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杜仲藤

海南杜仲藤

海南杜仲藤葉近革質,橢圓狀披針形或橢圓狀倒披針形,長6-10.5厘米,寬2.5-2.8厘米,邊緣外卷,先端銳尖或鈍;中脈在葉面凹陷,在葉背凸起,側脈5-7對;葉背具有明顯的乳頭狀凸起。

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海南杜仲藤
種拉丁名:Parabarium hainanense Tsiang
科中文名:夾竹桃科
科拉丁名:Apocynaceae
屬中文名:杜仲藤
屬拉丁名:Parabarium
國內分佈:廣東海南
命名來源:[Sunyatsenia 2(2): 123-125, f. 7 1934]
中國植物志:63:239

植物形態


藤狀灌木,除花序外,全株無毛;嫩枝暗褐色,有條紋,老枝暗灰色,葉痕隆起;葉腋間及腋內腺體微小,暗紫色,長1毫米。葉近革質,橢圓狀披針形或橢圓狀倒披針形,長6-10.5厘米,寬2.5-2.8厘米,邊緣外卷,先端銳尖或鈍;中脈在葉面凹陷,在葉背凸起,側脈5-7對;葉背具有明顯的乳頭狀凸起。花序生於枝頂的葉腋內,多花而緊密;花萼外面具微毛,在內面的展開部分亦具微毛;花冠近壇狀,外面具長柔毛,花冠筒長1毫米,裂片向右覆蓋,卵形,端部外折,兩面均被長柔毛,在花蕾中內褶,花絲短,花藥腹部粘於近柱頭基部之處;花盤環狀無齒或具不明顯5齒,高達子房一半;心皮2枚。蓇葖雙生,成熟后水平開展,基部膨大,長4.5厘米,在膨大部分直徑1厘米,外果皮栗褐色,內果皮黃色;種子在每裂片中有2排,斜紡錘形,兩頭緊縮,具銹色絨毛,長1.6厘米,中間直徑5毫米;種毛白黃色絹質,長2.5厘米。花期1-6月,果期8-10月。

產地生境


產於廣東海南。生於海拔300-500米的密林或山谷蔭蔽之處。模式標本采自陵水

用途


可提取一種彈性大的橡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