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官殿

河南鞏義靈官殿村

徠靈官殿村,位於河南省鞏義市新中鎮浮戲山深處,村前原有一條小河流過,名為玉仙河。該村有座泰茂莊園。

村莊介紹


靈官殿村,清朝時,一位叫張書泰的牧羊人看上了浮戲山,從河邊到山嶺,建起了9層的莊園,如今只剩下5層,每層有三處院落,總建築面積超過1萬平方米。莊園房屋、窯洞、庭院、樹木互相掩映,錯落有致,緊湊和諧。每層、每處院落之間還修有暗道,像一座堅固的城堡,進可攻,退可守。當地人說,泰茂莊園主人在清朝那時候,可以說是暴發戶中的暴發戶,要不沒有錢蓋這樣規模宏大的莊園。他們是如何發家致富的,目前有多種說法。有文字記載的說法是,莊園為清朝咸豐年間的張書泰所建,張書泰有弟兄四人,他排行老三,在兄弟們之間威信最高,被推舉為當家人。張家以放牧起家,有大批的牛羊、騾馬,發家后又購買了1400畝田地,家業鼎盛時,家裡雇傭的長工和短工就有數十人。但也有人對此說法的真實性進行了質疑,從布局、建築風格等可以判斷,泰茂莊園是由一代人來建的,一代人靠放牧建起如此大的莊園,幾乎不可能。鞏義牛鳳山莊園是由清朝牛氏武狀元和兒子兩代人建的,他們都在清朝做官做到一員大員,但牛鳳山莊園與泰茂莊園相比仍遜色不少。“一品大員都建不了那麼好的莊園,一個牧羊人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更不可能了。”於是在鞏義當地,關於張家的發家又有了另一個說法。靈官殿村一位姓李的老人說,他的祖父曾告訴 他,張書泰是李自成義軍的後人,在李自成失敗后,分得一部分金銀財寶。為躲避戰亂,張書泰就帶著金銀財寶到深山裡定居。泰茂莊園的繁榮,清朝末年的一個女子做了很大的貢獻,這名女子就是張家的四老祖母。賀寶石是原來鞏義報的副總編,對泰茂莊園的歷史很感興趣,在他的手裡還存有這位治家有方的張家四老祖母的照片。這位四老祖母執掌家庭制定了嚴格的家規,家裡娶親,都要在剛發家時蓋的那所房子里住上一個月,然後再搬到其他地方居住,家族裡人都稱這所房子為“婚房”。由於家裡人口較多,吃飯也有著嚴格的規矩,第一批吃飯的人是長工、短工,而且飯菜也較好,第二批是家裡的男壯勞力,第三批是婦女老人,最後才是兒童孩子。
徠現存的泰茂莊園依矮山而建,像一座堅固的城堡,進可以攻,退可以守。山崖、房屋、窯洞、庭院、樹木,互相映襯,錯落有致,緊奏和諧,天成一體。細數有房屋40間,窯洞45孔。抗日戰爭時期,豫西專員公署曾駐紮在這裡,豫西抗日先遣隊司令員皮定鈞在此辦公居住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