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城鎮

江蘇省徐州市豐縣轄鎮

豐縣鳳城鎮,豐縣十四鎮之一,為豐縣政府駐地。原稱城關鎮,2000年4月,撤銷張五樓鄉,併入,改稱鳳城鎮。鎮政府位於解放東路589號。2014年10月26日,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複,撤銷鳳城鎮,成立中陽里街道辦事處和鳳城街道辦事處。豐沛鐵路在境內接軌,徐濟高速公路穿境而過。

行政區劃


全區總面積89.1平方公里,人口7.5萬人,下轄11個行政村(謝集、史店、劉樓、徐堤口、史黑樓、李大庄、黃堤口、大堤口、劉李三、張寨、果園)和12個社區居民委員會(龍霧橋、丁蘭集、海子崖、辰明、七里鋪、張五樓、洪井、秦河、棲鳳、枌榆、新城、鳳城),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鳳城鎮
鳳城鎮

經濟


2004年,全年全鎮完成工業總產值23.3966億元,實現銷售收入21.5939億元,利稅1.69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43億元;500萬元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完成銷售收入1.72億元,全鎮規模工業實現銷售收入3.8億元;鎮財政收入完成3707.6萬元。

交通


基礎設施完善,交通通訊便利。254、321、322等省道過境。復新河可通航。處於隴海鐵路、京滬鐵路、新石鐵路、京九鐵路四大幹線交匯區域內,東近京福高速,南鄰霍連高速,境內有多條省縣際公路通往徐州、濟寧、菏澤、商丘、淮北等大中城市。

社會


全鎮村村通柏油路,交通十分便利。同時,具有先進的通訊設施,實現了傳輸光纜化、交換程式控制化、鎮村自動化,程式控制電話、有線電視、無線電訊網路覆蓋全區。

歷史沿革


解放初期為第一區和平鎮、建設鎮,1956年成立宇宙紅高級社,1958年改為城關公社,1961年建城關鎮至今。1996年,面積12平方千米,人口7萬人,轄東關、西關、南關、北關、南郊、東郊、店子、朱園、溫園、張方庄10個行政村和新豐、解放東、解放西、向陽南、向陽北、勝利、紡織廠、風南、風北、風西、東大、大同、滙豐、古豐14個居委會。
2000年4月,撤銷張五樓鄉,併入鳳城鎮,面積70平方千米,人口12.49萬人,轄14個居委會、27個行政村,鎮政府駐范庄村。2008年末,面積68平方千米,人口155213人,轄向陽南、向陽北、新豐、古豐、東大、滙豐、鳳西、鳳東8個社區,東關、南關、西關、北關、東郊、北苑、張五樓、程小樓、張閣、閻庄、丁蘭集、周廟、周新莊、洪井、齊莊、孫庄、范庄17個行政村。
2014年末,江蘇省人民政府已於2014年10月26日批複了徐州市政府《關於調整豐縣部分行政區劃的請示》以原鳳城鎮的龍霧橋、丁蘭集、海子崖、辰明、七里鋪、張五樓、洪井、秦河、棲鳳、枌榆、新城、鳳城12個居委會,華山鎮的謝集、史店、劉樓3個村委會和師寨鎮的徐堤口、史黑樓、李大庄、黃堤口、大堤口、劉李三、張寨、果園8個村委會區域,設立鳳城街道辦事處,街道辦駐原鳳城鎮駐地;以原鳳城鎮的古豐、毓秀、南苑、紫金、東大、鳳北、鳳南、濱河、滙豐、向陽南、向陽北、新豐、鳳東、鳳西、西苑、北苑16個居委會區域設立中陽里街道辦事處。
行政區劃調整后,鳳城街道辦事處行政區域面積89.1平方公里,人口7.5萬人,管理12個居委會、11個村委會;中陽里街道辦事處行政區域面積9.9平方公里,人口15.9萬人,管理16個居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