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張曜的結果 展開

張曜

晚清名臣、將領

張曜(1832年—1891年8月22日),字朗齋,號亮臣,祖籍浙江紹興府上虞縣(今紹興市上虞區),出生於浙江錢塘(今杭州)。晚清名臣、將領。

早年在河南固始興辦團練,參與鎮壓捻軍和太平天國,創建“嵩武軍”,又隨左宗棠赴西北鎮壓回民起義軍,歷任知縣、知府、道員、布政使、提督等職。陝甘平定后,率部於哈密屯田墾荒,歲獲軍糧數萬石,為清軍收復新疆之戰做準備。1860年(咸豐十年),升任知府,又晉陞為道員。1877年(光緒三年),配合劉錦棠等收復新疆南路七克騰木、辟展、吐魯番等城。1884年(光緒十年),率部入關,警備直隸北部。1885年(光緒十一年),授廣西巡撫,未行,留治京師河道。1886年(光緒十二年),調山東巡撫,督辦河工。1887年(光緒十三年),襄辦海軍。1889年(光緒十五年),加封太子少保。1891年(光緒十七年),病死濟南,贈太子太保,謚勤果。

張曜軍政才略突出,為收復新疆、阻遏英俄侵略作出了貢獻,故有“愛國將領”之稱。其在山東巡撫任上也多有建樹。有《河聲岳色樓集》存世,《山東軍興紀略》亦由其纂訂。

人物生平


團練起家

張曜
張曜
張曜,1832年(道光十二年)生。祖籍浙江上虞,原籍浙江錢塘,嗣後其祖輩因肄業國子監,遂改籍直隸順天大興,后復隸錢塘。幼時張曜曾隨姑父蒯賀蓀在黎里(今蘇州市吳江區黎里鎮)讀書,故又稱黎里人。《清史稿》稱他生來就頗有力氣,年幼時曾持竿結陣,部勒群兒,夥伴們沒有敢喧嘩的。
張曜早年由監生捐為縣丞。咸豐初年,太平軍、捻軍運動興起,他依附於姑父固始知縣蒯賀蓀,興辦團練,不久因智退捻軍有功,深得欽差大臣僧格林沁的賞識,受賞藍翎。1854年回籍。1855年,升知縣。1856年,署固始知縣。1857年,升知州,換花翎。1858年,李秀成等攻固始,張曜堅守七十餘日,保住了固始城,被咸豐帝賜號霍欽巴圖魯。1859年,署理光州知州。
1860年(咸豐十年),張曜被擢升為知府,又屢屢擊敗捻軍,晉陞為道台,加按察使銜。
1861年(咸豐十一年),張曜設計在汝寧擊敗陳大喜、張鳳林所部捻軍,又擢升為河南布政使。

升降浮沉

1862年(同治元年),張曜被御史劉毓楠彈劾“目不識丁”,由布政使轉任總兵,仍歸僧格林沁節制。自此,他發憤讀書,並鐫刻“目不識丁”四字印,時時佩戴在身以自勵。
1863年(同治二年),張曜在河南省嵩山和南陽等地擊退了張宗禹所部捻軍的進攻。
1864年(同治三年),張曜在橋川一帶再次大敗捻軍,張曜率部渡丹江長途追擊,與陝西、湖南的清軍匯合後撤軍。
1865年(同治四年),僧格林沁戰死,張曜出征捻軍以挽救危局,多次戰勝。僧格林沁既死,又有人彈劾張曜“養寇遺患”,幸有巡撫吳壽昌為張曜辯白。儘管如此,張曜還是以安葬親人之名請假回籍。
1866年(同治五年),張曜受命復出,鎮壓捻軍。他整合新舊部眾,編為嵩武軍。
1867年(同治六年),張曜協助李鴻章圍殲東捻軍。年末,又擊敗從陝西渡黃河進入山西、逼近河南的西捻軍。
1868年(同治七年),張曜與宋慶在東昌之戰中大敗西捻軍。不久,西捻軍徹底失敗,張曜受賞黃馬褂,獲騎都尉世職。

鎮壓回民

1869年(同治八年),張曜隨左宗棠鎮壓回民起義,主要是配合金順用兵寧夏。1870年(同治九年),升任廣東提督。
1871年2月1日(同治九年十二月十二日),張曜、金順部攻佔寧夏金積堡附近的要塞王家甿,因怒於此前久攻不下,對回民進行了屠殺。隨後,張曜奉詔屯守於黃河以西,兼顧阿拉善旗。同年,加雲騎尉世職。
1873年(同治十二年),張曜奉左宗棠令,頓兵金積堡,作為後路部隊協助徐占彪等攻陷肅州,陝甘回民起義至此被平定,清軍收復新疆、消滅阿古柏的道路也由此打通。張曜受賞雙眼花翎。

經略新疆

清軍收復新疆之戰
左宗棠贈張曜聯
左宗棠贈張曜聯
1874年(同治十三年),張曜率部出關,駐哈密屯田。
據左宗棠在1875年(光緒元年)的奏報,張曜在哈密辦屯墾水利,事必躬親,不惜勞瘁,墾荒地一萬九千餘畝,可獲糧數千石;而《清史稿》則稱,張曜屯田每年可收穫糧食數萬石。1877年(光緒三年),奉欽差大臣、陝甘總督左宗棠命,配合前鋒劉錦棠督軍西進收復南疆,他與徐占彪在鹽池會師,4月21日攻克吐魯番門戶七克騰木。阿古柏逃往焉耆,留其幼子駐守庫爾勒為其墊后。不久,劉、張、徐三軍合擊,於4月26日收復吐魯番。1880年(光緒六年),中俄伊犁談判期間,張曜受左宗棠命率所部駐阿克蘇,作為中路軍,準備一旦俄國挑起戰爭,就沿特克斯河進軍收復伊犁。同年,在左宗棠的推薦下,張曜被詔署理幫辦新疆軍務,駐阿克蘇。1881年(光緒七年),實授幫辦軍務之職,移駐喀什噶爾,兼轄西四城,籌辦善後事宜。任內積極興辦教育。調任內地1884年(光緒十年),中法戰爭期間,張曜受命入關移防,警備直隸北部,特賞巡撫銜。1885年(光緒十一年),授廣西巡撫,未行,率所部留治京師河道,賞加尚書銜。巡撫山東
張曜全身照
張曜全身照
1886年(光緒十二年)調升為山東巡撫,當時山東河患日深,他上任后首重河工,一年中呆在河上幾乎300天。在山東任內,還在青州設立海岱書院,修葺曲阜洙泗書院。1888年(光緒十四年),慈禧太後下懿旨命張曜襄辦海軍。1889年(光緒十五年),慈禧歸政,張曜又加太子少保銜。1890年(光緒十六年),張曜奏請將山東鹽斤每引加收津貼課銀二百兩,以救濟河北、京畿等地飢荒。同時准許每包在例重三百二十斤基礎上加耗鹽一百二十斤,以體恤鹽商,兩相兼顧。同年,張曜設通志局,纂修《山東通志》,聘請著名學者孫葆田為總纂。壯志未酬1891年(光緒十七年),張曜聞知劉台灣巡撫劉銘傳有去職之語,預備上《請海疆自效疏》。農曆四月,張曜奉命會同校閱北洋水師,期間聞知劉銘傳已開缺,改上《奏為自薦去台灣任巡撫請旨事》,毛遂自薦,但清廷人選已定,張曜未能如願。校閱水師結束后,張曜陪同李鴻章繼續巡視海防。6月6日,張曜陪同李鴻章抵膠州灣進行實地調查,使原本反對在膠州灣設防的李鴻章認識到該地的重要性。二人籌商,張曜許諾將山東每年的海防捐全部用於膠州灣設防,設防所需的兵力也從本地抽調。6月11日,李鴻章與張曜聯銜奏請在膠州灣和煙台建築炮台,駐軍設防,6月14日獲准。此後,位於膠州灣的青島村一帶由漁耕之村發展成為軍事要地,城市發展也由此拉開序幕。不久,伏汛將至,張曜赴利津勘堤,又搶護史家塢、王陽家等處險工。工程未竣,背上發疽,仍不離工地,等被人護送回濟南時病情已經十分嚴重。1891年8月22日(光緒十七年七月十八日),張曜病危,口授遺疏,請送交李鴻章代遞。遺折中陳述山東為北洋門戶,應速添建炮台以防不測,並涉及新疆局勢。同日,張曜去世。(一作十九日去世,但據福潤奏疏當為十八日)清廷追贈太子太保,謚“勤果”,入祀賢良祠,並准在立功省份建立專祠。主要成就軍事成就張曜戎馬半生,富於謀略,他參與鎮壓捻軍起義太平天國運動、陝甘回民起義。而參與收復新疆,協助劉錦棠擊敗阿古柏主力、打開南疆門戶,進而消滅阿古柏政權、在一定程度上遏止英俄對新疆的侵略,是其一大貢獻。晚年的張曜幫辦海軍,促成青島膠州灣設防,成為青島建置之始。張曜也善於帶兵,其所組建的“嵩武軍”,是清軍繼湘軍淮軍、楚軍之後又一支勁旅。張曜去世后,清廷認為嵩武軍“訓練有年,紀律尚整”,將之改隸李鴻章。黃河治理張曜任職山東巡撫期間,正逢山東各地遭受嚴重的河患。在治理黃河過程中,有言河務者,即使平民百姓,張曜也要請來諮詢。儘管張曜曾聽信幕僚中有些人的錯誤主張,釀成過水患,但總的來說,還是功大於過。搶險救災當時,每逢黃河決口張曜都親臨現場,指揮搶修堤防,曾築王家圈、姚家口、張村、高家套等處決口。此外,面對包括黃河泛濫在內的水旱災害,張曜一面積極組織救災,一面拿出自己的俸金,並動員其他官員捐俸助賑,救活了不少災民,因而深受百姓的愛戴。分疏結合張曜對山東黃河情況進行了調查研究。在此基礎上,他針對黃河山東段兩岸河道窄、堤壩不夠堅固、水漲易於漫決為患的特點,除帶領百姓疏浚河道、挑淤培埝、增築堤壩、加強兩岸堤防外,還提出了“分”與“疏”的治河主張,在齊河趙莊、劉家廟和東阿陶城鋪各建了減水閘壩一座,以防異漲。當時張村、殷河、大寨、西紙坊、高家套先後漫決,張曜令人規度地勢,隨時分泄。機器疏浚張曜認為治河如治病,用人力疏浚海口、挑挖引河已非萬全之策,應採用西法,用機器船隻節節疏浚;黃河漫口而專事堵築只能解燃眉之急,必須變通辦理。他說:“治河如治病,泛濫衝決,此河之病也,淤灘沙嘴,橫亘河流,此又致病之由也。”認為切挖淤灘沙嘴,為治河要務。建議用平頭圓船50隻,每船16人,各帶開挖工具,凡有河中淤灘沙嘴,水落登灘挑挖,水深則乘船淘爬。再於對岸築壩挑水,藉流沖刷。並提倡培堤取土遠時,採用鋪小鐵軌帶鐵車運土,當時造鐵軌1080丈。張曜鑒於當時黃河從牡蠣口入海不順,乃因勢利導,用機船進行疏挖,改由韓家墩入海,使河口通暢無阻。1887年(光緒十三年)鄭州十堡決口,山東段黃河斷流,他乘機對山東河道進行挑淤疏導。1889年(光緒十五年)黃河回歸故道,時值凌汛,由於河道疏通,使冰水順利入海。利用黃河用黃河水沙資源的想法,古已有之,在黃河下游卻不是容易的事。把它付諸行動的首推清末的山東巡撫張曜,他於1891年(光緒十七年)在齊河油房趙建引黃閘三孔,不過由於群眾擔心洪患、攔道請願,未能開閘放水。文教興辦設立書院張曜在新疆期間,曾積極興辦義塾,使當地非漢族人群也“頗聞弦誦聲”。在擔任山東巡撫,他還在青州設立海岱書院,修復曲阜洙泗書院,這使他得到當地士民的擁戴。他還曾面見興辦義塾的武訓,並向朝廷奏請為武訓建造牌坊。編纂文獻
《山東通志》書影
《山東通志》書影
在山東巡撫任上,張曜曾發起重編《山東通志》,后經楊士驤等經營、孫葆田等撰寫,幾經波折,形成宣統版《山東通志》,1915年(民國四年,一說1919年,即民國七年)由山東通志刊印局鉛印出版。該書被《中國地方志總目提要》《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之為清代山東地方之巨帙佳乘,保存齊魯文獻完備,學術價值高。(參見宣統山東通志)張曜還曾參與編撰《山東軍興紀略》。該書先由江蘇武進人、山東候補知縣管晏編輯,湖南善化人、卸署兗沂兵備道張曜定稿,最後由“北京大興人”張曜(即本詞條主人公)在任山東巡撫時纂訂,或因避其諱,遂不再署名,故有些版本未註明編者。書中記述太平軍、捻軍在山東的活動,當地幅軍、教軍等起義,以及咸豐、同治年間清政府用兵山東始末。該書申報館聚珍版印本共22卷,《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捻軍》據以著錄。親屬成員張曜之妻為蒯氏,一說為蒯賀蓀之女,另說為蒯賀蓀堂兄弟蒯善培之女。有子張端本、張端理、張端瑾,又有端棻、端藜、端蔭等四女。張曜死後,一等輕車都尉和雲騎尉兩世職合併為二等男爵,由端本承襲。端本官至南韶連道台。個人作品張曜著有《河聲岳色樓集》(“岳”一作“山”)。(部分詩作見)《清勤果公張曜年譜》錄有其部分手跡。張曜還曾纂訂《山東軍興紀略》,併發起重編《山東通志》,詳見詞條“主要成就”部分。家族成員張曜之妻為蒯氏,一說為蒯賀蓀之女,另說為蒯賀蓀堂兄弟蒯善培之女。有子張端本、張端理、張端瑾,又有端棻、端藜、端蔭等四女。張曜死後,一等輕車都尉和雲騎尉兩世職合併為二等男爵,由端本承襲。端本官至南韶連道台。軼事典故負米殺人據《同光風雲錄》等記載,張曜早年力氣過人,好勇鬥狠。因貧窮,為人舂米。一次他背負數石米經過街市,見到一群人在圍觀一位啼哭求死的少婦。張曜經詢問,得知是少婦在丈夫去世后不肯改嫁,但被自己的婆婆逼迫改嫁,張曜發火說:“天下豈有此事理!”就把自己背負的米丟到那位婆婆的身上,將她壓死。事後,張曜畏罪離開錢塘亡命河南。此事亦見西方人士記述,但情節略有差異。目不識丁張曜在河南布政使任上,曾被劉毓楠彈劾“目不識丁”,大受刺激。日後,他鐫刻“目不識丁”的印章,時時佩戴以勉勵自己,並以妻為師,結果文化水平大有長進,在寧夏期間還曾築“河聲岳色樓”,登樓吟詠,被認為有羊祜登峴山的風韻。此事尚有下文。一說劉毓楠省墓出汴道,張曜還留宴竟旬,尊為師傅,敬禮有加。另說劉毓楠外放知府,又被罷官,生活拮据之時竟然想到向張曜投函求助。張曜贈予銀兩,附信問候,信末除姓名印章之外,還加蓋了那方目不識丁的印章。長沙學者胡有猷曾就此賦詩一首:“笳鼓歸來操錦瑟,鈴韜收拾事丹青。河聲山色供吟詠,誰謂將軍不識丁?”以妻為師張曜的妻子是蒯氏。《同光風雲錄》稱,張曜在因殺人而逃到河南固始之後,憑藉其悍勇被當地人推為領袖,稱作“張大哥”。一次捻軍攻固始城,固始縣令見城池將陷,發榜說願意把女兒嫁給能夠守住城池的人。眾人對張曜說:“非張大哥不能享此艷福!”張曜笑著答應了這件事,拜謁縣令,奮勇退敵,因功被任命署任固始縣令,而原任固始縣令也如約將女兒嫁給了他。蒯夫人美麗嫻靜,擅長文辭。張曜以“目不識丁”為恥,於是拜蒯夫人為師,對她執弟子禮。蒯夫人動輒責罵張曜,有時還用教鞭(夏楚)打他,但張曜神色更加恭敬、禮節也更加謹備。後來,左宗棠欲調張曜赴西北平回,張曜不願再當武將,故不應命。蒯夫人責備他說:“你抗命,難道以為朝廷不能殺了你嗎?”張曜聞言立即改變主意。後來,在左宗棠的奏請下,張曜如願在1881年(光緒七年)改為文職。(一說蒯夫人於當年去世,但1891年尚有嘉獎蒯夫人“閨閣振捐”的上諭。)晚年,張曜任山東巡撫,還經常對屬下誇讚蒯夫人的才能,一誇起來就喋喋不休。他還問屬下說:“你們怕妻子嗎?”有人回答說不怕,張曜就一本正經地對他說:“你膽子好大,妻子難道可以不怕嗎?”又曾對自己親近的人說:“把夫人當做自己的老師,白天對她執弟子禮,這其中的樂趣,有不可思議的地方!”張曜以妻為師及懼內之事,流傳甚廣。1952年毛澤東遊大明湖,見張曜祠,還曾對陪同者講起了“張曜怕婆子”的故事。燕然何在1879年(光緒五年)夏間,張曜出師新疆,遣士卒探尋天山南北捷徑,其間一兵士迷路亂山中,夜宿於岩洞,次日仰視崖壁,微露斧鑿痕,似有縱橫文字,疑為漢刻。此事傳說至張曜幕客施補華處,他請示節帥張曜,要求傳拓研究,張曜遂命令總戎王得魁、大令張廷楫備足乾糧、捶拓工具和馬匹,前往椎拓,共得點畫完具者九十餘字,始知為東漢摩崖刻石。後來,施補華還曾自帶拓工監拓數十紙。這處刻石,就是龜茲左將軍劉平國摩崖(即永壽四年劉國平碑)。與張曜有關的西域碑銘不止“劉國平碑”一處。1909年(宣統元年),有一種所謂的“張曜拓本《燕然山銘》”,以剪裱本的形式,由“浙江官紙局”石印行世。書商石印時附有名殷松年者所撰題識,聲稱是光緒初年張曜駐軍伊犁時,命部下借雲梯登高拓印數十紙而始傳於世。國家圖書館也藏有其改拓本。然而,西極邊地的伊犁,絕非當年竇憲北征所能經行的地方。2017年,蒙古和中國內蒙古大學的學者在蒙古國境內發現並確認了《燕然山銘》(即“封燕然山銘”)刻石。此次發現,確定“張曜拓本”的原型不是班固原刻。不過,有觀點認為“張曜拓本《燕然山銘》”的題識所記“張曜拓本”的傳布過程仍非全不可信,拓本原型也未必是清末贗品,而可能是東漢及後世所重刻或仿刻的。史書記載《清史列傳·卷五十五·大臣劃一傳檔后編十一·張曜傳》《清史稿·卷四百五十四·列傳二百四十一·張曜傳》《清勤果公張曜年譜》《清碑傳集續集》《清中興將帥列傳》《清代七百名人傳》人物評價
山東軍興紀略書影(有修飾)
山東軍興紀略書影(有修飾)
左宗棠:①治事之才,人不易及,必有可成。②自同治十二年十月經臣奏派出關,克複各城,勛勤丕著。厥後辦理南疆東四城善後事宜,田地施治,措置裕如。該提督文武兼資,實一時之選。翁同龢:本非武人,極明白,極閱歷也。愛新覺羅·載湉:秉性忠勇,歷著勛勤。咸豐同治年間,南知縣從戎,創立嵩武軍,轉戰皖、鄂、直等省,迭克名城,戰功甚偉······調任山東巡撫,于山東黃河尤能悉心擘畫,親歷河干,督率工員,力籌修守,實屬勤勞罔懈。劉鶚:庄勤果公(指張曜)慈祥愷悌,齊人至今思之。惟治河一端,不免乖謬。而廢濟陽以下民埝,退守大堤之舉尤屬荒謬之至。慘不忍聞,況目見乎!趙爾巽等《清史稿》:①曜魁梧倜儻,自少從戎,不廢書史,字法橅顏平原,書疏雅馴猶餘事。······居官垂四十年,不言治產事,性尚義,所得廉俸輒散盡。尤禮賢下士,士爭往歸之。其修道路,開廠局,精製造,凡有利於民者,靡不畢舉。死之日,百姓巷哭失聲,喪歸,且傾城以送。②從左宗棠立功西陲最名者,湘軍中稱二劉,豫軍中稱曜。之數人者,投袂攘難,不數月,廓清萬里,雖張騫、班超,奚多讓焉!郭廷以:幫辦海軍事務山東巡撫張曜亦是同光年間軍政上有數的人物,他的事功與為人頗似劉銘傳。西北遠征的軍事表現,治理魯省的政治成績,均為值得稱道的事。他對於海防亦極為重視······他自願去魯之台,舍大就小,舍易就難,足見其負責之勇,謀國之誠。蔡丙圻:錢塘張朗齋中丞,詩才高曠,天籟自流。書法顏魯公,遒勁飛舞。不知言者何以謂其目不識丁也。藝術形象文學戲曲劉鶚所著小說《老殘遊記》中的人物庄宮保,以張曜為原型。秦腔曲目《鎮台念書》,演繹張曜被彈劾“目不識丁”后拜妻為師、刻苦學習的故事。影視動畫電影《武訓傳》中,姜修飾演“張撫台”。電視劇《左宗棠》中,董子年飾張曜。2011年拍攝的動畫片《三字經里的故事》中,第六集為《張曜陞官》。後世紀念墓葬紀念
張曜墓舊影
張曜墓舊影
張曜墓,1892年(光緒十八年)建於杭州市鳳山門外鳳凰山東麓,佔地約十八畝,有神道碑亭四座。杭州市園林文物局2015年的公告顯示,張曜墓位於杭州市上城區省軍區後勤部倉庫。人物故居退一步處位於黎里鎮老街中段滸涇街新蒯家弄底18號,系張曜故居。清同治三年(1864年),張曜在黎里新蒯家弄底東側建造宅第,自書匾額“退一步處”,有退隱之意,但后又復出。故居主體建築為一“船廳”,四樓四底,西面是“船頭”,東面為“船艄”,中間兩間為“船艙”。1986年7月,退一步處被列為吳江縣文物保護單位,后升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祠堂紀念
張曜祠舊影
張曜祠舊影
張曜在山東巡撫任上曾帶頭植樹造林,在黃河大壩和從洛口到市中心的路旁遍植柳樹,形成了一道柳樹風景帶,有人稱這些柳樹叫“張曜柳”。張曜死後,濟南人民感其恩德,尊他為黃河的“大王”,繼任巡撫福潤亦奉旨在大明湖邊為他修建祠堂,以資紀念。20世紀五十年代,原用於紀念曾鞏的南豐祠坍塌后,原張曜祠被改作南豐祠。杭州西湖張公祠,系卞寶第、崧駿於1893年(光緒十九年四月)於杭州西湖斷橋之東、昭慶寺(今少年宮)以西建成,望湖樓處為其舊址。此外,在河南固始、光州、商城等地亦曾興建張曜祠。

主要成就


軍事成就

張曜戎馬半生,富於謀略,他參與鎮壓捻軍起義、太平天國運動、陝甘回民起義。而參與收復新疆,協助劉錦棠擊敗阿古柏主力、打開南疆門戶,進而消滅阿古柏政權、在一定程度上遏止英俄對新疆的侵略,是其一大貢獻。晚年的張曜幫辦海軍,促成青島膠州灣設防,成為青島建置之始。
張曜也善於帶兵,其所組建的“嵩武軍”,是清軍繼湘軍、淮軍、楚軍之後又一支勁旅。張曜去世后,清廷認為嵩武軍“訓練有年,紀律尚整”,將之改隸李鴻章。

黃河治理

張曜任職山東巡撫期間,正逢山東各地遭受嚴重的河患。在治理黃河過程中,有言河務者,即使平民百姓,張曜也要請來諮詢。儘管張曜曾聽信幕僚中有些人的錯誤主張,釀成過水患,但總的來說,還是功大於過。
● 搶險救災
當時,每逢黃河決口張曜都親臨現場,指揮搶修堤防,曾築王家圈、姚家口、張村、高家套等處決口。此外,面對包括黃河泛濫在內的水旱災害,張曜一面積極組織救災,一面拿出自己的俸金,並動員其他官員捐俸助賑,救活了不少災民,因而深受百姓的愛戴。
● 分疏結合
張曜對山東黃河情況進行了調查研究。在此基礎上,他針對黃河山東段兩岸河道窄、堤壩不夠堅固、水漲易於漫決為患的特點,除帶領百姓疏浚河道、挑淤培埝、增築堤壩、加強兩岸堤防外,還提出了“分”與“疏”的治河主張,在齊河趙莊、劉家廟和東阿陶城鋪各建了減水閘壩一座,以防異漲。當時張村、殷河、大寨、西紙坊、高家套先後漫決,張曜令人規度地勢,隨時分泄。
● 機器疏浚
張曜認為治河如治病,用人力疏浚海口、挑挖引河已非萬全之策,應採用西法,用機器船隻節節疏浚;黃河漫口而專事堵築只能解燃眉之急,必須變通辦理。他說:“治河如治病,泛濫衝決,此河之病也,淤灘沙嘴,橫亘河流,此又致病之由也。”認為切挖淤灘沙嘴,為治河要務。建議用平頭圓船50隻,每船16人,各帶開挖工具,凡有河中淤灘沙嘴,水落登灘挑挖,水深則乘船淘爬。再於對岸築壩挑水,藉流沖刷。並提倡培堤取土遠時,採用鋪小鐵軌帶鐵車運土,當時造鐵軌1080丈。
張曜鑒於當時黃河從牡蠣口入海不順,乃因勢利導,用機船進行疏挖,改由韓家墩入海,使河口通暢無阻。 1887年(光緒十三年)鄭州十堡決口,山東段黃河斷流,他乘機對山東河道進行挑淤疏導。1889年(光緒十五年)黃河回歸故道,時值凌汛,由於河道疏通,使冰水順利入海。
● 利用黃河
用黃河水沙資源的想法,古已有之,在黃河下游卻不是容易的事。把它付諸行動的首推清末的山東巡撫張曜,他於1891年(光緒十七年)在齊河油房趙建引黃閘三孔,不過由於群眾擔心洪患、攔道請願,未能開閘放水。

文教興辦

● 設立書院
張曜在新疆期間,曾積極興辦義塾,使當地非漢族人群也“頗聞弦誦聲”。在擔任山東巡撫,他還在青州設立海岱書院,修復曲阜洙泗書院,這使他得到當地士民的擁戴。他還曾面見興辦義塾的武訓,並向朝廷奏請為武訓建造牌坊。
● 編纂文獻
在山東巡撫任上,張曜曾發起重編《山東通志》,后經楊士驤等經營、孫葆田等撰寫,幾經波折,形成宣統版《山東通志》,1915年(民國四年,一說1919年,即民國七年)由山東通志刊印局鉛印出版。該書被《中國地方志總目提要》《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之為清代山東地方之巨帙佳乘,保存齊魯文獻完備,學術價值高。 (參見宣統山東通志)
張曜還曾參與編撰《山東軍興紀略》。該書先由江蘇武進人、山東候補知縣管晏編輯,湖南善化人、卸署兗沂兵備道張曜定稿,最後由“北京大興人”張曜(即本詞條主人公)在任山東巡撫時纂訂,或因避其諱,遂不再署名,故有些版本未註明編者。書中記述太平軍、捻軍在山東的活動,當地幅軍、教軍等起義,以及咸豐、同治年間清政府用兵山東始末。該書申報館聚珍版印本共22卷,《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捻軍》據以著錄。

人物評價


左宗棠:①治事之才,人不易及,必有可成。②自同治十二年十月經臣奏派出關,克複各城,勛勤丕著。厥後辦理南疆東四城善後事宜,田地施治,措置裕如。該提督文武兼資,實一時之選。
翁同龢:本非武人,極明白,極閱歷也。
愛新覺羅·載湉:秉性忠勇,歷著勛勤。咸豐同治年間,南知縣從戎,創立嵩武軍,轉戰皖、鄂、直等省,迭克名城,戰功甚偉······調任山東巡撫,于山東黃河尤能悉心擘畫,親歷河干,督率工員,力籌修守,實屬勤勞罔懈。
劉鶚:庄勤果公(指張曜)慈祥愷悌,齊人至今思之。惟治河一端,不免乖謬。而廢濟陽以下民埝,退守大堤之舉尤屬荒謬之至。慘不忍聞,況目見乎!
趙爾巽等《清史稿》:①曜魁梧倜儻,自少從戎,不廢書史,字法橅顏平原,書疏雅馴猶餘事。······居官垂四十年,不言治產事,性尚義,所得廉俸輒散盡。尤禮賢下士,士爭往歸之。其修道路,開廠局,精製造,凡有利於民者,靡不畢舉。死之日,百姓巷哭失聲,喪歸,且傾城以送。②從左宗棠立功西陲最名者,湘軍中稱二劉,豫軍中稱曜。之數人者,投袂攘難,不數月,廓清萬里,雖張騫、班超,奚多讓焉!
郭廷以:幫辦海軍事務山東巡撫張曜亦是同光年間軍政上有數的人物,他的事功與為人頗似劉銘傳。西北遠征的軍事表現,治理魯省的政治成績,均為值得稱道的事。他對於海防亦極為重視······他自願去魯之台,舍大就小,舍易就難,足見其負責之勇,謀國之誠。
蔡丙圻:錢塘張朗齋中丞,詩才高曠,天籟自流。書法顏魯公,遒勁飛舞。不知言者何以謂其目不識丁也。

軼事典故


負米殺人

據《同光風雲錄》等記載,張曜早年力氣過人,好勇鬥狠。因貧窮,為人舂米。一次他背負數石米經過街市,見到一群人在圍觀一位啼哭求死的少婦。張曜經詢問,得知是少婦在丈夫去世后不肯改嫁,但被自己的婆婆逼迫改嫁,張曜發火說:“天下豈有此事理!”就把自己背負的米丟到那位婆婆的身上,將她壓死。事後,張曜畏罪離開錢塘亡命河南。
此事亦見西方人士記述,但情節略有差異。

目不識丁

張曜在河南布政使任上,曾被劉毓楠彈劾“目不識丁”,大受刺激。日後,他鐫刻“目不識丁”的印章,時時佩戴以勉勵自己,並以妻為師,結果文化水平大有長進,在寧夏期間還曾築“河聲岳色樓”,登樓吟詠,被認為有羊祜登峴山的風韻。
此事尚有下文。一說劉毓楠省墓出汴道,張曜還留宴竟旬,尊為師傅,敬禮有加。另說劉毓楠外放知府,又被罷官,生活拮据之時竟然想到向張曜投函求助。張曜贈予銀兩,附信問候,信末除姓名印章之外,還加蓋了那方目不識丁的印章。長沙學者胡有猷曾就此賦詩一首:“笳鼓歸來操錦瑟,鈴韜收拾事丹青。河聲山色供吟詠,誰謂將軍不識丁?”

以妻為師

張曜的妻子是蒯氏。《同光風雲錄》稱,張曜在因殺人而逃到河南固始之後,憑藉其悍勇被當地人推為領袖,稱作“張大哥”。一次捻軍攻固始城,固始縣令見城池將陷,發榜說願意把女兒嫁給能夠守住城池的人。眾人對張曜說:“非張大哥不能享此艷福!”張曜笑著答應了這件事,拜謁縣令,奮勇退敵,因功被任命署任固始縣令,而原任固始縣令也如約將女兒嫁給了他。
蒯夫人美麗嫻靜,擅長文辭。張曜以“目不識丁”為恥,於是拜蒯夫人為師,對她執弟子禮。蒯夫人動輒責罵張曜,有時還用教鞭(夏楚)打他,但張曜神色更加恭敬、禮節也更加謹備。後來,左宗棠欲調張曜赴西北平回,張曜不願再當武將,故不應命。蒯夫人責備他說:“你抗命,難道以為朝廷不能殺了你嗎?”張曜聞言立即改變主意。後來,在左宗棠的奏請下,張曜如願在1881年(光緒七年)改為文職。(一說蒯夫人於當年去世,但1891年尚有嘉獎蒯夫人“閨閣振捐”的上諭。 )
晚年,張曜任山東巡撫,還經常對屬下誇讚蒯夫人的才能,一誇起來就喋喋不休。他還問屬下說:“你們怕妻子嗎?”有人回答說不怕,張曜就一本正經地對他說:“你膽子好大,妻子難道可以不怕嗎?”又曾對自己親近的人說:“把夫人當做自己的老師,白天對她執弟子禮,這其中的樂趣,有不可思議的地方!”
張曜以妻為師及懼內之事,流傳甚廣。1952年毛澤東遊大明湖,見張曜祠,還曾對陪同者講起了“張曜怕婆子”的故事。

燕然何在

1879年(光緒五年)夏間,張曜出師新疆,遣士卒探尋天山南北捷徑,其間一兵士迷路亂山中,夜宿於岩洞,次日仰視崖壁,微露斧鑿痕,似有縱橫文字,疑為漢刻。此事傳說至張曜幕客施補華處,他請示節帥張曜,要求傳拓研究,張曜遂命令總戎王得魁、大令張廷楫備足乾糧、捶拓工具和馬匹,前往椎拓,共得點畫完具者九十餘字,始知為東漢摩崖刻石。後來,施補華還曾自帶拓工監拓數十紙。這處刻石,就是龜茲左將軍劉平國摩崖(即永壽四年劉國平碑)。與張曜有關的西域碑銘不止“劉國平碑”一處。1909年(宣統元年),有一種所謂的“張曜拓本《燕然山銘》”,以剪裱本的形式,由“浙江官紙局”石印行世。書商石印時附有名殷松年者所撰題識,聲稱是光緒初年張曜駐軍伊犁時,命部下借雲梯登高拓印數十紙而始傳於世。國家圖書館也藏有其改拓本。然而,西極邊地的伊犁,絕非當年竇憲北征所能經行的地方。 2017年,蒙古和中國內蒙古大學的學者在蒙古國境內發現並確認了《燕然山銘》(即“封燕然山銘”)刻石。此次發現,確定“張曜拓本”的原型不是班固原刻。不過,有觀點認為“張曜拓本《燕然山銘》”的題識所記“張曜拓本”的傳布過程仍非全不可信,拓本原型也未必是清末贗品,而可能是東漢及後世所重刻或仿刻的。

親屬成員


張曜之妻為蒯氏,一說為蒯賀蓀之女,另說為蒯賀蓀堂兄弟蒯善培之女。有子張端本、張端理、張端瑾,又有端棻、端藜、端蔭等四女。張曜死後,一等輕車都尉和雲騎尉兩世職合併為二等男爵,由端本承襲。端本官至南韶連道台。

個人作品


張曜著有《河聲岳色樓集》(“岳”一作“山”)。 (部分詩作見)《清勤果公張曜年譜》錄有其部分手跡。張曜還曾纂訂《山東軍興紀略》,併發起重編《山東通志》,詳見詞條“主要成就”部分。

後世紀念


墓葬紀念
張曜墓,1892年(光緒十八年)建於杭州市鳳山門外鳳凰山東麓,佔地約十八畝,有神道碑亭四座。
杭州市園林文物局2015年的公告顯示,張曜墓位於杭州市上城區省軍區後勤部倉庫。

史書記載


《清史列傳·卷五十五·大臣劃一傳檔后編十一·張曜傳》
《清史稿·卷四百五十四·列傳二百四十一·張曜傳》
《清勤果公張曜年譜》
《清碑傳集續集》
《清中興將帥列傳》
《清代七百名人傳》

藝術形象


文學戲曲

劉鶚所著小說《老殘遊記》中的人物庄宮保,以張曜為原型。
秦腔曲目《鎮台念書》,演繹張曜被彈劾“目不識丁”后拜妻為師、刻苦學習的故事。

影視動畫

電影《武訓傳》中,姜修飾演“張撫台”。
電視劇《左宗棠》中,董子年飾張曜。
2011年拍攝的動畫片《三字經里的故事》中,第六集為《張曜陞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