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甸鎮

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轄鎮

雙甸鎮,隸屬於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

雙甸鎮是江蘇省如東縣的西大門,二十分鐘就可踏上204國道,沿334線向西八分鐘直達沿海高速,距10月28日通行的洋口港只有半小時行程。如泰河、江海河還有紅星河伴公路而行。兩條省道334線和334複線,一條橫穿鎮區,一條依託工業園區。雙栟、雙沿、雙湯公路縱貫鎮域南北,水陸交通十分便捷。

2019年12月,雙甸鎮入選“2016—2018年度江蘇省文明鄉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雙甸鎮位於長江三角洲南黃海之濱,長江北岸,距南通港35公里,離南通興東機場30公里,與國際大都市上海隔江相望,從蘇通大橋直達單程僅需1小時。總面積112.33平方千米(2017年)。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59年建雙甸公社,1983年改鄉,1986年建鎮。1996年,面積45平方千米,人口3.1萬人,轄20個行政村和2個居委會。
1996年雙甸鎮區劃詳情    
居委會光明紅星  
行政村街前殷前蔣庄田季庄
 吳庄鹽場陳橋口桅杆庄
 前馮庄蒲利頭小馮庄楊庄
 唐橋欒庄鎮西蔣圩
 蓮花池蘇園陸家缺鎮園
 原(石甸鄉)位於縣境西部,距南通機場60千米。1956年建石甸高級社,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石甸鄉。1996年,面積45平方千米,人口2.7萬人,轄18個行政村。
1996年石甸鄉區劃詳情   
鐵南倪官莊張庄蛟圩庄
高天燈張腰庄丁井石南
石北崔港河鄭庄花橋
斜關廟香火庄馬塢庄志成
斜橋丁缺  
 原(雙南鄉)位於縣境西南部,距縣城36千米。1958年建富貴公社,1965年更名石橋公社,1968年更名紅旗公社,1981年更名雙南公社,1983年改鄉。1996年,面積37.9平方千米,人口2.3萬人,轄18個行政村。 
1996年雙南鄉區劃詳情    
錫伍薛庄東陽廟周店
石壩五里廟白廟德銀
任庄新港橋叢家壩彎夾路
楊樹橋劉園華復凌港
馬家橋萬順橋  

區劃詳情

雙甸鎮現轄3個居委會、31個行政村。 
2011年代碼及城鄉分類(320623111) 
001121星光居委會
003122雙南居委會
004122石甸社區
200220田季村
202122高前村
203220伯元村
204220鶴井村
205122石南村
206220錫伍村
208220德銀村
209220叢家壩村
210122宗奎村
211220中心村
212122鎮東村
213220曙光村
214122鎮南村

經濟


雙甸鎮
雙甸鎮
1994年來,全鎮投入資金近億元。使昔日古鎮面貌煥然一新。新型的農民街商賈雲集,各類社會事業蓬勃發展,教育衛生事業硬體建設步伐加快,正逐步實現現代化。
1996年5月,國家土地管理局局長鄒玉川來雙甸視察,欣然命筆:“小城鎮建設之路”。1997年雙甸率先在全縣實現了電話鎮,1998年雙甸鎮被南通市委、市政府評為南通市文明鎮,1999年,雙甸鎮被評為江蘇省重點中心鎮。
雙甸鎮的發展,源於強勁的經濟建設後盾,勤勞奮進的全鎮人民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雙甸鎮工業經濟發展較快,全鎮集紡織、化工、綉品、建材、光學儀器、針織器材、勞護用品、健身器材、皮革製品、絲織、玩具、農副產品加工等十二大系列,數百個產品,絕大多數為出口產品。
鎮織布廠年產坯布600萬米,宇迪光學儀器廠依靠高科技,開發的光學鏡片系列、放大鏡系列、載玻片系列產品遠銷東南亞、日本、德國和美國,年銷售已突破1500萬元。建民絲織廠年產出口喬其絨布216萬米,年銷售已超過5000萬元。
建築業也享有盛譽。雙甸鎮的農業以盛產優質稻米和廣泛的種養業而不斷發展,全鎮新開發的千畝蠶桑、林果、蔬菜、藥材、水產品養殖基地,呈現著旺盛的生命力,帶動著全鎮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蓬勃發展的第三產業和個體私營企業經濟異軍突起,年產值已逾億元,多種經濟並存,多輪驅動共興,雙甸鎮的經濟發展正以高速度邁向新世紀。
養殖近300戶,戶均批量養殖家禽達到2000羽以上,雙甸鎮家禽養殖年產值超過6000萬元。雙甸鎮黨委、政府出台相關扶持政策,積極引導農戶實施規模養殖。雙甸鎮畜牧獸醫站定期不定期邀請市、縣畜牧部門的專家巡迴傳授規模養殖技術,並在雙甸鎮廣電站舉辦技術講座,培訓養殖大戶。為保證規模養殖業健康發展,鎮畜牧獸醫站進一步完善了疫病防控網路,建立了規模養殖大戶疫病防控台賬,44名獸醫在各自的包干區域按程序開展防疫工作。該站在雙甸鎮設立了36個飼料銷售點和8個獸葯點,為養殖戶就近購藥用料提供了方便。雙甸鎮已形成50多名家禽經紀人的營銷隊伍,依託南通聯發禽業公司在蘇南等大中城市設立的銷售窗口,使雙甸鎮規模養殖大戶足不出戶就能賣掉成雞。
企業的轉型
雙甸鎮用過細的工作積極引導和扶持個體工商戶向私營企業轉化,私營企業向有限責任公司轉化,為工業經濟運行再上新台階打下堅實的基礎。雙甸鎮已有1000多戶個體工商戶轉化為私營企業,80多戶轉化為有限責任公司。大力宣傳,積極引導個體工商戶轉為私營企業。雙甸鎮是坯布之鄉,雙甸鎮從事織布、漿紗的個體工商雙甸鎮改革開放以來,雙甸的工業、民營經濟發展迅猛。雙甸鎮共有工業企業630家,其中定報企業50家,年產值超千萬元企業25家,超億元企業13家,主要以光學電子、紡織、化工、服裝等為主導產業。2007年,雙甸鎮工業實現增加值7.25億元,產值、銷售、利潤等各項指標持續增長。雙甸鎮工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71.59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年實現增加值6.8億元,實現銷售收入34.5億元,利潤1億元。特別是2003年規劃建設的鎮工業集中區,沿蘇334線省道北側,東起紅星河,西到錢港河,規劃總面積800畝,於2004年全部用完,落戶企業15家,其中外資企業6家,總投資超4億元,形成工業集中區A區。2005年,再次規劃建設了100畝的工業園區B區,落戶企業5家,其中外資企業1家,總投資超過5000萬元。2006年以來,雙甸鎮再次搶抓機遇,迎難而上,著力推進了工業集中區C區的規劃建設,規劃面積1800畝,將工業集中區由沿蘇334線帶狀整體向北推進為塊狀格局,C區的規劃建設已全面展開。為了進一步高起點規劃好雙甸鎮的工業園區,雙甸鎮於2007年8月份由如東大港規劃設計有限公司規劃的538.6公頃的園區規劃,已得到縣政府的批複。
雙甸鎮
雙甸鎮
雙甸鎮黨委、政府十分重視“三農”工作,不斷調整農業內部結構,加快了農業建設的步伐,高效農業得到大力發展,富硒牌系列產品(富硒大米、硒鈣大米、富硒糯玉米、富硒梨等)被江蘇省認定為無公害品牌產品,被南通市認定為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農業經濟繼續呈現穩步發展態勢,雙甸鎮實現農業總產值3.86億元,實現增加值1.52億元。走農業企業化之路,一直是雙甸鎮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抓手。2008年,雙甸鎮瞄準市場,引導有實力的農民先後新辦了3家米廠,實行收購、加工、銷售一體化經營,讓豐富的稻米資源通過深加工實現了增值。生產富硒大米是雙甸鎮的又一優勢,康硒米業有限公司充分發揮龍頭作用,2008年投入300萬元進一步擴大了加工規模,使全鎮富硒大米的種植面積增加5000畝左右。雙甸鎮還緊緊依靠科技助農增收,2008年雙甸鎮大力度推廣了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鎮農技站根據各村土壤肥力特點,向農戶免費印發了施肥“建議卡”,有效地避免了盲目施肥現象,為農民實現降本增收提供了保證。鎮獸醫站在一著不讓地抓好畜禽疫病防控工作的同時,積極引導農民改良品種、優化結構,為在下一個復甦期賺錢打下了基礎。
工業集中區域
雙甸鎮工業集中區於2001年規劃建設,沿334線省道北側東起紅星河,西到錢港河,規劃總面積800畝,一期項目用地400畝,於2004年全部用完,落戶15家企業,形成工業集中區A區。在國家宏觀調控背景下,2005年規劃建設了100畝的B區,落戶5家企業。2008年以來,雙甸鎮搶抓機遇,迎難而上,著力推進C區建設,規劃面積200畝,將工業集中區由沿334線帶狀分佈向北推進為塊狀格局,C區的規劃建設已全面展開,並有兩家企業進區開工。工業集中區累計項目投入達5.5億元。
雙甸鎮財政先後投入500多萬元,用於拆遷補償、道路建設、管網建設、水電配套、綠化建設、路燈建設,力求美化、亮化、綠化,園區建設實現了規模化,園區功能得到很好的發揮,項目建設不斷加快。原規劃ABC三區已經飽和,為了加快雙甸鎮工業集中區建設,確保今後所有工業項目都落戶在鎮工業集中區,從而進一步規範土地管理和重申規劃的嚴肅性,以便推進雙甸工業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經鎮黨委政府決定,8月份動工建設C區中心大道,屆時原ABC將實現整合為一的格局。工業集中區已形成了以宇迪光學儀器為龍頭,以紡織業為主體,涉及服裝、生物製藥、健身器材等行業,其中外資企業5家。區內企業都實現了滿負荷生產,特別是宇迪光學、萬譽服飾、亞升勞保外貿訂單充盈,形勢十分喜人。工業集中區的積聚效應得到發揮。
雙甸鎮工業集中區建設的意義不僅是現有企業快速形成了生產力,實現了對財政、對社會的貢獻,更實現了創辦規劃建設工業集中區的根本目的,也就是以集中區建設搭建招商引資、全民創業的平台,發揮工業集中區的示範、輻射作用。在工業集中區項目建設的推動和示範下,雙甸鎮全民創業高潮迭起、碩果累累,形成了龐大的紡織業的產業集群。雙甸鎮將進一步加快C區基礎設施的建設,加快以集中區為載體的招商引資,大力推進項目建設,深化服務內涵,強化集中區的管理,將如東西大門打造得更加完美。
特色養殖
雙甸鎮大力推進家禽規模化養殖取得成效,雙甸鎮家禽存欄70萬羽左右,規模戶上千戶,不少個體業主在對外接單時,往往因為規模小、名氣低得不到客戶的信任。雙甸鎮黨委政府鼓勵個體戶們註冊私營企業,並在稅收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星光居委會李建華2002年購進20台普通織機辦起了個體織布廠,成立了楠雅紡織有限責任公司。居委會200多戶個體戶,有46家轉化為私營企業,9家註冊成立了有限責任公司。
雙甸鎮
雙甸鎮
在幫助個體工商戶完成向私營企業、有限責任公司的轉化過程中,鎮黨委政府竭盡所能,為個體戶們解決用地、用電、用錢難題,促其儘快“蛻變”。在不佔用保護區農田的前提下,採取土地置換的辦法,為企業提供用地。部分村在土地規劃時,預留了土地,經過適當調整,形成民營創業園。有的村則採取土地租賃的方法,通過參股土地分紅等方式,解決了企業用地難題。鎮供電所及時為工業集聚區安裝變壓器,對相對集中的村民營工業園線路進行擴容,確保了企業的正常用電。為解決企業融資難題,鎮通過開展星級文明信用戶活動,實行聯戶擔保。同時,在每個村設立一名全民創業聯絡員,對有一定規模和實力的個體戶,聯絡員及時上門動員,義務為他們辦理相關手續。雙甸鎮鎮東村黨支部副書記袁曉燕2007年準備成立南通市舒達舒絲棉有限公司,鎮農業創業辦公室工作人員從環評、驗資,到註冊全程包辦,僅用半個月就將相關手續全部辦理完畢。

交通


雙甸鎮交通便捷,省道317線橫穿鎮區東西,連接204國道,縣道雙拼、雙沿、雙湯公路縱貫鎮域南北。如泰河、江海河、紅星河伴公路而行,形成水上交通樞紐,距南通機場僅30公里。

社會


教育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雙甸鎮的服務業質量不斷提高。“雙入戶”工程如東縣領先,投入200多萬元的鎮文化活動中心大樓已經落成,雙甸鎮老年公寓的籌建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雙甸高級中學投入2000萬元創“三星”的各項硬體工程2008年底將全面竣工。雙甸小學整體搬遷工程於9月18日已全面開工建設,鎮區義務教育區已經形成。

代表人物


劉季平同志(1908-1987),江蘇省如東縣雙甸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因從事革命活動被國民黨反動派當局關押多年。出獄后,從事黨的宣傳教育工作,建國后,歷任上海市副市長,中共山東省和安徽省省委書記處書記,教育部副部長,北京圖書館館長,中國圖書館學會理事長,文化部顧問,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會長,全國政協委員。是中國現代著名的教育家。

獲得榮譽


1998年以來,連續被南通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鎮”。2003年以來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江蘇省文明鎮”。
2005年被評為“江蘇省坯布之鄉”,另外還獲得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先進集體、南通市農村自來水普及、南通綠化“十佳”鄉鎮,“創建國家生態示範區先進單位”等榮譽。
2019年12月,雙甸鎮入選“2016—2018年度江蘇省文明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