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語法學
生成語法學
隨著科學技術的深入發展,生成語法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語言學也得到了發展。人們掌握了更為廣闊的視野,這就意味著對於傳統的理論將會出現新的見解。20世紀五十年代,來自美國的喬姆斯基在其研究中發現:有許多現象是傳統的,由索緒爾開創的結構主義無法解釋的。於是,他創立了生成語法學。
這種新的語言學觀點自20世紀50年代創立以來,在語法學界甚至整個語言學界都產生了巨大的反響,深刻地改變著人們對語言學的看法,過去語言學家們認為業已解決的許多問題又重新提出來加以討論 (De Beaugrand,1993:147)。生成語法學,這種新的解釋角度正如約翰·萊昂斯所說的那樣,“不論喬姆斯基的語法理論正確與否,它無疑是當前最有生命力、最有影響的語法理論。"(劉潤清,2002:206)。
喬姆斯基採用唯理主義作為其認識論的基礎。喬姆斯基堅持了17世紀法國的笛卡兒創立“我”可以懷疑一切。認為來自外面的感覺經驗是錯亂的,是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質的。對於人何以會說話而又是怎樣學會說話的這一問題的回答,代表了喬姆斯基的基本語言觀點。他站在笛卡兒的理性主義哲學立場上,公開主張先天論。喬姆斯基在研究中發現,儘管兒童智力還不十分發達,學習諸如數學、物理等方面的知識還相當困難,但他們卻能到五六歲時很容易地掌握了自己的母語。而且,他們接觸的語言材料是十分有限的,相當部分不標準、不合語法,然而,兒童學會的句子是無限的,他們會說以前從來未說過的句子,也能理解從未聽過的句子。總之,兒童內化了語言的規則, “用有限的手段表達無限的思想” (劉潤清,2002:p207-208)。考慮到兒童既沒有接受過正規的語言教學,也沒有什麼明顯證據可以看作本族語者語言直覺的來源,喬姆斯基聲稱兒童天生具有一個“語言習得機制LAD”(Chomsky,1965),儘管語言的規則非常抽象,但由於有了這樣一個“語言習得機制”,兒童只要稍許接觸語言材料就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掌握自己的母語(Brown ,1987:19)。“語言習得機制”包含所有自然語言中的普遍現象,能夠解析這種普遍現象的一套原則和規則系統就構成了生成語言學家所指的普遍語法。普遍語法是人類特有的,是遺傳所賦予的,我們人類天生就具有一套普遍語言規則。正像喬姆斯基所說的那樣,“普遍語法可以看作是某種人類共有的、先於經驗而存在於個人之中的原則系統”(Haegeman,1991:10)。我們說話的能力一部分基於天賦原則和普遍語法中提供的參數,一部分則基於我們對某一特定語言接觸的觸發經驗。根據這些構成成分,我們便發展起某一具體語言的語法:即該語言的核心語法。
方面,索緒爾提出語言具有任意性,並作為語言的第一特點。此外,語言符號還具有雙級性,歸約性和系統性等特點。他的歸納影響了此後語言學者的研究,在某種程度上排除了外界因素,僅僅就語言本身來談語言。喬姆斯基則堅持語言具有自治性,生成性和心智上的內指性(王寅,2005:27)的特點。
與索緒爾不同的是,喬姆斯基區分了語言能力和語言使用,將語言視為天生就有的能力。他堅持語言能力,反對對於語言的機械描寫。同時進行語言形式層面的運作,強調語言的生成機制。力求找出不同語言間的普遍規律。
在語言意義角度,索緒爾強調語言符號存在於語言系統本身。只需從橫組合和縱聚合中就能獲得它們的意義。但喬姆斯基更多的從事語言句法層面的分析,在句法運算中很少帶入語言意義。僅僅把描寫人類的語言能力作為其研究目標。
Chomsky, N.,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 The M. I. T. Press.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1965.
Brown, H. D.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Prentice Hall Regents,Englewood Cliffs,N1, 1987.
De Beaugrande, R.,Linguistic Theory, Longman Group UK Limited, 1993.
劉潤清。西方語言學流派〔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