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陟縣

河南省焦作市轄縣

徠武陟縣,隸屬河南省焦作市,位於河南省西北部,總面積805平方千米,下轄4個街道、6個鎮、5個鄉,總人口74萬(2019年)。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中武陟大米和懷地黃、懷牛膝、懷山藥、懷菊花四種中藥材為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武陟縣是全國食品工業強縣、國家衛生縣、國家園林縣城、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

2019年,武陟縣地區生產總值463.3億元,增長7.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三次產業結構比由9.9:58.3:31.8調整為8.4:56:35.6。

歷史沿革


武陟歷史悠久,夏朝屬冀州,稱覃懷。據明萬曆十九年《武陟志》:“武陟縣,周武王牧野之師,興茲土,故名。”
周初,稱懷邑。周司寇蘇忿生食邑之一。周宣王二十二年(公元前806年),懷邑屬鄭國。周貞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45年),懷邑屬魏國。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六國后,置懷縣。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置武德縣(今圪當店鄉大城村),屬河內郡
漢武帝建元年間(約前140年),割溫縣、懷縣兩縣地置平皋縣(今溫縣北平皋),屬河內郡。
晉武帝泰始二年(266年),河內郡由懷縣遷至野王(今沁陽縣)。懷縣、武德縣屬河內郡。
晉懷帝永嘉二年(308年),廢武德縣入修武縣。
縣城鳥瞰圖
縣城鳥瞰圖
東魏天平三年(536年),溫縣治所遷移至今武陟縣大虹橋鄉溫村。
北齊天保七年(556年),廢平皋縣入州縣。
隋開唐十六年(596年),分修武縣南部置武陟縣。
隋開皇十六年(596年),分修武縣南部置武陟縣。
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改州縣為邢邱縣
隋大業元年(605年),改邢邱縣為安昌縣(今大封鎮趙莊村)。
隋大業二年(606年),廢武陟縣入修武縣;廢懷縣入安昌縣(今溫縣武德鎮)。
唐武德二年(619年),復置懷縣。
唐武德三年(620年),改安昌縣為武德縣(今溫縣武德鎮),唐武德四年(621年),復置武陟縣(在今陽城鄉原老城村,1982年,沁河楊庄改道,老城村搬遷,老城遺址已成河道)。唐貞觀元年(627年),廢懷縣入武陟縣。
五代十國時期徠,武陟縣屬懷州。
武陟縣龍泉湖
武陟縣龍泉湖
北宋時期,武陟縣屬河北西路懷州。北宋熙寧六年(1073年),廢武德縣入河內縣(今沁陽縣),轄區域今屬溫縣、武陟;同年,廢修武縣入武陟縣稱“修武鎮”,至元佑元年(1086年),廢鎮復縣。
金代,武陟縣屬河東南路懷州。蒙古憲宗七年(1257年),將懷州改為懷孟路總管府,武陟屬之。
元,武陟縣屬懷慶路總管府。
明,武陟縣屬河南布政使司懷慶府。
清,武陟縣屬河南省懷慶府。清乾隆六年(1741年),河北河務兵備道駐武陟縣(舊縣城),亦稱彰衛懷道,領三府(彰德衛輝、懷慶),二十四縣。
民國元年,(1912年),武陟縣屬懷慶府。民國二年,(1913年),廢懷慶府,彰衛懷道改為豫北道,道治所由武陟移駐汲縣。民國三年(1914年),豫北道改為河北道,武陟縣屬之。民國十六年(1927年),廢河北道,武陟縣直屬河南省民國府。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武陟縣屬河南省第四行政區。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2月15日,建立修獲武抗日民主政府,智所在今獲嘉縣徐營村,后移至武陟縣北小段次村,屬太行七專署,轄武陟縣木欒店以東地區。
1945年2月22日,中國共產黨建立修武縣抗日民主政府,治所在今武陟縣小董村,屬晉魯豫邊區太行七專署,轄武陟縣沁河以北地區。
1945年5月,建立溫陟縣抗日民主政府,治所在今武陟縣古樊村,屬太行八專署,轄武陟縣沁河以南地區。同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后,先後撤銷了修陟、溫武抗日民主政府。
1945年10月28日,建立武陟縣民主政府,治所在今武陟縣小董村,屬太行四專署,轄武陟縣縣西沁河南北地區。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10月,武陟縣民主政府轉移至博愛韓高城一帶,民國武陟縣政府屬河南省第八行政區。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4月,武陟縣民主政府返駐小董村,屬太行四專署。同年,修獲武縣併入武陟縣。6月,修獲武縣恢復建置,治所在武陟縣岳庄村,屬太行四專署,轄大虹橋以東地區。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0月,武陟全境解放,修獲武縣民主政府撤銷,原轄武陟區域劃歸武陟縣。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8月,建立平原省,武陟縣屬平原省新鄉行政專員公署。
1952年12月,平原省撤銷,武陟縣屬河南省新鄉行署。
1986年至今,武陟縣隸屬焦作市管轄。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武陟縣,位於河南省西北部、焦作市東南部,黃河、沁河交匯處,介於北緯34°56′~35°10′,北緯113°10′~113°39′之間。東與新鄉市獲嘉縣、原陽縣接壤,西與博愛縣、溫縣交界,北與修武縣為鄰,南瀕黃河與鄭州市滎陽市相望。東西長50千米,南北寬25千米。兩頭寬,中間窄,狀如飛蝶,總面積797.9平方千米。

氣候特徵

武陟縣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4.4°C,年降水量575.1毫米,無霜期211天。

水文

武陟縣屬黃河中下游黃、沁河交匯地帶,境內有沁河貫中。過(入)境河流有15條,主要排水河道有6條,分屬黃河、海河兩大水系。黃河流域包括沁南地區和黃沁河兩灘區,主要過境河流有黃河、沁河、漭河、濟河和二四區澇河。海河流域包括縣東和沁北地區,主要河流有大沙河、蔣溝及一干排、二干排、共產主義渠首、大獅澇河。武陟境內地下水非常豐富,水位穩定,水質良好,適宜居民飲用和工業用水。

自然資源


水資源

武陟縣屬黃河中下游黃河、沁河交匯地帶,境內有沁河流經。過境河流有15條,主要排水河道6條,分屬黃河、海河兩大水系。黃河流域包括沁南地區和黃沁河兩灘區,主要過境河流有黃河、沁河、漭河、濟河和二四區澇河。海河流域包括縣東和沁北地區,主要河流有大沙河、蔣溝及一干排、二干排、共產主義渠、大獅澇河。

土地資源

2018年,武陟縣耕地面積79791.71公頃。園地394.02公頃。林地1326.59公頃。城鎮村及工礦用地14524.6公頃。交通運輸用地2973.1公頃。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10300.07公頃。其他土地865.49公頃。土壤種類分為2個土類,3個亞類,10個土屬,48個土種。主要為潮土類,佔總面積的84.1%,是主要耕作土壤。武陟物產資源豐富,位於黃沁河沖積平原,氣候溫潤,土地肥沃,盛產優質小麥、玉米、水稻、花生等,是四大懷葯的原產地。

生物資源

武陟縣共有林地面積11309.6公頃。用材林主要有三倍體毛白楊、泡桐,經濟林:果樹,有桃、蘋果、油桃、葡萄等。有屬於國家保護的珍貴樹種連香椿、銀杏、紅豆杉、杜仲、白皮松等。飼養動物主要有豬、牛、雞、鵝、羊、鵪鶉、兔、水貂、狗、貓等。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產值的一半以上。
野生動物主要有黃鼠狼、野兔、獾、蛇、刺蝟、蛙、蝙蝠、鼠、狐狸等。魚類共有淡水魚31種,主要經濟魚類有鯉魚、鰱魚、鱅魚、鱉(甲魚)、蟹等,其中黃河鯉魚產量最大。

礦產資源

2009年經過半年的煤田勘探,發現武陟縣煤田儲量1億噸。項目由河南省政府牽頭,國土資源廳承擔,省煤田地質物探測量隊負責作業任務。2009年4月25日開始測量,2009年11月已竣工。項目涉及武陟縣龍源、圪壋店、謝旗營、嘉應觀四個鄉鎮11個行政村,投資304萬元。測量隊共鑽點2050個,發現儲量1億噸。
垂釣園 2張
垂釣園

行政區劃


2011年10月28日,經河南省政府批准,撤銷武陟縣寧郭鎮劃歸焦作新區管理。
2013年1月16日,經河南省政府批准,木城街道辦事處、龍源街道辦事處、龍泉街道辦事處、木欒街道辦事處正式掛牌成立。
2013年,武陟縣轄4個街道辦事處、4個鎮、7個鄉:木城辦事處、龍源辦事處、龍泉辦事處、木欒辦事處、
詹店鎮、西陶鎮謝旗營鎮、大封鎮、嘉應觀鄉、喬廟鄉、圪壋店鄉三陽鄉小董鄉、大虹橋鄉、北郭鄉。
2020年6月15日,撤圪壋店鄉,設立圪壋店鎮。
截至2020年6月,武陟縣下轄4個街道、6個鎮、5個鄉:木城街道、龍源街道、龍泉街道、木欒街道、詹店鎮、西陶鎮、謝旗營鎮、大封鎮、喬廟鎮、嘉應觀鄉、圪壋店鎮、三陽鄉、小董鄉、大虹橋鄉、北郭鄉,另轄1個鄉級單位:武陟寧郭農場。縣政府駐木城街道興華路8號。
名稱面積郵編區域代碼地理位置政府駐地
木城街道辦事處10.96平方千米454950410823100原名木欒店,木城鎮。武陟縣政府所在地。辦事處駐興華路79號。
龍源街道辦事處29.58平方千米454950410823101位於武陟縣城區辦事處駐龍源村鎮大街001號
龍泉街道辦事處31.4平方千米454950410823102位於武陟縣產業集聚區辦事處駐集聚區管委會
木欒街道辦事處20.97平方千米454950410823106位於武陟縣木欒新區辦事處駐木欒新區大城村
詹店鎮79.42平方千米454971410823101位於武陟縣詹店新區
西陶鎮37.63平方千米454951410823102位於武陟縣城西部
大封鎮83.94平方千米454981410823104位於武陟縣西南部,南臨黃河,與滎陽隔河相望鎮政府駐大封村
謝旗營鎮64.48平方千米454981410823103位於武陟縣東北部鎮政府駐謝旗營村
嘉應觀鄉118.88平方千米454951410823200位於武陟縣城東南10千米處,與省會鄭州隔河相望。鄉政府駐二鋪營村
大虹橋鄉80.78平方千米454981410823205鄉政府駐大虹橋村
圪壋店鄉48.31平方千米454951410823202位於武陟縣東部。鄉政府駐圪壋店村中心大街
喬廟鄉54.39平方千米454951410823201位於武陟縣最東部。鄉政府駐楊村
三陽鄉64.57平方千米454951410823203位於焦作市南5千米處,南臨沁河鄉政府駐三陽村三陽大街
北郭鄉89.55平方千米454951410823206位於武陟縣西南部,鄉政府駐地距縣城10千米,東臨沁河,南依黃河。鄉政府駐小司馬村
小董鄉49.24平方千米454991410823204位於武陟縣西北部,西與博愛縣接壤,東臨三陽鄉,北臨寧郭鎮,南依沁河。鄉政府原駐地為小董村

人口民族


人口

武陟縣總人口74萬,其中:木城辦事處5.79萬人、龍源辦事處5.97萬人、龍泉辦事處5.14萬人、木欒辦事處5.01萬人、詹店鎮40307人、西陶鎮45921人、謝旗營鎮62726人、大封鎮70023人、、嘉應觀鄉52665人、喬廟鄉43705人、圪壋店鄉40473人、三陽鄉38898人、小董鄉41005人、大虹橋鄉28050人、北郭鄉36435人、陽城鄉27601人。
2018年,武陟縣總人口72.78萬人,常住人口67.03萬人,城鎮化率44.59%,出生率11.58%。死亡率6.49%,自然增長率5.09%。

民族

武陟縣有回族、滿族、壯族、苗族、黎族、藏族等18個民族,少數民族約佔總人口的2%。少數民族中,回族人口最多,約佔少數民族總人口的97%。武陟縣是焦作市少數民族人口較多的縣之一。有回族、滿族、壯族、苗族、黎族、藏族等18個民族,少數民族約佔武陟縣總人口的2%。少數民族中,回族人口最多,約佔少數民族人口總數的97%,主要居住在木城街道辦事處王李村、圪壋店鄉的楊庄和圪壋店村、嘉應觀鄉楊村、大封鎮老達寨和喬廟鄉前趙村。

政治


​職位​姓名
縣長申琳
副縣長張濤、范天運、張傑、張戊己、邢大軍、邵飛、宋文健

經濟


2004年,武陟縣實現生產總值57.7億元,比上年增長21.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2億元,增長9.3%;第二產業增加值25.7億元,增長40.6%;第三產業增加值18.9億元,增長12.6%。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8億元,一般預算支出3.6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16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8億元。商品出口總額844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597萬美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36.7元,人均消費性支出3840.2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3356元,人均生活費支出1627元。城鄉居民年末儲蓄存款餘額23.9億元。武陟縣完成外貿出口844萬美元,同比增長60%,被確定為河南省對外開放重點縣。
區內已形成食品、造紙、化工、釀造、機械、皮革、製藥、電線電纜及工藝美術等行業為主的工業生產體系,主要土特產有“武陟油茶”、“武陟懷山藥”等。土特產山藥、地黃切片獲國優精品獎。武陟縣詹店鎮(原何營鄉)綠色無公害蔬菜形成一定市場,周邊鄭州、新鄉等地來此貿易。
武陟縣還是著名的糧食大縣和農產品生產基地,小麥、玉米、花生、大豆、水稻等質優產量高。不僅催生了全國著名的食品深加工企業—河南斯美特食品有限公司、蒙牛集團、多爾克司集團等。
武陟縣地區生產總值由2011年的211億元增加到2016年的312.6億元,年均增長10.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由6.36億元增加到11.9億元,年均增長13.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由149.7億元增加到346.2億元,年均增長20.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由53.9億元增加到98.3億元,年均增長12.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265元增加到26153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由8947元增加到14953元,年均分別增長9.6%和10.5%。
2019年,武陟縣地區生產總值463.3億元,增長7.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0.9%,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稅收收入11.5億元,稅比74%,常住人口城鎮化率46.7%,同比提高2.2%。三次產業結構比由9.9:58.3:31.8調整為8.4:56:35.6。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5%。固定資產投資68億元,主營業務收入375億元,稅收7.3億元。

第一產業

四大懷葯
四大懷葯
武陟農業發達。屬黃、沁河沖積平原,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水資源豐富,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型氣候,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武陟縣30萬畝黃河灘區水豐地肥,林茂糧豐,以奶牛、肉雞、生豬等為主的畜牧業發展勢頭強勁,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超過了50%。
農業產業化進程進一步加快。爭取國家扶持資金1700萬元,實施了1.33萬公頃小麥良種推廣、666.67公頃商品糧基地建設等項目,開工建設了引黃補源生態治理和老武嘉引黃供水工程。依託林漿紙一體化項目,完成工業原料林基地建設3346.67公頃,實現了平原綠化高級達標。發展奶牛小區10個,奶牛存欄達3117頭;建成千頭牛場10個、規模養殖小區44個,年存欄肉牛2.5萬頭。
2019年,武陟縣投資9056萬元建設高標準農田5.6萬畝,新發展優質專用小麥10萬畝、優質大米2萬畝,全年糧食總產量量54.1萬噸。“三品一標”認證面積37.9萬畝,佔耕地面積的47.3%,新增國家級、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各1家、省級農業產業化聯合體3家、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5個。

第二產業

武陟熱電廠
武陟熱電廠
斯美特公司被確定為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011年武陟縣農產品加工企業實現銷售收入29.9億元、利稅2.3億元,分別占限額以上工業企業銷售收入的56.4%、利稅的57.5%。
武陟縣擁有規模以上企業197家,江河紙業公司無碳複寫紙產量居中國第二位,華康公司木糖年產量居中國第二位,長江制動器公司的制動器年產量居中國第二位,天津葯業焦作公司水針劑年產量居中國第三位,斯美特公司的速食麵年產量居中國第三位。
武陟縣造紙及紙製品加工企業達51家,主要產品有無碳複寫紙、熱敏紙、水印、玻璃卡紙、瓦楞原紙等,年生產能力80萬噸。食品加工企業168家,其中市級以上產業化龍頭企業24家,糧食年加工能力達110萬噸,主要產品有小麥專用粉、方便食品、速凍食品;畜產品加工能力達12萬噸;四大懷葯加工能力達10萬噸,遠銷東南亞、歐美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
武陟縣裝備製造企業110家。大指公司承擔國家“863”計劃項目生產的寬幅高速紙機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專用制動器產量達12萬台;專用車輛年生產能力達5000輛,汽車零部件年產量達4萬套,礦用機械年產量達700台。
武陟縣醫藥化工類企業達42家,擁有3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家市級工程技術中心,1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產品主要有水針劑、純中藥製劑、合成氨、木糖等。
2019年,武陟縣投資143.6億元實施“三大改造”項目59個,獲評省兩化融合貫標企業3家,爭取省先進位造業技術改造資金1092萬元,盤活低效閑置土地500餘畝,實施主導產業項目37個。

第三產業

武陟縣在老城區,建設東大街和南大街兩條高檔商業步行街,打造武陟縣商貿中心;在木欒新區,以焦鄭城際鐵路車站為中心,高標準建設現代商務區,形成商貿副中心。在抓好香港世華集團汽車配件物流園和煤炭物流園項目建設的基礎上,進一步引進包裝、倉儲、運輸為主體的現代物流項目;在詹店新區和武西高速之間,規劃建設大型物流產業園,帶動武陟縣物流產業整合升級,儘快建成立足豫西北、輻射晉東南的區域性物流中心。
2019年,武陟縣建成運營縣電子商務服務中心,電子商務交易額25.5億元,增長20.3%。

交通


鄭焦城際鐵路,京廣鐵路穿境而過,武西高速、鄭焦晉高速公路、濟焦新高速、鄭雲高速公路、濟東高速公路、武西高速、鄭焦城際鐵路貫穿全境,新洛公路(新鄉-洛陽)、[12]鄭常公路(鄭州-常平)、獲軹線、鬥武線、新鬥武支線4條國道交匯於此。
2018年,武陟縣新增營運車輛4254輛(新能源車917輛)。截至2018年,武陟縣共有營運車輛25035輛,391069個噸位。其中:營運客車144輛,3268個座位;營運貨車24891輛(主車14021輛,掛車10870輛);客運企業2家,二級客運站2個,貨運企業164家,一類、二類維修業戶12家,駕駛員培訓學校14所。

社會


武陟縣局部
武陟縣局部
武陟投資環境優越。電力供應充裕,網電、自發電兼備,擁有2座110千伏變電站、13座35千伏變電站和3個自備發電廠;通訊快捷方便,形成了覆蓋全縣的寬頻、程式控制電話和移動數字通訊網路;城市功能完善,環境整潔亮麗,被評為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優秀縣城和省級衛生縣城。
武陟縣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社會事業全面進步。鼓勵社會資金投資城市建設,建成城區遊園4個,完成了3萬噸水廠擴建。科技開發和創新能力繼續加強,完成國家、省、市科技攻關項目5個,實施中藥產業化重點項目7個,申請國家專利24項。武陟能源供應充足。網電、自發電兼備,擁有6座110千伏、2座220千伏變電站和3個自備發電廠。國家西氣東輸工程日可供天然氣10萬立方米。黃河、沁河、南水北調工程帶來了充沛的地表水資源,有效補充了地下水,儲量達35億立方米。
實施中小學收費“一費制”,減輕了學生經濟負擔。消除中小學D級危房3.34萬平方米,新建、擴建校舍5.8萬平方米。開展農村宅基地集中整治活動,土地收購儲備和招標掛牌拍賣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實現土地收益1810萬元。武陟縣農民直接受益3018.4萬元,農民負擔比上年下降83%。
免費為12983名特困群眾辦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群眾達40.9萬人,覆蓋面達到70.3%。實施“溫暖工程”,資助193個特困戶重建新居。新增就業人員8831人,實現再就業4441人,安置“4050”人員1558人。
武陟縣90%以上的村都建起了文化中心,300多個村子的農民都像大司馬村民那樣擁有自己的休閑娛樂場所。武陟縣大封鎮大司馬村的村文化中心院內,老中青三代村民,或擊射門球、或健身、或打籃球、或下棋、或觀看戲曲錄像。
2005年,武陟縣鄉鎮一級財政為農村文化中心建設撥出的專項資金已達220萬元。武陟縣把2005年定為“文化中心建設年”,把文化中心建設作為惠民工程來抓,鼓勵倡導文明單位、民營企業等以對口幫扶、村企共建的形式建設農村文化中心。武陟縣電業局系省級文明單位,與大封鎮西岩村結成共建對子后,不僅出資5000元幫其購買器材、設施,還為村裡送去了3000多冊圖書,充實了村圖書室。截止2005年,武陟縣36個省、市級文明單位共出資15萬元,幫助36個村建起了文化中心。

教育

截至2018年,武陟縣共有本科院校1所,招生數5746人。在校學生數14503人,畢業生數2414人;中等職業學校2所,招生數1297人,在校學生數4199人畢業生數1125人;普通高中4所,招生數4523人在校學生數136900人,畢業生數4814人;普通初中35所,招生數7273人,在校學生數22057人,畢業生數8005人;小學133所,招生數10198人,在校學生數57252人,畢業生數8097人。
2019年,武陟縣建成大虹橋、詹店2所公辦幼兒園,新增城鄉小學和幼兒教育學位2050個,新建教師周轉宿舍200套。籌資9266萬元,為教師年人均增資4160元,離退休人員年人均增資2040元。

科技

截至2018年,武陟縣共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7家,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1家,省創新型(試點)企業4家,省節能減排科技創新示範企業10家,省科技小巨人培育企業5家,省知識產權優勢企業3家,4家企業通過知識產權管理標準認證,74家企業通過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備案,16家企業通過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備案。共建成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3家、院士工作站1家、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60家。
2019年,武陟縣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25%,高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16%,財政投入科技經費6088萬元,新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8家,總數45家,佔全市的32.6%。8家企業進入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庫,新增市級以上中小企業創新平台20個。

文體事業

2019年,武陟縣全民健身館等11個公共服務項目交付使用,開工建設興華遊園,建成2座城市書房。

醫療衛生

截至2018年,武陟縣共有衛生機構30個。其中縣級醫院12所,鄉鎮衛生院14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衛生監督所1個,婦幼保健站1個,中等專業衛生技術學校1個。醫院、衛生院共有床位3395張。共有衛生技術人員1788人。
2019年,武陟縣精神衛生醫院建成投用。啟動縣醫養一體化示範中心項目,完成4所鄉鎮特困供養機構改造提升,實施14所慈善幸福院建設工程,建成7個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

社會保障

2019年,武陟縣投入5556萬元實施扶貧項目134個,完成25個村飲水安全提升工程,改造農村危房192戶。新建8所醫養中心,入住建檔立卡貧困戶重度殘疾人162人。打造產業扶貧基地20個,帶動3080戶貧困戶穩定就業。募集各類慈善資金2200餘萬元,完成3483人和13個貧困村脫貧任務。

旅遊


截至2018年,武陟縣共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21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84處,縣級保護點112處。國家館藏一級文物1件,二級文物31件,三級文物431件。
武陟歷史悠久。境內有仰韶、龍山文化遺址,唐代古建築妙樂寺塔,明清佛道合一的千佛閣,清雍正皇帝下諭建造的黃河第一龍王廟--嘉應觀等名勝古迹。
1999年6月,江澤民總書記親臨嘉應觀、渠首視察,並為“嘉應觀”欣然題詞。嘉應觀、妙樂寺塔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妙樂寺塔,又名妙樂寺真身舍利塔,位於河南焦作武陟縣城西7.5公里處,建於後周顯德二年。據碑載:佛祖舍利靈骨,建寶塔一十九所,妙樂寺塔其一也,序列第十五。妙樂寺塔高34.19米,塔二層以上南、東、西壁佛龕內置佛像,計17尊,兩鐵佛,其餘為玉佛。2001年6月25日,妙樂寺塔作為五代時期古建築,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千佛閣位於武陟縣城內南大街北端,建於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青咸豐元年(1856年)重修。三檐歇山頂迴廊式建築,大額枋正面有雕花三組。1986年11月,公布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嘉應觀,俗名廟宮,又稱黃河龍王廟,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是雍正皇帝為治理黃河水患,御祭龍王,特下詔書建造的行宮、廟觀。始建於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歷時四載。嘉應觀是集宮、廟、衙三位一體黃淮諸河龍王廟,建築風格形似故宮,主要包括山門、御碑亭、治河功臣殿、中大殿、禹王閣等,規模宏大,有“北京小故宮”之美譽。
吉祥寺位於武陟縣北郭鄉東草亭村,現存有大殿五間和東配殿三間,佔地面積約5畝,有著很高的文物保護價值。解放后,該村利用寺院舊址辦起了村小學,1961年,黃果樹作為稀有木物,被批准為武陟縣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吉祥寺被批准為武陟縣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12月永宏法師、德林法師、德政禪師應邀入住吉祥寺組建僧團和募集資金。
念定寺位於北郭鄉清風嶺上的索余會村,是清風嶺三寺之一,另外兩座寺院是東草亭村的焦作武陟縣吉祥寺和高余會村的焦作武陟縣崇寧寺,始建年代不詳,有古碑記載明、清重修,保存明、清時期的石經幢和水陸畫頗有文化研究價值,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政府批准為佛教活動場所,現有大殿一座,可用土地50畝。2013年春節,印施法師(擔任住持)、釋德政禪師擔任書記應邀進駐本寺組建僧團和募集資金。
地方特產
武陟縣的土特產品有三大類。第一類是工藝品類,主要有葯虎(虎頭枕)和工藝掛毯;第二類是保健品類,主要有著名的四大懷葯(懷山藥、懷地黃、懷牛膝、懷菊花)和冬凌草(有野生和人工種植兩種);第三類為食用類,主要有武陟油茶、黃河鯉魚等10餘種。
四大懷葯
武陟縣地處黃、沁河交匯處,土壤肥沃,四季溫差明顯,很早就有種植地黃、牛膝、山藥、菊花四種中藥材的傳統習慣。
懷地黃是一種常用的中藥材,取根塊入葯。鮮地黃直接焙乾,稱生地,有很高的清熱涼血醫效。《神農本草經》說它:“久服輕身不老,生者優良。”近代有關資料記載,懷地黃還有與腎上腺皮質激素相似的功效。經加工后的熟地黃,生精血,補肝腎,填骨髓,長肌肉,是很好的補益葯。
懷牛膝以其莖部有節似牛膝而得名,藥用根部。牛膝藥效甚高,主利腰腎、通經絡、破淤活血、消積導滯、清利二便。《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稱“久服輕身耐老”。明代著名藥學家李時珍說:“本經又名百倍,隱語也,言其藥效如牛之力。”近代醫藥學認為,懷牛膝對子宮、腸管有一定的加強收縮及止痛作用。對心血管系統有降壓效果。對外圍血管擴張也有一定的作用。
懷山藥,根塊圓而細長,可供食用。汁少粉多,煎煮不敗,甘甜可口,其營養成分居蔬菜之冠。逢年過節,請客設宴,作拔絲山藥、糖山藥等招待賓客,是一種理想的佳肴。干山藥作藥用,有健脾補虛、滋精固腎、治諸虛百損和五勞七傷的功能。近代科學認為,懷山藥含有豐富的澱粉、糖蛋白、膽鹼、維生素丙等多種營養成分,是滋補強身、療食相兼的佳品。山藥蛋和根塊有同等功效。
懷菊花,花、葉、莖皆可入葯。古代醫學認為,懷菊花得天地之清氣,含金水之精英,飽經露霜、備受四氣、善清上焦邪熱、疏風解毒,清肝明目,安腸胃,調四肢,解渴消毒。久服利血氣,輕身耐老,延年益壽。近代臨床報道:用開水沖泡作茶飲,對高血壓、頭痛、失眠等癥狀有明顯療效。
“四大懷葯”通過東南亞國際市場行銷世界各地,久負盛名,國外稱之為“懷參”,和“人蔘”等相提並論,可見其被珍視程度。特別是懷山藥,日本、歐美各國稱為“華”葯,以高級滋補品和饋贈品譽滿全球。
武陟油茶
武陟油茶成名於兩千多年前的秦朝末年,公元前206年,楚漢相爭時劉邦受傷於武陟縣,住在姓呂的家裡。呂以膏湯積殼茶食之,三個月後劉邦傷愈。劉邦有詩云:“佳膳出武德兮,膏湯勝宮筵。”劉邦即位后,在長安思食膏湯不得,即召呂某入宮,封為五品油茶大師,封油茶為御膳。
武陟縣油茶是歷史悠久的傳統特產,在焦作名吃中堪稱一絕,既是飯,又是茶。它是由多種天然綠色食品麵粉、花生、芝麻、豆類、果仁等加上多種天然調料精製而成;由於它味感純厚、香氣馥郁、濃而不膩、淡而不寡、製作快捷、食用方便、老少皆宜,具有益肝、健胃、潤肺、補腎、提神生津、強身益壽等多種功能,因而馳名中外,遠銷港、台、日本等東南亞和西歐地區。
馬宣寨大米
馬宣寨大米,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馬宣寨大米色澤潔白,透明有潤澤,飯軟而不粘,涼飯不返生,米飯有清香味。
2010年03月25日,農業部批准對“馬宣寨大米”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武陟大米
武陟大米,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武陟地處黃河中下游的分界線,水資源充沛,土地平闊肥沃,形成了豐富的農產品地理標誌資源,“武陟大米”通過黃河水灌、荷稻混種、土法施肥、天敵捕蟲的“古法”種植技術通過了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認證。
2010年12月07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武陟大米”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代表人物


毛昶熙
毛昶熙
“竹林七賢”中的向秀、山濤,明代禮部尚書何塘,三代帝王之師李堂傑,清代名人毛昶熙等歷史名人的故里都在武陟。
山濤(205-283年)字巨源,河內懷(今武陟西小虹村)人,西晉大臣,學者,“竹林七賢”之一。曾任吏部尚書,其推薦人才的“山公啟事”被後人讚許。著有文集,已佚,今有輯本。
向秀(約227-272年)字子期,河內懷(今武陟西尚村)人,魏晉時期哲學家、文學家,擅長詩賦,“竹林七賢”之一。曾註釋《莊子》。《思舊賦》頗有名,作品多散佚。
何塘成化十年(1474年),何瑭出生於武陟小何井,次年遷居何家營。字粹夫,號柏齋,又號虛舟,世稱柏齋先生,明代著名的文學家,理學家,音樂家,數學家。何塘出身於官宦世家,官至南京右都御史。
李堂傑三代帝王之師。(1798-1865)字樹南,號文園,又號強齋,謚號文清,河南河內人,清朝道光年間壬午科進士,先後任翰林院庶吉士、編修、侍讀、太常寺少卿、工部尚書、禮部尚書、軍機大臣、戶部尚書等職。
毛昶熙(1817-1882)河南懷慶府武陟縣人。字旭初。道光進士。先後任內閣學士,禮部侍郎,授左都御史,工部尚書,吏部尚書,翰林院掌院學士,兵部尚書。
劉陽光詩人,生於西仲許村,多部詩歌流傳於世。

獲得榮譽


2006年,武陟縣榮獲全國食品工業強縣。
2009年,武陟縣榮獲河南省平安建設先進縣。
2013年,武陟縣入選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
2014年,武陟縣榮獲國家衛生縣城。
2016年,武陟縣入選2015年國家園林縣城。
2017年2月,武陟縣入選第二批河南省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
2017年12月,武陟縣榮獲河南省林業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
2019年1月,武陟縣入選第三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
2019年3月,武陟縣入選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
2019年8月,武陟縣被評為2019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
2019年11月,武陟縣入選第二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
2020年7月,武陟縣榮獲河南省食品安全示範縣。
2020年12月,武陟縣入選第二批全國農村公共服務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