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訓

中國近代群眾辦學的先驅者

武訓(1838-1896),行七,原無名,名“訓”是清廷嘉獎他行乞興學時所賜,字蒙正,自號義學症,謚號義學正。山東省堂邑縣(今冠縣柳林鎮)武庄人。

武訓先生是中國近代群眾辦學的先驅者,享譽中外的平民教育家、慈善家,行乞三十八年,建起三處義學,教育了無數窮家子弟,是中國歷史上以乞丐身份被載入正史的唯一一人,被譽為“千古奇丐”。

光緒二十二年(1896)4月23日,武訓病逝於御史巷義塾。享年五十九歲。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畫像
畫像
武訓(1838-1896),1838年12月5日(道光十八年農曆十月十九日)出生在山東堂邑縣(今屬冠縣)柳林鎮武家莊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原名武七(因在家中排行第七,故名“武七”),亦稱武豆沫,清廷為嘉獎其興辦教育之功,取“垂訓於世”之意,替他改名武訓。
武訓7歲喪父,乞討為生,求學不得。
14歲后,多次離家當傭工,屢屢受欺侮,甚至僱主因其文盲以假帳相欺,謊說3年工錢已支完。武訓爭辯,反被誣為“訛賴”,遭到毒打,氣得口吐白沫,不食不語,病倒3日。吃盡文盲苦頭,決心行乞興學,20歲時當了乞丐。
30歲時,在館陶、堂邑、臨清3縣置地300餘畝。
光緒十四年(1888)與楊樹坊在堂邑柳林鎮創辦崇賢義塾,次年與了征和尚在館陶楊二庄創辦義塾,光緒二十二年(1896)又與會門首領施善政在臨清鎮創辦義塾。
山東清廷封其為“義學正”,賜給黃馬褂和“樂善好施”匾額,准予建立牌坊。

興辦籌備

墓地
墓地
咸豐九年(1859),21歲的武七開始著手實施他的“偉大”計劃,到各地去行乞集資。他頭髮髒亂,面目污黑,爛衣遮體,但卻很快樂,一邊走一邊唱著自己編的歌謠,四處乞討,“邊乞邊佣”。幾年下來,這個苦並快樂著的乞丐,足跡所至,遍及山東、河北、河南、江蘇等地。
每次討得較好的衣物和飯食,他就設法賣掉換錢。而自己則像一個苦行僧一樣,只吃最粗劣的食物,邊吃還邊唱:“吃雜物,能當飯,省錢修個義學院。”他有時還像個江湖雜耍藝人一樣表演錐刺身、刀破頭、扛大鼎等節目,甚至吃毛蟲蛇蠍、吞石頭瓦礫,以取賞錢。他還將自己的辮子剪掉,只在額角上留一小辮,裝扮成戲里的小丑模樣,以獲得別人的施捨。
武七白天乞討,晚上紡線績麻,邊做活邊唱:“拾線頭,纏線蛋,一心修個義學院;纏線蛋,接線頭,修個義學不犯愁。”在農忙時還經常給富人打短工,並隨時編出各種歌謠唱給眾人聽。另外,他還為人做媒紅,當信史,以獲謝禮和佣錢。經過多年的辛勞,武七終於積少成多,存了一筆數目可觀的錢。由於他居無定所,錢款無處存放,就打算找一富戶人家來存放。他打聽到本縣有一位舉人楊樹坊,為人正直,名聲很好。武七覺得這個人值得信賴,於是跑到楊府求見。由於他是乞丐,主人拒而不見,他便在大門口一跪就是兩天,最後終於感動了楊舉人。武七把乞討積錢、興義學之事原原本本敘述一遍,楊舉人大為感嘆。楊舉人不但答應幫他存錢,並且表示要助他辦學。
隨著款項的增多,武七開始典買田地,備作學田。同時他以三分息給他人放貸,以獲得更多的資金。在他49歲時,武七已置田230畝,積資3800餘吊。這在當時已經是相當的財力了,可是他依然沒有放棄自己的乞丐身份去選擇享受,他繼續過著赤貧的生活。這時他覺得時機已經來臨,決定創建義學,於是他向楊舉人提出建義學之事,楊舉人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武七應先娶妻生子,武七唱道:“不娶妻,不生子,修個義學才無私。”

興建義學

光緒十四年(1888),武七花錢4000餘吊,在堂邑縣柳林鎮東門外建起第一所義學,取名“崇賢義塾”。武七用了整整三十年的時間來實現他的理想,在這三十年裡,他受盡苦難,但始終堅定的一步步邁向他的目標。學校建成后他親自到當地有學問的進士、舉人家跪請他們任教,併到貧寒人家跪求他們送子上學。
當年招生約50餘名,依循慣例分為蒙班和經班,學費全免,經費從武七置辦的學田中支出。每逢開學第一天時,武七都要先拜老師,次拜學生,這種儀式持續多年。每次置宴招待老師,他都請當地名紳相陪,而自己則站立門外,專候磕頭進菜,待宴罷吃些殘渣剩羹便匆匆而去。
平時,他常來義塾探視,對勤於教課的老師,他叩跪感謝;對一時懶惰的老師,他跪求警覺。有一次老師睡午覺睡過了頭,學生在學堂內打鬧,武七徑直來到老師的房前,跪下高聲唱道:“先生睡覺,學生胡鬧,我來跪求,一了百了”。老師十分慚愧,以後再也不敢疏懶。對貪玩、不認真學習的學生,他下跪泣勸:“讀書不用功,回家無臉見父兄”。就這樣,義塾老師對他十分敬憚,而學生也不敢有絲毫懈怠,大家都嚴守學規,努力上進,學有所成者甚眾。
光緒十六年(1890),武七與寺院合作,在館陶縣楊二庄興辦了第二所義學。光緒二十二年(1896),武七又靠行乞積蓄,並求得臨清官紳資助,用資3000萬在臨清縣御史巷辦起第三所義學。武七一心一意興辦義學,為免妻室之累,他一生不娶妻、不置家。其兄長親友多次求取資助都被他拒絕,他唱道:“不顧親,不顧故,義學我修好幾處。”
山東巡撫張曜聞知武七義行,特下示召見,並下令免征義學田錢糧和徭役,另捐銀200兩,並賜名武七為武訓。同時奏請光緒帝頒以“樂善好施”的匾額。武訓的絕世奇行轟動朝野。清廷授以“義學正”名號,賞穿黃馬褂。從此武訓聲名大振。
乞討畫像
乞討畫像

人物逝世

晚年畫像
晚年畫像
光緒二十二年(1896)4月23日,武訓病逝於御史巷義塾。根據《清史稿》的記載,“(武訓)病革,聞諸生誦讀聲,猶張目而笑”。就這樣,武訓在眾學童朗朗讀書聲中含笑離開了這個世界,享年五十九歲。
出殯當日,堂邑、館陶、臨清三縣官紳全體執紼送殯,遵照武訓遺囑歸葬於堂邑縣柳林鎮崇賢義塾的東側。各縣鄉民自動參加葬禮達萬人以上,沿途來觀者人山人海,一時師生哭聲震天,鄉民紛紛落淚。

後世紀念


武訓墓

武訓的精神廣為後人敬仰效仿,死後山東巡撫袁樹勛奏准“宣付國史館立傳”,建忠義專祠。主要建築有武訓祠和武訓墓。
塑像
塑像
1903年山東巡撫衙門為武訓修葺了陵墓、建造了武訓祠,並立碑為紀。到了民國時期,為紀念清末聞名中外的“平民教育家”“義學正”武訓,時任山東教育廳長何思源先生撥款重建了武訓祠。何思源還在武訓祠堂立了尊武訓漢白玉雕像,這座雕像比真人略大。據解放后當地曾見過武訓的老人們都說這座雕塑像酷似武訓本人,可惜在文革中被紅衛兵毀壞。1932年,當時的山東省主席韓復榘為紀念在臨清倡辦義學的武訓,建造了“武公紀念堂”,並在紀念堂兩側建造了兩個“武公紀念廳”。
辛亥革命以後,人們對武訓先生的行動及精神推崇備至,武訓獲得了更為廣泛的讚譽,他被譽為普及教育之先導,私人興學之表率,中國教育事業的楷模。蔡元培、黃炎培鄧初民、李公朴等民主人士,蔣介石、汪精衛、戴季陶、何思源等政界要人,馮玉祥、張學良、楊虎城、段繩武、張自忠等軍界人物,陶行知、郁達夫、臧克家等文教界人士,或撰文讚頌,或題詞紀念,或為以武訓為名的義學捐款。
1934年,臨清縣武訓小學發起了武訓九十七周年誕辰紀念活動。參加這次紀念活動的人幾乎囊括了當時全國軍政要員和文教界知名人士。蔣介石、張學良、楊虎城、馮玉祥、于右任、郁達夫、陳衡哲、何思源等社會名流紛紛用題詞、詩歌、散文、傳記等多種方式,對武訓的辦學精神給予了頌揚。1945年12月,陶行知等人又在重慶興起了紀念武訓誕辰一百零七周年活動。郭沫若、鄧初民、柳亞子等大批教育家、文學藝術家和社會各界愛國人士參加了紀念會。兩次紀念活動前後呼應。對於推廣武訓精神,發展民眾教育,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陶行知在四十年代物價飛漲、教育經費緊張的時期,曾在全國提出“跟武訓學”的口號,要求大家做“集體的武訓”,艱苦辦學。
當時武訓的興學事迹被正式列入學校教科書中。全國共有七省三十多處學校以武訓名字命名。特別是“大量辦義學,急務此為最”的馮玉祥,在1932年至1935年間,在山東創辦了十五所武訓小學。後來陶行知創辦育才學校,張伯苓創辦南開學校都與武訓精神的影響有很大的關係。全國甚至出現了武訓出版社、武訓街這樣的名稱。江蘇南通的一所師範學校還將武訓像與孔子像並列。山東民眾甚至稱其為“武聖人”,足見武訓在當時地位之高、影響之廣。
中國共產黨主辦的《新華日報》曾發表過稱讚武訓的文章,1945年12月1日,郭沫若在《新華日報》紀念武訓特刊上為武訓題辭:“武訓是中國的裴士托洛齊,中國人民應該到處為他樹銅像”。同月6日,《新華月報》發表黃炎培、鄧初民、李公朴、潘梓年等人紀念武訓的文章。為紀念武訓,抗戰時期的中國共產黨冀魯豫邊區政府曾明令將武訓的故鄉堂邑縣更名為“武訓縣”,柳林鎮更名為“武訓鎮”,並在武訓誕辰紀念日舉行了各種紀念活動。同年,中共冀南行署在柳林鎮還創辦了武訓師範。

武訓祠堂

始建於1903年,僅三間。1937年,為紀念清末聞名中外的“平民教育家”“義學正”武訓,由時任山東教育廳長何思源撥款重建。1997年5月重修。祠堂為歇山式磚木結構,闊五間,進深三間,飛檐高挑,肅穆莊嚴。1896年4月23日武訓在臨清他所創辦的御史巷義學去世,歿后葬於當時的崇賢義塾東壁外,即今武訓墓在位置。1966年初秋,武訓墓被“紅衛兵”砸毀掘開,遺骨被抬屍遊街,焚屍街頭。后殘骨被武庄武氏後人歸葬武訓祖塋。1995年9月,在祠前建有百米碑廊,碑刻26塊;在祠右前方建有高歌台,又名“嚶鳴台”;在祠左前方建有“武訓魂亭”,亭額由著名學者季羨林題寫。

相關書籍

有一本書,名為《武訓先生畫傳》,後來直接促成了電影《武訓傳》的誕生。《武訓先生畫傳》最早的版本由段承澤於1938年繪製而成。後由陶行知先生作跋,在1943至1945年間,曾印刊至第六版,並譯成英文對外出版發行。1944年,陶行知先生在重慶北溫泉送給著名導演孫瑜一本《武訓先生畫傳》,希望他有機會能把武訓一生歷盡艱辛創辦義學的事迹拍成電影。孫瑜看了以後深受感動,初步確定了拍攝《武訓傳》的計劃,並決定電影中的武訓將由當時的電影明星趙丹來扮演。

人物評價


《百年風雨話武訓》:他是當時中國社會最底層的一個普普通通的乞丐。然而這個平凡的乞丐,卻以一番最不平凡的作為,名垂青史而為後人稱揚。在中國歷史上,以乞丐身份載入正史的,大概只有武訓先生了。武訓的事迹對中國近代的文化界和教育界影響甚巨。而在他死後五十多年後,因他而起的那一場狂卷中國知識界的暴風驟雨,更會令人感嘆歷史風雲的詭譎無常。

藝術形象


影視形象

1948年7月當時的中國電影製片廠(“中制”)正式投拍此片。中國電影製片廠當時經營困難,經費上難以為繼,1948年11月初,在影片拍攝了大約三分之一的時候,影片便徹底停拍。1949年2月,崑崙影業公司以低價購得此片的拍攝權和底片、拷貝。孫瑜則加入崑崙公司繼續完成此片的拍攝。在1951年2月影片正式拍成前,這個劇本根據當時的形勢需要經過了數次大的修改。1950年12月,《武訓傳》公映。
年份電視劇
1950年《武訓傳》

清史稿

武訓傳
武訓,山東堂邑人。乞者也,初無名,以其第曰武七。七孤貧,從母乞於市,得錢必市甘旨奉母。母既喪,稍長,且佣且乞。自恨不識字,誓積貲設義學,以所得錢寄富家權子母,積三十人,得田二百三十畝有奇,乞如故。藍縷蔽骭,晝乞而夜織。或勸其娶,七謝之。又數年,設義塾柳林庄,築塾費錢四千餘緡,盡出所積田以資塾。塾為二級,曰蒙學,曰經學。開塾日,七先拜塾師,次遍拜諸生,具盛饌饗師,七屏立門外,俟宴罷,啜其餘。曰:“我乞者,不敢與師抗禮也!”常往來塾中,值師晝寢,默跪榻前,師覺驚起;遇學生遊戲,亦如之:師生相戒勉。於學有不謹者,聞之,泣且勸。有司旌其勤,名之曰訓。嘗至館陶,僧了證設塾鴉庄,資源資源足,出錢數百緡助其成。復積金千餘,建義塾臨清,皆以其姓名名焉。縣有嫠張陳氏,家貧,刲肉以奉姑,訓予田十畝助其養。遇孤寒,輒假以錢,終身不取,亦不以告人。光緒二十二年,歿臨清義塾廡下,年五十九。病革,聞諸生誦讀聲,猶張目而笑。縣人感其義,鐫像於石,歸田四十畝,以其從子奉祀。山東巡撫張曜、袁樹勛先後疏請旌,祀孝義祠。

人物事件


恢複名譽

1951年,電影《武訓傳》錯遭批判。“文化大革命”中,其墓被破壞。1986年,國務院辦公廳作出為武訓恢複名譽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