踅庄村

山東濟寧泗水縣苗館鎮下轄村

踅庄村位於山東省濟寧市泗水縣苗館鎮西南部,位於泗水縣城東南約15公里處,面積約5平方公里,常駐人口約1500人。村東南存有一眼活泉名踅庄泉,常年噴涌成河流貫東西,養育了淳樸善良的百姓。東臨沂蒙老區,西接孔子故里,南面孟子家鄉,北峙東嶽泰山,屬於丘陵地形,南北兩側丘陵綿延。土地資源、石料資源豐富。北鄰327國道和兗石鐵路,南鄰日蘭高速244省道穿村而過,交通十分便利。當地百姓勤勞善良,民風淳樸。

歷史


據當地老人說:“踅庄村因三面環山,村子處於中間低勢被四周環繞,從地形來看有水中旋窩之勢,當地方言旋窩又和踅字同音,故得名踅庄。又有一傳說 當年朱元璋遭遇追殺時急忙逃跑,逃至此處腳崴成傷,故取“折足”二字上下組合成“踅”,得名踅庄。第三種說法是明朝期間有一老者姓柏名踅攜家帶口挑擔來此,看此地山清水秀就定居在此,逐代繁衍成為村莊,村人為紀念老者故把柏踅老人的名當作村名沿用至今。
踅庄村為原踅庄鄉政府駐地。原踅庄鄉1955年為苗館區,1958年為東風公社,1961年為苗館區,1962年改公社,1984年改區,1986年建踅庄鄉。1996年,面積27平方千米,人口1.2萬人,轄踅庄、三合寨、卞古、毛山、張峪、南紀埠、龍雲崗、北紀埠、三山口、隈泉庄、劉家莊陳家嶺、桃花庄、尚岩庄、蘇家莊、響泉、侯家莊、東獨角、西獨角、朱家莊、筒家莊、馮福庄22個行政村。2000年12月,撤銷踅庄鄉,併入苗館鎮

信息化狀況


村內外交通便利。緊鄰兗石鐵路、日荷高速公路及327國道,244省道穿村而過,多路客運班車到村,鄉村道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道路全部硬化,基礎設施日益完善。中國移動在村內建立基站,無線通訊覆蓋全村。

養老狀況


本村有較為完善的教育機構,新星幼兒園、齊魯希望小學等可以滿足當地適齡兒童的入學需求,原踅庄中學適應需要已併入苗館鎮中學。村內設有苗館鎮養老院,接受鎮內孤寡無依老人。

經濟


當地經濟以農業經濟為主,主要糧食作物為冬小麥玉米地瓜,主要油料作物為花生,主要經濟作物為棉花;村內土地和勞動力資源充足,工業經濟發展空間很大,是一塊投資興業的處女地。

姓氏分佈


當地居民中“柏”姓為大姓,有較多人口,還有李、蘇、邵、景等姓氏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