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鵝觀草是一種分佈於西北、華北和東北地區的單生,基部常具分櫱的草本植物。
產於北半球溫寒地帶、青海、甘肅、西藏。生於乾燥草原、礫石坡地。本屬全世界共約120種,我國約有70種、22變種。主要分佈於西北、華北和東北地區。

青海鵝觀草

青海鵝觀草
稈高30-50厘米,單生,基部常具分櫱,在花序以下被柔毛,具2-3節,頂端的1節呈膝曲狀。葉鞘無毛;葉片長2-15(18)厘米,寬2-5毫米,
內卷,無毛。
穗狀花序直立,緊密,長3-6厘米,寬7-8毫米;小穗呈覆瓦狀排列,綠色或帶有紫色,長8-10毫米,含3-4(6)小花;穎披針狀卵圓形,長3-4毫米,密生硬毛,先端具短芒長2-3毫米,具1-3脈,
中脈稍隆起,背部綠色,邊緣白色膜質;外稃密生硬毛,具5脈,第一外稃長約6毫米,先端芒粗糙,長4-6毫米,勁直或稍曲折;內稃與外稃等長,脊上部具纖毛。
生於乾燥草原、礫石坡地。
暫無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