河頭向西延伸至里運河邊,並築岔溪洞通運河,用以引水灌溉。下游向東延伸至綠草盪,並在橫河東岸岔溪上建控制下泄流量的張河閘,成為排灌兩用河流。其後,又連續加以治理。1953年,疏浚老河槽狹窄地段。1978年,平橋公社調集民工疏浚中游一段約3公里。1983年,全線整治,除河頭2公里和1978年已疏浚的一段外,其餘根據灌、排、航三結合要求,按十年一遇排澇標準拓寬浚深,下段結合加固圩堤。到1991年底,岔溪河全長23.17公里,排水面積包括七洞鄉南部、溪河鎮西南部、施河鄉和平橋鎮北部計72.7平方公里。乾旱年份可由運河引水,並可用陸河閘攔蓄回歸水,排灌效益顯著。
白馬湖穿運洞下游引河,系建國後為排泄運西積水而開挖。西起里運河東岸白馬湖穿運洞河口,東至吳家塘入綠草盪,再東至小涇河口入射陽湖。流經淮安市平橋、施河、涇口、流均4鄉、鎮南側,河南為寶應縣。引河全長29.8公里,設計輸水能力為25立方米/秒。該河除吳家塘以上一段系由下陶河老槽拓浚外,大部分系平地開挖。新開河槽多系硬土,土中含砂礓盤,施工困難。1960年開工,次年續建竣工。1970年,流均公社自小涇河口開新河3公里,使引河向東直通射陽湖,下遊行水有所改善。
新河,在溫山河西。舊名為護城河,河成於清代中葉。原河起自清浦區西北古文化寺,上通運河,下入白馬湖。建國后,在三堡鄉鴨洲被灌溉總渠切斷,北段現在清浦區境內,南段在淮安市境內。淮安境內新河長18.25公里,原屬排澇河,流域面積65.9平方公里。江水北調付諸實施后,部分江水由里運河入北運西閘,經白馬湖、新河入淮安抽水站,新河又成為北調江水的引河。20多年來,根據排澇、引江要求,新河經過多次整治並進行涵閘配套。1963年,在入湖口建擋水閘,以防湖水倒灌;1972年,拓浚新河並裁灣取直,北首掉頭向東接淮安抽水站進水引河,下游在老河槽東側開掉尾河入白馬湖,同時在入湖口建引水流量為150立方米/秒的鎮湖節制閘;1979年,進一步浚深新河。並在下游老河槽擋水閘北增建閘首,改為船閘。
運西閘引河,為了開闢白馬湖排水出路,1958年,由湖東北開挖引河,接南閘鄉林南村運河西堤上的葉雲洞,以利湖水伺機排入里運河。葉雲洞后改建為北運西閘,引河即稱為北運西閘引河。引河全長7.2公里。河底高程;西端3.0米,向東漸降至2.8米,河底寬50米。江水北調付諸實旌后,部分江水由北運西閘經引河、白馬湖、新河至淮安抽水站,引河成為排澇、引江兩用河流。
通揚運河,古代亦名邗溝、運鹽河、南運河,清宣統元年(1909)改稱通揚運河。此河貫穿南通和揚州之間,西段在揚州灣頭鎮與里運河相通,東南在南通市入江,全長154公里。是連接淮河水系與長江水系的一條東西行水道。始建於西漢文帝、景帝年間(前179一前141),歷代逐漸向東南延伸,經海安、如皋而達南通市。海安以西是淮河水系與長江水系的分界河;海安以南為里下河水系經由串場河南下人江的水道之一,是長江北側東西行主要航道。
寶射河,西起寶應船閘與里運河相通,向東經望直港、牌樓庄、王家大橋、高夏至建湖縣大黃土溝匯入黃沙港,是寶應縣排水骨幹河道和里下河腹部地區主要航道。全長38.36公里,河底寬15~30米,河底高程-1.5~--3.0米,流域面積284平方公里,排水流量40立方米/秒,達六級航道標準,可通行300~500噸船隊。
潼河,西起里運河寶應地龍,向東經揚天庄、郭氏橋、擋子橋、董墩、蘇金垛南、小范侖南,於興化縣桂庄北入郭正湖,通花粉盪、下官河,全長29公里,河底寬2~54米,河底高程0.5~-1.0米,流域面積176平方公里,為南片主要排水河道。
中港河,位於運西中港鄉,東起大運河,西通寶應湖。是溝通大運河與寶應湖的航道,全長6.45公里,河底寬:船閘以東30米,以西10~15米;河底高程:船閘以東3.2米,以西2.0~4.0米。
北澄子河,古名運鹽河,亦名閘河、東河。為高郵縣運東主要骨幹大河,西起高郵縣城,與三陽河相交於三垛,東至河口,向東直通興化南官河,全長33公里,在交通航運、排泄雨澇及引水灌溉方面作用極大。此河東通興化,向西經鹽河至高郵船閘,可通京杭大運河。北澄子河佔地總面積4444.1畝(河道3457.9畝、公路510.5畝、堤壩475.7畝),其中水面2938畝。
子嬰河,西起子嬰閘,東至臨澤。1975年新開13公裡子嬰乾渠,恢復子嬰河為交通排水河道。同時廢棄馮家灣以下至大李庄的老子嬰河段。1976年冬又從馮家灣起,向東新開子嬰河下段,名為缶川河,長10公里。子嬰河佔地總面積497.4畝(河道305.3畝,堤壩192.1畝),其中水面157畝。
大眾港,東岸支流,長3.25公里,為揚州市郊區與邗江區境霍橋鄉界河;
送水河,東岸支流,長3.74公里,自施橋翻水站通向旋橋船閘上游。
橫溝河,西岸支流,長4.21公里,為揚州市郊區與邗江區境施橋鎮界河;
施橋支港,西岸支流,長4公里,北起橫溝河,南訖施橋船閘下游;
施橋港,西岸支流,長4.58公里,西起揚子洞,東訖旋橋鎮I邗江河,長5.65公里,1960年開挖,東起六圩集鎮,西訖東八里電排站。
鹽邵河,是里下河的引排骨幹河道和主要交通航道。該河東北起於鹽城市,西南止於邵伯鎮,由大涇溝,淤溪河和斜豐港三條河道連貫而成。

河道變遷


蘇北運河,始鑿於春秋周敬王三十四年(前486年),吳王夫差為北上伐齊,於邗城下穿溝,引漢水注樊良湖(后演變為高郵湖),東北出博芝湖、射陽湖,又西北至末口(淮安北)入淮,稱邗溝,漢時稱渠水,又稱中瀆水。
東漢建安元年(196年),邗溝淤隔,廣陵太守陳登改鑿邗溝西道,利用原揚州至樊良湖一段故道,穿渠向北至津湖(即界首湖),再北更鑿馬瀨(即白馬湖),百里渡湖,直達末口入淮,為里運河的形成奠定了基礎,是歷史上對邢溝運道的首次改造。
東晉永和年間(345~356年),邢溝南段,江都濱江水口因沙洲淤漲,江勢南趨,造成水口堙塞,江都水斷,航運不通,為引水通航,遂改道向西,自儀征(古名揚子縣、真州)引江水入歐陽埭,開河裡至廣陵(即揚州)城,與邢溝相接,為儀揚運河之前身。
興寧(363~365年)時,邗溝西道津湖一段,風大浪急,行舟不便,乃沿湖東岸穿渠20里入北口,行者不復由湖。
隋文帝開皇七年(587年)為興兵伐陳,開山陽瀆,多取邗溝東道途經茱英灣(即灣頭)至宜陵鎮,過樊汊(即樊川)入高郵、寶應達射陽湖,斜向西北至山陽(淮安)入淮。
隋場帝即位后,大規模興工,開通以洛陽為中心的南北大運河。大業元年(605年),發河南道丁夫50餘萬開通濟渠,引谷、洛之水達於河,引河水達汴后,再入泗入淮。又發淮南丁夫10餘萬,重開邗溝,略循建安故道,北經白馬湖拓寬改直。大業元年八月、六年三月、十二年七月,隋場帝3次巡遊江都,所乘龍舟長200尺、闊50尺、高45尺,隨行大小船隻4700餘艘,足見運道的寬廣。
唐代,對蘇北大運河疏浚整修,作了一系列的改善。太極元年(712年)魏景清開臨淮直河,引淮水至黃土崗以通揚州;開元二十二年(734年),潤州刺史齊浣開伊婁河,自揚子橋直通瓜洲渡口,長25里,並設斗門調節水位,使船行便捷;興元初年(784年),淮南節度使杜亞“浚渠蜀岡,疏勾城湖、愛敬陂,起堤貫城,以通大舟”,稱合瀆渠。由於蜀岡一帶地勢較高,潛渠卑下,不能居水,元和三年(808年),淮南節度使李吉甫又在高郵境內築平津堰,“以泄有餘,防不足”。
宋代對邢溝一線(楚揚運河)的治理,頗多建樹,特別是易堰為閘、設置複式船閘、開航道工程的創舉。雍熙年間(984一987年),為避山陽灣一段險流,喬維岳繼轉運使劉蟠之議,開沙河(又名西河)自淮陰磨盤口至末口,平行於山陽灣至楚州(淮安),並創二斗門於西河第三堰,有上、下兩個可升降的平板閘門,更利運舟往來;天聖四年(1206年)修建運河入淮口的北神閘;
天聖七年建成邵伯船閘;熙寧四年(1071年),為避長淮之險,發運使皮公弼開浚洪澤渠49里,自古洪澤至磨盤口;元豐六年(1083年),由發運使蔣之奇建議,都水監垂陳佑甫規劃施行,開龜山運河57里,闊15丈、深1.5丈,自洪澤至吁胎龜山的蛇浦達於淮。至此,淮安至吁胎的淮河航道全部為人工開挖的運河所取代。
元代建都大都(北京),為改造南北大運河迂迴繞道,建立南北直通運道,重點修鑿北方運河,使大都(北京)通往杭州3700餘里的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其後在行海運同時,為解決南北大運河通運不暢問題,又多次進行整治。延佑五年(1318年),修治江北運河482里。
明代在沿襲元代大運河路線的基礎上,進行了一系列擴建和改造。明代以前,淮揚運河多為湖道,曲折多彎,風急浪險。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根據寶應老人柏叢桂“運湖分隔”的建議,自寶應槐樓南至界首,就寶應湖東開渠40里。永樂十三年(1415年),陳暄主持循沙河故道開清江浦,自淮安城西管家湖至清江(清江市淮陰縣城)城西鴨陳口達於淮,長40里。
宣德七年(1432年),又增築高郵湖堤,開鑿高郵運渠40里。弘治三年(1490年),因高郵新開湖、璧社湖風濤大,舟行多險,治河侍郎白昂用郎中吳瑞等言,開復河於湖堤之東,南起杭家嘴,北至張家鎮,長30餘里,廣10丈,深1丈有餘,首尾建閘與湖相通,兩岸壅土為堤,東岸砌減水閘四、涵洞一,以減湖水異漲,工成,名康濟河。嘉靖年間(1522~1566年),黃河水患集中在徐州附近,為避免黃河沖淤之害,嘉靖七年、四十四年先後開闢南陽新河(亦稱夏鎮新河),自留城(沛縣境)向北,經馬家橋、西柳庄、滿家橋、夏鎮、揚庄、珠梅、利建七閘,至南陽閘與舊運河會合。萬曆五年(1577年),總河潘季馴砌寶應八淺石堤85.5丈,修復淮安新舊閘壩;次年,遷通濟阿於淮陰甘羅城東,以納淮水。萬曆十二年,漕撫王建瞻於范光(寶應)湖東,自寶應南門外開越河36里,至新鎮三官廟,名弘(宏)濟河。萬曆十六年,總河潘季馴又自弘濟河北,開河20里至黃浦。萬曆二十八年,總河劉東星先後在界首湖東側,自高郵康濟河北,開越河10里余,添築東堤一道,與寶應柏氏渠相接;又在邵伯湖東側,自邵伯鎮開越河18里至露筋鎮,添築東堤一道。自此,淮揚運道除局部河段外,基本上實現了湖運分立,形成了里運河的格局。
萬曆三十二年,總河李化龍自夏鎮(微山)南開鑿泇河,引昭陽湖水,東南沿彭河至韓庄,東出經台兒庄,至邳州直河口(皂河集西)與黃河相接,移原位於沛縣、徐州入黃河的西道於微山湖以東,以避開徐州、呂梁二洪風險,縮短了航程,時稱東運河,后稱中運河。
清代,黃、淮決溢頻繁,為避黃治淮通運,更不斷興工治運。順治八年(1651年)、十八年先後兩次疏浚淮揚運河。康熙六年(1667年),江都運河露筋廟堤決,次年崇灣堤又決。康熙十年,黃水灌清口,天妃閘淤。是年秋,大挑河道,復建福興閘於天妃、清江兩閘之間,啟一閉二,遞互灌輸。康熙十七年,河督靳輔疏淮揚運河,築高兩岸,塞決口32處,於高郵湖中繞築新堤二道,堤間挖河,名永安河。康熙十九年,靳輔駱馬湖遼闊水淺,纖纜無所施,運舟泥濘不得前,遂開宿遷皂河40里,上接窯灣泇口,下達黃河。
康熙二十五年,又因運道經黃河風濤險惡,開中河180里,上自張庄運口,經駱馬湖口,歷宿遷、桃源(泗陽)至清河(淮陰仲家莊)入黃淮交匯處的清口,使運河完全擺脫黃河。康熙三十八年,河督于成龍因中河南逼黃河(泗河故道)難以築堤,將北岸改為南岸,另筑北岸,又自桃源盛家道口至清河,棄中河下段,改道另鑿60里,名新中河。康熙三十九年,河督張鵬翮鑒於新中河彎曲淺狹,乃於三義壩築攔河堤一道,合舊中河上截與新中河下截為一河,又塞邵伯更樓決口,向西繞挑越河,即邵伯鎮南一段之運河。康熙四十二年,因仲庄閘直對清口,清水出口,避溜南趨,有礙運行,又在陶庄閘下挑一引河,移仲庄運口於揚庄。至此,除黃、淮、運交匯處外,漕船不再借黃行運。
康熙五十五年,挑揚庄越河通漕,揚庄閘遂廢。乾隆三年(1738年),高斌移天妃運口於上游舊口之南75丈,與三漢河接。為應付黃、淮潰決,清代採取“寓浚於築”的辦法,在里運河、洪澤湖不斷堅築堤防,修建閘壩,特別對沿高寶湖險要地段大堤,均以磚石固護堤身,以御洪水衝擊。乾隆年間,在堤前拋築碎石坦坡,以防風浪淘刷堤腳,維護河道通運。咸豐五年(1855年),黃河在河南銅瓦廂決口,改道北徙,于山東張秋橫穿運河,下奪大清河至利津附近注入渤海,結束了黃河奪淮長達600餘年的干擾,但因張秋南北河段淤阻,以致京杭運河南北不通,閘壩廢弛,堤岸圮毀,蘇北運河也日趨淤塞。光緒四年至七年(1878一1881年)曾大修揚屬運河。光緒二十七年,潛糧改徵折色,歷經千餘年由大運河官運的漕糧運輸至此結束。
民國20年(1931年)導淮工程計劃中,曾計劃改良長江到黃河之間的運河,廢除舊閘,在邵伯、淮陰、劉老澗、河定閘、得勝閘、叢家口、蔣家溝處建立新式船閘,修成一條新式運河,通過載重900噸的船隻。在民國25年完成了邵伯、淮陰、劉老澗3座船閘后,因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其餘工程均未能實施。京杭運河蘇北段歷經滄桑,至1949年因堤岸坍塌,河身淤塞,彎曲、淺狹,中運河僅能通行一二十噸的木船,漲水期間,宿遷、淮陰之間可通行吃水淺的小輪船。里運河中常水位時,亦僅通行三四十噸的木船和吃水1~1.5米的小輪船。

治理建設


建國后,1950年冬蘇北行署組織泗陽、淮陰、淮安、寶應、高郵、江都等縣民工31.7萬人,重點搶修里運河、中運河險段,加固堤防,疏浚航道,堵閉歸江壩,修理歸海新壩,整修涵閘等,完成東堤土方653萬立方米,做堤工19段、長17米,塊石護坡16段、1739.59立方米,使里運河東堤堤頂高程達9.5~10米,頂寬4~5米。蘇北航務局及淮陰航務辦事處還組織船民、船工在里運河清除航障,拔除木樁,挖除土壩,打撈沉船、沉石、城磚等。1956年11月至1957年7月,揚州專區先後動員民工12萬人,累計用工18.9萬個工日,在高郵縣界首至四里鋪段,結合移建運河東堤,整治航道25.5公里,共完成土方2027.5萬立方米,東西兩堤砌築塊石護坡6萬立方米。
1957年11月,中運河東堤退建工程開工,自邳縣城河口南至窯灣全長25.27公里,其中城河口至運河倉庫段東堤退建400米,庄樓至劍秋涵洞段裁直,堤線退建100~700米,涵洞至老沂河口加修老堤,12月31日完工,共完成土方193.55萬立方米。1958年興建駱馬湖宿遷水利控制工程時,投資500萬元,建成長210米、寬15米、門檻水深3.2米,設計年船舶通過能力為1700萬噸的宿遷船閘1座。
1958年初,中央人民政府提出系統整治京杭運河的建設任務和“統一規劃,綜合利用,分期建設,保證重點,依靠地方,依靠群眾”的治理方針。為使徐州地區大量煤炭南運,支援經濟建設,“二五”計劃期間,國家決定將京杭運河蘇北段(徐揚段)列為一期擴建工程。8月召開施工會議,10月全線動工。京杭運河蘇北段擴建工程,自徐州藺家壩至揚州六圩(稱京杭運河徐揚段)入長江,全長404公里,按底寬70米,最低通航水深不小於4米,彎道半徑800米,一般邊坡1:3,船閘長230米、寬20米,通航2艘x2000噸一列式頂推船隊的要求規劃設計,主要工程有航道整治、船閘建設、橋樑建設、港口建設、地涵工程以及排灌、防洪等工程。

航道整治

揚庄至淮安揚廟段:由淮陰組織10萬民工,按國家二級航道標準(底寬60~70米,水深4米)施工,自淮陰中碼頭喇叭口,過淮陰船閘直線向東,至費跳(馬圩),再折向東南至揚廟,新開航道17.5公里,砌築護坡20餘公里,新航道在揚廟與老河道及蘇北灌溉總渠交匯,較老河道縮短航程約5公里。原淮陰老運河河道自淮陰小船閘起穿清江市內,經淮安市至蘇北灌溉總渠口,長24.5公里,仍保留作為連結市區的航道,發揮為城市服務的作用。
揚廟至高郵界首段:在原河道西堤外,新開航道,底寬45米,水深3.7米,惟殘留在淮安至高郵界首間的老西堤未及切除,形成一段“中埂”。
界首至高郵運西船閘口段:1956~1957年移東堤時,已按底寬70米,水深4米拓浚航道,惟其中高郵臨城河段僅寬30~45米,未及拓浚。
高郵至邵伯段:採用移西堤結合開挖新航道,基本達到寬70米,水深4米的標準。
邵伯至六抒段:均達底寬60米,水深4米,其中為繞開揚州城區,自灣頭瓦窯鋪至六圩都天廟新開航道17公里與長江相接,工程於1961年10月完工。
1981年3月,國務院副總理萬里視察京杭運河,作了充分利用水運,繼續整治和利用京杭運河,以分流北煤南運,減輕津浦鐵路壓力的指示。9月,交通部向國務院報送(京杭運河(濟寧至杭州)續建工程計劃任務書)和《京杭運河(濟寧至杭州)續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報告》。1982年3月13日,國家計劃委員會報經國務院批准,下達對《京杭運河(濟寧至杭州)續建工程計劃任務書》的批複。“六五”期間,為發揮徐揚段運輸潛力,增加煤炭運輸,首先集中力量,按照二級航道標準,拓浚航道,切除前期工程殘留的里運河中埂,擴浚不牢河坍淤河段;增做補水工程;加建複線船閘等。“七五”期間,完成全線複線船阿、橋樑工程,以及改、擴建煤港、船廠,新建鐵路、電訊等主體配套工程,使蘇北段運河運煤能力再增加500萬噸,單向通過能力達到3000萬噸。
京杭運河徐揚段續建工程從1982年冬提辦項目開始施工建設,1988年底完成建設任務。
揚州市段東移,1958~1961年河道裁彎取直、拓寬浚深;重建西堤,徹底分開河湖;開挖揚州市瓦窯鋪至六圩航道,縮短揚州、鎮江間航程;沿運河修建節制閘、船閘地下涵洞等配套工程。1980年後,興建多項水利工程,提高航運能力,並作江水北調輸水河道。里運河楊州市區段改道情況
1958年秋,為解決北煤南運鐵路運力不足,重點整治大運河蘇北段。縣境瓦窯鋪以南若仍循市區舊線,不能滿足設計要求,且房屋拆遷量大,故將新河線向東推移2公里,即自瓦窯鋪以南新辟河道,改道由六圩都天廟出江。
由瓦窯鋪至都天廟出江為南段工程,時全長19.6公里(因長江坍岸,2000年代長18.7公里),全部平地開河。由江都、揚州(邗江)、儀征、泰州、靖江、興化、泰興7縣市的常備民工5萬人於1959年10月正式開工,至1960年底全部竣工,完成總土方1680.7萬立方米。此段航道河底高程:施橋船閘以上為負0.5米,以下為負3.6米。航道河底寬均為60米,邊坡坡比1:5。其中瓦窯鋪以南1.86公里為重粘土,河底寬改為70米,邊坡坡比1:3。河面寬130~160米。常年水位:施橋船閘上4~4.5米,同邵伯湖;船閘下為1~3米,同長江。

複線船閘工程

京杭運河徐揚段除解台、劉山2座船閘緩建複線船閘外,自北而南在原建皂河、宿遷、劉老澗、灑陽、淮陰、淮安、邵伯、施橋船閘附近,按照閘室長230米,寬23米,門檻水深5米的統一尺度,興建複線船閘8座,設計年船舶通過能力約為2100萬噸,以上船閘於1982~1986年先後開工,至1987年底以前,已有宿遷、劉老澗、淮陰、淮安、邵伯5座複線船閘竣工。另有運河兩岸高郵運東、運西(珠湖)2座船閘,亦先後於1984年9月、1985年12月竣工。

橋樑工程

1983年後,寶應大橋、淮陰(一號)大橋、淮安(黃碼)大橋先後開工,至1987年,共完成土方工程量21.17萬立方米,砌石5728立方米,澆灌混凝土13206立方米,寶應大橋於1986年9月底完工。

航道設施


1987年裡運河幹線船閘概況
船閘建設地點建成日期閘室長、寬、門檻水深設計年船舶過量(萬噸)備註
庄船閘淮陰區1961.5135X12(0)X2.5300通鹽河航道
淮陰(1)船閘淮安市1961.4230X20X52100幹線船閘
淮陰(2)船閘淮安市1987.12230X23X52100幹線船閘
淮安(1)船閘淮安市1960.12230X30X52100幹線船閘
淮安(2)船閘淮安市1987.4230X20X52100幹線船閘
邵伯(1)船閘江都區1962.2230X20X52100幹線船閘
邵伯(2)船閘江都區1987.12230X23X52100幹線船閘
施橋船閘邗江區1961.10230X20X52100通長江航道
鹽邵船閘江都區1977.8160X16(10)X31000通鹽沼河航道
寶應船閘寶應縣1969.8135X12(10)X2.5300通鹽寶線航道
中港船閘寶應縣1963.580X12.5(1)X2.5100通寶應湖航道
高郵運東船閘高郵市1984.9160X12(1)X31000通北澄子河航道
高郵運西船閘高郵市1985.12100X16(1)X2.5300通高郵湖航道 
淮陰船閘
淮安船閘
邵伯船閘
施橋船閘

港口碼頭


里運河幹線港口(1985年200萬噸以上)
港名碼頭總延長(米)泊位數(個)貨物吞吐量(萬噸)旅客吞吐量(萬人)
淮陰港7042570.43-
淮安港11763987.95.20
高郵港(區)107214158.8-
邗江港111255114.671.89
寶應港309110497.8527.54 
淮安港
淮安港,淮安港作為江蘇省重要內河港口之一,分為淮安市區港區、淮陰港區、淮安港區、漣水港區、盱眙港區、洪澤港區和金湖港區等7個港區,規劃港口岸線97110米。其中:已開發利用22410米、規劃利用48830米、規劃預留25870米。
淮陰港
淮陰港(區),前身為秦代在泗口南岸(今碼頭鎮)設淮陰縣治,明開鑿清江浦,清代成清江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清江港在里運河北岸有銅元局碼頭。1987年,淮陰港碼頭總延長9282米,泊位298個,最大靠泊能力1000噸級。貨物吞吐量368.74萬噸,旅客吞吐量3.2萬人次。進出港主要貨物中,礦建材料佔31.39%,煤炭佔23.54%,石油佔17.9%,糧食佔7.2%,鋼鐵佔3.33%,木材佔2.82%,非金屬礦石佔1.61%,化肥及農藥佔1.4%,鹽佔0.92%。
高郵港(區)。碼頭主要分佈在京杭運河東岸臨城段和縣城東郊、北郊。1975年,全縣共有專業碼頭10座,泊岸長814米,卸貨場地5004平方米。1976年8月,高郵成立港務管理處。至1984年,縣城東北郊建成新河(140米X9米)、老木材庫(30米X10米)、城北下河碼頭(20米X12米)等3座;運河東岸臨城段建成通湖(14米X13. 5米)、廟巷(270米X12米)、御馬頭(8米X10.5米)、水泥廠碼頭(80米X10米)等4座。當年泊岸總長1142米,港口總面積13703平方米。1985年8月,在運河東岸,建成城南琵琶洞(143米X 55米)、北門(200米X15米)2座碼頭。
寶應港(縣城港),位於寶應縣城所在地,為縣內港口中心,全縣的煤炭、石油、化肥、水泥、木材、鋼材等物資大部分由此中轉和集散。以京杭運河、鹽寶線、中港河、金寶航線為進出口主要航道。港區範圍:東至中溝河東岸、西至運西中港、南至白田鋪、北至大興洞,共有客貨碼頭32座,總長4776米,靠泊能力30~2000噸級,設計綜合通過能力227萬噸。其主要碼頭有西門碼頭、南門碼頭、運河輪船碼頭,內河輪船碼頭、內河貨運碼頭、化肥廠碼頭、磷肥廠碼頭、煤炭庫碼頭、建材砂石庫碼頭等。港口年均吞吐量為70萬噸左右,1989年實際為62。47萬噸。揚州港
揚州港,位於邗江區內京杭大運河與長江交匯處,該港口系公鐵水聯運碼頭,岸線總長1650米,港口面積113.33公頃,有2000噸泊位4個、1000噸泊位6個、集裝箱專用碼頭2個,規劃年吞吐量820萬噸。縱貫區境南北的京杭大運河歷來為水上南北交通重要航道,經濟便捷。

航運發展


京杭大運河始鑿於春秋,周敬王三十四年(前486)開挖江都至淮安全長185公里的邗溝,聯接江淮,以利攻齊;當時這些運河以軍用為主,運物為輔。
經歷代開發擴展,特別是隋場帝因南下揚州,大力溝通運河,他在東漢陳登開鑿邗溝西道的基礎上取直拓寬,名為山陽瀆,即里運河的前身。后再經元、明兩代大規模整治與改建而成,距今已有2400的多年歷史,是世界上最早最長的人工運河。唐代中葉,全國經濟中心已轉移到江南,大運河是聯繫南北政治、經濟、文化的紐帶,是南北物資交流的大動脈,對發展江蘇經濟起重要作用。太湖地區是全國重要糧食基地,唐、宋、元、明、清每年轉運漕糧400~800萬石,分別運往長安、汴梁、大都等地,至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宣告漕糧改徵折色(即銀兩),延續達1000多年之久。
江南是唐代經濟的命脈。地處大運河與長江交匯處的揚州,彙集江淮的鹽、茶、糧和手工業品等,再轉運到關中和北方各地。揚州也是國際交通重要港,經濟發達居全國之首。
宋代對江蘇境內的大運河進行逐步整治,如築高郵新開湖長堤、開揚州古河、鑿洪澤渠、疏浚真(儀征)楚(淮安)運河等,維護大運河的暢通,確保南糧北運。南宋時期江南運河成為江浙之間主要運輸大動脈,經常疏浚拓寬。
元代因黃河奪淮,不少河段阻塞,從元世祖中統二年至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61~1293)先後疏浚北方的中都洄漕河、濟州河、會通河通惠河、通州運糧河等,大運河得以貫通。
明永樂十八年(14扔)遷都北京,為保證潛運與南北交通,大力疏浚大運河,先後疏浚江都瓜洲至淮安河道、沙河故道和淮安五壩,修築高郵、寶應、白馬等湖長堤,開清江浦河道和揚州白塔河等,使運河暢通無阻。
清代繼續整治南北大運河,既運槽糧又運兵,以加強封建統治。江蘇境內治河的重點是保護里運河的堤防和培修洪澤湖大堤等。但咸豐五年(1855)和同治十二年(1873)先後二次黃河決口,太平天國軍起義,戰火遍地,漕運一度中斷。光緒年間雖經整治,但好景不常,更兼淮河無出路,內澇無法外泄,災害十分嚴重,運輸量很小。光緒二十年中日甲午戰爭后,日商乘機發展輪運業,基本壟斷江蘇內河航運。
民國期間內優外患,戰亂不斷,天災人禍,無法使運河全線通航。民國年(1931)特大水災,運河決達26處,淮河流域一片汪洋。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為阻止日軍西進,於民國27年決花園口黃河大堤,造成黃河奪淮,使里下河等地區遭受重大災難,水上航運除江南運河外基本中斷。
天津條約》后南京被闢為商埠,日、英、美等國商人相繼在此開設輪船公司,開展內河航運。光緒十年中日甲午戰爭,日商乘機發展輪運業,基本壟斷江蘇內河航運。民國年江蘇內河客運輪船公司達24家。抗日戰爭期間內河航道業遭到日軍的嚴重破壞,已非昔比。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后了運輸能力,江蘇大力發展河運,疏浚通航河道,興建港口、碼頭,大大提高。京杭運河徐揚段(含中運河、里運河)經過1950年代至1980年代末的一期擴建和二期續建工程,已成為一條現代化、多功能的渠化河道,是以航運為主、綜合經濟效益良好的南北水運大動脈。1985年,交通部和江蘇省組織500匹馬力拖輪拖帶3艘千噸級甲板駁和500匹馬力頂推輪頂推2艘千噸級分節駁,從淮陰至雙樓港空載試航210公里,又從雙樓港滿載煤炭至六圩,試航372公里,順利通過新拓的不牢河段、淮泗段和里運河,從而具備行駛千噸級船隊、新增北煤南運1000萬噸的運輸能力。據1987年統計,水運密集的淮陰船閘年船舶通過量為51.17萬艘、3253萬總噸,其中重載為1834.56萬噸,1987年北煤南運量已達880萬噸,比1982年增加105%。

水利效益


江水北調

江蘇省江水北調工程,是一項紮根長江、實現江淮沂沭泗統一調度、綜合治理、綜合利用工程。工程體系始建於1960年代,抽引江水規模達400立方米/秒。通過由南至北布置的9個梯級泵站及總長404公里幹線輸水河道,工程可覆蓋保障蘇中、蘇北7市50縣(市、區)、6.3萬平方公里、4500萬畝耕地、4000萬人口,向北最遠可送水至徐州豐沛地區,向東北最遠可補水至連雲港石樑河水庫。
江水北調工程以江都站為起點、京杭運河(里運河、中運河)為輸水骨幹河道,經過洪澤湖、駱馬湖調蓄,可將江水送到南四湖下級湖,沿途已建成江都、淮安、淮陰、泗陽、劉老澗、皂河、劉山、解台、沿湖等9級抽水泵站。

南水北調

南水北調三條調水線路中,東線與大運河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利用大運河作為輸水河道。在歷次南水北調東線規劃中,都將發展京杭運河的內河航運作為東線工程的主要任務之一;在濟寧以南的調水線路都利用大運河作為調水河道,即借河調水,濟寧以北的調水線路也盡量結合大運河或恢復大運河(黃河以北聊城段),航運是借水行舟。
具體線路是從長江下游揚州附近抽引長江水,利用里運河、三陽河、蘇北灌溉總渠和淮河入江水道雙線送水至洪澤湖;洪澤湖至駱馬胡段,利用中運河和徐洪河雙線輸水;駱馬湖至南四湖,由中運河輸水至大王廟后,利用韓庄運河和不牢河兩路送水至南四湖下級湖。南四湖內利用湖內航道銀河行洪深槽輸水;出南四湖利用梁濟運河輸水至鄧樓,接東平湖新湖區內擴挖的柳長河輸水至東平湖老湖區。出東平湖後分兩路輸水,一路向北在位山附近經遂洞穿過黃河后經小運河進入南運河,自流到天津,輸水主幹線全長1156公里,其中黃河以南646公里,穿黃段17公里,黃河以北493公里;另一路向東,通過膠東地區輸水幹線經濟南輸水到煙台、威海,全長701公里。
大運河因南水北調增加了新的功能,東線一期工程的實施給大運河增加了水量、輸進了新的血液;治污和截污導流使大運河成為清水廊道;工程建設對文物保護和搶救,對航道進行了整治,為大運河的保護和發展創造了條件。

淮河入江

淮河入江水道,在江蘇省西部洪澤湖下游。清康熙四十五年(1707)於周橋以南的五壩開了三條引河,並築六道河堤,時稱“三河六堆”。嘉慶十八年(1814)在今三河閘處開挖仁、義、禮三條引河(即新三河),洪水遂經新三河入寶應湖。出湖后汊流多而曲折,北達白馬湖,南入高郵湖和邵伯湖,經江都六閘入里運河,再出金灣河、鳳凰河、太平河等五河,由芒稻河、廖家溝南下,至三江營入長江。汛期常潰堤東侵,為害嚴重。1956年,興建白馬湖隔堤,以防水害,實現河湖分開。但是里運河仍然承擔分泄淮河洪水入江部分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