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科學院

綜合性研究開發機構

河北省科學院成立於1978年,是河北省政府直屬的綜合性自然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機構,全院佔地13.8萬m2,建築面積8.3萬m2。

截至2020年,院機關設有8個處室,下轄地理科學研究所、應用數學研究所、生物研究所、能源研究所、自動化研究所、激光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和機電一體化中試基地(機電研究所)等8個研究開發單位。全院共有職工700餘人,專業技術人員530餘人,高級職稱人員170餘人,博士31人,碩士98人,博士生導師14人,碩士生導師18人。

河北省科學院是河北省自然科學技術綜合性研究開發機構,創建於1978年,下設地理科學研究所、生物研究所、應用數學研究所、能源研究所、自動化研究所、激光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七個研究所和省機電一體化中試基地。現有在職職工461名,其中高級研究人員127名。在站博士后1名、博士7名,碩士60名,享受政府津貼專家11名。

2021年4月,授予“河北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稱號。

機構簡介


河北省科學院創建於1978年,是河北省最大的綜合性自然科學技術研究開發機構。在職職工中有各類專業人員461名,其中高級職稱人員127名;中級職稱150名;享受政府津貼專家11名。下設8個科研機構:地理所、數學所、激光所、自動化所、生物所、微生物所、能源所和省機電一體化中試基地。
國家微生物肥料研究推廣中心以及河北省地理學會、河北省國土經濟學研究會、河北省計算機學會、河北省自動化學會、河北省CAD學會等五個全省性自然科學學會掛靠河北省科學院管理。公開發行的學術刊物有《河北省科學院學報》、《微生物研究與應用》和中文核心期刊《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
全院佔地面積131551㎡(196.8畝)。其中院本部和6個研究所89716㎡(134畝);地理所19629㎡(29.5畝);微生物所22206㎡(33.3畝)。建築面積85405㎡,其中院本部和6個研究所55401㎡,地理所15126㎡,微生物所14878㎡。
現有數字圖書館和圖書館各一個。數字圖書館接駁清華同方科技期刊全文資料庫。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及期刊20餘萬冊。我院主辦、發行公開刊物有《河北省科學院學報》和中文核心期刊《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

主要成果


科學院緊緊圍繞全省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以及經濟建設技術需求,進行科學研究和技術攻關,積極承接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為河北省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科學技術支撐。共完成國家、省部屬課題、科研開發項目1300多項,其中獲得省級以上獎勵240項,獲其它獎勵418項。申請到國家專利42項。成果轉化、推廣應用率超過70%。累計發表科技論文論著總數1900餘篇(部)。
科學院創造了多個國內、省內第一。其中,地理所積累了國內關於華北平原的地理信息最權威的資料庫;微生物所第一個將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物鉀肥技術通過開辦國際培訓班的形式推向世界30個國家和地區;激光所第一個申請到省內新材料領域的國家863項目——金剛石鍍膜設備的研製;數學所第一個開發出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網路安全技術。

職能配置


1.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有關科技工作的方針政策,制訂本院發展規劃,指導院屬各研究所、中試基地的改革與發展。
2.負責全院黨群組織、中層領導班子及職工隊伍建設。
3.圍繞全省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以及經濟建設技術需求,進行科學研究和技術攻關,積極承接國家、全省重點科技攻關項目,為全省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技術支撐。
4.實施“科教興冀”戰略,推動我省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努力實現高新技術成果轉化,促進產業化、商品化,以新技術、新產品推動我省產品和產業結構的調整步伐。為建設沿海經濟社會發展強省提供技術支撐。
5.為全省培養、吸納、儲備高科技人才和高層次學科帶頭人。
6.積極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和技術合作,掌握國內外高新技術研究和產品開發信息,為省委、省政府進行科學決策服務。
7.指導非營利性科研機構的工作,為全省提供相關學科專業領域的社會公共服務。
8.按省財政國有資產管理機構授權,負責管理使用全院佔用的國有資產。
9.承辦省委、省政府及其職能部門交辦的其它事項。

現任領導


葛會波河北省政協副主席、省科學院院長(兼)
趙險峰河北省科學院黨組書記
張德強河北省科學院黨組成員、副院長
劉波河北省科學院黨組成員、副院長 

科研機構


地理科學研究所
河北省地理科學研究所始建於1958年,是全國成立最早的五大區域地理研究所之一,先後隸屬中國科學院和中國科學院華北分院、河北省科委。1990年10月,實行河北省科學院和河北省計劃委員會雙重領導體制,更名為河北省科學院河北省計劃委員會地理研究所。2002年全省科技體制改革,更名為河北省地理科學研究所。2009年重新命名為河北省科學院地理科學研究所。目前,重點開展以下三個領域的研究,一是生態保護與生態修復,圍繞河北省生態環境建設,針對河北省生態環境現狀和存在的問題,研究生態環境演變機理,開展不同功能區的生態評價,加強典型生態區域的生態恢復和修復技術研究,探索生態建設、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關係研究;二是區域發展與資源可持續利用,圍繞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開展區域統籌發展、區域生態補償機制,現代產業布局與產業結構調整問題研究,強化旅遊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和現代旅遊業發展研究,拓寬土地資源、水資源和海洋資源的合理利用研究;三是“3S”技術與現代地理學應用,注重“3S”技術二次開發,開展地理信息數據挖掘、多源遙感數據自動識別技術、虛擬地理環境、國土空間動態評估與監測、災害預測預警方面的研究,開展現代地理學、應用地貌學、全球氣候變化應對、生態安全與生態響應等方面的基礎研究。
能源研究所
河北省科學院能源研究所始建於1978年,現有編製內人員23人,包括聘用人員共有40多人。編製內人員中具有高級職稱人員14人(其中正高級職稱人員7人),中級職稱人員8人,初級職稱人員1人。在這些人員中,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河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二層次人才4人,三層次人才7人。具有博士學位人員5名,碩士5人。河北省科學院能源研究所建有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北省工業節水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北省中小企業節水減排公共服務示範機構和河北省地源熱泵技術檢測中心。與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建立了新能源材料與應用聯合實驗室,與河北工業大學化工學院建立了研究生實踐基地,建有河北省科學院“能源與環境新材料”重點學科。
生物研究所
河北省科學院生物研究所始建於1978年,主要開展生物農業、生物醫藥和生物材料等方面的應用基礎研究和新產品開發,為河北省綠色農業、中小生物發酵企業及醫藥企業提供技術支撐和產品。現有在職人員30人,其中科技人員25人,研究員9名,副研究員10名;具有博士學位的8人,碩士學位8人;有“省突貢中青年專家”稱號的2人,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二層次3人。下設生物工程研究室、微生物研究室、細胞與生物化學研究室、農業部環境毒理檢測試驗室。擁有河北省主要農作物病害微生物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北省百奧生物製品有限公司、河北省中小企業微生物發酵技術服務平台等機構。
應用數學研究所
河北省科學院應用數學研究所始建於1978年,隸屬河北省科學院,為事業單位。目前重點研究方向為:信息安全技術與應用、ip軟核設計與應用、圖像處理與模式識別、雲計算技術與應用、物聯網技術與應用。研究所下設四個研究室和一個綜合辦公室。
激光研究所
河北省激光研究所隸屬於河北省科學院,成立於1978年,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是由原事業單位改制后成立的科研和生產一體化的實體,致力於激光測控技術和化學氣相沉積金剛石膜技術的應用研究,為機械製造、汽車、冶金、建材、醫療等行業提供共用技術支持、技術服務,開展新產品研製。經過40年的發展,在人才、技術與管理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優勢,現有18名研究員、60名副研究員。
自動化研究所
河北省自動化研究所隸屬河北省科學院,是一所集科研、開發、生產、經營於一體的省屬重點獨立科研機構。下設自動控制研究室、先進位造技術研究室、清潔生產審核中心、機器人與智能感知研究室等機構。
機電一體化中試基地
河北省機電一體化中試基地於1993年設立,隸屬於河北省科學院,現有職工46人,其中高級職稱15人,中級職稱20人,專業技術人員占職工總數的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