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欽陵

吐蕃政治家、軍事家

論欽陵,全名(噶爾·欽陵贊卓),藏族,吐蕃政治家、軍事家。祿東贊之子,其祖世代為吐蕃貴族,姓薛氏。

唐乾封二年 (667年)祿東贊去世,因為吐蕃贊普年幼,欽陵掌握朝政。吐蕃語稱宰相為論,而欽陵實為吐蕃宰相,故史稱為論欽陵。670年,論欽陵攻佔安西四鎮,唐高宗命薛仁貴討伐。論欽陵於大非川之戰中殲滅十萬唐軍,繼而控制青海西部,薛仁貴與之約和而還。 678年,論欽陵在青海之戰中攻滅18萬唐軍。永淳元年(682年),論欽陵又進犯唐朝柘、松、翼等州。

武周長壽元年(692年),安西之戰中王孝傑大破吐蕃,收復安西四鎮,重置安西都護府,發兵駐守。696年,論欽陵在素羅汗山之戰中大敗周軍,要求割讓安西四鎮與突厥十姓之地,但被武周拒絕。武則天遂採用離間計除掉論欽陵,激化其與吐蕃贊普的矛盾。

699年,吐蕃贊普捕殺論欽陵黨羽2000餘人,論欽陵兵潰自殺。武則天招降其餘黨,於是其弟贊婆率領余部歸降武周,其子弓仁率吐谷渾部一併歸降武周。

人物關係


人物生平


代理國政

唐高宗永徽元年(650),松贊干布逝世,芒松芒贊繼贊普位。因為贊普年幼,由祿東贊攝理政務。唐乾封二年 (667)祿東贊去世,即由欽陵掌握朝政。吐蕃語稱宰相為論,而欽陵實為吐蕃宰相,故史稱為論欽陵。祿東贊父子掌吐蕃朝政長達七十年之久。

攻佔安西

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四月,欽陵攻佔了龜茲(今新疆庫車)、焉耆(今(新疆焉耆)、疏勒(今新疆喀什)、於闐(今新疆和田)等安西四鎮,切斷了唐朝到西北一線以至中亞的交通,對唐王朝造成了極大威脅。
在此之前,吐蕃早將原居住在今青海西部的吐谷渾擊潰,佔據其地,進逼河湟。此刻又佔據安西四鎮,唐王朝深感不安。

威名大震

唐朝命薛仁貴為邏逤(今拉薩)道行軍大總管,以左衛員外大將軍阿史那道真、左衛將軍郭待封為副帥,率兵五萬前來青海,借護送吐谷渾主回國的名義,征伐吐蕃。這年八月,薛仁貴進抵大非川(今海南州切吉草原),留郭待封領兩萬兵屯於大非嶺上保護軍需輜重,待命而進。
薛仁貴自率大部倍道去烏海(今海南境之黑海),欲圖給吐蕃以一次奇襲。這時,吐蕃方面早有準備。欽陵親自從安西移部青海,統所部四十萬駐紮於大非川的西南,以逸待勞。當薛仁貴率軍進到河口,遇到一支蕃軍,大敗之。郭待封聞薛軍已有捷,遂不聽薛仁貴將令,提前率領所有軍隊輜重向烏海而進,欲圖爭功。中途,欽陵指揮蕃軍二十萬截擊,俘獲全部軍糧輜重及許多唐軍將士,郭待封大敗而走。薛仁貴聞警,率部急退回大非川。欽陵集兵四十萬圍殺,唐軍大敗,薛仁貴“與欽陵約和而還”。
此一戰(大非川之戰),欽陵以絕對優勢的兵力大敗了薛仁貴,青海西部被吐蕃所控制。欽陵之威名則又大大地擴揚開來。
675年安西四鎮、西域重新被唐朝控制。

大破唐軍

儀鳳三年(678年)春天,唐朝以李敬玄為洮河道大總管兼安撫大使、檢校鄯州(今樂都)都督。李敬玄上任后意欲出伐吐蕃。
而此時的欽陵也已作了不少防備工作。這年九月,李敬玄與工部尚書劉審禮統兵18萬抵青海湖,欽陵即率蕃軍迎戰,唐軍戰敗。劉審禮被俘虜。當時劉審禮深入敵營而戰死,李敬玄聽后“狼狽卻走”,屯兵於承風嶺(今拉脊山一帶),靠泥溝而守寨。
欽陵指揮蕃兵從高崗往下壓,唐寨岌岌可危。後來幸虧左領軍員外黑齒常之率五百人乘夜襲擊吐蕃營寨,驚退蕃軍,李敬玄才得以率軍返回鄯州。唐朝方面派監察御史婁師德出使吐蕃去講和,欽陵的弟弟贊婆在赤嶺(今日月山)迎接這位唐使,並相約互不相犯。
調露元年(679)二月,芒松芒贊去世,欽陵與芒松芒贊之子器弩悉弄的舅父麴薩若擁立器弩悉弄為贊普。唐高宗聞信后,認為這是徹底打敗吐蕃、使吐蕃真正臣服的時機,與大將裴行儉商議,裴行儉說:“欽陵為政,大臣輯睦,未可圖也。”說明這不是徹底打敗吐蕃、使吐蕃真正臣服的時機。從這裡可以看出欽陵在當時吐蕃國中的威望之高。
永淳元年(682年),論欽陵侵犯唐朝柘、松、翼等州,唐高宗詔令左驍衛郎將李孝逸、右衛郎將衛蒲山發秦、渭等州兵分道抵禦論欽陵。

談判被拒

武周長壽元年(692年)武則天命王孝傑與阿史那忠發兵攻打吐蕃。十月,周軍大破吐蕃,收復安西四鎮,重置安西都護府,發兵駐守。
萬歲通天元年(696年),論欽陵在素羅汗山之戰大破周軍,吐蕃遣使請和,論欽陵請求武周罷免安西四鎮的駐兵,並瓜分十姓突厥之地。郭元振認為他有兼并之心,且四鎮、十姓歸附已久,今若割棄,會傷諸國之心,難以管理四夷,被武則天採納,於是拒絕割地。

欽陵之死

論欽陵在與唐朝的戰爭中屢立戰功,其威望越來越高。噶爾氏家族執掌各地兵權,其威望甚至超過了贊普的王族。這使已經成年的贊普器弩悉弄對噶爾氏家族越來越不滿,欲借故剷除之。
695年,器弩悉弄趁論欽陵的弟弟勃論贊刃在西域戰敗之機下令誅殺了他。
萬歲通天元年(696年)論欽陵和弟弟噶爾·政贊藏頓(漢文文獻贊婆)大破王孝傑於素羅汗山(今洮州附近),使吐蕃與武周達成了暫時和解,這件事使器弩悉弄對論欽陵的猜忌越來越重。於是郭元振提出用離間計誅殺論欽陵、瓦解吐蕃,被武則天採用。
聖歷二年(699年)二月,贊普器弩悉弄與大臣論岩合謀,托以狩獵之名前往論欽陵的駐地阿秦地區(吐蕃人對吐谷渾故地的稱呼),捕殺其黨羽兩千餘人。
論欽陵欲發兵討伐,但部將們卻忠於贊普不願抵抗,因此兵潰自殺身亡。
欽陵一死,其弟贊婆於同年四月率部千餘人降周。武則天封贊婆為歸德王、右衛大將軍,令其率部眾守洪源谷(在今甘肅古浪縣西,鄰近青海海北州)。
接著,欽陵的兒子弓仁也率吐谷渾七千餘帳歸降武周,拜為左玉鈐衛將軍、酒泉郡公,后累遷至左驍衛大將軍、朔方副大使,卒后贈撥川郡王,其子亦在朝中為大將軍。

人物影響


武周久視元年(700年),洪源谷之戰爆發。唐休璟對麾下說:“自從論欽陵死後,贊婆歸降,吐蕃大將麹莽布支新接任吐蕃軍隊,人馬雖精,但不通軍事。”於是唐休璟披甲先登,六戰皆捷,大破吐蕃。由此可見論欽陵的影響。

歷史評價


以欽陵為代表的吐蕃勢力為了擴強國域,突襲佔據了吐谷渾故地,控制了青海西部,但是爭奪西域安西失敗,論欽陵要求唐朝撤出安西,但被拒絕。而唐朝失去附國吐谷渾等於失去了一個天然的藩籬。
唐蕃雙方為了各自的利益,就在青海東部農業區以西展開了長期的戰爭較量。欽陵不僅派弟弟贊婆長期鎮守青海,而且自己經常率兵活動於這塊地方。
他首先一舉打敗薛仁貴五萬大軍,徹底控制吐谷渾國土,為吐蕃國勢的壯大,疆域的擴張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之後又接連打退李敬玄、王孝傑大軍,對穩定吐蕃起了極重要的作用。他是一個當之無愧的軍事家,同時也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家。在青海的軍事活動是他一生業績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們可以說,欽陵是吐蕃前期經營青海的一個重要人物,地方史研究中不應忽略此人。

親屬成員


父親:祿東贊
弟弟:贊婆、悉多、於勃論/勃論贊刃
兒子:弓仁
論欽陵兄弟五人,兄早亡,弟弟分別為贊婆、悉多、於勃論。他們長期領兵在邊境,“皆有才略”。贊婆在青海東部專主戰事幾十年。而欽陵自攝政后,總攬大權,對內將吐蕃王朝的政治組織進一步整頓完善,對外則進行武力擴張,兼并諸部,抗衡唐朝,使吐蕃國勢力迅速發展壯大。

文獻記載


欽陵之才

據敦煌藏文文獻記載,欽陵不僅善於作戰,而且能言善辯,極有遠見。在這次戰役之前,唐軍統師王孝傑曾致書欽陵,並贈以粟米、蔓菁籽各一袋,書信聲稱:“吐蕃之軍旅如虎成群,如氂牛列隊,所計之數吾亦相當。諺云:量顱縫帽,量足縫靴。……天降霹靂,轟擊岩石,岩石再大豈能相比?”欽陵複信答道:“小鳥雖眾,為一鷹隼之食物;游魚雖多,為一水獺之食物。麋鹿角雖多,豈能取勝;牛角雖短,卻能取勝。松樹生長百年,一斧足以伐倒;江河縱然寬闊,一(扌庹)之革舟即可渡過。青稞稻米長滿大壩之上,卻入於一盤水磨之中。星斗布滿天空,一輪紅日之光,使之黯然失色。一星焰火足以燒光高山深谷之所有果木樹林;一股泉水源頭爆發山洪,足以沖走所有壩上的果木樹林。滿地土塊之中,若使一石滾動,請觀此一石破碎,還是巨大土塊破碎?……你們之軍旅實如湖上之蠅群,為數雖多,不便於指揮,與山頭雲煙相似,對於人無足輕重也。吾之軍丁豈不是猶如一把鐮刀割刈眾草乎?氂牛雖大,以一箭之微,射之難道不能致死乎?……”連篇累牘,類譬巧喻,真可以說是妙語疊出。
同年九月,唐朝右武衛胄曹參軍郭元振隨吐蕃使者到吐蕃,欽陵提出講和條件,即唐朝撤去安西四鎮的戍兵,並以突厥十姓之地(今新疆境內)轄屬於吐蕃。郭元振說:“四鎮、十姓與吐蕃種類本殊,今請罷唐兵,豈非有吞併之志乎?”⑥欽陵很機智地問道:“使者意我規削諸部為唐邊患邪?我若貪土地財賦,彼青海、湟川近矣,今舍不爭何哉?突厥諸部磧漠廣莽,去中國遠甚,安有爭地萬裡外邪?且四夷唐皆臣並之,雖海外地際,靡不磨滅,吐蕃適獨在者,徒以兄弟小心,得相保耳。十姓五咄陸近安西,於吐蕃遠,俟斤距我裁一磧,騎士騰突,不易旬至,是以為憂也。…”⑦後來雖然唐朝方面考慮到邊疆重地,不能輕易送他人,沒有答應這一要求,但從這一事件可以看出,欽陵其人的深謀遠略以及在保住吐蕃不被兼并時發揮的作用。
欽陵兄弟在吐蕃執政數十年,權傾當朝。贊普器弩悉弄隨著年長,意欲收回旁落的國事大權。聖歷二年(699)二月,贊普與大臣論岩乘欽陵在外之機,捕殺其親黨兩千餘人,並召欽陵兄弟來朝。欽陵自知去必死,便舉兵抗命。贊普出兵討伐,結果欽陵兵敗自殺身亡。
欽陵一死,其弟贊婆於同年四月率部千餘人降唐。武則天封贊婆為歸德王、右衛大將軍,令其率部眾守洪源谷(在今甘肅古浪縣西,鄰近青海海北州)。接著,欽陵的兒子弓仁也率吐谷渾七千餘帳降唐,拜為左玉鈐衛將軍、酒泉郡公,后累遷至左驍衛大將軍、朔方副大使,卒后贈撥川郡王,其子亦在朝中為大將軍。

吐蕃勢力增強

以欽陵為代表的吐蕃勢力為了擴強國域,突襲佔據了吐谷渾故地,控制了青海西部,但是爭奪西域安西失敗,論欽陵要求唐朝撤出安西,被拒絕也無可奈何。而唐朝失去附國吐谷渾等於失去了一個天然的藩籬。唐蕃雙方為了各自的利益,就在青海東部農業區以西展開了長期的戰爭較量。欽陵不僅派弟弟贊婆長期鎮守青海,而且自己經常率兵活動於這塊地方。他首先一舉打敗薛仁貴五萬大軍,徹底控制吐谷渾國土,為吐蕃國勢的壯大,疆域的擴張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之後又接連打退李敬玄、王孝傑大軍,對穩定吐蕃起了極重要的作用。他是一個當之無愧的軍事家,同時也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家。在青海的軍事活動是他一生業績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可以說,欽陵是吐蕃前期經營青海的一個重要人物,地方史研究中不應忽略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