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農墾科學院

新疆農墾科學院

新疆農墾科學院是兵團直屬的綜合性科研單位,也是兵團最高學術機構,其前身是1959年成立的兵團農科所,1969年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解散,1979年經自治區批准恢復並改名為“新疆農墾科學研究院”,1983年4月由農業部正式命名為“新疆農墾科學院”。

基本情況


新疆農墾科學院院以解決兵團農業產業發展過程中共性、關鍵性的技術為工作重點,是實施有兵團特色區域創新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院下設作物研究所、棉花研究所、機械裝備研究所、畜牧獸醫研究所、水利土壤研究所、林園研究所、農產品加工研究所、科技信息研究所和分子農業技術育種中心、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石河子)、農業新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及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新疆兵團綿羊繁育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新疆農墾科技》編輯部、新疆農墾科技諮詢中心、試驗場和附屬中小學等單位。有國家博士后工作站1個、國家節水試驗基地1個、國家棉花工程中心良種繁育基地1個,國家掛牌重點領域有:綿羊育種、節水灌溉、農產品監測、優質棉基地、農業信息化5個領域,兵團級學會1個(兵團棉花學會)。

研究力量


院核定事業編製329人(不包括試驗場),院在職編製人員286人,離退休人員191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248人,一線科技人員196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2名,高級專業技術人員93人(正高18人,副高75人),中級職稱7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1人,人事部突貢專家3名、農業部突貢專家7名、自治區優秀專家4名、兵團學術帶頭人14名。全院佔地面積320公傾(試驗用地180公傾),固定資產凈值4493萬元。擁有高壓液相譜、原子吸收、氨基酸分析等萬元以上的先進儀器設備120餘(套),藏書2萬餘冊,主辦有《新疆農墾科技》刊物一種,具有先進的測試手段和計算機信息網路
建院以來(至2008年底),共取得科技成果452項,獲兵團級以上獎勵279項。其中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6項,省部級一等獎34項。“十五”以來獲國家科技進步獎項目3項,獲兵團科技進步一等獎項目5項。
近20年來(至2008年底),育成麥類、雜交油葵、雜交水稻、玉米、大豆和中國美利奴(新疆軍墾型)細毛羊、肉用細毛羊等農牧新品種62個;研製成棉花鋪膜播種機、通用精量播種機、中耕施肥機、聯合整地機等農牧新機具26種。累計推廣先進、實用農牧業新技術、新品種、農業機械等一批先進實用的科技成果100餘項,創社會經濟效益近80億元;院科技扶貧、科技特派、科技服務團還對自治區、兵團20餘個貧困團場(縣)開展的科技扶貧攻堅工程,已使其中5個農牧團場脫貧。對兵團農牧團場增產增效及職工增收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促進了科技開發與經濟發展的有機結合,振興了團場(地方)經濟。
“十一五”以來,共完成科技成果登記(鑒定、驗收)61項,申請專利37項,已授權13項,通過自治區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農作物新品種21個;在國家、省級專業刊物上發表各類專業論文345篇。
“十一五”以來,全院共組織申報各級各類科技項目473項,獲批170項,爭取各級科研經費6000餘萬元。現有在研科研項目149項,其中國家級項目39項,兵團級項目81項,院本級項目29項。
“十一五”以來,科研條件新增投資1150萬元,新增建設面積6000餘平米,科研基礎平台建設投入700餘萬元。目前擁有5萬元以上的科研儀器設備,64台(套),價值1408.88萬元。並擁有100萬元以上的“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ANGLIENT6460”、“多重基因表達分析系統GENOMELAB GeXP”等高新尖端的實驗儀器設備。我院與中國科學院、中國農科院中國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東北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新疆農科院、新疆農業大學石河子大學、塔里木大學等多個科研院、所及高校建立了科技協作和學術交流關係。通過國家外專局引進國外智力等渠道,聘請了美國、德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等國專家來院從事科研和學術交流。建有國家級和兵團級引進國外專家和技術示範基地,為引進智力、擴大交流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所得榮譽


我院先後榮獲全國文明單位、自治區級文明單位、綠化先進單位、愛國衛生紅旗單位、石河子市花園式單位等稱號。
我院廣大幹部職工在兵團黨委的領導下,正積極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速科研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建立同經濟發展緊密結合,複合市場經濟和科技創新規律的新型管理體制,為推進西部大開發進程,願與所有國營、集體、個體企業聯手,依靠科學技術共同創造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2015年2月,獲得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授予的“第四屆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