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城鎮

克城鎮

克城鎮,隸屬山西省臨汾市蒲縣,地處蒲縣東北部。截至2018年末,克城鎮戶籍人口17146人。

共有黨員名,其中農村黨支部12個,農民黨員400餘名,現有鎮政府、教育、衛生、聯合、供銷社、糧站5個機關事業黨支部和杏嶺西煤礦、鑫明焦化有限公司2個企業黨支部。

自然資源


克城鎮
克城鎮
克城鎮資源豐富,是全縣主要產煤區之一,地質儲量24億噸,通過煤炭企業兼并重組后,克城鎮現有潞安集團隰東煤業有限公司、宏源集團郭家山煤業有限公司、蘭花集團蘭興煤業有限公司三大煤炭主體和鑫明焦化有限公司等規模較大的企業。境內有珍禽褐馬雞(省鳥),出產黑木耳、蘑菇、猴頭、羊肚、蕨菜等山珍以及黃芩、苦參、黨參等二百餘種中藥材。農作物以小雜糧為主。

氣候


氣候宜人,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溫度6.2℃。比臨汾市低5—7℃,比蒲縣城低3—5℃,境內生態良好,森林覆蓋率達67%。
克城鎮
克城鎮

人口數據


2011年末,克城鎮轄區總人口17884人,其中城鎮人口1268人,城鎮化率7.1%。總人口中,男性9163人,佔51.24%;女性8721人,佔48.76%。總人口全部為漢族。人口出生率10.23‰,人口死亡率3.6‰,人口自然增長率6.6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88.5人。
2017年末,克城鎮常住人口 15466人。
總人口17146人(2018年)。
2021年6月,蒲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常住人口13044人。

鎮下轄村


截至2020年6月,克城鎮轄9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克城村府前街15號。
克城村馬武村連捷山村
下柳村梁路村東辛庄村
夏柏村公峪村北辛庄村

企業生產


在企業生產上,該鎮立足當地優勢,結合克城鎮實際,把改造傳統產業,擴大企業規模,延伸產業鏈條作為推動全鎮經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全鎮15座煤礦投資2億多元完成了產煤方法改革,安全防控能力、機械化生產程度大為提升,3座礦井達到年產30萬噸以上的能力,12座達到年產15萬噸以上的能力。焦化行業產業鏈不斷延伸,焦油、粗苯等化工產品的開發、回收、利用取得新突破和良好效益,洗煤企業發展壯大,全部取締了外排式洗煤廠,新上克城洗煤二廠、鑫興洗煤廠等環保型洗煤廠13座,通過關小建大,升級換代,極大地促進了經濟的迅猛發展。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達3.9014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980元,糧食總產量達7001噸。

經濟


在農業發展上,該鎮重抓了種植、養殖業。在種植上實施了“雙五工程”,在馬務、閣老掌、張公庄種植了500餘畝小雜糧;在公峪、河北、夏柏等村種植了300餘畝克新1號土豆。河北村200畝仁用杏基地,公峪千畝核桃基地,連捷山香紫蘇種植基地,張公庄、夏柏木耳、蘑菇為主的野生菌基地成效初現。在養殖上重點培養克城喜旺養殖廠養豬龍頭基地(右上圖),初步形成了基地連農戶進市場,農戶有依託快發展的農業發展新格局,成為提高全鎮產業化水平新的亮點和農民增收的重要支柱。

獎懲培訓


獎懲方面:建立健全鎮村幹部分類分級考核制度,區分崗位職責差別,有針對性地進行考核,突出量化考核的作用,建立以能力與業績為導向的考核指標體系,完善平時考核與定期考核相結合的制度,將考核結果作為年終評優罰劣的主要依據。
培訓方面:要充分發揮鎮黨校和支部陣地的作用,採用走出去和請進來的辦法,對幹部實行培訓和輪訓,全面提高幹部的素質和能力,使之能夠擔當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任。

歷史沿革


1949年,屬蒲縣第三區。
1953年,分屬克城、公峪、馬武、下柏4鄉。
1958年,設克城公社。
1984年,克城公社改克城鎮。
2001年,公峪鄉併入克城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克城鎮地處蒲縣東北部,東通洪洞縣山頭鄉,南鄰太林鄉,西連隰縣午城鎮、黃土鄉,北毗汾西縣佃坪鄉。轄區面積202.1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克城鎮由東南向西北逐漸傾斜。地形主要分為土石山區和黃土殘垣溝壑區。境內最高峰位於張公庄村以西的五鹿山主峰,海拔1946.3米;最低點位於蒲縣與隰縣交界處的夏柏村委磨溝村,海拔1270米。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2011年末,克城鎮有各類文化藝術表演團體1個,文化站1個,農家書屋12個。文化行業從業人員3人。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克城鎮有小學14所,在校生1834人,專任教師132人,小學適齡兒童人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744人,專任教師79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克城鎮
克城鎮

科技事業

2011年末,克城鎮有各類科技人才239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140人,經營管理人才9人,技能人才43人,農村實用人才47人。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克城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5個,其中衛生院2所;病床45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2.5張。專業衛生人員51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2.9人。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2萬人次,住院手術32台次,出院病人800人次。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8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4萬人,參合率85%。

社會保障

2011年,克城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8戶,人數80人,支出13.1萬元,比上年增長0.3%,月人均137元,比上年增長0.1%。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876戶,人數926人,支出97.78萬元,比上年增長8%,月人均88元,比上年增長22%;農村五保分散供養57人,支出6.84萬元,比上年增長0.7%;農村醫療救助59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59人次,共支出0.18萬元,比上年增長3%;農村臨時救助109人次,.支出3萬元,比上年增長15%。自然災害受災人口1430人,緊急轉移安置1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720畝,倒塌房屋11間,直接經濟損失42萬元,救災支出2.5萬元,比上年增長10%。

郵政電信

2011年末,克城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32千米,投遞點46個,鄉村通郵率100%;征訂報紙2.2萬份、期刊0.8萬冊,電信企業3家,服務網點4個;固定電話用戶350戶,行動電話用戶6800戶。

交通運輸


克城鎮有328省道過境。縣鄉級公路10條,總長129千米。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因地形狀如簸箕,古時稱箕城,唐初程知節率兵攻克箕城,彙報戰功時誤說成“攻下克城”,從此稱作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