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東昌的結果 展開
  • 山東魯西的東昌府聊城市
  • 湯銘

東昌

山東魯西的東昌府聊城市

東昌現泛指山東魯西的東昌府聊城市。“東昌”一詞起於封號,《東昌府志》中載,西漢宣帝劉洵封清河王“剛”之子“成”於聊城,為東昌者見侯,簡稱東昌侯。

以東昌為地名,始於元代,元代至元三年改博州為東昌,轄六縣。民國一年(1912年),改東昌府為濟西道,隸屬山東省。

東昌來歷


“東昌”一詞起於封號,現泛指山東魯西的東昌府聊城市。元之前,聊城系博州州治。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5月,元世祖忽必烈改革全國行政設置,改州為路,原博州遂易名東昌路,自此,聊城始稱東昌。之所以名東昌,據傳,一曰因徒駭河東北過茌平縣遙昌鄉;二曰聊城自秦以來屬東郡,因“東”又加含吉祥之意的“昌”字而取名。至明、清,以前人們稱東昌為老東昌。到明、清,路改府,聊城易稱東昌府。元末小說家施耐庵所著長篇小說《水滸傳》中有山東東昌府,被宋江等借糧。打東昌府遇虎將張清遭敗仗。

建制沿革


元代,全國設十一個中書省(簡稱“行省”),行省下設路、州、縣。至元三年改博州為東昌,屬山東行省,轄六縣。聊城、茌平、莘縣屬山東東昌路總管府;冠縣初屬山東東昌路,後為山東冠州;高唐初屬山東東昌路,後為山東高唐州;臨清屬山東濮州,陽谷東阿屬山東東平路。上屬8縣均隸山東省。
明代,改行省為承宣布政使司(簡稱“布政司”),廢路存府、州,全國分統於15個布政司,亦稱15個省。
洪武元年東昌屬山東布政使司東昌府。山東東昌府轄3州15縣。3州是:山東臨清州(州治今山東臨清),轄丘縣(今河北丘縣)、館陶縣(今河北館陶);
山東高唐州(州治今山東高唐),轄恩縣(今山東平原西南)、夏津縣(今山東夏津)、武城縣(今山東武城);
山東濮州(州治今河南濮陽市濮陽縣東北),轄范縣(今河南濮陽市范縣西南)、觀城縣(今河南濮陽市清豐東北)、朝城縣(今河南濮陽市南樂東);
山東博州,轄聊城縣(今山東聊城市東昌府區)、堂邑縣(今山東聊城市東昌府區西北)、博平縣(今山東聊城茌平西)、茌平縣(今山東聊城茌平)、莘縣(今山東聊城莘縣)、清平縣(今山東聊城高唐西南)、冠縣(今山東聊城冠縣)。
清代通稱為省,全國初為18個行省,后增至22個行省,省下為府、縣兩級。境內今屬8個縣市均隸山東省。聊城、茌平、高唐(一度為山東省直隸州)、平軒、莘縣、冠縣、屬山東省東昌府(治所在今山東聊城),朝城、觀城、范縣、濮州屬山東曹州府(治所在今山東菏澤),東阿初屬山東兗州府東平州、后屬山東泰安府,陽谷屬山東兗州府,臨清初屬山東東昌府、後為山東省直隸州。
自1840年鴉片戰爭至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的71年間,域境建置無大變化。
1912年,山東省廢府設道,境域為濟西道(治聊城),1914年改為東臨道,屬山東省。1928年廢道,境內各縣直屬山東省。1936年,山東全省下設12個行政區,區設行督察專員公署。山東魯西北為第六區,轄聊城、茌平、博平、東阿、陽谷、壽張、范縣、莘縣、冠縣、館陶、邱縣、朝城、觀城、堂邑、濮縣等15個縣;臨清、高唐時屬山東第四區。
1937年,7月7日北平盧溝橋事變發生至1938年,除山東省的濮縣、范縣、觀城3個縣外,山東省其餘地區均為淪陷區。抗日戰爭爆發,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縣、專區抗日民主政權在山東省逐步建立。1939年10月,山東魯西北行政委員會成立。1940年4月,山東省成立魯西行政主任公署,下設泰西、運西、魯西北、運東4個專署。聊城、東阿、陽谷、博平、清平、茌平等縣屬山東運東專署,冠縣、館陶、臨清、邱縣、堂邑、莘縣、朝城、朝北等縣屬山東魯西北專屬,濮縣、范縣、觀城、壽張等縣屬山東運西專屬。
1941年6月,中共中央北方局決定山東魯西行署和冀魯豫行署合併,成立新的冀魯豫行署,轄7個專署,原山東魯西行署的泰西、運西、魯西北、運東為第一、二、三、四專署,原冀魯豫行署的轄區為第五、六、七專署。濮縣、范縣、壽張等縣屬第二(濮陽)專署;觀城、朝城、莘縣、朝北、聊堂、冠縣等縣屬第三(邯鄲)專署,築先、陽谷、東阿、茌平、博平、清平等縣屬第四(聊城)專署,館陶屬冀南行署第三專署,臨清屬冀南行署第四專署,高唐屬冀南行屬第六專署。同年12月,原屬冀魯豫行署第四專屬的張秋、第二專屬的壽張和黃河以東的崑山、東平等縣組成第八專署。
1942年12月,冀魯豫行署第一、四專署合併為第一專署,轄築先、陽谷、東阿、茌平、博平、清平、平阿等縣。
1943年,原冀魯豫行署第三專署與冀南行署第七專署合併為冀魯豫行署第七專署。臨清、冠縣、衛東、館陶、宏毅、莘縣、堂邑、清平、朝北屬之。
1944年5月,冀南行署、冀魯豫行署合併為新的冀魯豫行署。
1945年9月,中共中央決定撤銷北方局,建立晉冀魯豫和晉察冀兩個中央分局,同時恢復冀魯豫、冀南兩區行署,冀魯豫行署轄8個專署,冀南行署轄5個專署。築先、陽谷、東阿、茌平、博平、清平、平阿縣屬冀魯豫行署第一專署,后改為第六專署,濮縣、范縣、壽張、張秋、觀城屬冀魯豫行署第二專署;后改為第九專署,臨清、館陶、冠縣、武訓、永智、莘縣及臨清鎮屬冀南行署第一專署,高唐屬冀南行署第二專屬。
1947-1948年8月,築先、東阿、聊陽、茌平、博平、河西屬冀魯豫行署第六專署,壽張、陽谷、范縣、濮縣、觀城屬冀魯豫行署第九專署,臨清、館陶、冠縣、武訓、永智、莘縣、臨清鎮屬冀南行署第一專屬,高唐屬冀南行署第二專屬。
1949年8月20日,聊城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成立,屬平原省。聊城、陽谷、東阿、茌平、博平、堂邑、清平、冠縣、莘縣、高唐、壽張、及聊城城關區(縣級)隸屬該區,濮縣、范縣、觀城、朝城屬平原省濮陽專區,館陶、邱縣、臨清鎮屬河北省邯鄲專區。
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銷,聊城專署改屬山東省。
1967年3月,山東聊城專員公署更名為山東省聊城地區革命委員會。
1978年7月,山東聊城地區革命委員會更名為山東聊城地區行政公署。
1998年3月,山東聊城地區行政公署更名為山東聊城市人民政府。

文化傳說


東昌之戰

著名戰役:《東昌之戰》
建文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六日,即公元1401年1月9日至10日,在山東東昌府爆發了一場著名的戰役,歷史上稱之為“東昌之戰”,平燕將軍總兵盛庸與兵部尚書鐵鉉率領大軍,一舉殲滅了燕王朱棣的數萬精兵,朱棣在朱能、周長等人的保護下衝出重圍,狼狽逃竄;朱棣的第一大將張玉戰死沙場。“自燕兵犯順,南北日尋干戈,而王師克捷,未有如東昌者。自是燕兵南下由徐、沛,不敢復道山東。”(《明史·鐵鉉傳》)南京的朱允炆聞訊大喜,於建文三年(1401)正月十七日“享太廟,告東昌捷。”(《明史·本紀第四·恭閔帝》)
天才軍事家朱棣一生戎馬倥傯,身經百戰,勝多負少,而“東昌之戰”卻一敗塗地,損兵折將。

神話傳說

東昌
東昌
據傳說,很久以前,山東聊城一帶下起大雨,山東聊城全城變成一片汪洋大海,城南100里處的黃河又決了口,在山東聊城城裡衝出一個湖來,深不可測。有一次王母娘娘和玉皇大帝來此雲遊,但見湖裡映出五彩霞光。於是就把隨行的雌鳳仙子留在這裡,建起六角攢尖飛檐亭,遍植奇花異草,使東昌湖成為聖境。這僅僅是傳說,現實的情況是:東昌湖初建於宋熙寧三年,也就是公元1070年,引黃河水為源,當時的水域面積為4.2平方公里。到了元代,東昌湖又引來京杭大運河的水。穿過聊城城區的運河全長5公里,中間設有一閘,不僅南北貨運必經聊城,而且"達官富商皆取道於此",由於船多,又在閘口以東開出1公里長的越河,越河上架起12座形狀各異的小橋,稱為"十二連橋"。那時的聊城,"舟楫如雲,帆檣蔽日"。是一個商業大埠,也是一個物流中心。別的知府是四品官,只有東昌府是三品,可見其地位之重要。

文化歷史

東昌湖曾經叫"胭脂湖",與杭州西子湖、南京莫愁湖並成為"三大美人湖"。蒲松齡在《聊齋志異》里寫過一個叫《胭脂》的故事,就發生在東昌湖畔:東昌湖是美女胭脂浣紗的地方,牛醫之女胭脂在水邊洗衣時與英俊瀟灑的秀才鄂秋隼相遇,一見鍾情,本欲結成佳偶,不料卷如一場殺人案,兩人含怨受盡牢獄之苦。幸得山東學政智破此案,才洗清了他們的不白之怨。最後縣令作媒,有情人終成眷屬。聊城真是一個值得一聊的城市,要不然連蒲老先生也把故事的背景放在這裡。作為黃河文化與運河文化的一個交匯點,聊城值得聊的東西不少,中國古典文學名著《水滸傳》、《金瓶梅》、《聊齋志異》、《老殘遊記》都提到過聊城。

文化名人

東昌湖的水文化養育了一代代性格鮮明的聊城人。山東人的性格東西有差異,齊文化和魯文化也不盡相同。聊城文化呈現典型的魯文化特徵,民風厚重憨實,純樸自然,重視傳統道德,但也封閉保守。我發現聊城人有一個最顯著的特點,就是講究"忠孝",在孫臏、武訓、張自忠、孔繁森、徐本禹等這些傑出的聊城人身上都體現了這一性格。我曾經數次到孔繁森的家鄉採訪,當看到他白髮蒼蒼的老媽媽和家裡兩間透風的舊屋時,我熱淚盈眶,內心深處被一種傳統的人性溫暖了。特別是家裡人談起孔繁森離別時與媽媽的對話,眼淚打濕過多少人的衣襟。大學生徐本禹就是因為別人曾經幫助過他,他要報鄉親和國家之恩,所以去了貴州的大山裡支教,知恩圖報,這一信念支撐他渡過最為艱苦的歲月。他因此成為2004年"感動中國"人物之一,"如果眼淚是一種財富,徐本禹就是一個富有的人,在過去的一年裡,他讓我們淚流滿面。"他為什麼能夠長期用生命堅守寂寞,因為東昌湖賦予他堅韌不拔和頑強剛毅的性情。

光岳樓

光岳樓
光岳樓
光岳樓在中國名頭不小,與岳陽樓和黃鶴樓並稱為中國三大名樓。這是一個原版的中國名樓。關於樓的來歷,有兩種說法:一說當年修建北京城從大運河運木料,最後一批原木到達東昌府時,紫禁城已經建造成功,東昌知府就把這些剩餘的木頭建了一座樓,因為是用造紫禁城剩下的 木頭建造的,所以叫余木樓,后改稱光岳樓。這些原木都是從當時的蘇祿國,也就是菲律賓進口的,質量非常好。還有一種說法是,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東昌衛守指揮事陳鏞為加強軍事防禦能力,將宋熙寧三年所築土城改建為磚城,用修城剩餘木料在城中心建立一座更鼓樓,初名"余木樓",明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6年)重修時又因地而名"東昌樓"。明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取其近魯有光於岱頂之意,命名為光岳樓,一直沿用至今。
從遠處看,光岳樓像一個魁梧墩實的聊城漢子,感覺根基非常紮實,似乎任何力量都難以撼動它。這大概源於它特殊的構制。光岳樓由樓基和四層主樓構成,高33米,也就是古代的九丈九尺,為陽數之極,寓意其不可超越。光岳樓樓基是一個由磚石砌成的正方形高台,佔地面積1234平方米,邊長34.5米,向上略有收縮,垂直高度9米,由交叉相通的4個半圓形拱門和一個直通主樓的台階組成,台階約50多級。為四重檐十字脊樓閣。四層主樓為木結構,方形帶廊,高24米,樓脊為歇山十字脊,脊頂正中裝有一座高3米、直徑1.5米的透花鐵葫蘆。
光岳樓是一座由宋元向明清過渡的代表性建築,也是我國現存明代樓閣中最大的一座,1988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為軍事目的而建,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濃郁的文化氣息。眾多帝王將相、文人墨客經過聊城都要登樓抒懷。清朝康熙皇帝4次登上光岳樓,題寫"神光鍾瑛"匾;乾隆皇帝9次經過東昌府,6次登上光岳樓,題寫"光岳樓"匾額,懸掛於四樓南檐下,他還把光岳樓當作南巡36行宮之一。當代名家郭沫若、豐子愷、啟功、溥傑等都為這裡留下匾額和楹聯。
站在光岳樓上,可以見到東昌湖的一片碧水。這水面太大了,過去的東昌湖因為淤積面積很小,修建京九鐵路的時候,聊城人把淤泥挖出來,一方面修了火車站和路基,另一方面挖出一個碧波蕩漾的東昌湖,真可謂一舉兩得。古時候,如果遇到光線好的天氣,從樓上能望見東嶽泰山呢。

東昌湖

東昌
東昌
東昌湖,環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東昌市聊城區,初現於宋熙寧三年(公元1070年),逐代開闊,水域4.2平方公里,引黃河水為源,常年不涸。馳名中外的京杭大運河穿湖而過,城河湖一體,托出江北獨特的水城風貌。中國古典文學名著《聊齋》中的《胭脂》篇,即取材於東昌湖。改革開放以來,聊城市委市政府把開發建設東昌湖風景名勝區,發展以東昌湖為基地的聊城旅遊業作為富民興聊的一項重要措施。整治了湖岸,興建了江北水寨、沙灘浴場、遊樂園、七星平台等遊樂場所十餘處,添置旅遊艇畫舫等百餘只。新建成的湖濱公園,佔地一千餘畝,依城臨湖,氣勢恢宏,湖光園色,無限風光,其間遍植珍奇花木,山丘小溪錯落有致,名橋薈萃,雕塑爭俏。孔繁森紀念館、范築先紀念館、光岳樓、山陝會館、海源閣、傅斯年陳列館等文物古迹,散布湖畔,燦若繁星。水產品主要有鯉、鰱、鯽、魴、大湖蝦等,東昌湖盛產的中華鱉大銀魚等珍品有享盛譽。1989年,在東昌湖設立了“中國釣魚協會聊城垂釣基地”。適宜的氣候,優越的環境,獨特的風光,豐富的文化積澱,科學地開發利用,東昌湖成為我國一個格調奇特的風景名勝區。
東昌湖是中國北方最大的城市內湖,面積足足是濟南大明湖的5倍,同時亦是中國最寬,面積最大的人工護城河。他的東部寬100米左右,西部寬600米左右,北部寬300米左右,南部寬800米左右,堪稱中國護城河建設史上的奇迹,與商丘睢陽古城護城河、襄陽護城河並稱中國三大古護城河。看上去真有煙波浩淼的感覺。湖畔,大片的綠地已經變得嫩綠,一股股水的氣息撲面而來。聊城地處魯西平原,沒有山,不靠海,特色在哪裡?答案是水。在聊城,你隨時會感受到水的靈氣,因為這裡有著豐富的水資源,全市流域面積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達20多條,在40多平方公里的城區,水域面積達13平方公里,佔三分之一還多。
東昌湖的文化積澱非常豐富。東昌湖邊,有一串明珠似的建築,像孔繁森紀念館、范築先紀念館、傅斯年紀念館、光岳樓、山陝會館等,個個光彩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