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武昌起義的結果 展開
- 武昌起義
- 電視劇
武昌起義
武昌起義
武昌起義,又稱辛亥首義、武漢首義,是指1911年10月10日(農曆辛亥年八月十九)在湖北武昌發生的一場旨在推翻清朝統治的兵變,也是辛亥革命的開端。
黃花崗起義失敗后,以文學社和共進會為主的革命黨人決定把目標轉向長江流域,準備在以武漢為中心的兩湖地區發動一次新的武裝起義。通過革命黨人的努力,終於在1911年(清宣統三年)10月10日成功地發動了具有劃時代意義武昌起義。起義的勝利,逐步使清朝走向滅亡,並建立起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是亞洲和中國走向民主共和的開端,在中國歷史中具有里程碑意義。
武昌起義軍事總指揮為蔣翊武,參謀長為孫武,總理為劉公。起義軍掌控武漢三鎮后,湖北軍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改國號為中華民國,並號召各省民眾起義響應辛亥革命。武漢辛亥革命軍政府舊址現為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
武昌起義
辛亥武昌起義前夕,由於中國的各種社會矛盾不斷激化,人民群眾的反抗鬥爭持續不斷,革命黨人不斷發動武裝起義。1906年,清廷拋出預備立憲,其實質卻是加強了皇族的權力,廣大立憲派對此極為不滿;1908年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相繼去世,年僅3歲的宣統皇帝溥儀即位,其父載灃攝政。
武昌起義
運動在四川省尤其激烈,各地紛紛組織保路同志會,推舉立憲黨人蒲殿俊、羅綸為正副會長,以“破約保路”為宗旨,參加者數以10萬計。清政府下令鎮壓。9月7日,四川總督趙爾豐逮捕羅綸、蒲殿俊等保路同志會代表,槍殺數百請願群眾。第二天又下令解散各處保路同志會。激起四川人民更大憤怒,將各處電線搗毀,沿途設卡,斷絕官府來往文書。並在同盟會龍鳴劍、王天傑等人組織下,掀起武裝暴動,把保路運動推向高潮,成為武昌起義的先聲。
準備進攻武昌的北伐軍士兵
革命黨人的活動引起了湖北統治當局的注意。瑞虒在10月3日召開文武官員參加的防務會議,決定嚴防督署,密巡長江,密巡漢江,實行全城戒嚴。隨後派兵搜查革命機關,收繳士兵子彈,使槍彈分離。鑒於清軍已有準備,加上同盟會重要領導人黃興、宋教仁、譚人鳳等人遲遲未到武漢,革命黨人決定將起義延期。
武昌起義
新軍中的革命黨人自行聯絡,約定以槍聲為號於10月10日晚發動起義。10月10日晚,新軍工程第八營的革命黨人打響了武昌起義的第一槍,奪取位於中和門附近的楚望台軍械所,吳兆麟被推舉為臨時總指揮。繳獲步槍數萬支,炮數十門,子彈數十萬發,為起義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此時,駐守武昌城外的輜重隊、炮兵營、工程隊的革命黨人亦以舉火為號,發動了起義,並向楚望台齊集。武昌城內的29標的蔡濟民和30標的吳醒漢亦率領部分起義士兵衝出營門,趕往楚望台;爾後,武昌城內外各標營的革命黨人也紛紛率眾起義,並趕向楚望台。起義人數多達3000多人。
10月10日晚上10點30分,起義軍分三路進攻總督署和旁邊的第八鎮司令部。並命已入城之炮8標則在中和門及蛇山佔領發射陣地,向督署進行轟炸。起初,起義軍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指揮,加上兵力不夠,進攻受挫。晚12點后,起義軍再次發起進攻,並突破敵人防線,在督署附近放火,以火光為標誌,蛇山與中和門附近的炮兵向光處發炮轟擊。湖廣總督瑞澄打破督署后牆,從長江坐船逃走,第八鎮統制張彪仍舊在司領部頑抗。起義軍經過反覆的進攻,終於在天亮前佔領了督署和鎮司令部。張彪退出武昌,整個武昌在起義軍的掌控之中。
10月10日深夜,正在保定軍咨府軍官學校學習的辛亥革命元老同盟會嘉應州主盟人何子淵六弟何貫中(同盟會員),第一時間得知起義發生的情況,立即將同寢室的李濟深等同學組織起來,潛出校外,將清軍南下的唯一大動脈漕河鐵橋炸毀。漕河鐵橋被炸,清軍南下鎮壓起義運動的行程被耽擱,這不僅極大地支援了湖北武昌起義軍接下來的軍事行動,其更大的意義在於,這為革命黨人在全國範圍內舉事贏得了充裕的時間。
漢陽、漢口的革命黨人聞風而動,分別於10月11日夜、10月12日光復漢陽和漢口。起義軍掌控武漢三鎮后,湖北軍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改國號為中華民國,並號召各省民眾起義響應。武昌起義勝利后的短短兩個月內,湖南、廣東等十三個省紛紛宣布脫離清政府宣布獨立。
武昌起義的歷史功績,首先是敲響了清王朝封建統治的喪鐘。革命軍攻克總督府,佔領武昌,消滅清軍大批有生力量,在中國腹心地區打開一個缺口,成為對清王朝發動總攻擊的突破口,並在全國燃起燎原烈火,沉重打擊了清政府,致使1912年2月清帝被迫退位,結束了二百多年清王朝封建統治和二千多年君主專制統治。其次是吹響了共和國誕生的號角。武昌起義創建了湖北軍政府,成為共和政權的雛型,並引發各省響應。不到兩個月就誕生了中華民國,建立了以孫中山為首的南京臨時政府,取得辛亥革命的重大勝利。
起義軍攻克武昌后在城門口巡視
一、湖北地區的兩個革命團體文學社和共進會在革命大目標一致的前提下,消除門戶之見,成功地實現了聯合,使武漢地區的革命力量得以統一。從而奠定了起義成功的組織基礎;
二、資產階級革命黨人成功地選擇了起義的時機和突破口。1911年9、10月間,全國革命形勢趨於成熟,資產階級革命黨人利用部分湖北新軍調往四川鎮壓保路運動之機,果斷決定選擇革命力量雄厚的華中重鎮武昌作為突破口,堅決發動起義。事實證明,這一選擇完全正確;
四、革命黨人和廣大參加起義的士兵的英勇奮鬥精神,保證了起義的勝利。起義爆發前,武漢地區的革命黨人處在群龍無首的狀態,但他們仍然自行聯絡,發動起義。起義爆發后,他們不怕流血犧牲,頑強作戰,終於將勝利的旗幟插上了武昌城頭。
1.武昌起義是辛亥革命的開始,使中國革命高漲,且積累了經驗。
2.湖北軍政府是辛亥革命中建立的革命政權,使武漢成為辛亥革命的搖籃。
3.武昌起義勝利后,革命黨人紛紛起義響應,各省相繼擺脫清朝統治而獨立,導致了清朝統治走向土崩瓦解。
4.由於各省的立憲派、舊官僚相互色結,控制著大部分地方政權,也使辛亥革命潛伏著失敗的危機。
武昌起義
十八星旗原是湖北革命團體共進會的會旗。1907年8月間,焦達峰、劉公、孫武等一批在日本的同盟會會員,籌組湖北共進會,任務是謀划準備在長江中游的反清武裝起義,議定以十八星旗為會旗。
1911年9月,在同盟會推動下策劃武昌起義。兩個革命組織文學社和共進會召開聯席會議,組成領導起義的總指揮部。定十八星旗為旗幟。武昌起義在1911年10月10日晚7時左右爆發。起義軍成功佔領武昌全城。
十八星旗,由紅黃黑三色組成,紅底與黑九角象徵“血”與“鐵”,即革命須抱鐵血主義;黑九角代表《禹貢》中記載的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九州。黑九角內外兩圈各九顆共十八顆圓星,代表關內漢族的十八行省;星呈金黃色,表示與滿清對立之漢族炎黃子孫。
此旗只有代表漢人居住的18個行省,是因為晚清時期的革命家對革命有“上下兩策”,上策是革命政府收復清朝的全部領土;下策是革命政府收復中原十八個漢族人省份的主權,把滿蒙疆藏“出賣”給列強,以換取他們對革命的支持。清朝政府直到19世紀為止只准許漢族在內地十八省居住。不允許漢族隨便遷入居住的有關外的滿洲(東三省)、西藏(青海)、蒙古(內外蒙)、新疆。當時革命黨人的“野心”並不大,只想“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就是在十八個省份中恢復漢人的主權,西藏(青海)、蒙古(內外蒙)、新疆和滿洲(東三省)的主權都可以放棄。是以後來有人認為“十八星旗”,是大漢族主義的旗幟。
漢陽、漢口的革命黨人聞風而動,分別於1911年10月11日夜、1911年10月12日光復漢陽和漢口。起義軍掌控武漢三鎮后,湖北軍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改國號為中華民國,並號召各省民眾起義響應。
革命軍攻克總督府,佔領武昌,消滅清軍大批有生力量,在中國腹心地區打開一個缺口,成為對清王朝發動總攻擊的突破口,並在全國燃起燎原烈火。
武昌起義勝利后的短短兩個月內,湖南、廣東等十五個省紛紛宣布脫離清政府宣布獨立。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孫中山被推舉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儀退位,清朝滅亡。結束了二百多年清王朝封建統治和二千多年封建帝制。
武昌起義產生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近代意義的憲法草案《鄂州約法》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11月初,宋教仁、居正、劉公、孫武、張知本等商議,認為僅有政府組織法還不夠,尚需有一個根本法類型的法規。眾人推宋教仁起草。宋教仁早年喜愛研習法律,曾入日本東京法政大學研究各國憲法和政治制度,對西方三權分立制度十分讚賞。
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
因而他為鄂軍政府草擬的約法(定名為《中華民國鄂州臨時約法》,簡稱《鄂州約法》),是一個三權分立的法律,共7章60條。規定“鄂州政府以都督及其任命之政務委員與議會、法司構成之”。行政權由“都督及其任命之政務委員”行使,立法權屬“議會”,司法權則歸“法司”。
《鄂州約法》對這三方面職權均有明確的劃分。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採用三權分立原則的政權根本法。它首次正式規定人民依法享有民主權利,享有“自由保有財產”和“自由營業”的權利。取得政權的中國資產階級在這裡以法律形式宣告自己的勝利並維護既得的成果。
武昌起義吹響了共和國誕生的號角。武昌起義創建了湖北軍政府,成為共和政權的雛型,並引發各省響應。不到兩個月就誕生了中華民國,建立了以孫中山為首的南京臨時政府,取得辛亥革命的重大勝利。
武昌起義即狹義的辛亥革命,同時又是廣義辛亥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後期腐敗的統治,開啟了民主共和新紀元,使共和觀念深入社會中上層人士思想中。前後的系列事件對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具有重大影響。
戰鬥簡介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震驚了清政府,清政府迅速作出反應。1911年10月12日,清政府撤銷瑞澄職務,命他戴罪立功,暫時署理湖廣總督;停止永平(今河北盧龍縣)秋操,令陸軍大臣蔭昌迅速趕赴湖北,所有湖北各軍及赴援軍隊均任其節制;令海軍提督薩鎮冰率領海軍和長江水師,迅速開往武漢江面。
武昌起義
14日,清政府編組一,二、三軍,以隨蔭昌赴湖北的陸軍第四鎮及混成第三協、十一協為第一軍,蔭昌為軍統(也稱總統);以陸軍第五鎮為第二軍,馮國璋為軍統;以禁衛軍和陸軍第一鎮為第三軍,載濤為軍統。三軍迅速向漢口附近集結。
面對這一形勢,湖北軍政府於1911年10月15日決定首先掃蕩漢口敵軍,然後向北推進,以阻止清軍南下。從10月18日出戰漢口,到1911年11月27日漢陽失陷,前後戰鬥41天,史稱“陽夏戰爭”、“陽夏保衛戰”、或漢口、漢陽保衛戰。
結局影響
為時一個半月的陽夏戰爭,是辛亥革命期間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爭。在這41天之中,湖南、陝西、江西、山西、雲南、浙江、貴州、江蘇、安徽、廣西、福建、廣東、四川等省市,先後獲得獨立。關內十八省中只剩下甘肅、河南、直隸、山東四省效忠清朝。
革命軍雖然最後失利,但這次戰役仍產生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它不僅有效地保衛了首義之區和第一個革命政權,而且為各省樹立一個英勇抗敵的典範。它充分暴露了清軍的殘暴和虛弱,使清王朝的反動統治進一步陷入孤立和瓦解的境地。它吸引了清軍絕大部分主力,使清政府無力有效地控制和鎮壓其他各省起義,從而有效地促進了革命軍和革命力量在全國範圍內的發展。
詳細經過
日期 | 革命軍動態 | 清軍動態 |
---|---|---|
1911.10.12 | 漢口新軍起義,佔領漢口,京山起義 | 清政府諭令陸軍大臣蔭昌,海軍大臣薩鎮冰等率水陸兩軍赴鄂“剿辦”。湖南駐岳州巡防營夏占魁部以瑞澄電令乘輪抵漢口劉家廟。 |
1911.10.13 | 詹大悲等組織漢口軍政分府。 | 清軍河南混成協張錫元率三營隊抵達漢口劉家廟。 |
1911.10.14 | 武昌軍政府出示募兵,數日內擴兵—倍多。 | 清政府下詔起用袁世凱為湖廣總督,督辦對武昌起義的“剿撫事宜”,蔭昌督師南下。中午,清軍第二、四鎮各—部乘火車陸續抵達漢口以北約20公里的灄口,前鋒至劉家廟車站。 |
1911.10.15 | 譚人鳳、居正由上海抵武昌。黃州反正。新軍黨人發動信陽起義,未成。胡石庵創刊《大漢報》,鼓吹革命。 | 清軍馬繼增部開抵漢口江岸。 |
1911.10.16 | 漢口民軍進攻駐劉家廟之清軍,武昌軍政府創刊《中華民國公報》。武昌軍政府公布《鄂州約法》。 | 清軍敗退至黃陂區灄口附近。 |
1911.10.17 | 武昌軍政府舉行祭天儀式,頒布《中華民國軍政府條例》。 | 蔭昌行營駐信陽;王占元部開抵灄口附近。 |
1911.10.18 | 漢口民軍進攻劉家廟,大勝。宜昌府反正。 | 駐漢口各外國領事館宣告“嚴守中立”。 |
1911.10.19 | 漢口民軍再攻劉家廟並予佔領。 | |
1911.10.20 | 漢口民軍攻擊灄口附近清軍。張景良任民軍漢口前線指揮。 | |
1911.10.21 | 漢口民軍小攻,清軍退至灄口。 | 清軍主力運抵孝感至灄口一線。 |
1911.10.22 | 漢口民軍集結劉家廟備戰。湖南、陝西響應。 | |
1911.10.23 | 清軍進攻劉家廟,被擊退。 | |
1911.10.24 | 漢口民軍攻擊清軍前哨。九江響應。 | |
1911.10.25 | 孫武等黨人立《鄂軍政府改訂暫行條例》。 | 廣州將軍鳳山被黨人炸死。 |
1911.10.26 | 劉家廟被佔後,下午民軍反攻,收復劉家廟。 | 清軍攻佔漢口劉家廟。 |
1911.10.27 | 民軍退至大智門一帶。 | 漢口清軍分三路進攻民軍,激戰一日清軍佔領劉家廟。清政府召還蔭昌,授袁世凱為欽差大臣。 |
1911.10.28 | 民軍以白刃戰擊退之。京山劉英率團防民軍到漢,即至漢口前線應敵。漢口軍政分府詹大悲等以通敵罪槍決民軍漢口前線指揮官張景良。黃興、宋教仁等乘輪抵武昌,黃興即赴漢口視察陣地。施南府反正。 | 清軍向漢口市區之民軍進攻。 |
1911.10.29 | 民軍傷亡甚重,退守六渡橋一線。黃興等至漢口前線督戰,設臨時總司令部於漢口滿春茶園。山西響應。 | 漢口清軍以重炮轟擊民軍陣地。張紹曾頓兵灤州,奏清政府要求改革政治。 |
1911.10.30 | 黃興指揮漢口民軍反攻,曾攻至歆生路二帶,予敵以重創。漢陽民軍宋錫全率大批兵卒撤往湖南(在岳州被阻)。雲南響應。 | 清政府以宣統帝名義下詔“罪己”,並開放黨禁,赦免黨人。清政府令第六鎮統制吳祿貞率所部至石家莊防堵山西民軍。 |
1911.10.31 | 民軍據街屋抵抗,巷戰激烈。漢口軍政分府詹大悲等離漢乘輪東下。湖南發生兵變,都督焦達峰、副都督陳作新被殺。譚延闓任都督。江西響應。 | 漢口清軍以大炮掃蕩前進。清軍焚燒漢口街市,迫民軍後退;漢口大火和巷戰持續兩三天。袁世凱由彰德抵信陽,正式接任欽差大臣。 |
1911.11.1 | 民軍退守漢陽、武昌。 | 清軍佔領漢口。清海軍海琛、海容、海籌三艦及各炮艇由漢口下駛九江,歸附民軍。皇族內閣辭職,清政府令袁世凱為內閣總理大臣。 |
1911.11.3 | 武昌軍政府舉行拜將儀式,黎元洪委黃興為戰時總司令。黃興設戰時總司令部於漢陽昭宗祠。 | 袁世凱抵達孝感前線。 |
1911.11.4 | 湖南援鄂軍王隆中協到達武昌。吳祿貞至山西娘子關與閻錫山會晤,共組燕晉聯軍;吳任大都督,準備舉兵直搗北京。吳祿貞在右家莊截留清軍運漢軍械,並電劾蔭昌。上海、貴州、浙江響應。 | 清政府令吳祿貞署山西巡撫。 |
1911.11.5 | 蘇州、常州響應。 | |
1911.11.6 | 吳祿貞在石家莊被袁世凱派人暗殺。 | |
1911.11.7 | 廣西響應。 | |
1911.11.8 | 湖南援鄂軍甘興典協到漢。鎮江、安徽獨立。 | |
1911.11.9 | 黎元洪都督電起義各省派代表到漢會議,籌組臨時政府。福建,廣東響應。黃興緻函袁世凱,呼籲袁擁護共和,並以中國之拿破崙、華盛頓相期許。 | |
1911.11.11 | 江蘇、浙江、上海都督電致各起義省派代表到滬會商組織臨時政府。 | 劉承恩、蔡廷干奉袁世凱令至武昌誘和,黎元洪等接談。 |
1911.11.12 | 清軍派—部由蔡甸渡漢水,圖攻漢陽民軍側背,派—部繞黃陂擬攻武昌。 | |
1911.11.13 | 民軍派一隊渡江襲擊清軍,次日退還武昌。山東響應(后取消獨立)。 | 袁世凱在北京就任內閣總理。 |
1911.11.14 | 鄖陽府反正。 | |
1911.11.16 | 黃興指揮漢陽民軍反攻漢口,激戰於玉帶門一帶。 | 袁世凱組成責任內閣。 |
1911.11.17 | 反攻漢口的民軍失利,下午敗退漢陽。 | 清政府以段祺瑞署湖廣總督。 |
1911.11.18 | 清軍一部由新溝渡漢水,向漢陽進逼。 | |
1911.11.20 | 在滬各省代表議決,以武昌為民國中央軍政府,黎元洪為軍政府大都督,又議決各省代表赴鄂會議。 | 清軍二千餘自孝感南下,由新溝渡漢水,進逼漢陽。 |
1911.11.21 | 清軍進攻漢陽,與民軍激戰,清軍進佔漢陽琴斷口。 | |
1911.11.22 | 重慶響應。 | 清軍與民軍激戰於漢陽,清軍進佔美娘山,仙女山.三眼橋。 |
1911.11.23 | 漢陽民軍反攻仙女山,未得手,退守扁擔山至湯家山一線。武昌軍政府派隊自青山渡江至漢口襲敵,次日敗返。 | |
1911.11.24 | 湖南援鄂軍劉玉堂—標到漢,即往攻仙女山,來克。扁擔山、花園山一線激戰終日,民軍退十里鋪。 | |
1911.11.25 | 漢陽十里鋪激戰。湘援軍王、甘部擅自退卻。民軍組織敢死隊夜襲磨子山,扁擔山,得而復失。安陸反正。 | |
1911.11.26 | 湖北進川部隊在資州起義,殺端方。 | 清軍攻佔漢陽十里鋪、龜山。 |
1911.11.27 | 武昌軍政府召集緊急會議,議定守御武昌。黃興等離漢赴滬。萬廷獻任護理總司令職並獻離漢赴滬,蔣翊武以監軍護理戰時總司令職。四川響應。 | 清軍佔領漢陽。 |
1911.11.28 | 老河口反正。 | |
1911.11.29 | 起義務省所派代表抵達漢口。 | 清軍列炮於漢陽龜山,隔江轟擊武昌城。 |
1911.11.30 | 各省代表在漢口英租界召開第一次會議。黎元洪逃離都督府,避駐武昌郊區王家店。襄陽反正。 | |
1911.12.1 | 英人盤恩至武昌,與蔣翊武、吳兆麟接洽停戰。蔣、吳臨時刻制都督印章,與北軍簽訂停戰協議。 | |
1911.12.2 | 蘇浙聯軍攻克南京。黎元洪返回武昌洪山劉家祠辦公。 | |
1911.12.4 | 各省代表會議決定臨時政府改設南京,並決定會議移往南京召開。陳其美、程德全,湯壽潛三都督約集各省留滬代表開會,議決暫以南京為臨時政府所在地,舉黃興,黎元洪為正副元帥,並推大元帥負責組織臨時政府。 | |
1911.12.5 | 各省代表會議議決議和條款,以伍廷芳為代表與袁世凱議和。 | |
1911.12.7 | 清廷授袁世凱為全權大臣,令其委代表馳赴南方商討大局。 | |
1911.12.8 | 袁以唐紹儀為全權代表南下議和。 | |
1911.12.12 | 起義的十四省代表齊集南京開會。 | |
1911.12.17 | 各省代表會改舉黎元洪為大元帥,黃興為副元帥。 同日荊州府光復。 | |
1911.12.18 | 南北和談在上海英租界開始進行。 | |
1911.12.25 | 孫中山由海外經廣東抵上海。 | |
1911.12.29 | 17省代表會議公選孫中山為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大總統。南北議和代表達成召開國民會議公決“國體”協議。 | |
1911.12.31 | 袁世凱拒絕接受南北議和會談商訂的國會會議召集辦法。 | |
1912元旦 | 中華民國誕生。孫中山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職。 |
漫步武漢街頭,依然可以看到眾多首義遺址,包括漢口的沿江大道歷史街區(租界區)、既濟水電公司及其水塔、西商賽馬俱樂部及其大看台、大智門火車站、共進會機關部舊址等,武昌的日知會舊址、三烈士就義處、工程八營舊址、楚望台遺址、起義門、鄂軍都督府舊址(紅樓)、抱冰堂、拜將台遺址、寶通寺等,漢陽的歸元寺等共10餘處。
為紀念武昌起義創建中華民國,1912年(中華民國元年)9月,中華民國政府將十月十日定為“國慶日”,又名雙十節。
在中國大陸,雙十節又稱“辛亥革命紀念日”,是為紀念1911年10月10日(即清宣統三年、辛亥年農曆八月十九)發動武昌起義的慶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雙十節作為“國慶日”的性質被取消,但仍作為“辛亥革命紀念日”予以紀念。雙十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慶祝紀念活動。
2011年10月9日,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為武昌辛亥革命軍政府舊址,位於中國武漢市武昌區蛇山南麓,閱馬場的北端。這座西式樓房原是清末湖北省咨議局,武昌起義成功后,革命黨人在這裡成立軍政府,一度代行中華民國中央政府職權。因主體建築為紅色樓房,而被稱為“紅樓”;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館址:中國湖北省武漢市武昌武珞路1號。
武昌起義
武漢地區紀念碑亭有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碑、總理孫中山紀念碑、民軍起義國慶碑、勝利亭,塑像有武昌、漢口兩座孫中山銅像、黃興銅像和雕像,祠堂與墓葬有庚子烈士祠、三烈祠、黎元洪墓、田桐墓、漢口利濟路辛亥鐵血將士公墓、漢口球場路辛亥首義烈士陵園、漢陽扁擔山辛亥鐵血將士公墓、伏虎山辛亥名人墓、石門峰辛亥志士墓,公園和廣場有首義公園、中山公園、首義廣場,紀念路有中山大道、中山路、三民路、民族路、民權路、民生路、民主路、首義路、起義街、黃興路、蔡鍔路、黎黃陂路、彭劉楊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