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敦煌道經的結果 展開
- 敦煌莫高窟遺書
- [日]大淵忍爾所著書籍
敦煌道經
敦煌莫高窟遺書
清光緒年間,道士王圓錄偶爾發現了敦煌莫高窟第17窟中的遺書。敦煌遺書中的通經,稱為敦煌道經。
敦煌道經是指敦煌遺書中的道經,是100年以前才在敦煌莫高窟發現的。敦煌莫高窟也叫千佛洞,位於甘肅省敦煌東南,是中國著名的石窟。在其中第17新編石窟內,藏有大量文書,就被稱為敦煌遺書。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當時任千佛洞主持的道士王圓 無意之中發現了藏經洞。此後,洞內的文物和經卷就開始流失,特別是國外許多專家學者,如英國人伯希和、法國人斯坦因等,利用王道士的無知,騙取了大量文獻,使其流失於國外。後來,在一批愛國學者的呼籲下,中國政府也搶救了一批文獻,由國家來收藏。還有一批文獻仍然散落在私人手中,其數量難以估計。
從數量來看,道經在敦煌文獻中只佔很少的比例,大約為2%-3%,遠遠少與佛教文獻。但是,就是這數量不多的文獻,對於道教的意義仍是巨大的。人們發現有一部分敦煌道經從未被《道藏》收錄,因此,它們的發現使《道藏》得到了極為寶貴的補充。即使有些敦煌道經被收入了《道藏》,但由於二者相隔年代久遠,結果就形成了兩個版本。而前者寫於唐代,大大早於後者,這對於校勘《道藏》有很大的意義。
王圓錄,原籍湖北麻城縣,從軍戍邊來到肅州(今甘肅酒泉)。退役后即在教煌當道士,定居於莫高窟。他頗有知見,能書善辯,與當地敦煌官吏來往密切,並主管當地的道教宮觀廟宇。關於他發現藏經洞的經過,其說不一。一說他和一位姓楊的助手在16窟中抄經,二人均吸煙袋鍋,用笈笈草引火點煙,笈笈草用畢即插於洞窟壁縫中備用。一次插笈笈草時忽然穿過石壁,恰是17窟密封洞口處,於是發現了藏經洞。一說王道士僱人清理16窟洞內泥沙,洞壁開裂,露出17窟洞山。王道士本人在(催募經款草丹)中則說當時是“天炮響震,忽然山裂一縫。”何種說法為是,今已無從考證。總之,王道士是在偶然之中發現了藏經洞,發現出來藏了九百多年的古書和藝術品,獲得了全世界、全人類所久已忘記了的無價的精神財富。
自藏經洞發現之後,經卷及文物即開始流失。起初尚是少量流失,落入國內私人藏家之手。自1907年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法國人伯希和、1908年俄國人柯茲洛夫、1909年日本人桔瑞超等始,敦煌文獻大量流失國外。後來在國內一些愛國學者的呼籲和奔走之下,民國政府搶救了一批敦煌文獻,為國家收藏。
敦煌遺書,從已知文獻看,90%以上為佛教文獻,道經只佔2%—3%。莫高窟屬於佛寺,為何存有道經?原因是在8世紀後年葉吐蕃佔領敦煌地區之後,道教受到打擊,佛手需要抄寫經卷,由於戰爭隔絕缺少紙張,就用原道教宮觀遺棄的道經拿來當紙用,在其背面抄寫佛經。這樣,一些道經被保存下來了。
敦煌道經,主要有(無上秘要)、(道典論)、(大道通玄要)、(神人所說三元威儀觀行經八(靈寶真—五稱經)、(葉凈能詩)、(涉道詩)、(老子道德經)(葛玄序)、(老子想爾注)、(老子河上公注)、(老子李榮注)、(老子道德經義疏)(成玄英)、(老子注)(唐玄宗)、(老子道德經開題)(成玄英)、(玄言新記明者部)、(老子化胡經)、(老子變化經)、(太上洞玄靈寶空洞靈章)、(太上洞玄靈寶真文度人本行妙經)、(太極左仙公請問經上)、(太上靈寶洗浴身心經)、(靈寶金錄齋儀)、(靈寶自然齋儀)、(天尊說禁誡經)、(太極真人門功德行業經)、(元始應變歷化經)、(神人所說三千威儀觀行經)等。
敦煌道經除了極高的史學價值之外,對明(道藏)可作補充與校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