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與偏見

美國1940年勞倫斯·奧利弗主演劇情片

《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改編自英國作家簡·奧斯汀的同名小說,由美國導演羅伯特·Z·倫納拍攝完成,影片於1940年上映,米高梅電影公司發行。

該片講述了19世紀初期英國的鄉紳之女伊麗莎白·班內特五姐妹的愛情與擇偶的故事。

劇情簡介


《傲慢與偏見》海報
《傲慢與偏見》海報
本片主角是貝納家的五個女兒,大女兒跟賓利的愛情在關鍵時刻產生了波折。二女兒伊莉莎白則對態度高傲的達西存有嚴重的偏見,兩人明明相愛卻不斷在言語中剌痛對方。幸好最後誤會化解,結為夫妻,貝納家的五個女兒都有了好結果。
伊麗莎白·班納特(凱拉·奈特莉飾)和姐姐珍·班納特(裴淳華飾)、妹妹瑪麗·班納特(妲露拉·萊莉飾)、凱蒂·班納特(凱瑞·穆麗根飾)以及麗迪亞·班納特(吉娜·馬隆飾)這5個出身於小地主家庭的姐妹個個如花似玉。班納特太太(布蘭達·布萊斯飾)最大的人生目標就是給她的這5個女兒都找到如意的郎君。可惜天不從人願,二女兒伊麗莎白總能找出100個不願結婚的理由拒絕母親。當班納特太太聽說鄰近的莊園被一個富有的單身漢租下,並且會帶著他那些有身份的朋友們前來消夏時,她興奮地認定這是女兒們的福分,求婚的人眼看著就要上門了,而事情也正如她預想的那樣發展開來。姐妹5人原本單調且略顯平靜的生活伴隨著富有的單身漢達西馬修·麥克費登飾)和他的好友格萊兩個年輕小夥子的到來而泛起了波瀾。健康向上的格萊和富家子達西這對要好的朋友在結識了鎮上班納特家的這五朵金花之後,一段美麗而飽含傲慢與偏見的愛情故事就此展開。
伊麗莎白(凱拉·奈特莉飾)是5個姐妹中最勤勉的一個,她還是個有才智的大學生,在畢業之前她從沒有考慮過談婚論嫁。但是當她遇到英俊瀟灑,玩世不恭的格萊和理智的商人達西(馬修·麥克費登飾)后,她的判斷力開始接受考驗。因為富豪子弟達西在短暫的交往後很快便深深地愛上了美麗的伊麗莎白。並且,達西不顧門第和財富的差距,勇敢地向她求婚,但卻因為伊麗莎白對他存有的誤會和偏見,而遭到了無情的拒絕。伊麗莎白對他存有誤會和偏見的原因是,出身富貴的達西經常表現出不可一世的傲慢,這令正直善良的伊麗莎白討厭不已。因為達西的這種傲慢實際上是地位差異的反映,只要存在這種傲慢,他與伊麗莎白之間就不可能有共同的思想和感情,也不可能有理想的婚姻。但經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漸漸地,伊麗莎白髮現並親眼看到了同樣善良的達西在為人處世和一系列所作所為上有了質的改變。特別是他過去那種驕傲自負的神態完全不見了蹤影,於是伊麗莎白對他的誤會和偏見也逐漸消失,一段美滿的姻緣也就此最終成就。她的姐妹們也各自得到了想要的甜蜜生活。

演職員表


演員表

演員角色備註
葛麗亞·嘉遜Elizabeth Bennet配音 曹雷
勞倫斯·奧利弗Mr. Darcy配音 畢克
莫琳·奧沙利文Jane Bennet配音 郁瑞芳
安·盧瑟福德Lydia Bennet配音 李梓
Marsha HuntMary Bennet配音 程曉樺
希瑟·安吉爾Kitty Bennet
瑪麗·博蘭Mrs. Bennet配音 林彬
埃德蒙·戈溫Mr. Bennet配音 富潤生
艾德娜·梅·奧立佛Lady Catherine de Bourgh配音 張同凝
卡倫·莫利Miss Collins配音 蘇秀

職員表

製作人Hunt Stromberg
導演羅伯特·Z·倫納德 Robert Z. Leonard
副導演(助理)Marvin Stuart
編劇奧爾德斯·赫胥黎Aldous Huxley
攝影卡爾·弗羅伊德Karl Freund
配樂Herbert Stothart
剪輯Robert Kern
美術設計Cedric Gibbons
服裝設計吉爾伯特·艾德里安Gilbert Adrian
布景師Edwin B. Willis

角色介紹


伊麗莎白·貝內特(Elizabeth Bennet):電影女主角。家中排行第二,聰敏機智,有膽識,有遠見,有很強的自尊心,並善於思考問題。在開始的時候對傲慢的達西不予理睬,在解開誤會後與其相愛結婚。
葛麗亞·嘉遜
葛麗亞·嘉遜
達西(Darcy):電影男主角。他儀錶堂堂,非常富有,但他非常驕傲,也就是他的傲慢導致了伊麗莎白對他的偏見,但隨著一系列事情的發生,達西用他的真誠打動了伊麗莎白,兩人相愛並結婚。
簡·貝內特(Jane Bennet):家中排行第一。作為大姐她知性優雅,卻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感情,與伊麗莎白相比較她並不勇於追求自己的感情,自怨自艾。
賓利(Bingley):達西的好友,有錢的單身漢,對貝內特家的大女兒簡一見鍾情,在與簡經過一番周折後言歸於好,這一對情人沉浸在歡樂之中。
瑪莉·貝內特(Mary Bennet):排行第三,性格並不討好,是一名書獃子。她鄙視其他姐妹的興趣,並經常希望能展示自己的音樂才華,及以警世格言來告誡身邊的人。
凱瑟林·貝內特(Catherine Bennet):排行第四,十七歲,經常跟隨妹妹麗迪亞。
麗迪亞·貝內特(Lydia Bennet):排行最小,十五歲。她非常喜歡調情,個性天真而魯莽。最終和維克漢姆私奔,最後在達西的大力幫助下兩人才能結婚。
維克漢姆(Wickham):附近小鎮的軍官,達西先生的兒時玩伴。實際是個唯利是圖的人,為了報復達西先生,到處傳播毀謗他的謠言,讓伊麗莎白對達西產生偏見。因為揮霍過度,欠債累累,最後和麗迪亞·班內特私奔並結婚,但婚後就厭倦了莉蒂亞。
小鄉紳貝內特:有五個待字閨中的千金,女主角伊麗莎白的父親。
貝內特太太:整天操心著為女兒物色稱心如意的丈夫,女主角伊麗莎白的母親。
菲力太太(Mrs. Philips):班內特太太的姊妹,舉止粗俗。
愛德華。嘉蒂納(Edward Gardiner):班內特太太和菲力太太的兄弟,在倫敦做生意。聰明而且有教養。
嘉蒂納太太(Mrs. Gardiner):嘉蒂納先生的太太,是班內特姊妹──特別是珍和伊麗莎白最喜歡的阿姨。
夏綠蒂·路卡斯(Charlotte Lucas):伊麗莎白的好朋友,也是鄰近地主的女兒。但她的愛情觀和伊莉莎白截然不同,最終為了利益嫁給了柯林斯。
卡羅琳(Caroline):賓利的妹妹,一心追求達西,而達西對她十分冷漠,她發現達西有意於伊麗莎白后,妒火中燒,決意從中阻撓。
柯林斯(Collins):貝內特沒有兒子,根據當時法律,只有男性可以繼承財產,因此他的家產將由遠親柯林斯繼承。柯林斯古板平庸又善於諂媚奉承,依靠權勢當上了牧師。他向伊麗莎白求婚,遭拒絕後,馬上與她的密友夏洛特(Charlotte)結婚,這也給伊麗莎白帶來不少煩惱。
凱瑟琳(Catherine).伯德夫人:達西的姨媽,柯林斯的庇護人。一心想讓自己的女兒安妮(Annie)嫁給達西的凱瑟琳。伯德夫人,並蠻橫地要伊麗莎白保證不與達西結婚。

幕後花絮


劇照
劇照
導演羅伯特·倫納德以正統的古典手法來詮釋這個十九世紀英國小鎮發生的故事,呈現出一種高雅而機智幽默的風格。勞倫斯·奧立弗,格里爾·加森等一群演員都有高水準的演出,對白尤其精彩。

獲獎記錄


1941年 奧斯卡(美國電影學院獎)最佳藝術指導(黑白片)塞德里克·吉本森 / Paul Groesse 

製作發行


上映日期
美國1940年7月26日法國1945年3月25日
澳大利亞1941年1月2日荷蘭1945年6月2日
瑞典1941年3月24日丹麥1945年10月1日
葡萄牙1941年6月6日奧地利1945年12月29日
芬蘭1942年4月5日德國1946年 
比利時1945年1月20日

影片評價


1940版傲慢與偏見劇照
1940版傲慢與偏見劇照
演員選擇上非常成功,達西英俊、伊麗莎白美麗。奧利夫是演莎翁話劇出身,由 與劇種不同,話劇演員一般而言更具舞台效果,比普通電影演員要演得誇張。相比之下女主角演繹得比較好,但是過於成熟和完美,讓觀眾覺得更像三十歲左右優雅貴婦而不是二十剛出頭的活潑少女。簡很可愛,美中不足的是是不夠漂亮。片中表現最好的應該是班納特太太,淋漓盡致地展現一個無知的太太的屏幕形象。
電影上總體而言不太符合原著精神,改動較多。凱瑟琳夫人成為了正面角色,在男女雙方之間扮演了紅娘的角色,起到了撮合作用。男女主角之間有刺探、不滿、爭論,好像是建立在早就相互衷情的基礎上的,在玩一場雙方都知道答案的優雅遊戲。影片皆大歡喜的結局是早期好萊塢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