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首窮經

漢語成語

徠皓首窮經,漢語成語,拼音是hào shǒu qióng jīng,皓:白;首:頭髮;窮經:專心研究經書和古籍。意思是指一直到年老頭白之時還在深入鑽研經書和古籍。出自《贈易卜崔江處士》。

釋義


皓:白;首:頭髮;窮經:專心研究經書和古籍。一直到年老頭白之時還在深入鑽研經書和古籍。

出處


唐·韓偓《贈易卜崔江處士》:“白首窮經通秘義,青山養老度危時。”

成語辨析


【近義詞】白首窮經、學而不厭、老當益壯

成語用法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示例
王教授年近九十,還在孜孜不倦地整理《古文尚書》,皓首窮經,為青年學者之楷模。
青春作賦,~;筆下雖有千言,胸中實無一策。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
《元史·張特立傳》:“白首窮經,誨人不倦,無過不及,學者宗之……”
《舊五代史·卷一百四十九·職官志》:周廣順元年夏五月辛已,詔:“朝廷設爵命官,求賢取仕,或以資敘進,或以科級升。至有皓首窮經,方諧一第;半生守選,始遂一官。”
皓首窮經
皓首窮經

英文翻譯


continue to study even in old age.

例句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青春作賦,皓首窮經;筆下雖有千言,胸中實無一策。

成語典故


《元史》里專門記載了一個叫張特立的人。
張特立通曉易經,堅持修身養性。雖然年過七十,仍然研究經籍,並教授學生。世祖忽必烈很讚賞張特立,曾三次傳下聖旨稱道他的活到老學到老的好學精神。
世祖第一次傳下聖旨告諭張特立:前監察御史張特立,幾十年如一日修身養性,現今已年近七十,仍專心研究經書,應當賜予美名,以使美德發揚光大,特賜號為“中庸先生”。另補充道:先生年老眼睛不好,不方便出行,所以讓大臣前往傳達諭諭,並給先生書房命名為“麗澤”。
世祖第二次傳下聖旨告諭張特立:白首窮經,誨人不倦,是學者們學習的榜樣;之前已經賜過美好的名號了,現在再次表達同樣的意思。
世祖第三次傳下聖旨,是在張特立逝世之後。張特立享年七十五歲。詔書說:中庸先生學有淵源,行為高潔,雖然歷經喪亂,不曾改變做人的原則;先生的逝世令人悲哀;再次賜予之前的名號,以示尊敬。
徠張特立所著書有《易集說》、《歷年系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