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消

下消

下消又稱“腎消”。以多尿小便如膚如脂為主症,常兼見煩躁,口乾引飲,舌紅,脈沉細而數。本病系因腎陰虧損、虛不固攝所致。

簡介


● 英文名稱:Lower Wasting-thirst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臨床分科—內科

古籍摘選


● 渴而便數有膏為下消。(《證治準繩•消癉》)

名詞解釋


● 以小便量多,或如膏油,或甜,口渴多飲,面黑耳焦,日漸消瘦等為主要表現的消渴。

術語在線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百科解讀


● 下消為消渴病中多尿癥狀較突出者,又稱消腎、腎消、內消、消濁。消渴是由先天稟賦不足、情志失調、飲食不節、勞倦內傷等導致陰虛內熱,以多飲、多食、多尿、消瘦、乏力或尿有甜味為主要表現的病證。

臨床表現

● 腎陰虧虛者:可見尿頻量多,混濁如脂膏,或腰膝酸軟,尿甜,頭暈耳鳴,乏力,口乾唇燥,皮膚燥癢,舌紅苔少,脈細數。
● 陰陽兩虛者:可見小便頻數,混濁如膏,甚至飲一溲一,腰膝酸軟,面容憔悴,耳輪乾枯,四肢欠溫,畏寒肢冷,月經不調或陽痿,苔淡白而干,脈沉細無力。

病因病機

● 下消者,下焦受病,多由腎陰虧虛,或陰陽兩虛所致。
● 腎為先天之本,寄藏元陰元陽,主藏精。腎陰虧虛則虛火內生,上燔心肺則煩渴多飲,中灼脾胃則胃熱消谷。腎失濡養,開闔固攝失權,則水谷精微直趨下泄,隨小便排出,故尿多味甜。

預防調護

● 飲食控制:應注意飲食,少食肥甘,多食健脾利濕的食物。戒煙酒、濃茶及咖啡等。在保證機體合理需要的情況下,應限制糧食、油脂的攝入,忌食糖類,定時定量進餐。
● 運動防治:規律起居,適當運動。
● 情志疏導:注意調暢情志,保持精神樂觀。
● 常規監測:對於糖尿病患者,要常規進行血糖監測。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張伯禮。中醫內科學.10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