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秤
為後人創造戥秤的前提和基礎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了度量衡,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對衡器的要求越來越高。東漢初年,木杆秤應運而生,成為後人創造戥秤的前提和基礎。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實行法制計量的文明古國,無論從古代計量精度上看,還是從計量單位和計量管理體制上看,都是舉世無雙的。到了唐朝和宋朝,我國的衡器發展日臻成熟,計量單位由“兩、銖、累、黍”非十進位制,改為“兩、錢、分、厘、毫”十進位制。
老秤分:大秤、秤桿、司馬秤。
老秤
《宰相劉羅鍋》主題曲里說“天地之間有桿秤,那秤砣是老百姓,秤杆子呀,挑呀挑江山,你就是那定盤的星”。那麼何謂“定盤星”?在桿秤提繩和福星之間有顆大星,當秤砣掛在這一位置,秤盤又無任何東西時,提起提繩,則兩邊重量相等,秤桿平衡。這顆大星則叫“定盤星”。“定盤星”則被賦予了公平、公正、公開之意。
老秤
兩千年前,我們的祖先運用槓桿原理發明了木杆秤。到了唐代,秤上又多了錢、分、厘等單位。七錢為一兩,七分為一錢。秤沿用十六兩為一斤的規矩,延續了一千多年。
釘秤這個行業在秦始皇統一度量衡之後就已經出現,據記載,西塘的釘秤攤在晚清時候已有幾處,當時釘秤的選材粗糙,手工秤的製作流程簡單,稱重的精確度比較低。民國時期改成了16兩進位,解放后又改成了10兩進位。特別是在60年代后,西塘手工秤店以郁誠的手藝和行商風格深得當地人稱許。釘秤在80年代以後就和國際接軌,以千克為標準。木秤製作工藝精度要求高,不少技藝代表了人們對於古代度衡量的理解,具有一定的保存價值。
隨著時代的發展,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電子秤開始普及,但手工秤由於攜帶方便,依然佔據著一定的市場。手工秤適合於一些流動的商販,現在購買手工秤的主要是一些農村的小商販。隨著西塘旅遊的發展,遊客購秤有所增加。許多人在喬遷和結婚時也會購置手工秤,以討一好口彩。
工具:刨子(將沖好的小料刨圓);磨石、砂紙(將秤桿的毛坯磨平砂光);銼刀(用刀將銅、鋁或銀絲割嵌到每個鑽眼裡);手工鑽(在標好的刻度上鑽眼);砝碼(標刻度)。
材料:普通銅皮、木頭(主要是坤甸木)、秤鈕、繩子。
大秤
秤頭、秤尾處原都包有銅皮,秤頭的銅皮略有破損,在歲月的侵蝕下已經變成黑色,而秤尾處已完全脫落。秤鉤和秤砣已銹跡斑斑,那隻沉甸甸的秤砣上還鑄著“秤量”“伍百斤”的字樣。
記者隨後對老秤進行了“體檢”:秤桿長2.21米,桿身最粗處直徑5.5厘米,桿身總重11.5公斤,秤砣重8.75公斤。
過大秤萬兆泉作品
長沙百年老街最後的制秤人
只見老人鼻樑上架著眼鏡,正在埋頭給一桿桿秤鑲銅星。老人手裡拿著一把刀和一段細銅絲,先將銅絲插入秤星孔,然後用刀將銅絲割斷,在秤桿上敲打兩三下,不多一會,一顆顆閃著暗光的銅星就鑲在了秤桿上。老人告訴記者,傳統手工制秤的工序十分繁雜,有100多道工序。由於材料大多已可機制,所以工序比以前大為簡化,但一般仍要經過選料、制坯、刨圓、套銅套、配砣、裝鉤、分級、打眼、磨光、校正等工序,才能做成一桿完美的秤。
岳陽女秤匠
一九五九年,中國改十六制進為十進位
女秤匠製作秤
司馬秤
貴重金銀,長白山的千年人蔘,鹿茸花膠,價值連城,這些貨品在商賈交易時重量可不能有絲毫偏差。200年前,沒有高科技的電子秤,但十三行的粵商就已擁有精密的司馬秤去稱量。
“司馬秤是西關商業文化的一個象徵。”從清代到民國初年廣州大商巨賈們使用過的司馬秤。他說,司馬秤講求的不僅是精確,也要求其與稱量的貨物必須“門當戶對”。“稱鹿茸、人蔘、蟲草這些最好的藥材,司馬秤自然也要用最好的,這才有大戶的氣派。”
司馬秤中,明清時代的居多,托盤、秤盒等大都經過精雕細琢,許多司馬秤用象牙或珍貴木材烏梅等製成,其中最細小的秤,直徑僅0.3厘米,長度也只有10厘米,司馬秤的1斤約為1.2市斤。“清代粵商的司馬秤,製作用料是全國最頂尖的。”司馬秤的製作用料主要體現在秤桿上,按照價值依次可分為象牙秤、象骨秤、紅木秤和竹秤等品種,其中前兩種價格很高,甚至貴過其稱量的金銀珠寶和藥材,一般的商家用不起,多為乾隆、嘉慶年間十三行的大型商行、藥鋪擁有,一般商人使用最普遍的還是紅木秤和竹秤。
外國的老秤是什麼樣子?稱為彈簧秤
這是外國人使用的老秤。也是當年工業進步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