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

民國四大書法家之一

于右任,男,原名伯循,字誘人,爾後以“誘人”諧音“右任”為名,漢族,1879年4月11日出生,陝西三原人,祖籍涇陽鬥口於村,中國近現代政治家、教育家書法家。晚年自號“太平老人”。

1900年自編成《半哭半笑樓詩草》,於1903年冬在三原印行。1905年創辦復旦公學(今復旦大學)。1907年先後創辦《神州日報》《民立報》。1932年創辦《草書月刊》。同年創辦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1964年11月10日病逝中國台灣,享年86歲。

人物關係


人物生平


于右任早期照片
于右任早期照片
1879年(清光緒五年)出生於陝西三原縣東關河道巷。
1895年(清光緒二十一年)以第一名成績考入縣學,成為秀才。
1897年(清光緒二十三年)在三原宏道書院、涇陽味經書院和西安關中書院繼續求學,受教於劉古愚,與吳宓、張季鸞並稱為“關學”余脈。
1898年(清光緒二十四年)參加歲試,以第一名成績補廩膳生,被陝西提督學政葉爾愷譽為“西北奇才”。
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軍攻陷北京,慈禧、光緒帝出逃西安,參加“跪迎”,寫下詩篇,自編成《半哭半笑樓詩草》,於1903年冬在三原印行。
1904年(清光緒三十年)逃離開封到上海,化名劉學裕,入馬相伯創辦的震旦學院讀書。
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出錢、出關係並聘用馬相伯、葉仲裕、邵力子等共同另行籌組復旦公學(今復旦大學),中秋節正式開學。
1906年4月(清光緒三十二年)為創辦《神州日報》赴日本考察新聞並募集辦報經費,在日本得會孫中山,並加入同盟會。
1907年起(清宣統二年)先後創辦《神州日報》《民立報》積極宣傳民主革命。
1912年春辭職,回上海繼續辦報。“二次革命”失敗,《民立報》被查封,於避居日本,從事反袁鬥爭。
1922年10月創辦上海大學並擔任校長。
1924年國民黨在廣州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
1926年與馮玉祥、劉覺民等人解救西安之圍,出任駐陝總司令。擔任國民政府審計院長、監察院長。
1928年9月擔任私立南通大學(Nantung University)校董(1930年11月,私立南通大學更名為私立南通學院)。
1929年始從事歷代草書之研究。
1932年發起成立草書研究社,創辦《草書月刊》。同年秋籌備建設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1939年斥資3500銀元,選中嶽池縣城西門外土觀寺修建一所中學,並以父名“新三”作校名,自己任校董事長。
1946年游四川成都崇州街子鎮光嚴禪院,拜讀《洪武南藏》后題寫“藏經樓”;集成《標準草書》千字文。
1948年5月參加副總統競選。
1992年三原各界群眾、單位、台灣標準草書會、日本高崎書道會等各界人士籌措集資興建“陝西于右任紀念館”,1997年11月10日開館。

個人生活


健康狀況

1964年11月10日病逝中國台灣,享年86歲。

個人作品


愛國詩作

名稱
《望大陸》(又名《國殤》)《右任文存》《右任詩書》《故山別母》

人物評價


拜讀《洪武南藏》題四川崇州光嚴禪院
拜讀《洪武南藏》題四川崇州光嚴禪院
劉延濤:“《標準草 書》發千餘年不傳之秘,為過去草書作一總結賬,為將來文字、開一新道路,其影響當尤為廣大悠久!”
“先生一支筆,勝過十萬毛瑟槍”
柳亞子:“落落乾坤大布衣”
陳祖華:“清操厲風雪,典型在夙昔。”
“三十功名袖兩風,一箱珍藏紙幾張。”
陳志歲:“愛國情深,隔海時時望大陸;拯民志定,領軍早早應中山。”
林語堂:“當代書法家中,當推監察院長於右任的人品、書品為最好模範,於院長獲有今日的地位,也半賴於其書法的成名。”
楊吉平:“于右任草書是懷素小草的繼承和強化,他解決了小草的碑化問題。”“于右任草書,用筆純為中鋒,線條較為纖細(尤比其行楷書纖細得多),而圓勁一如行楷。這顯然是於先生深厚的魏碑功底的作用。”“于右任草書的意義在於,他第一個將魏碑和小草書打通成一片,為碑學開創出一個新境界,為後人開拓了一條新途徑,使後來的習碑者避免了許多盲目的探索,為二十世紀碑派書法大師。”
當代書法大家、引碑入草開創者、北京大學教授李志敏先生推崇于右任“雄強深厚”的草書,堪稱當代巨擘,但他不贊成於先生搞標準草書。依他之見,書法藝術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應多彩多姿,不必強求劃一。品讀古今作品,也“最忌偏於一好而排斥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