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縣
忻縣
徠忻縣,位於漢陽曲縣境內,三國時期魏國設置郡縣,由秀容縣負責管理。唐代時期命名為忻州,隸屬定襄郡。民國時期改州為縣,隸屬於山西雁門道。
忻州地區,春秋時大部分屬晉地,戰國屬趙,秦漢屬太原,雁門,太平等郡,隋為新興郡、雁門郡,唐、五代、宋為忻州雁門郡,金、元、明、清為忻州、代州、保德州,民國初屬雁門道,後分別屬山西第一、第二專員公署。解放后成立忻縣專區。1958年底與雁北專區合併為晉北專區,1961年復置忻縣專區。1970年改專區為地區。1983年,忻縣地區改為忻州地區。2000年,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忻州地區和縣級忻州市,設立地級忻州市。
1970年忻縣專區改稱忻縣地區,地區駐忻縣。轄忻縣、原平、代縣、繁峙、五台、定襄、靜樂、嵐縣(駐東村)、興縣、岢嵐、保德、五寨、河曲、偏關、神池、寧武等16縣。1971年將興縣、嵐縣劃歸呂梁地區。忻縣地區轄14縣。1983年,忻縣改為忻州市,忻縣地區改為忻州地區。
漢
徠西漢為太原郡陽曲縣(故治在今定襄縣境)地。
東漢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魏武帝曹操驅聚塞下流民,設置新興郡。忻縣地屬新興郡九原縣。
晉
晉惠帝元康元年(公元291年)新興郡改名晉昌郡。后又複名為新興郡。永安元年(公元304年)改新興郡為永安郡,后複名為新興郡。忻縣地隨九原縣屬之。
後趙廢新興郡置定襄郡,忻縣地隨九原縣屬定襄郡(故治在今定襄縣)。
前燕復立新興郡,並移九原縣治今忻州忻府區。九原縣為新興郡治。
後燕(公元384~公元409)改新興郡為定襄郡。九原縣為定襄郡治。
北魏
太平真君七年(446)置肆州。九原縣為肆州和定襄郡治
隋
隋開皇元年(公元581年)秀容縣移置九原縣,屬新興郡。
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廢郡設州,始稱忻州,故治設於秀容城。大業四年(公元608年)廢州改為秀容縣,屬河東道;八年(公元612年),秀容隸屬於樓煩郡。
唐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廢郡制,樓煩郡復稱忻州。秀容縣屬之並為州治。
天寶初年(公元742年)廢州改稱定襄郡,隸屬於河東道。乾元初年(公元758年)複名為忻州,隸屬於河東道太原府。秀容縣屬之並為州郡治。
宋
北宋秀容縣,隸屬於河東路太原府忻州。金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屬河東北路忻州。元屬中書省冀寧路忻州。秀容縣屬之並為州治。
明
明洪武初(公元1368年)廢秀容縣入忻州。隸屬於山西太原府,領定襄縣。萬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改隸山西布政司寧武道。
清
民國
民國元年(1912)廢州改制稱忻縣,屬雁門道。民國十九年三月(公元1930年3月)廢道直屬山西省。
民國二十六年十月(公元1937年10月)忻口戰役后,於同年十一月三日日本侵略軍入侵,忻縣城淪陷為日寇統治區。在此期間,忻縣以北同蒲鐵路為界,中國共產黨建立東西兩個抗日民主政府,分屬兩個戰略區。路西屬晉綏邊區六專署領導,路東屬晉察冀邊區二專署領導。
民國三十四年十月至三十七年七月(公元1945年10月至1948年7月)閻錫山政權統治忻縣城。設立忻縣專員公署、忻縣縣政府,駐忻縣城。1946年7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忻縣路東、路西人民政府合併,轄十個區公所,屬晉綏邊區第六專署。1948年7月20日(農曆戊子年6月14日)忻縣全境解放,屬晉中專署。
新中國
1950年設立忻縣專員公署,駐忻縣城。1955年忻縣政府改稱為忻縣人民委員會。1958年12月1日,忻縣與定襄縣合併為忻定縣(政府駐忻縣城)。15日,忻縣、雁北兩專署合併為晉北專區(駐大同)。1961年8月1日,忻、定兩縣分治。9月1日,忻、雁兩專署分治,恢復忻縣地區專員公署。
1967年4月,“文革”中成立忻縣革命委員會,隸屬於忻縣地區革命委員會。
1981年3月撤銷忻縣革命委員會,選舉產生忻縣人民政府。
1983年7月28日,撤銷忻縣,設立忻州市,為山西省轄市(縣級)。忻縣行政公署改稱忻州行政公署。
2000年,忻州行署改為忻州市(地級市)。原縣級忻州市設立忻府區。
全市共有耕地82.42萬畝,主要種植高粱、玉米、小麥、穀子、豆類、薯類等。經濟作物以油料、辣椒、甜菜、蔬菜、瓜果為主。
境內礦藏豐富,主要礦產有雲母、長石、蛭石、石英等,建築工業用的細沙,是全省主要產地之一,並以質純、耐壓暢銷全國。其它礦藏還有銅、鐵、磁鐵、漂白土、石棉等。現在該市主要工業有建材、軋鋼、造紙、印刷、陶瓷、化工、農機修造、化肥、皮革加工、藥材加工、糧食加工、鞋帽服裝加工等竹業。
境內交通方便,北同蒲電氣化鐵路和忻州至河邊鎮的支線公路通過市區,縱貫全境。公路交通也很方便,大運公路南北向穿過全境,忻州至五寨、忻州至靜樂、忻州至五台等幹線公路縱橫交錯,另外境內還有縣級公路和鄉鎮級公路多條,溝通了境內所有鄉鎮及農村,構成了四通八達的公路交通網。忻州市是晉北交通孔道,南倚石嶺、赤塘兩關,北有忻口、雲內要塞,在戰略上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故有“晉北鎖鑰”與“三關總要”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