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學外國語學院

湖南大學二級學院

湖南大學外國語學院目前設有英語和日語兩個本科專業,其中日語專業為湖南省特色專業,英語專業為湖南省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985、1994、2003年先後獲得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日語語言文學、英語語言文學3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2005年獲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2007、2008年先後獲教育碩士專業和翻譯碩士專業學位授權。2010年獲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並獲批湖南省語言與認知研究基地。2011年,外國語言文學被評為湖南大學“十二五”重點學科、湖南省重點學科;2012年,獲准設立博士后流動站。在2012年教育部學科評估中,成績並列第七位,排名全國並列第17位。

學院概況


學院現有專任教師140餘人。其中:教授23人,特聘教授2人,博士生導師13人,碩士生導師47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3人。學院重視人才隊伍建設,注重國際交流,形成了認知語言學、形式語言學、語言習得、測試學、翻譯與文化傳播、生態文學等6個學科方向。
近年來,學院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共27項,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12項,省級課題等130餘項,出版學術專著50餘部,CSSCI收錄論文300餘篇,獲得湖南省社會科學成果2項。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2009),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2009、2013),英語專業教學團隊被評為湖南省優秀教學團隊,《綜合英語》和《大學英語》為國家級精品課程(2010)和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2013),2011年獲批為教育部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示範點。
在人才培養方面,學院秉承嶽麓書院經世致用的辦學傳統,重視基礎和實踐能力、創新精神的培養,重視文化素質的教育,培養了熊曉鴿(1977)、黃智勇(1977)、陳訪澤(1984)、閻帆(1993)等一大批優秀人才。現有在校學生1200餘人,其中本科生800餘人,研究生400餘人。指導學生參加各種專業競賽碩果累累,獲得湖南省大學生英語演講比賽團體一等獎10次;英語專業2005級學生王戀斯摘取2007年“CCTV杯”全國英語演講大賽總決賽第一名;2006級肖湘怡獲得2008年“CCTV”全國英語演講比賽總決賽優勝獎;2007級王歡獲得2009年“CCTV”全國英語演講比賽亞軍。日語專業分別在2010年、2011年湖南省大學生日語演講比賽獲得團體一等獎;2008級學生鄭爭京獲2011年全國口譯大賽第二名。
學院積極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常年聘有外籍教師7-8名,定期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來學院講學,定期舉辦高水平國際會議,並與美國、英國、日本、香港等國家或地區的10餘所著名大學在學術交流、師資培養、教師及學生互派等方面建立了長期友好的合作關係。日語專業學生國際化培養形成了突出特色,每年出國學生比例達到30%。

歷史沿革


1897年,嶽麓書院和時務學堂創建譯學會,李維格任時務學堂西學總教習,時務學堂1903年併入嶽麓書院。《嶽麓書院新定譯學會課程》頒布(《湘學新報》第10冊),並開始譯學招生。
1904年,蘇曼殊任湖南實業學堂(1917年遷入嶽麓書院)英文教習。
1907-1908年,王正廷任湖南高等學堂英文教習(1903-1912年,嶽麓書院為湖南高等學堂)。
1910年,湖南優級師範學堂(成立於1907年)增辦正科(本科)招考學生3個班,分別為英語、數理和博物3部,英語部於1911年、1913年共招生兩屆,畢業學生共54人。(《湖南大學校史》第135-136頁)。湖南高等師範辦學階段英語部以英語、英文學為重點課程,日語、法語為選修課程,教學體系比較完整。湖南優師於1912年改為湖南高等師範,並遷入嶽麓書院,於1917年停辦。
1926年,民國政府批准成立湖南大學,1937年成為國立大學。
1943年,湖南大學文學院增設外國語言文學系,彭沛民、陳逵、羅正晫先後任外文系主任。羅念生、謝德風等知名學者在外文系擔任教授。
1949年,中央政府批准成立新的湖南大學,湖南大學文學院改為文藝學院,設外國文學系,鍾仁正任外文系主任。
1952年,湖南大學院系調整成立基礎科學部。外文系除部分教師調入其他兄弟院校外,大部分教師歸屬到新成立的基礎科學部。
1972年,湖南大學外語教研室從應屆高中畢業生中招收英語、日語師資班和培訓班,為湖南高校培養英語、日語師資。
1977年,全國恢復統一高考招生,湖南大學恢復招收英語本科生,培養了熊曉鴿、黃智勇等傑出人才。
1984年,湖南大學重建外國語言文學系,林汝昌教授任系主任。1985-1986年,舉辦了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英語)研究生班。
1986年,獲准設立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英語)碩士學位授予權學科、專業,設立英語本科專業並開始連續招生。
1992年,外語系的日語教研室單獨建系,成立日本語言文化系。外國語言文學系改名為西方語言文化系。林汝昌教授任西語系主任,周炎輝教授任日語系主任,王呈堯同志任西語、日語系黨總支書記。
1994年,章晉新同志任西語、日語系黨總支書記。
1996年,陽志清教授任西語系主任。
1998年,張佩霞教授任日語系主任。
2000年,原湖南大學與湖南財經學院合併,原湖南大學西語系、日語系、國際商學院外語教研室及原湖南財經學院外語系合併組建外國語學院。校黨委副書記王耀中教授兼任外國語學院院長,李慶國同志任學院黨委書記。
2001年,寧春岩教授任外國語學院院長。
2004年,劉正光教授任外國語學院院長,龐建元同志任黨委書記。
2007年,劉正光教授任外國語學院院長,程卓蕾同志任黨委書記。
2009年,湖南大學外國語學院與國際教育學院合併組建外國語與國際教育學院,劉正光教授任院長,程卓蕾同志任黨委書記。
2012年,劉正光教授任外國語與國際教育學院院長,龍躍君同志任黨委書記。
2019年,學院更名為外國語學院。
2020年,陳希同志任黨委書記。

辦學條件


院系概況

學院現設有英語和日語兩個本科專業,其中日語專業為湖南省特色專業,英語專業為湖南省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擁有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博士后流動站,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以及教育碩士和翻譯碩士兩個專業學位授權點。現有湖南省語言與認知研究基地。外國語言文學是湖南省重點建設學科,在2017年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進入全國前10%、排名第12位,2017年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進行的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為B+,排名全國並列第17位。在讀本科生近600人,研究生500餘人。

師資隊伍

學院現有專任教師130餘人。其中教授26人,特聘教授2人,博士生導師15人,碩士生導師55人;博士69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全國性學會副會長4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3人,嶽麓學者4人,湖南省學科帶頭人3人,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2人,湖南省社科“百人工程”人選2人,湖南省高校青年骨幹教師5人。

學科體系

擁有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翻譯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學科教學(英語)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湖南省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建有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湖南省“十二五”重點學科。

科學研究


科研平台

科研機構一覽表
序號機構名稱負責人
1湖南省語言與認知研究基地劉正光教授 首席專家
2中日交流之窗(長沙)張佩霞教授 主任
3
湖南大學日本研究中心
湖南大學外國語學院日本語言文化研究所
張佩霞教授 首席專家
4湖南大學加里•斯奈德研究中心譚瓊琳教授 主任
5湖南大學多媒體日語教學研究中心蘇鷹博士 主任
6湖南大學外國語學院認知科學研究所伍雅清教授 所長
7湖南大學外國語學院語言測試研究所肖雲南教授 所長
8湖南大學外國語學院翻譯研究所王湘玲教授 所長
9湖南大學外國語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黃曉燕教授 所長
10湖南大學外國語學院商務外語研究所莫再樹教授 所長
11湖南大學外國語學院大學外語教學研究所稂建中副教授 所長
12湖南大學外國語學院亞太研究所羅明輝副教授 所長

科研成就

學院近年來主持國家社科基金30餘項,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30餘項,部省級課題130餘項,出版學術專著50餘部,發表SSCI、A&HCI和CSSCI論文300餘篇;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院長劉正光
黨委書記陳希
黨委副書記、紀檢書記熊翀
副院長張佩霞
副院長莫再樹
副院長余小強

獲得榮譽


學院始終堅持教學與科研並重的辦學理念,注重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科研水平和教學質量。近年來,學院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0項,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17項;出版學術專著50餘部,CSSCI收錄論文300餘篇;獲國家教學成果獎1項,湖南省教學成果獎5項,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項;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在2017年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為B,2017年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中位列第十二。2018年計劃招收全職博士后3人。
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湖南省社會科學成果獎2項,省級教學成果獎5項(其中一等獎2項);現有國家級精品課程和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綜合英語》和《大學英語》)、教育部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示範點、湖南省優秀教學團隊(英語專業)。
參與學科競賽碩果累累,王戀斯和王歡先後獲2007年和2009年“CCTV杯”全國英語演講大賽總決賽冠軍和亞軍,鄭爭京獲2011年全國(日語)口譯大賽第二名,英語專業學生獲第三屆全國商務英語實踐大賽總決賽團體冠軍,指導本科生獲湖南省大學生英語演講比賽團體一等獎11次,獲全國大學生日語演講比賽一等獎1次、湖南省一等獎3次。

組織機構


學術委員會

劉正光,肖雲南,張佩霞,伍雅清,朱健平,黃曉燕,余小強,莫再樹,陳曉湘,彭佩璐

教學工作委員會

譚瓊琳,稂建中,張予娜,肖雲南,陶明星,何江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