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革命

二次革命

二次革命即稱討袁之役、癸丑之役、贛寧之役。1913年3月20日,國會開會前夕,國民黨代理理事長宋教仁被殺。4月,袁世凱又非法簽定善後大借款,準備發動內戰,消滅南方革命力量。孫中山看清袁世凱的反動面目,從日本回國,力主武裝討袁。

歷史背景


辛亥革命后至二次革命前,中國政治舞台上存在著三種相互抗衡的勢力,即北洋軍閥、立憲派和革命派勢力。北洋軍閥的社會基礎是地主、買辦階級。
辛亥革命爆發后,袁世凱以和平手段迫使清帝退位,於1912年3月被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袁世凱上台之後,強化獨裁統治,積極擴編北洋軍事武裝,將“清朝末年的新軍9個師11萬人,巡防營舊軍4萬人,擴大為新式陸軍12個師另16個混成旅,約計22萬人。再加上舊巡防營軍和張作霖等軍,共約計30餘萬人。”
立憲派的階級基礎主要是已經或正在轉化為民族資產階級的地主、官僚和商人,其代表人物有梁啟超、張謇等。受該派控制或影響的政黨,有統一黨、共和黨和民主黨,后三黨合併為進步黨。立憲派在南方一些省市的軍隊中也有著一定的影響。
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派,革命力量非常薄弱,也沒有領導統一全國的能力。是北洋政府主要的反對派勢力。以上三種勢力,大抵可分別視之為執政勢力(袁派)、中間勢力(擁袁派)和反對派勢力(反袁派)。

簡介


1912年2月,隆裕太后詔袁世凱組建臨時共和政府,同盟會在南北和談之際,早於隆裕太后的詔書成立臨時政府。南方獨立各省最終選舉袁世凱為臨時總統。1913年2月,中國首次根據《臨時約法》的規定,進行國會選舉。由同盟會為骨幹組成的國民黨獲得議席最多,預備由宋教仁出任內閣總理。
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在上海滬寧車站遇刺,兩天後去世。兇手在上海公共租界被捕獲,陳其美勢力稱搜出與國務總理趙秉鈞的通訊。當時種種證據,都指向袁世凱是暗殺背後的策動者。江蘇都督程德全、民政長應德閎在收到租界會審公堂移交的證據后,把罪犯應桂馨和國務總理兼內務總長趙秉鈞、內務部秘書洪述祖之間來往的秘密電報和函件的要點以“通電”的形式向海內外公布,迫使趙秉鈞不得不發出公開電報為自己辯解。上海地方檢察廳也公開傳訊在位的國務總理趙秉鈞。趙氏拒絕到上海應訊,但迫於社會輿論的強大壓力,袁世凱批准他辭去總理,由段祺瑞代理。
孫中山於事發后即從日本返回中國,於上海開會,主張討伐袁世凱。但國民黨內意見不一,部分領導人(如黃興)傾向使用和平手法,在不破壞臨時約法之下以法律方法抗爭。
1913年4月26日,袁世凱北洋政府向英、法、德、日、俄五國銀行團簽訂借款合約,意圖擴充軍隊。
5月初,國民黨員江西都督李烈鈞、廣東都督胡漢民、安徽都督柏文蔚通電反對貸款。黎元洪居中斡旋,希望化解北京及國民黨之爭。6月,袁世凱動作頻頻,先是免除江西都督李烈鈞、廣東都督胡漢民、安徽都督柏文蔚三人的都督職務,之後又派北洋軍第六師李純部進入江西。

部署與響應


1913年7月12日,在袁世凱的步步緊逼下,被免職的李烈鈞在孫中山指示下,從上海回到江西,在湖口召集舊部成立討袁軍總司令部,正式宣布江西獨立,並發表電告討袁。
1913年15日,黃興入南京宣布興師討袁。組織討袁,宣布江蘇獨立。推舉江蘇都督程德全為南軍司令,但程棄職,逃遁上海。隨後安徽柏文蔚、上海陳其美、湖南譚延闓、福建許崇智和孫道仁、四川熊克武亦宣布獨立。浙江朱瑞、雲南蔡鍔中立。7月18日,陳炯明響應孫中山號召宣布“廣東獨立”。

背景


三種勢力

辛亥革命后至二次革命前,中國政治舞台上存在著三種相互抗衡的勢力,即北洋軍閥、立憲派和革命派勢力。北洋軍閥的社會基礎是地主、買辦階級。
辛亥革命爆發后,袁世凱以和平手段迫使清帝退位,於1912年3月被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袁世凱上台之後,強化獨裁統治,積極擴編北洋軍事武裝,將“清朝末年的新軍9個師11萬人,巡防營舊軍4萬人,擴大為新式陸軍12個師另16個混成旅,約計22萬人。再加上舊巡防營軍和張作霖等軍,共約計30餘萬人。”(姜克夫:《民國軍事史略稿》第1卷第52頁。)
立憲派的階級基礎主要是已經或正在轉化為民族資產階級的地主、官僚和商人,其代表人物有梁啟超、張謇等。受該派控制或影響的政黨,有統一黨、共和黨和民主黨,后三黨合併為進步黨。立憲派在南方一些省市的軍隊中也有著一定的影響。這派勢力是中國資產階級的右翼,它同封建的舊社會秩序有著血肉相連的利害關係。在辛亥革命前,它主張君主立憲,反對君主專制,但同時又以改良主義來抵製革命。辛亥革命爆發后,立憲派從自身利益出發,曾和革命派暫時聯合反對清政府,支持袁世凱,這樣,立憲派便由清政府的反對勢力演變為袁世凱的依附勢力,由與革命派的暫時聯合到公開對抗。根據立憲派人的這一政治性格,該派在當時雖然擁袁,但又與袁派有所區別,從本質上看可歸之為中間勢力。
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派,革命力量非常薄弱,也沒有領導統一全國的能力。是北洋政府主要的反對派勢力。以上三種勢力,大抵可分別視之為執政勢力(袁派)、中間勢力(擁袁派)和反對派勢力(反袁派)。若以對革命的態度區分,則可分別視之為反革命勢力、依附反革命的勢力和革命勢力。這三種勢力之間的爭鬥與抗衡,便造成了二次革命前一幕幕重大的歷史事件,如定都之爭,參議院的風波,唐(紹儀)、陸(征祥)、趙(秉鈞)內閣的更迭,張(振武)方(維)事件與江西民政長事件,國會議員選舉以及宋教仁案等。

營壘

二次革命前,北洋軍閥、立憲派和革命派三種政治勢力的並存和爭鬥,實際上是兩大營壘,即以袁世凱為代表的反革命營壘和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營壘的對峙,前者不斷的試圖通過憲政的漏洞獲取權力,後者則希望建立真正的共和體制。
袁世凱為了麻痹同盟會,對同盟會實施大力安撫舉措。任命的第一任內閣中的總理唐紹儀加入了同盟會,內閣部長半數是同盟會會員(包括農林、工商、司法、教育部長),故有人稱之為“同盟會中心內閣”。 1912年8至9月間,袁世凱邀請孫中山、黃興赴京,共商國計,8月24日孫中山到達北京時,袁世凱有意以相似於國家元首的規格隆重接待。在28日,為歡迎孫中山舉行的盛大宴會上,袁世凱致歡迎詞說:“孫中山遊歷海外念余年,此次來與我所商者,大有造於民國前途。”“今見孫先生來京,與我談者極其誠懇,可見前此謠傳盡屬誤會,民國由此益加鞏固,此最可歡迎之事。”(《民立報》1912年8月30日。)袁世凱還應允孫中山提出的修建20萬里鐵路的計劃,又委以全國鐵路督辦之銜。袁世凱在黃興北上的途中,就頒令授予黃興陸軍上將的軍銜。黃抵京後上書辭謝。袁又批複說:“該前留守奔走國是二十年,提倡共和,改革政體,熱心毅力,百折不回,出死人生,堅苦卓絕,凡我經歷,中外咸知。”(《黃克強先生年譜》第302頁。)
從1912年底到1913年初。袁世凱根據《臨時約法》,在全國進行了國會(參議院、眾議院)的議員選舉。選舉結果,國民黨在兩院870個席位中,佔有392席。共和黨175席。統一黨、民主黨各24席,其他席位為跨黨者和無所屬者。1913年3月18日,袁世凱發布召開國會的命令。距“宋案”發生之後不久,4月8日,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會在108門禮炮聲中正式召開。
再次,民國初期民主潮流的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掩蓋了實際存在的兩個營壘的對峙。武昌起義后至二次革命前是中華民國的一個特殊時期。這期間,資產階級革命派擁有相當的軍政實力和革命聲勢,他們努力追求“自由”、“平等”、“民主”、“文明”等目標,使中國朝著實現共和的道路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袁世凱也假意支持民主,一時間,民主的氣氛較為濃厚。幾百個社團、幾十個黨派群起紛立,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在中國的大地。革命派組織同盟會於1912年3月宣布為公開政黨,8月改組為國民黨。立憲派控制的組織有統一黨、共和黨、民主黨。社會黨和工黨亦被允許註冊和開展活動。甚至像陳翼龍那些主張社會主義、攻擊袁世凱政府的真誠的社會黨人,也可公開表達自己的主張。據統計,至二次革命前,全國報紙總數達5000種,銷售數量達4200萬份,其中新創辦的報紙,北京約有50餘種,居最多,上海次之,有40多種,天津、廣州分別為35、30種。(方漢壽:《中國近代報刊史》第676一677頁。)不僅擁袁的報刊,而且制袁、反袁的報刊也都可以公開出版發行,各種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以及馬克思的學說,亦允許見諸報端或公開演講宣傳。國民黨背後資助的報紙,如上海《民權報》等“無日不罵項城”,當時也未遭到封閉捕殺之禍。(《辛亥革命前後——盛宣懷檔案資料選輯之一》第270頁。)
興辦企業是這一特殊時期出現的另一熱潮。它與民主思潮有關且併發前進。隨著民主共和局面的開創,北洋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有利於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法令、政策。大力提倡發展實業。人們建設祖國的熱情被大大激發出來。這一切都推動了中國資本主義工業的發展,各種實業團體紛紛成立,如中華民國實業協會、中華民國工業建設會、中華實業團、中華民國鐵道協會等,數量達七十餘個,幾乎遍及各省區。新的民辦廠礦企業猛增。1912至1914年間全國共設3937家,平均每年設廠1312家,將近達到1904—1911年間每年設廠數的兩倍。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民主氣氛的濃厚,文化教育事業也勃興起來。大中小學數量明顯增長,民國元年的學生總數超過宣統元年(1909年)的一倍,其中女學生的增加尤快。政治上的民主氣氛,經濟上的發展勢頭,文化教育事業的興盛,這些當然與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專制統治所產生的巨大影響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但同時民主潮流的發展又似乎為人們提供了一幅革命后的“太平盛世”的圖景。

經過


開端

1913年3月20日,派人於上海刺殺了主張“議會政治”和“政黨內閣”的國民黨代理理事長宋教仁。4月,擅自向英、法、德、日、俄五國銀行團借款2500萬英鎊(即所謂“善後大借款”),以擴充軍備。同時,調兵南下,準備向南方革命黨人進攻。其戰略企圖:控制京漢鐵路(北京―漢口)、津浦鐵路(天津―浦口)兩幹線,派北洋軍主力部隊進攻蘇、贛、皖等省,並以廣西陸榮廷、龍濟光部從側背牽制南方革命軍。
4~6月,孫中山在上海三次召開軍事會議,研究討袁事宜,並敦促南方各省獨立,均無結果6月,以不服從中央為借口,將通電反對“善後大借款”的國民黨人江西都督李烈鈞、廣東都督胡漢民、安徽都督柏文蔚免職。
7月,令北洋軍第6師師長李純率部由鄂開抵江西九江。宋案發生后,孫中山於3月26日從日本回到上海,主張立即興師討袁,但因國民黨內部意見分歧,喪失戰機。
1913年7月12日,在袁世凱的步步緊逼下,被免職的李烈鈞在孫中山指示下,從上海回到江西,在湖口召集舊部成立討袁軍總司令部,正式宣布江西獨立,並發表電告討袁。1913年南京,組織討袁,宣布江蘇獨立。推舉江蘇都督程德全為南軍司令,但程棄職,逃遁上海。隨後安徽柏文蔚、上海陳其美、湖南譚延闓、福建許崇智和孫道仁、四川熊克武亦宣布獨立。浙江朱瑞、雲南蔡鍔中立。7月18日,陳炯明響應孫中山號召宣布“廣東獨立”。
1913年7月22日,江蘇討袁軍在徐州地區與馮國璋北洋第二軍和張勳武衛前軍會戰失利,退南京。7月22日至28日,上海討袁軍屢攻江南製造局未克。指揮部被上海租界當局解散。7月28日,黃興看到大局無望,遂離寧出走,討袁軍全局動搖。8月11日,何海鳴率南京第八師部分下級軍官及士兵重新舉旗討袁,宣布恢復獨立,2000多名士兵們與北洋軍展開血戰。
1913年8月13日,擁袁桂軍龍濟光部攻佔廣州。1913年佔領南昌。9月1日,張勳率武衛軍攻克南京,各地宣布取消獨立。孫中山、黃興、陳其美等被通緝,相繼逃往日本,二次革命宣告失敗。

結果

1913年10月6日,國會選出袁為第一任正式大總統。11月4日,袁世凱以“叛亂”罪名下令解散國民黨,並驅逐國會內國民黨籍議員。國會由於人數不足而無法運作,不久即被解散。袁世凱從此成為寡頭總統,並於數年後稱帝。
二次革命的失敗是民國史上一個不幸的開端。袁世凱稱帝失敗之後,不少建立民主國家必須的舉措,如將軍隊國家化、民選議會、以法治國等等,於事後都失去了健康發展的契機。代之而起的是明目張膽的軍隊干政、起迭不斷的革命與反革命,引致兵禍連連。
國民黨聯合資產階級,並且沒有兵權。政治基礎不牢,武裝力量薄弱,亦二次革命失敗原因之一。二次革命”的領導者沒有發動廣大人民群眾參加。倉促上陣的討袁軍,缺乏戰略計劃和統一指揮,缺乏戰略協同,他們冷冷清清,孤軍奮戰,甚至連多數國民黨議員都還在北京留戀議席。
此外,亦有觀點認為辛亥革命后全國民主氣氛濃厚,宋教仁案仍有通過法律渠道解決的可能,國民黨急於討回公道而訴諸武力,摧毀了辛亥革命后建立的代議制政體,成為民國時期軍閥混戰的開端。

評價


在江西和南京的戰事結束后,“二次革命”也就基本差不多了。在上海,儘管陳其美已經宣布獨立,並屢次進攻製造局,但終究因為不是正規軍而一再遭到失敗。等到袁世凱用軍艦將大批的北洋軍趕來后,上海的討袁軍也就風吹雲散,完全瓦解。
安徽的獨立,從一開始就是“假獨立”。柏文蔚雖然是名義上的安徽討袁軍總司令,但軍隊實際上被師長鬍萬泰和民政長孫多森所控制。等到北洋軍的倪嗣沖部及張鎮芳部大兵壓境,安徽那些搞假獨立的人也就立刻撕下面紗,宣布擁袁,這就是柏文蔚率衛隊等前往南京的原因了。
至於福建,都督孫道仁本就是在師長許崇智等人的脅迫下宣布獨立的,當許崇智提議出兵援贛及北伐時,孫道仁總以餉械缺乏為由,加以拒絕。等到大局明朗,孫道仁自然發出通電,向袁世凱陳述“冤情”,宣布取消獨立。
在廣東,袁世凱的手法也非常成功,他不僅安排了龍濟光和陸榮廷兩個楔子迫使廣東討袁力量無可動彈,還用金錢收買了廣東的將領,使得胡漢民和陳炯明失去了對軍隊的控制。無奈之下,陳炯明特意派人去上海請了專門與袁世凱作對的前清官僚岑春煊來廣東,試圖利用他之前與龍濟光、陸榮廷的部屬關係緩和局勢,但岑春煊這個老領導在龍、陸面前已經過氣,這兩人非但不聽岑春煊的勸告,反進兵廣東,最後將陳炯明逼走。
湖南的情況和福建差不多,也都是陽奉陰違、見風使舵。在江西和南京的討袁軍失敗后,湖南都督譚延闓也就宣布取消獨立。但是,袁世凱對湖南並不放心,他隨後又派出北洋軍曹錕等部進入湖南,最後由海軍中將湯薌銘接任湖南都督。
至於四川方面,熊克武在8月9日宣告獨立,一個月後便自己宣布解職下野了。
在各地的討袁軍相繼失敗后,袁世凱指“黃興、陳其美、鈕永建、何海鳴岑春煊”五人為這次戰亂的一等犯,其餘如“孫中山、張繼、李烈鈞、柏文蔚、譚人鳳、陳炯明”等人也都在通緝之列。在此之前或之後,孫中山、黃興、李烈鈞、柏文蔚、陳其美、居正等人也都先後亡命日本,重新開始了他們的流亡生涯。
早在7月23日,袁世凱已下令撤銷孫中山籌辦全國鐵路的全權,並稱黃興、陳其美、柏文蔚為“叛徒”,黃興和陳其美還被懸賞10萬和5萬元加以捉拿。在此之前,黃興的陸軍上將銜也被剝奪。
事實上,辛亥革命與其說是一場暴力革命,倒不如說是一場革命派與保守派的妥協。革命的不徹底性所帶來的種種問題,在革命之後一一暴露出來,所以二次革命的失敗也就在情理當中了。
國民黨內的那些激烈派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們的行動竟然遭到了許多人的反對,有人甚至直接指斥他們是以反袁為借口,實質上是為了權力之爭,有人甚至罵他們用革命的名義綁架全國人民,所謂的“二次革命”根本不配叫革命。
即使在國民黨內部,也有很多人對使用武力解決“宋案”表示異議;在同盟會改組為國民黨后,由於一些雜牌小黨的加入,聲勢雖大,但成分已經不純,而且很多同盟會的老同志也認為革命大功告成,由此汲汲於仕途名祿者不在少數,譬如當選為國會議員的很多人多不支持繼續革命。
一言而蔽之,當時的形勢與辛亥革命時已大不相同,何況袁世凱的勢力比之辛亥革命時更為的壯大,國民黨內部對於革命結果大多不抱希望,黨內的軍事領袖黃興後來在南京的不辭而別,何嘗不是這種態度的體現。
“二次革命”爆發之初,很多地方的官員、商會及其團體都發出了反對動武的電文,所幸的是,這場革命因為沒有得到國內眾多實權派的擁護,所以失敗的很快。
反過來說,國民黨所發起的這場戰爭非但沒有達到倒袁的目的,反而給了袁世凱一個樹立權威的好機會。辛亥革命后,袁世凱雖然身為大總統,但他對地方上實際上是無法加以控制。正如旅美歷史學家唐德剛說的,“當時的全國各省基本都被當地的土軍頭所盤據,應繳中央的各種地方稅收,統統都被借口扣留了,袁氏的中央政府對他們,可說是毫無辦法,既不能行文,更不能動武,結果弄得中央政府分文不名,只有靠舉債度日”。
更要命的是,地方上的那些政客、黨魁、軍閥彼此間也是爭鬥不休,鬧得厲害了,自然不乏刀槍齊動、血流不止,甚至於你死我活、民無噍類,譬如副總統黎元洪在湖北,死在他手裡的革命黨、造反派幾乎是數以百計,這些人何嘗不存爭權之私心。
由於革命黨人當年鬧革命的時候過多的吸收了會黨領袖,而這些人往往是一些為社會所不齒的渣滓流氓(如應桂馨之流),這些人實際上毫無革命信念,一旦當權,必然危害地方,民不聊生矣。那些出身會黨的革命黨人,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亂搞一氣,弄得新生但混亂的民國還不如腐朽然穩定的大清,而袁世凱的北京政府當時又拿這些人沒有辦法。
所謂“寧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社會的動蕩反使得人們期待一個強有力的領袖和中央政府出現。由此,袁世凱正好成了全國人民所期盼的安定力量和太平象徵。市井平民並不會主動接受什麼革命大義,他們當時最希望的是袁世凱能夠撥亂反正,儘快恢復秩序,繼續過太平的日子。因此,“二次革命”引起的反響不足,也就不以為奇了。
“二次革命”,或者說“贛寧之役”,既是民國成立后的第一次南北戰爭,也是辛亥革命中那場尚未完成之戰爭的繼續,可惜的是,那只是革命的退潮或者未盡的尾聲。戰爭的最終結果是袁世凱所代表的軍政集團大獲全勝,國民黨在廣東、江西、安徽三省勢力也都被一一清除。“三藩”既除,其他省的大佬們也就噤若寒蟬,唯袁世凱是命了。
在“二次革命”后,北洋軍源源不斷進入了南方各省,除了廣西、貴州、四川、雲南四省外,其他各省均已成為北洋軍及其附屬軍的控制範圍,即便是以上四省,還有山西的閻錫山、東北的張作霖,在袁大總統的威勢之下,哪裡還敢心懷異志。
歷史總是充滿了諷刺,辛亥革命后,真正統一的中華民國也就是在“二次革命”后、袁世凱統治下的那兩年。在列強環伺、國弱民窮的險惡局勢下,中央集權的確能給國家帶來高效率的行政,這個要求也是合乎現實需要的。由此,袁世凱在“二次革命”的時候獲得民眾的支持,他獲得正義性與合法性的地位非但不是偶然,反是眾望所歸。

戰役過程


江西戰場
袁軍以第1軍軍長段芝貴指揮第6師全部、第2師1個混成旅共約1.5萬人,進攻江西;海軍次長湯薌銘率“飛霆”等軍艦5艘溯長江赴江西策應第1軍進攻九江。
江西討袁軍總司令李烈鈞以贛軍第1師第1旅旅長林虎為左翼軍司令,指揮第1、第2、第5團從江西德安方向進攻九江,以混成旅旅長方聲濤為右翼軍司令,率所部第9團及獨立營從姑塘進攻九江;以水巡總監何子奇為湖口守備司令,指揮第10團守備湖口。企圖扼守湖口,奪取九江,伺機跨江北征。時討袁軍和袁軍各一部分據戰略要地九江城東、西部對峙。
7月12日,討袁軍左翼軍林虎旅由德安向九江沙河鎮實施反擊,首戰告捷,重創袁軍第6師第23團,佔領沙河,迫敵退守瓜子嶺。此時,右翼軍方聲濤旅行動遲緩,未及時從翼側配合;駐九江城內的討袁軍按兵不動,喪失了集中優勢兵力殲滅袁軍第6師的機會。
7月17日,袁軍第2師師長王占元立即率部渡江赴援,會同第6師擊退討袁軍左、右兩翼的進攻。
7月24日,袁軍向湖口要塞發起攻擊。次日在海軍“江利”等4艦支援下,水陸夾擊,攻佔湖口。
7月26日,陷姑塘,討袁軍退往吳城。袁軍繼從九江、湖口、姑塘分兵三路向瑞昌、南康(今星子)、德安追擊討袁軍。
8月18日,南昌失守,李烈鈞、林虎率部退湖南;方聲濤部退江西上饒。
南京戰場
第2軍軍長馮國璋率禁衛軍1個旅,直隸第1混成旅,第4、第5、第20師各一部及武衛軍(張勳部)共2.5萬人,沿津浦鐵路南下,進逼蘇、皖,攻取南京;海軍中將鄭汝成率“應瑞”“肇和”等艦由塘沽護送新常、平安商船運兵兩團到滬,控制上海和蘇南地區。
江蘇討袁軍總司令黃興以第3師扼守徐州,並派第8師混成旅由南京開赴徐州加強防務,控制津浦鐵路,阻止馮國璋部南下;以第1、第2師布防於淮陰、揚州一帶,阻止張勳部進攻。
7月16日,討袁軍第3師向魯南韓庄袁軍第5師方玉普旅發動進攻,初獲勝利。次日,因袁軍張勳派部馳援,第3師不支,撤至江蘇銅山縣柳泉。黃興急令第8師混成旅增援,會合第3師反攻制勝。19日,又將袁軍擊退至韓庄一線。后因第3師騎兵團投袁,混成旅回守南京,前線力量削弱。張勳部於7月下旬相繼攻陷徐州、淮陰、揚州,直逼鎮江。黃興獲悉徐州失守,江西湖口兵敗,28日夜離寧赴滬。
8月初,馮國璋部攻佔安徽蚌埠、臨淮關、滁縣(今滁州)。8日革命黨人何海鳴潛入南京,宣布繼續討袁,隨後組織第8師余部和第1師兩個團堅守南京城。14日張勳部攻佔紫金山主峰后,兩軍反覆爭奪天保城,至21日,終被袁軍佔領。23日,馮部逼近南京。27日,張、馮軍會攻南京城。守軍固守城垣和諸要點,日夜苦戰,但在袁軍優勢兵力和炮火攻擊下,部隊死傷過半,終因孤軍無援而失敗。堅守20餘日的南京城於9月1日失陷。
上海戰場
7月23日,上海討袁軍總司令陳其美指揮所部向江南製造局進攻,屢攻不克。30日,一部退往閘北,被英軍繳械,一部退守吳淞、寶山一帶。
8月13日,袁軍海軍占吳淞,上海討袁軍遂告解體。
其餘各省
安徽討袁軍以柏文蔚為總司令,7月17日宣布獨立,因屬下師長鬍萬泰倒戈,並率部進攻都督府,繼占蕪湖,柏文蔚逃走。
廣東陳炯明7月18日宣布獨立。袁世凱令廣西都督陸榮廷和巡防營統領龍濟光率部入粵,陳出走香港。
8月4日川軍第5師師長熊克武宣布獨立,率部討袁,旋因其他川軍及滇軍圍攻而失敗。
閩、湘兩省宣布獨立后,未與袁軍接戰,在贛、寧失利后,先後取消獨立。

結果


至此,國民黨對南方7省的控制權全部喪失。孫中山、黃興等再度逃亡日本。
此戰,由於國民黨政治軟弱,黨內領導層對出師討袁存在意見分歧,行動遲緩,喪失主動,加之兵力不足,糧餉缺乏,又無統一部署與指揮,以致失敗。但在政治上進一步揭露了袁世凱對外投靠帝國主義、對內實行獨裁的反動面目。

歷史影響


上述三種相互抗衡的勢力構成的兩個陣線不甚分明的營壘這種政治局勢,給二次革命帶來的影響是雙重性的。一方面,三種相互抗衡的政治勢力實際構成了兩個對立的營壘:袁派和擁袁派為一方,反袁派為另一方,鬥爭的焦點是反袁派企圖奪取政權。反袁勢力沒有任何社會基礎,只能靠製造謠言攻擊袁世凱,“宋案”和大借款成了國民黨的借口。
宋案當時依靠法律無法解決,加上袁世凱步步進逼,國民黨聲稱袁世凱不顧普遍的民意和國會反對,與五國銀行團簽訂喪權辱國的善後大借款,擴充軍備為自己消滅南方同盟會力量做準備,是嚴重的違憲行為。
袁偉時指出:“政治領袖的抉擇,可以深刻地影響歷史發展的面貌……如果政治家拒絕兵戎相見,堅持以政治鬥爭、法律手段和訴諸公民的理性和良知的方式解決紛爭,中國的政治家和公民就有可能逐步凈化和提高自己,從而逐步把中國社會推向民主與法治的軌道。”袁世凱由早年積極推行新政的滿清開明官僚墮落為阻礙社會進步發展的專制獨裁者,對此後一系列接踵而來的武人干政、軍閥混戰事件實難辭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