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考城的結果 展開

考城

已被撤銷的中國古縣

考城縣,中國古縣,西周為戴國地,春秋為宋國地,東漢漢章帝二年(公元77年)設置考城縣,新中國成立後撤縣。縣轄區範圍在歷史中多有變遷,不同時期所轄範圍不同。在歷史上不同時期,分別隸屬於陳留郡、濟陽郡、梁郡、開封府、曹州、睢州歸德府等。

根據1941年版《考城縣誌》記載,考城故地瀕黃河,歷史上多次遭受水患,曾先後遷城六次。

自東漢至元代,考城縣治所都在民權縣林七鄉西南,均未變遷。

清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三月,考城知縣雷遜,築新城於堌陽。至此,考城縣治才設置於今河南蘭考縣境內。

1949年考城縣治由固陽鎮遷至張君墓鎮

1954年,撤銷考城縣,蘭封縣與考城縣的西部合併,以二縣首字為名,稱蘭考縣。考城縣的東部則與民權縣合併。

歷史沿革


戴國
戴國
夏商時境內有北亳,又稱景亳。商湯在景亳誓師,宣告夏桀的罪行后正式興兵伐夏。
商末時期,境內有伯邑考之采邑。
春秋時期,此地為子姓戴國。隱公十年,秋,宋、衛、蔡伐戴國,戴國最終被鄭國所滅。後來此地為宋國所有,稱葵丘。【《左傳·喜九年》:“秋,齊侯(齊桓公)盟諸會於葵丘。”民國《考城縣誌》記載:“葵丘在舊城東南一里百十步郭內,由於與考城縣治如此相近,故稱“考城古之葵丘也。”據《考城縣誌》記載,現考城縣故城址在現河南省民權縣林七鄉西南三里處,該處因屢經水災已無城址可見,有“舊縣集”之稱。民權縣地圖(1984年制)在此處標有“葵丘會盟台”五字。1983年12月16日,日本中日、文化交流協會會長井上靖曾專程到此處考察。】
漢朝 ---曹魏時期的考城縣位於民權東偏北
漢朝 ---曹魏時期的考城縣位於民權東偏北
秦時設縣,稱為谷縣。
西漢時期,楚漢兵起,邑多災年,因而稱甾縣,屬梁國。此外,境內還設有外黃縣。(見《考城縣誌》卷二)
新朝時期,甾縣改稱為“嘉糓”。
東漢屬陳留郡,漢章帝二年(公元77年),劉炟東巡過甾縣,詔日“陳留甾縣其名不善……,取其光烈考武王之義,改甾縣為考城縣。”(引自《水經拄》23卷)。
北魏,改稱考陽,在此置北梁郡。北齊並廢之,改稱為成安縣。
隋朝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又複名為考城縣,屬梁郡。
唐朝,考城縣屬曹州。
後梁開平元年(公元907年),屬開封府,朱溫將考城更名為戴邑。
宋朝崇寧四年來屬。
宋代考城縣治在民權縣境內
宋代考城縣治在民權縣境內
歷經宋、金、元、明、清五代,一直沿用考城之名。
考城縣治自漢至元初未有變遷。元代以後,考城縣治因黃河泛濫屢有徙移。元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20年)四月,河決開封,溢杞睢,考城大水,為避河患,縣監李茂治於賀丘(賀丘即今民權縣王橋集附近)。
明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縣城復遭河患,“知縣楊顯宗徙築江墓店”(江墓店在今民權縣李堂鄉境內)。明正統二年(公元1437年)考城又遭大水,“知縣鄭道徙築即今舊城”(舊城即今民權縣北關集)。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三月,考城知縣雷遜,築新城於堌陽。至此,考城縣治才設置於今河南蘭考縣境內。
自清乾隆年間考城縣治徙移之後,直至民國十七年(1928年),現民權縣內無縣治設置,境域分屬考城縣、睢縣杞縣所轄。
民國十七年(1928年)三月八日,由劉鎮華倡議,經河南省政府主席馮玉祥批准,划睢縣三個區(包括原屬舊考城的北七里,即大樊集、王橋集、陳店集、舊縣村集、柴油坊集、林七口集等,以及屬於睢縣的部分轄地),還有杞縣北部的西肥、巴河、雙塔、人和、新興,設立民權縣,縣治設於李壩集(今志城)。
1949年,考城縣治由固陽鎮遷至張君墓鎮。
1954年,蘭封、考城二縣合併,稱蘭考縣,又以二縣首字為名。同年將原考城縣管轄的北關,褚廟和程庄三個區劃給民權縣。
1956年,又划考城縣北關、褚廟兩個中心鄉和程庄鄉所屬的十個小鄉 歸民權縣。此後,民權縣區域無再變化。
考城縣地瀕黃河,歷史上多次遭受水患,曾先後遷城六次。依上可知,金朝睢州考城縣治在今河南省民權縣東,距清乾隆年間徙移后的考城縣治固陽鎮(今河南省蘭考)四十多公里。

名字來源


有一個民間傳說:科考時節,豫東各地學子取道此地前往 開封,某天眾多考生匯聚,恰好慈禧巡幸路過,脫口道:“真乃一座考城啊!”考城由此而得名。這個傳說很不靠譜,因為考城這個名字,漢代就有,是劉秀的孫子漢章帝給起的。
至於漢章帝為何以“考”命名此縣,也有不同的說法。其一,戴國是周文王嫡長子伯邑考後裔的封國,因此,取伯邑考的“考”,作為戴國故地上的縣名。其二,漢章帝是為了紀念他的祖父劉秀。劉秀出生在陳留郡濟陽縣,濟陽縣縣城就在今蘭考縣東北,劉秀出生當年,因縣界有嘉禾生一莖九穗,而名光武曰“秀”。
民國時期河南省地圖
民國時期河南省地圖
考城之名,從東漢延續到1954年,但其縣治和轄區卻有多次變化,老考城距今蘭考百十里,如今屬民權縣。
“考”字最早見於殷商甲骨文中,與“老”是同一個字,本像一老人持杖之形。同時期也已出現所持之杖變作“丂(斧柯的象形初文)”形者,從而成為從丂得聲的形聲字,這種字形直到小篆時還看得十分清晰,如《說文》:“考,老也。從老省,丂聲。”到了漢代以後,字形上部慢慢變作“耂”,已經不容易看出最初是老人的形象了。在西周金文和《詩經》中,“壽考”是個常用詞,為長壽年老之義,這裡作年老講的“考”應該是用其本義。而更為常見的“祖考”、“烈考”、“皇考”諸詞中的“考”,則是對去世父親的尊稱。至此,便知漢章帝為何“取其光烈考之義”改稱考城,為了紀念他的祖父劉秀。
據說,考城縣為三亳之一,為商湯盟地,曰北亳。
唐代杜佑《通典》第一百七十七 州郡七 濟陰郡 考城縣:“考城有北亳,成湯都也。梁國有二亳,南亳在谷熟,北亳在蒙,此即北亳也,亦曰景亳,亦古戴國也。”
明代《通雅》:歸德之考城縣,今有亳越,有大蒙,小蒙。章本淸云:湯遷南亳,即歸德府。

歷史名人


江淹張從正江祏蔡景歷江革蔡興宗
史弼于謙蔡謨江從簡江湛燭之武
伯邑考莊子底蘊元敬皇后昭德皇后江皇后
人物參考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