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津渡街道
南津渡街道
南津渡街道位於永州市零陵區城區南部,東與菱角塘鎮接界,南與朝陽街道相連,西瀕瀟水,北靠徐家井街道和七里店街道。根據“金農網”資料,總面積16.8平方千米,總人口13462戶。為永州零陵古城所在地,是永州零陵的老城區。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石山腳鄉常住人口為41184人。
南津渡街道轄南津渡、太平路、七層坡、大西門、百萬庄、高山寺、福壽亭、茆江橋8個社區和香零山、牛皮灘、大皮頭、仙神橋、長古嶺5個村。南津渡街道辦事處駐南津渡社區羊角山東路。
街道以境內渡口南津渡命名。建國初期,屬望仙橋鄉、牛皮灘鄉、本皇鄉,1954年,劉家院子建立了境內第一個農業社——新華初級社;1956年成為群力高級社的第八、九、十分社;1958年由朝陽公社管轄,1961年劃歸芝城鎮,改為郊區公社;1980年1月為郊區辦事處;1982年8月改為南津渡人民公社,1984年改為南津渡鄉,1996年撤區並鄉時與原城南辦事處合併為南津渡辦事處。原城南街道在解放初期轄有七層坡、水晶巷、東門嶺、鎮南路四個居委會,1967年分別改名解放、江東、紅衛、紅旗居委會,1981年除鎮南路改為城南路居委會外,其餘均恢復原名。1980年元月成立城南街道,因位於城南,故名。1982年6月又調整為城南路、東門嶺、七層坡、太平門、大西門、小西門、水晶巷七個居委會。2003年1月,在社區調整中合併調整為南津渡、太平路、七層坡、大西門、百萬庄、高山寺、福壽亭、茆江橋8個社區居委會。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 37960 |
男 | 18770 |
女 | 19190 |
家庭戶戶數 | 11703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35761 |
家庭戶男 | 17777 |
家庭戶女 | 17984 |
0-14歲(總) | 7541 |
0-14歲男 | 4013 |
0-14歲女 | 3528 |
15-64歲(總) | 27645 |
15-64歲男 | 13512 |
15-64歲女 | 14133 |
65歲及以上(總) | 2774 |
65歲及以上男 | 1245 |
65歲及以上女 | 1529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33467 |
(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
常住人口 | 41184人 |
南津渡社區(Nánjīndù Shèqū)位於零陵城區南門口,南有民渡,曰 南津渡,因而得名。居委會駐羊角山路21棟,轄12個居民組。總面積3.7平方千米,958戶、3342人。
七層坡社區(Qīchéngpō Shèqū)以轄區主要街道 七層坡取名。居委會駐中山南路30號,轄23個居民組。總面積0.8平方千米,2678戶、6143人。
大西門社區(Dàxīmén Shèqū)以永州古城七門之一的 大西門命名。居委會駐解放路209號,轄27個居民組。總面積0.9平方千米,2097戶、5714人。
太平門社區(Tàipíngmén Shèqū)以永州古城七門之一的 太平門命名。居委會駐城南路172號,轄15個居民組。總面積0.7平方千米,1651戶、6164人。
百萬庄社區(Bǎiwànzhuāng Shèqū)以 百萬庄商業街名稱命名。居委會駐賓館路5號,轄7個居民組。總面積1.0平方千米,1512戶、5601人。
福壽亭社區(Fúshòutíng Shèqū)以境內茆江上的 福壽亭取名。居委會駐永州大道,轄17個居民組。總面積0.8平方千米,986戶、5916人。
茆江橋社區(Mǎojiāngqiáo Shèqū)因境內一石橋 茆江橋而得名。居委會駐菱角塘路4號,轄6個居民組。總面積1.1平方千米,830戶、2117人。
高山寺社區(Gāoshānsì Shèqū)以境內“永州八景”之一的古迹 高山寺命名。居委會駐 泉陵街21號,轄4個居民組。總面積0.4平方千米,1630戶、3995人。
香零山村(Xiānglíngshān Cūn)以村境內“永州八景”之一的古迹 香零山命名。村委會駐6組,轄8個村民組。總面積1.8平方千米,235戶、935人。
牛皮灘村(Níupítān Cūn)因村邊河灘形似牛皮而得名。村委會駐2組,轄7個村民組。總面積2平方千米,總人口320戶、1059人。
大皮頭村(Dàpítóu Cūn)因村邊河灘形似一張大牛皮而得名。村委會駐1組,轄3個村民組。總面積1.5平方千米,總人口170戶、534人。
仙神橋村(Xiānshénqiáo Cūn)以村邊小橋 仙神橋取名。村委會駐5組,轄7個村民組。總面積2.5平方千米,總人口215戶、894人。
長古嶺村(Chánggǔlǐng Cūn)村內一山嶺,形狀窄長,故名。村委會駐2組,轄4個村民組。總面積1.5平方千米,總人口180戶、66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