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元振
唐朝時期宰相兼名將
郭元振(656年-713年),男,名震,字元振,以字行,并州陽曲縣(今山西省太原市陽曲縣)人,生於魏州貴鄉(今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唐朝時期宰相兼名將,濟州刺史郭愛之子。
出身太原郭氏,進士及第,起家通泉縣尉。因寫作《寶劍篇》而得到武則天的賞識,授右武衛鎧曹參軍、奉宸監丞。又進獻離間計,使得吐蕃發生內亂,授主客郎中。大足元年(701年),出任涼州都督、隴右諸軍大使,北卻突厥、西走吐蕃、大興屯田,促進涼州地區得以安定發展,遷左驍衛將軍、安西大都護。因反對引入吐蕃軍隊攻打娑葛而得罪宰相宗楚客,險遭陷害。景雲元年(710年),入為太僕卿。次年,拜同中書門下三品、吏部尚書,改兵部尚書,封館陶縣開國男,成為宰相。先天二年(713年),再次拜相,參與肅清太平公主集團,進封代國公,出任朔方軍大總管。參加唐玄宗驪山講武,犯下軍容不整之罪,坐罪流放。
開元元年,遷饒州司馬,抑鬱而終,時年五十八歲,追贈太子少保。
咸亨四年(673年),年僅十八歲的郭元振考中進士,被任命為通泉縣(今四川射洪)縣尉。在任內,郭元振常做些違法之事,甚至鑄造私錢、掠賣人口,百姓對他非常厭惡並深以為苦。
長壽二年(693年)為止,郭元振還在通泉縣任上。後來,武周皇帝武則天得知此事,將郭元振召入京城,準備將他治罪,卻在與他交談之後,發現他才華橫溢,便索要他的文章。郭元振便把自己所作的《寶劍篇》呈上,武則天大加讚賞,讓學士李嶠等人進行傳閱,並任命他為右武衛鎧曹參軍,后又進封奉宸監丞。
萬歲通天元年(696年),吐蕃請和,武則天命郭元振出使吐蕃。
聖歷二年(699年),吐蕃內亂,論欽陵被誅殺,其弟贊婆率部降周。武則天聞訊后,命郭元振與河源軍大使夫蒙令卿率騎兵前往迎接。
久視元年(700年),吐蕃大將麹莽布支入寇涼州,被涼州都督唐休璟擊退。郭元振也因參與軍機,被封為主客郎中。
長安元年(701年),郭元振升任涼州都督、隴右諸軍州大使。當時,涼州南北不過四百多里,突厥、吐蕃常來侵擾,涼州軍民深以為苦。郭元振到任后,在南部邊境的硤口修築和戎城(今甘肅古浪),在北部邊境的沙漠中設置白亭軍(今甘肅民勤東北),控制了涼州的交通要道,將涼州邊境拓展了一千五百里。從此,突厥、吐蕃的兵馬再也無法到州城侵擾。郭元振又讓甘州刺史李漢通實行屯田政策,充分利用當地的河流土地從事農業生產。此前,涼州地區的穀子每斛高達數千錢,而屯田后,一匹細絹就可以換到數十斛糧,積存的軍糧可供數十年之用。郭元振擅長安撫、統治百姓,在涼州任職的五年中,深受當地各族百姓敬仰,並且法令嚴正,軍紀嚴明,使得治下牛羊遍野,路不拾遺。
神龍二年(706年),郭元振改任左驍衛將軍、檢校安西大都護。次日,郭元振身穿素服前往弔唁,半路上遇到娑葛的士兵。敵軍沒料到郭元振會來,也不敢輕舉妄動,忙說是來迎接他的。郭元振走進帳中,弔唁贈禮,哭得非常悲傷,並留下幫助料理喪事。娑葛被郭元振的誠意打動,向唐朝派去使者,進獻良馬五千、駱駝二百、牛羊十餘萬。不久,朝廷任命郭元振為金山道行軍大總管。
景龍二年(708年),娑葛與阿史那闕啜忠節不和,多次發生衝突。闕啜忠節由於兵少將微,逐漸不敵。郭元振遂奏請將闕啜忠節召入京師宿衛,將其部落遷徙到瓜州(今甘肅安西東南鎖陽城)、沙州(今甘肅敦煌西)一帶。闕啜忠節率部東撤,在播仙城(今新疆且末西南)與唐朝西域經略使、右威衛將軍周以悌相遇。周以悌勸他不要入朝,賄賂宰相宗楚客、紀處訥,聯合安西軍與吐蕃軍共擊娑葛,並求冊阿史那獻為可汗,以招撫突厥十姓人馬,這樣既能報娑葛相欺之仇,又可以保住對部落的控制,勝於入朝受制於人。闕啜忠節深以為然,便率軍攻陷於闐坎城,並遣使厚賄宗楚客、紀處訥。
由於娑葛兵勢甚盛,郭元振屯兵疏勒,設柵於疏勒赤河(今克孜勒河)河口,不敢出擊。娑葛趁闕啜忠節迎接馮嘉賓時,派兵偷襲,生擒闕啜忠節,殺死馮嘉賓。不久,呂守素、牛師獎先後遇害。娑葛乘勝攻陷安西,斷絕四鎮之路。郭元振便將娑葛的信呈給唐中宗。宗楚客大怒,奏稱郭元振有不臣之心,征他入朝,準備治罪。郭元振派兒子郭鴻走小路將實際情況向唐中宗一一奏明,請求留在西域穩定局勢,不敢返回朝中。不久,周以悌被流放白州(今廣西博白),唐中宗再次任命郭元振為安西大都護,下詔赦免娑葛的罪行,並冊立為十四姓可汗。
景雲元年(710年),宗楚客等人在政變中被殺,唐睿宗繼位,郭元振被征拜為太僕卿,加銀青光祿大夫。郭元振離任時,安西各部落的酋長有的甚至劃破臉面、痛哭相送。剛剛行到玉門關,離涼州還有八百里時,涼州百姓就已經準備好壺漿歡迎。
先天元年(712年),唐睿宗退位,唐玄宗繼位,郭元振出任朔方軍大總管,修築豐安(今寧夏中衛西)、定遠城(今寧夏平羅南),使戍守軍隊得以有屯駐之所。
先天二年(713年),郭元振以兵部尚書之職再次擔任同中書門下三品。七月,唐玄宗誅殺太平公主,郭元振親自率兵保護太上皇唐睿宗,在中書省宿衛十四夜,因功進封代國公。不久,郭元振兼任御史大夫,出為朔方大總管,防備突厥。
先天二年(713年)十月,唐玄宗在驪山舉行軍演,並親自擂鼓。郭元振突然出班奏事,打亂了軍演。唐玄宗見軍容不整,非常生氣,命人將郭元振立即斬首。劉幽求、張說勸諫,唐玄宗便赦免了郭元振的死罪,將他流放到新州(今廣東新興)。不久后,唐玄宗念及郭元振昔日功勞,十一月二十八日受尊號時專門特赦郭元振,起複他為饒州(今江西鄱陽)司馬。郭元振遭此挫折,心情抑鬱,在赴任途中病逝,終年五十八歲。
開元十年(722年),郭元振被追贈為太子少保。
郭元振著有文集二十卷(或二十二卷),《定遠安邊策》三卷,《安邦策》一卷,《九諫書》一卷。
《全唐文》收錄其奏疏五篇:《劾趙彥昭韋嗣立韋安石奏》《論去四鎮兵疏》《離間欽陵疏》《論闕啜忠節疏》《上安置降吐谷渾狀》
《全唐詩》收錄其詩作23首:《古劍篇》(寶劍篇)《塞上》《寄劉校書》《同徐員外除太子舍人寓直之作》《春江曲》《王昭君三首》《子夜四時歌六首》《二月樂游詩》《十月樂游詩》《螢》《蛩》《雲》《野井》《米囊花》《惜花》《蓮花》。
關係 | 姓名 | 備註 |
父親 | 郭愛 | 以濟州刺史之職致仕。 |
妻子 | 不詳 | |
妾室 | 薛瑤 | 新羅貴族薛承沖之女 |
兒子 | 郭鴻 |
郭元振十六歲時在太學讀書,家中給他送來四十萬錢。這時,有一個穿著喪服的人到他門前請求救濟,並稱:“我祖宗五代都沒有安葬,希望您能接濟我,讓我能夠辦理喪事。”郭元振聽后,也不問他姓名,就把家中寄來的錢全部給了他,沒有絲毫吝惜之色。
野史記載郭元振年輕時相貌俊美,多才多藝,宰相張嘉貞欲納為女婿,但他有五個女兒,難分高下,不知選誰是好,於是讓五女各持絲線,在帳幔前讓郭元振任意牽取,牽走的就是許配給他,郭元振牽了一根紅線,結果是張嘉貞第三女,郭元振就娶她為妻。後人雖指出此故事不足取信,但“牽紅線”這一說法就是從這兒來的。
兵部尚書代國公贈少保郭公行狀
張說
公名震,字元振,本太原陽曲人也。大父任相州湯陰令,因居於魏。公少倜儻,廓落有大志,儀觀雄傑,身長七尺,美須髯。十六入太學,與薛稷、趙彥昭同業。時有家僕至,寄錢四百千以為學糧,忽有一人,縗服叩門云:“五世未葬,棺柩各在一方,今欲齊舉大事,苦乏資用。聞君家信至,頗能相濟否?”不問姓名,以車載去,一無所留,深為趙、薛所誚。公怡然曰:“濟彼大事,亦何誚焉?”
十八擢進士第,其年判入高等,時輩皆以校書正字為榮,公獨請外官,授梓州通泉尉,至縣,落拓不拘小節,嘗鑄錢,掠良人財,以濟四方,海內同聲合氣,有至千萬者。則天聞其名,驛徵引見,語至夜,甚奇之。問蜀川之跡,對而不隱,令錄舊文,乃上《古劍歌》,其詞曰:“君不見,昆吾鐵冶飛炎煙,紅光紫氣俱赫然。良工煅煉凡幾日,鑄得寶劍名龍泉。龍泉顏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嘆奇絕。琉璃玉匣吐蓮花,錯鏤金環生明月。正逢天下無風塵,幸且用防君子身。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綠龜鱗。非直結交遊俠子,亦曾親近英雄人。那知中路遭棄捐,零落漂淪古獄邊。雖則沈埋無所用,猶能夜夜氣衝天。”則天覽而佳之,令寫數十本,遍賜學士李嶠、閻朝隱等。遂授右武衛胄曹右控鶴內供奉,尋遷奉宸監丞。
屬吐蕃請和親,令報命至境上,與贊普相見,宣國威命。責其翻覆,長揖不拜,瞋目視之,贊普曰:“漢使多矣,無如公之誠信。”遠近疆界,立談悉定,因遺金數十斤而還,公悉以進上,奏言:“揣彼上下之情,人倦其隸役久矣,咸願早和,大將論欽陵不爭四鎮,獨不欲耳。但國家每歲不絕其使,而欽陵常不稟命自然,彼蕃之人,怨欽陵日深,望國恩日甚。設欲廣舉兵徒,難矣,斯乃反間之微旨也,必可使其上下俱懷猜阻矣。”則天甚然之。無何,吐蕃君臣果相疑貳,遂誅欽陵,弟替婆及其兄子莽布支並來降,公聲名籍甚。授御史,加朝散大夫,遷主客郎中。
吐蕃與突厥連和,大入西河,破數十城,圍逼涼州,節度出城戰沒,蹂禾稼斗米萬錢。則天方御洛城門酺宴,涼州使至,因輟樂,拜公為涼州都督兼隴右諸軍大使,調秦中五萬人,號二十萬,以赴河西。公至涼州,吐蕃素聞威名,相謂曰:“我贊普猶懼,吾輩何可敵乎?”相率而去,公收合餘眾,繕修城壁,施法令,屯田一年而復,公之功也。公以涼州西拒吐蕃,北有突厥,久示其弱,未揚天威,因徵隴右兵馬一百二十萬,號二百萬集於湟州,營幕千里,舉烽號令。時宗楚客為相,素與公不協,令人告變,則天惶懼,計無所出。狄仁傑、魏元忠、韋安石、李嶠、宋璟、姚崇、趙彥昭、韋嗣立、張說二十五人抗表請保,如公有異國,並請身死籍沒,則天由是稍安。兵既大集,人又知教,分兵十道齊進,過青海,幾至贊普牙帳。贊普屈膝請和,獻馬三千匹,金三萬斤,牛羊不可勝數。公大張軍威,受其蕃禮而還。既伏西戎,震威北狄,突厥獻馬二千匹,所獲涼州人士,皆放歸塞上。從此方鎮肅清,蕃落畏慕,令行禁止,道不拾遺,凡所規模製作,率為後法。河西隴右十餘處,置生祠堂,立碑頌德,閻立均等為其文。
尋有詔許入朝,公素無第宅,寄居友人之舍,候鼓入朝。忽有人馬前送狀,開緘前人已去,狀中惟有物數,而無姓名,便於樹下獲騾馬二十餘匹,帛三千匹。公曰:“豈非太學請葬之士乎?”因以買宅居止,薛稷、趙彥昭聞之,皆嗟嘆良久。景龍年中,宗楚客、韋處訥等潛結朋黨,憎功害能,授公驍騎大將軍兼安西大都護四鎮經略使金山道大總管。時烏質勒久恃眾倨傲,不屈朝廷,縱兵遠掠,道路不通。公以眾寡不敵,難以力制,因率麾下數十騎,徑入部落。烏質勒大出兵衛出迎,望見公威容端毅,風鬣若神,不覺屈膝,因而下拜。公宣國威命,抗聲與語,自朝至暮,雪深尺余,竟不移足,質勒頻拜伏。語畢歸帳,相去二十餘里,質勒久立雪中,倉卒疾發,是夜暴卒。其嗣子娑葛集諸將曰:“漢使殺我君父,今須復讎。”大舉兵眾將追殺。公聞質勒死,遲明,素服來吊,道路相逢,兵圍數匝。娑葛見公忽來,未之敢逼,但言衛護漢使。公至其帳下,大哭流涕,因撫定其嗣,蕃人大喜。留數十日,助其葬事,娑葛獻馬三千匹,牛羊十餘萬,移居千里,西域無事,道路肅清。諸蕃聞之,遣使歸降者十餘國。時人語之曰:“郭元振詭殺烏質勒。”知娑葛與闕啜有釁,奏請移於瓜州,制從之。會中書令宗楚客受金,遂寢其事,公具以狀聞。楚客恃勢囑請,召公將陷之,公不從,又奏請斬楚客,清蕃落。時韋庶人竊弄國權,中宗竟不之省也。
初,安西南有毒河源,遠在蔥嶺西北河岸百步,人畜踏之者輒死。公威振西域,所向無不從者,因驗念圖經。知其源,率兵三萬人,歷於闐、康居、大食等十餘國。所過之國,令供資糧,仍署其國王為左右總管,率兵前進。北至蔥嶺,牙帳前十二國王兵百餘萬。其河源上有大樹,高千餘尺,垂陰數頃,大軍至日,有黃龍繞樹,以口吐毒氣而拒官軍,三軍悉睹焉。公手書操檄文,令左拾遺張宣抗聲讀之畢,黃龍解樹而下,公率諸軍誅之,數日方倒,聚而焚焉。河源且絕,數十里內悉為良田,在安西十餘年,四鎮寧靜。韋庶人知政,屢徵不至,因下偽詔,令侍御史呂守素、中丞馮家賓相繼巡邊,欲將害之。未及,皆為娑葛等諸蕃劫殺之。
睿宗即位,徵拜太僕卿,敕至之日,舉家進發。安西士庶,諸蕃酋長,號哭數百里,或剺面截耳,抗表請留,因紿之而後即路。其至玉門關也。去涼州八百里,河西諸州百姓蕃部落,聞公之至,貧者攜壺漿,富者設供帳,聯綿七百里不絕。公旌節下玉門關,百姓望之,宛轉叫呼,聲動岩谷,自朝至暮,傳呼至涼州。涼州城中男女在衢路,並歌舞出城,咸言我父至矣,通夜城門不受禁制。都督司馬逸客聞之。謂公近矣,陳兵出迎,會候騎至,雲始入玉門關,都督嗟嘆良久,且狀聞。至京,同中書門下三品,加銀青光祿大夫,遷兵部尚書,封館陶縣男,依舊知政事。尋轉吏部尚書,知選舉。囑請不行,大收草澤,睿宗屢下詔褒美。后默啜大寇邊,拜刑部尚書,充朔方道行軍大總管,築豐安、定遠等城,以拒賊路。尋加金紫光祿大夫,再遷兵部尚書知政事,仍舊元帥。
會太平公主、竇懷貞潛結凶黨,謀廢皇帝,睿宗猶豫不決,諸相皆阿諛順旨,惟公廷爭不受詔。及舉兵誅竇懷貞等,宮城大亂,睿宗步出肅章門觀變,諸相皆竄外省,公獨登奉天門樓躬侍。睿宗聞東宮兵至,將欲投於樓下,公親扶聖躬,敦勸乃止。及上即位,宿中書十四日,獨知政事。因下詔曰:“大臣立事,夷險不易;良相升朝,安危所系。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上柱國、館陶縣開國伯元振,偉才生代,宏量匡時,經綸文武,今之王佐;出入將相,古之人傑。夙侍帷扆,疇咨廟堂,思致堯、舜,以期管、樂。朕往在儲闈,登寶位,每觀其仗義感激,願制凶邪,立誠慷慨,密陳宏益:爾其至矣,朕實嘉之。頃者梟獍興謀,干戈作釁,太上皇帝既命朕除討,元振又馳奉宸極,始則齎予為弼,終則寧朕問安,可謂格於皇天,貫於白日。元惡既翦,庶物惟新,昌言是圖,朕豈忘舊?宜開井邑,永誓山河,可進封代國公。賜實封四百戶,物一千段,子五品官。”
尋兼御史大夫、天下行軍大元帥。是歲,大徵兵眾,閱武驪山,兵一百萬,號三百萬,並奉公節度。是日三令之後,上將親鼓,公慮有大變,因略行禮。上大怒,引坐纛下,紫微令張說犯鱗而諫,上乃曰:“元振有保護之功,宜舍軍法流新州。”未至,屬開元元年冊尊號,赦曰:“元振往立大功,保護於朕,頃因閱武,頗失軍容,責情放逐,將收後效。可饒州司馬。”未至,卒於道,時年五十八。有集二十二卷。文章有逸氣,為世所重。
睿宗嘗曰:“元振正直齊於宋璟,政理逾於姚崇,其英謀宏亮過之矣。”舊於宣陽里居二十餘年,不至諸院馬廄。每朝回,對二親言笑,歸室儼如也,不問家事。與狄仁傑、朱敬則、魏元忠、李嶠、韋安石、趙彥昭、韋嗣立、薛稷、張說等為忘言之友。
事父母以孝聞,父愛,授濟州刺史,后以為相,奏請解職,授銀青光祿大夫濟州刺史致仕。公歿后,二親猶在,自我唐受命,宰臣有二親者,惟公而已。
題解:
本文為唐代郭元振行狀,選自《張燕公集》卷六,《全唐文》卷二百三十三亦錄有本文。作者張說,唐代幽州范陽人。作者張說,字道濟,一字說之。原籍范陽(今北京一帶),世居河東(今山西永濟),其後徙家洛陽。唐代文學家,詩人,政治家。玄宗朝官至宰相,封燕國公。兩《唐書》有傳。
郭震,字元振,以字行,魏州貴鄉人。祖籍為太原陽曲人。郭元振早年舉進士,授通泉尉。累官至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館陶縣男,進代國公。因事觸怒玄宗,貶官流新州。未幾,再起用為饒州司馬,在赴任途中去世。本文開頭即言明其祖籍,“本太原陽曲人也”,則其祖先本是太原陽曲人,後來到了他的祖父(所謂“大父”)因官至相州湯陰縣令,方才徙居魏州貴鄉。《舊唐書》《新唐書》皆有傳記。
作者張說與郭元振屬同朝為官,本文後來被收錄入《張燕公集》,撰寫時間在唐玄宗開元元年(公元713)以後不久,比《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要早問世300多年。既然張與郭元振同朝為官,元振死後,張又為其撰寫形狀,屬於當朝人記述當代事之性質,因而要比晚出300年之《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有關郭元振之記載可靠很多。
《舊唐書·卷九十七·列傳第四十七》
《新唐書·卷一百二十二·列傳第四十七》
《資治通鑒·卷二百五·唐紀二十一》
《資治通鑒·卷二百七·唐紀二十三》
《資治通鑒·卷二百八·唐紀二十四》
《資治通鑒·卷二百九·唐紀二十五》
《資治通鑒·卷二百一十·唐紀二十六》
《欽定全唐文·卷二百三十三·兵部尚書代國公贈少保郭公行狀》
唐建中元年(780年),郭元振與裴寂、劉文靜等三十四人被定為功臣上等。
唐建中三年(782年),唐德宗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並為他們設廟享奠,其中就包括“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代國公郭元振”。
唐大中二年(848年),唐宣宗擇取功臣三十七人,將他們的畫像掛在凌煙閣,郭元振名列其中。
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慣例,為古代名將設廟,七十二位名將中亦包括郭元振。
北宋年間成書的《十七史百將傳》中,郭元振亦位列其中。
郭元振守邊多年,無顯赫武功,以建設、安撫見長,故能“克致隆平”,“安遠定邊”。他“武緯文經”,以誠信對待邊疆少數民族,因而深得他們的愛戴,能化干戈為玉帛,不戰而屈突厥、吐蕃之兵,這就是所謂的“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了。此等邊將,對於保持邊疆穩定、維護國家統一,具有重要作用。
李旦:元振正直齊於宋璟,政理逾於姚崇,其英謀宏亮過之矣。
李隆基: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郭元振,偉材生代,宏量鎮時。經綸文章,今之王佐;出入將相,古之人傑。
張說:公少負氣縱橫,遣意磊落,作尉巴蜀,不修名檢,及登朝受任,屢使遐方,霜明烈心,玉立貞節。言行忠正,居取儉約,飭體雜於皇王,致君期於堯舜。公務之暇,手不釋卷,雖子弟家人,未嘗見其喜怒。前後上事切諫得失十數道,俱焚其藁草,不以語人,故朝廷莫知也。
劉肅:郭元振、薛訥、李適之等,咸以立功邊陲,入參鈞軸。
杜牧:①郭代公元振,亦進士也,鎮涼州僅十五年,北卻突厥,西走吐蕃,制地一萬里,握兵三十萬,武氏惕息不敢移唐社稷。②周有齊太公,秦有王翦,兩漢有韓信、趙充國、耿恭、虞詡、段熲,魏有司馬懿,吳有周瑜,蜀有諸葛武侯,晉有羊祜、杜公元凱,梁有韋睿,元魏有崔浩,周有韋孝寬,隋有楊素,國朝有李靖、李勣、裴行儉、郭元振。如此人者,當此一時,其所出計畫,皆考古校今,奇秘長遠,策先定於內,功后成於外。
歐陽修:①元振雖少雄邁,及貴,居處乃儉約,手不置書,人莫見其喜慍。建宅宣陽里,未嘗一至諸院廄。自朝還,對親欣欣,退就室,儼如也。②元振功顯節完,一跌未復,世恨其蚤歿雲。
張預:孫子曰:“智者必雜於利害。”元振請不罷四鎮兵。又曰:“親而離之。”元振間吐蕃而誅欽陵。又曰:“能使敵人不得至者,害之也。”元振置和戎、白亭二城,而虜不得近涼州是也。
陳元靚:文武兼任,嫡系唐室。拔自儒官,顯提戎律。承祖周教,洞孫吳術。西土底寧,功庸奚匹。
陳子龍:自漢以後,文武漸分,然猶有虞詡、諸葛亮、周瑜、陸遜、司馬懿、羊祜、杜預、溫嶠、謝玄、韋睿、崔浩、李靖、裴行儉、郭元振、裴度、李德裕、韓琦、李綱、虞允文之徒奮策儒素建功閫外,為時宗臣。彼豈必有摶虎之力,射鵰之技哉?不過深明古今之事,能決機宜之便耳。
在唐代傳奇小說集《玄怪錄》中,有一篇《郭代公》,講述郭元振解救民間少女,殺死豬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