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文武廟的結果 展開

文武廟

四川省丹棱縣廟宇

文武廟是丹棱縣現存的古徠建築精品之一。而文廟和武廟建在一處,這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是稀有的。丹棱文武廟是風水寶地,古代是辦官學的場所,解放前後是培養人才的好地方,是辦學校的理想之地,也是丹棱縣古代八景之一的風景地。它是三蘇故里人民讚頌的蘇東坡的啟蒙學校。

目錄

正文


是丹棱縣現存的古建築精品之一。而文廟和武廟建在一處,這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是稀有的。丹棱文武廟是風水寶地,古代是辦官學的場所,解放前後是培養人才的好地方,是辦學校的理想之地,也是丹棱縣古代八景之一的風景地。它是三蘇故里人民讚頌的蘇東坡的啟蒙學校。
文武廟內部分物品展示
文武廟內部分物品展示
據文獻資料記載:北宋(960-1125)趙匡胤一即皇位,就開闢儒館,下令各州縣設立官學鄉校,興辦教育,改革科舉制度。扭轉了重武輕文的風氣。北宋和南宋時代,是丹棱文化、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高峰時期。無論在文學,還是史學、書法等方面都是人才輩出,如繁星璀璨,雄視天下。北宋時期丹棱文武廟沒有“儒學教授”,“武學教授”,舉辦官學,培育文武雙全的學子。三蘇鄉的“三蘇場中蘇祠是蘇東坡父子的老家”(《眉山縣誌》“三蘇鄉在北宋、宋時是丹棱縣的轄區。”(《史話丹棱縣疆域的變遷》)“相傳蘇洵徠二十七歲始發憤讀書始於丹棱文武廟”,“相傳丹棱文武廟是蘇東坡的啟蒙學校”,“相傳三蘇父子都到過丹棱縣文武廟讀過書”,“丹棱文武廟是三蘇父子的母校”。(北京《發現》雜誌)丹棱文武廟是三蘇成才的風水寶地。例如蘇東坡“我夢入小學”時,在此讀2年小學;“相傳蘇東坡十幾歲(11-12歲)讀中學時,又來丹棱文廟官學里學習”。(北京《發現》雜誌)相傳蘇東坡在丹棱文武廟內共寫出六篇作品:丹棱《白鶴寺記》、《石榴》詩、《槐》詩、《鶴嘆》詩、《秀蘭》(文學隨筆)、《秋日寄友人》詩等。時傳:“三蘇才名天下揚,丹棱文武廟獻力量”的口頭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