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氨甲環酸的結果 展開

氨甲環酸

藥物

氨甲環酸(Tranexamicacid)為抗纖維蛋白溶解性氨基酸,能競爭性對抗纖溶酶激活因子,使纖溶酶原不能轉變為纖溶酶,並有抑制纖溶酶的蛋白溶解活性。作用與氨甲苯酸相似,對纖維蛋白溶解活性增高所致出血效果好,作用較6-氨基己酸強10倍,較氨甲苯酸2倍。

簡介


● 通用名:氨甲環酸
● 別名:止血環酸、凝血酸、抗血纖溶環酸
● 英文名稱:Tranexamic Acid

氨甲環酸是什麼葯


● 本品是一種抗纖維蛋白溶解藥,具有止血的作用,臨床上常用於外傷或手術后出血。

氨甲環酸有哪些用途


● 用於治療纖溶亢進所致的出血,如外科大手術出血、婦產科出血、癌症出血、血尿等。
● 用於治療尿激酶使用過量所致的出血。
● 還可用於預防遺傳性血管神經性水腫。

氨甲環酸有哪些製劑和規格


● 氨甲環酸有好幾種製劑,不同廠家的製劑因製作工藝不同,其藥物效果和不良反應可能也不一樣。具體如何選擇請諮詢醫生。
● 氨甲環酸片劑:0.5克。
● 氨甲環酸膠囊劑:0.25克。
● 氨甲環酸大容量注射液:100毫升含氨甲環酸0.5克與氯化鈉0.85克;100毫升含氨甲環酸1克與氯化鈉0.68克。
● 氨甲環酸注射液:0.1克/2毫升;0.5克/5毫升;0.2克/2毫升;1克/10毫升。

用藥前須知


什麼情況下禁止使用氨甲環酸

● 對本品過敏者禁用;
● 有栓塞性血管疾病史者禁用。

哪些情況下謹慎或者避免使用氨甲環酸

● 哺乳期婦女如確需用藥,應暫停哺乳餵養;
● 有血栓形成傾向的患者需慎用;
● 腎功能不全患者應減量需慎用;
● 妊娠期婦女只有明確需要時方可使用。
● 氨甲環酸與一些藥物可以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如果你正在使用其他藥物,使用氨甲環酸前請務必告知醫生,並諮詢醫生是否能用藥,如何用藥。
● 藥物是有不良反應的。但也不要因害怕不良反應而拒絕用藥。你可以仔細閱讀藥物說明書或者諮詢醫生,了解氨甲環酸的藥物不良反應,做好一定的心理準備。

我該如何用藥


● 氨甲環酸為處方葯,必須由醫生根據病情開處方拿葯,包括用法、用量、用藥時間等。不得擅自在家按照藥物說明書自行用藥。
● 口服0.5~1.5克,2~3次/日。
● 靜脈滴注一般成人一次0.25~0.5克,必要時可每天1~2克,分1~2次給葯。根據年齡和癥狀可適當增減劑量。
● 臨床新用途:
● 呼吸道感染 口服0.5克,3次/日,並停用其他藥物,2周后咳嗽、痰多、黏膜充血等癥狀減輕。
● 過敏性皮膚病 口服1克,4次/日,可使蕁麻疹發作次數減少,癥狀減輕。
● 系統性紅斑狼瘡 口服0.5克,3次/日。
● 血管神經性水腫 口服1.5~2克,分3~4次服。
● 複發性胎盤早期剝離 一次l克,靜脈滴注,每4小時—次,出血停止后,改為口服維持,直至分娩。
● 黃褐斑 口服0.5克,3次/日,60天—療程。

用藥期間注意事項


● 本品對蛛網膜下腔出血和顱內動脈瘤出血的止血作用優於其他抗纖溶葯。

發生了藥物不良反應怎麼辦

● 藥物是有不良反應的。如果不良反應較大,應立即停葯,就醫。醫生會根據不良反應的輕重以決定是否繼續用藥,還是換用其他藥物。

什麼情況下需要立即就醫

● 頭暈、噁心;
● 皮疹;
● 腹瀉。

氨甲環酸應該如何保存

● 氨甲環酸應該放在乾燥處遮光密閉保存。
● 不要將該藥物分享給與你有相同癥狀的人使用。
● 藥物要放於小孩接觸不到的位置。

氨甲環酸可能有哪些不良反應


● 氨甲環酸的不良反應包括:
● 腹瀉;
● 頭暈;
● 噁心;
● 皮疹;
● 肌肉痛;
● 心動過緩。
● 其他不良反應請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

哪些藥物會與氨甲環酸相互作用


● 有些藥物可能與氨甲環酸相互作用,包括處方葯、非處方葯、疫苗、維生素、草藥等。這些藥物與氨甲環酸一起使用前請諮詢醫生。
● 正在接受抗纖溶治療的患者不應同時使用止血藥物。
● 與雌激素或口服避孕藥合用可能增加發生血栓形成的可能性。

妊娠期和哺乳期能否用氨甲環酸


● 根據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頒布的標準,氨甲環酸屬於妊娠期安全等級B:在動物繁殖研究中(並未進行孕婦的對照研究),未見到藥物對胎兒的不良影響。或在動物繁殖性研究中發現藥物有副作用,但這些副作用並未在設對照的、妊娠首3個月的婦女中得到證實(也沒有在其後6個月具有危害性的證據)。
● 妊娠期婦女只有明確需要時方可使用;哺乳期婦女如確需要用藥,應暫停哺乳餵養。

如何合理使用氨甲環酸


● 藥物必須合理使用,避免濫用。處方葯應該由醫生開置,非處方葯應該仔細閱讀藥物說明書。
● 氨甲環酸是處方葯,必須由醫生根據你的病情開處方使用。自行用藥可能會增加你不合理使用藥物風險:浪費藥物資源,貽誤病情,產生耐葯,嚴重藥物不良反應。
● 氨甲環酸需要遵照醫生處方足量、足療程應用。病情完全控制前你的癥狀可能會有所減輕,但不要輕易減量、停葯,以免形成耐葯、病情反覆或者再次加重。

參考文獻


●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化學葯和生物製品.2015年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7.
● [2]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 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
● [3] 余傳隆,黃正明,修成娟等。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化學葯。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
● [4] 陳新謙,金有豫,湯光。新編藥物學。第1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
● [5] https://www.dru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