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志新

南京大學教授、高級工程師

錢志新,漢族,江蘇吳江人,博士,博導,南京大學教授、高級工程師,鹽城師範學院兼職教授,江蘇沿海開發研究院首席專家。長期以來,從事宏觀經濟管理和企業管理,從宏觀與微觀的結合上指導地區經濟的改革和發展。主要論著有《新商業模式》、《0.618——宇宙的鑰匙》、《競爭力三元結構——大型企業集團發展論》、《名牌戰略》、《江蘇跨世紀的發展》、《面向新世紀的江蘇經濟發展新對策》、《網路企業》、《新經營革命——企業家經營創新十大對策》、《產業集群的理論與實踐(基於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實證研究)》、《新型工業化》等,提出商務電子化概念,主編了《企業商務電子化導論/企業商務電子化應用叢書》。當前主要研究以價值為核心的商業模式,提出商業模式創新五個核心戰略,即產品之後、企業之外、時間之中、網路之間、資本之上,相關的主要論著有《新商業模式百佳案例點評》、《新商道108策》、《新商業模式》等,並創設了第一創意和中國商業模式網。

個人簡歷


錢志新
錢志新
1968年畢業於南京工學院電子工程系;
1969年到企業工作,先在無錫市輕工機械廠當工人、技術員,後到無錫市自行車工業公司任經理;
1980年後任無錫市輕工業局副局長、局長;
1986年任無錫市經濟委員會主任;
1991年入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研究生院學習,1994年畢業,獲碩士學位;
1992年任鹽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1994年任中共無錫市委常委;
1994年任江蘇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
1995年入南京農業大學經貿學院深造,1998年畢業,獲博士學位;
1996年起擔任江蘇省計劃與經濟委員會主任,江蘇省計委主任;
2001年起在南京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研究院從事博士后工作;
2006年,擔任南京大學工程管理學院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

矛盾中轉型搞管理


1968年,錢志新從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電子工程系畢業后,帶著未圓的研究生夢,來到了無錫市輕工機械廠。“當時我的成績還是不錯的,當班長,但是由於‘文革’,不能考研究生。到了廠里,從零開始,從鉗工、車工做起,一直到產品設計、技術革新。”
當時的錢志新根本沒有想到,有一天會與經濟管理結緣。他把那次轉型稱為“一個偶然的機會。”1971年,無錫市輕工業局要招一個大學生搞科技管理,考察了很多人,後來選中了錢志新。
“當時很痛苦,心裡不踏實。”回憶起轉型初期的感受,錢志新說:“東南大學招生時,打出醒目的標語就是工程師的搖籃。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想做個優秀的工程師。剛從工程專業轉做管理工作時,覺得做這些事情有點不務正業,學的東西用不上了,東跑西跑的,自己業務都荒廢了。”
在管理崗位上待的時間長了,錢志新意識到“處處有學問”,管理本身是門科學。他逐漸對管理工作產生了濃厚興趣,並且在企業和政府管理崗位上一展身手。在輕工業局工作了一段時間后,上世紀80年代初,他“被放下去鍛煉,擔任無錫市自行車公司的經理。當時的經理實際上就是老總。3000多人的企業,最多時一年有4000萬利潤,在當地算是很大的企業。”當時的錢志新僅僅30多歲,放在今天無疑是位年輕有為的企業家。1983年,他回到輕工業局,擔任局長一直到1986年。

45歲重拾求學夢


自踏出大學校門的那一刻起,錢志新一直不曾放棄再次踏入校園的努力。對此,錢志新把它歸結為“對知識有種內在追求”。即使在動蕩的“文革”時期,他也能安靜地在上海圖書館連續8個月讀書,天天“像上班一樣”走在前往圖書館的路上。
1978年恢復高考,他決定考研究生,並且考上了于光遠的自然辯證法研究生。考慮到孩子年幼,他無奈放棄了這次北上求學的機會。
直到1991年復旦大學在無錫開設第一個校外研究生班,錢志新才找到圓夢的機會。“當時真是求之不得啊。”從那時起,他在學術上的能力開始顯山露水。一個很有說服力的證明是,當時有70多人報名讀研究生班,最終拿到學位的只有17人,第一批只有3個人拿到,而錢志新是其中之一。
也就是在碩士畢業的這一年,他的第一篇論文《名牌戰略》出爐。在這篇論文里,他收集了世界100多個名牌案例,整理出了7條名牌發展規律。論文不僅得到了復旦導師的肯定,並且得以在《中國經濟時報》上連載了20天,反響強烈。

從政為學互為支撐


自此,錢志新一邊從政,一邊鑽研學問之道。1996年起,他擔任無錫市經委主任,之後在1992年他到鹽城當了2年副市長。1994年回到無錫成為市委常委,很快就到省里擔任省政府秘書長。與此同時,自1995年起,他開始在南京農業大學攻讀博士學位,2001年又到南京大學做博士后研究,並成為了博士生導師。他的專著也一部接著一部:《競爭力三元結構———大型企業集團發展論》、《產業集群的理論與實踐》、《新經營革命》等等。
求學之路總是充滿艱辛。為了達到研究生的英語水平,擔任鹽城副市長的那兩年,錢志新每天晚上堅持學習英語,“當時請了個老師,每天晚上從8點學習到10點。天天學,連學了8個月”。
1996年擔任江蘇省計經委主任以後,錢志新獲得了從未有過的發展平台。“省發改委10年,是我積累最多最快的時期。”在他看來,從政與為學互為支撐,“工作是學習的平台,學習是工作的重要部分”。藉助於政府平台,他“接觸到大量的來自宏觀和微觀的信息,國內國外起碼跑了幾千家企業”,可以“既向書本學習,也向實踐學習”。

錢志新:我見證了江蘇經濟快速發展


“多一些欣慰,也有一點遺憾。”錢志新在1996年至2006年期間擔任江蘇省計經委主任、發改委主任,而這個10年,正是改革開放以來江蘇經濟發展最快、變化最大的10年,作為有“小政府”之稱的省計經委的擔綱人,親歷江蘇經濟發展關鍵10年,成為錢志新人生最厚重的一頁。如今他已完成了從政府官員到學者的角色轉換,但仍密切關注江蘇經濟動向。日前,錢志新在南京大學工程學院接受了本報記者採訪。
在任10年,錢志新參與了江蘇“九五”、“十五”、“十一五”三個五年規劃的制定與實施。回憶自己與江蘇經濟發展關係最密切的這10年,錢志新印象最深刻的是1997年至1999年:“這3年,我感到最吃力。”
當時,恰逢亞洲金融危機暴發,江蘇經濟在改革開放之後,首次面臨困難。如何避免受到經濟危機的衝擊,迅速走出陰影?錢志新天天都在算賬,發愁經濟增長任務如何完成。“調整經濟結構,實現產業升級轉型”被迅速提出,隨著一系列措施的實施,至2000年,錢志新才總算鬆了口氣。
“其實,當時就算沒有暴發亞洲經濟危機,江蘇也正在思考經濟結構調整問題。”錢志新透露說。改革開放之後,江蘇抓住了上世紀八十年代發展鄉鎮企業、九十年代發展開放型經濟兩大機遇,快速崛起。但經過20年快速發展,江蘇經濟也積累了不少矛盾,其中有兩大矛盾比較突出:一是產業附加值低,平均不到25%,而國際水平是35%。“這一直都是江蘇經濟發展的瓶頸。”二是產業集中度低,總體規模較大,個體規模偏小。當時江蘇經濟總量雖居全國第二,但競爭力卻不是最強的。
記得有一次,時任江蘇省委書記的陳煥友問錢志新一個問題:“江蘇經濟發展的第三次機遇在哪裡?”面對這個突如其來的問題,錢志新當場沒有回答。回到辦公室,他翻閱了大量報表,分析江蘇經濟發展歷史,並將之與廣東、浙江乃至國外對比。幾天後,錢志新向陳煥友遞交了自己的“答卷”:“規模優勢只代表實力,結構優勢才代表競爭力。”隨後,陳煥友將江蘇經濟結構調整的報告帶到了黨的第十五次代表大會上,江蘇發展也開始進入結構調整時期。
針對附加值低的問題,江蘇提出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特別是產業信息化。當時,在全省產業中,電子信息產業只是“老五”。為推動產業信息化,省計經委著力推動三大上網工程:1999年政府上網工程,讓99%的市縣政府部門聯上了網路;2000年企業上網工程,讓上網企業從1999年的1萬家迅速發展到2000年的12.5萬家;家庭上網工程,則讓120多萬家庭進入網際網路。電子信息產業迅速成長為江蘇工業的第一大產業。
錢志新認為每個經濟周期都會有一、二個附加值高的新興產業帶動整個經濟的發展,2004年他向省政府報告提出要將光伏太陽能等為代表的新興產業作為新一輪經濟發展的帶頭產業,得到了時任江蘇省省長梁保華的首肯和支持。
針對江蘇經濟較分散的矛盾,錢志新發現,發達國家的產業在空間布局上都比較集中,形成集群式發展。在此後的任期內,“100個產業集群”成了他的熱門片語之一。開發區的出現已經讓企業從分散走向集中,但錢志新提出:“這還不夠,要從集中辦企業發展到集中辦產業。”他對部下解釋說:“我們不光要搞航空母艦,還要搞聯合艦隊,這樣既有規模效應又有個體的靈活性。”他十分欣賞崑山開發區的做法:根據筆記本電腦的973個零配件畫個圖,按圖索驥引進企業,讓相關企業在方圓5公里的範圍內都能找到配套。
在錢志新看來,企業是老總的事,而產業是市長的事,政府部門在產業集群的培育上大有文章可做。在省發改委的推動下,江蘇開始圍繞特色產業,優化產業集群,一批產業集群規劃就此出台。戴南的不鏽鋼產業集群正是在此背景下打破了行政區域的分割,將1/3在戴南、1/3在東台、1/3在興化的7個鄉鎮2000家企業,規劃成一個千億產值的產業集群。
日本從東京到大阪550公里的沿海經濟帶產值佔全國GDP的份額超過了70%,這給了錢志新新的啟發:生產力布局也要集中化,而且應當沿大江、大河、鐵路等交通大動脈布局。他於是研究提出江蘇生產力布局的“四沿產業帶”,即沿滬寧線、沿江、沿東隴海線和沿海產業帶。2000年,江蘇著手沿滬寧線產業帶升級,重點發展IT等高新技術產業。2003年,時任江蘇省委書記的李源潮提出新一輪沿江大開發,恰逢其時地承接了國際第二輪產業轉移,至2008年沿江開發已經增加了一個“新江蘇”。沿著這一思路,2004年,江蘇正式啟動沿東隴海產業帶;2005年,江蘇開始規劃沿海產業帶。
“在這次全球金融危機的衝擊下,江蘇經濟仍能在全國保持領先,主要得益於新興產業和沿江產業帶的發展。”錢志新笑著說,“很高興能在這個部門發揮作用。能為一方發展做些實事,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