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橋街鎮

距永州冷水灘城區40公里

花橋街鎮人民政府駐地距永州冷水灘城區40公里。東臨普利橋鎮和楊村甸鄉,南接東安縣盧洪市鎮,西與東安縣花橋鎮毗鄰,北與東安縣南橋鎮接壤。

花橋街鎮沿用駐地花橋命名。相傳明初境內有一石拱橋,花紋奇特,故名“花橋”。解放初,為花橋鄉、坪塘鄉。1956年將坪塘鄉併入花橋鄉。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和平公社。1961建立花橋公社,為普利橋區管轄。1981年因避免與東安縣“花橋公社”同名,故改名為“花橋街”公社。1984年將花橋街公社又分為花橋街鄉、坪塘鄉。1995年撤區並鄉,將坪塘鄉、花橋街鄉合併設花橋街鎮。耕地924公頃,6307戶,境內四周群山圍繞,糧田眾多,是林糧棉並舉的魚米之鄉。

行政區劃


鎮政府駐花橋村花橋街,轄新鋪、石壩、石塘、定塘、坪塘、楓木井、敏村、高龍、金山嶺、良木塘、姚家壩、溫水塘、秀井頭、岔路口、老街、花橋、巒山嶺、江西佃、燈塘等19個村和花橋街1個居委會。
鎮黨委書記:呂芳富鎮長:陳世良
【花橋街居委會】Huāqiáojiējūwěihuì
居委會以駐地花橋街得名。居委會駐花橋街,轄4個居民組。總面積0.35平方公里,501戶,1248人。鎮政府、派出所、信用社、學校、農電站、供銷社、煙草站、糧站、食品廠、醫院等單位駐在。
【高龍】Gāolóng
原名高農。村境以前系人民公社時的農科隊,因地勢高,撤銷農科隊后,更名為高龍。村委會駐新屋組學堂,轄龍阿堂、檯子、王家、天子嶺、上麻子科、中麻子科、麻子科、斗子山、牛阿塘、新屋、上四山頭、下四山頭等12個村民組。總面積3平方公里,耕地40公頃,241戶,900人。
【溫水塘】Wēnshuǐtáng
境內一水塘,水溫較高,故名。村委會駐上頭組學校,轄戈麻沖、井頭、拱橋、洪江、亭子、新屋院、新屋場、老屋、上頭、五房、曾家院子、老曾家院子、新村、朱家排、竹山、吊樓、陳家、中陳家、上陳家等19個村民組。總面積6.5平方公里,耕地77.8公頃,451戶,2289人。
【金山嶺】Jīngshānlǐng
相傳很久以前村裡有座山出金子,故而取名金山嶺。村委會駐大金山嶺,轄大金山嶺、小金山嶺、鐵路沖、白毛山、蘇家、壽牙沖、中金山嶺、鄧家沖、亭子、院子等10個村民組。總面積3平方公里,耕地22.2公頃,139戶,640人。
【敏村】Mǐncūn
村內昔日設有私塾,村民重教,子弟聰敏,故名。村委會駐敏村小學校,轄喬子頭、馬腳塘、洲上、大堰、長堰、松樹山、油榨、屯灣、井背、江邊、新門、老門、對門、竹山塘等14個村民組。總面積3平方公里,耕地73公頃,385戶,1485人。
【老街】Lǎojiē
解放前該地系花橋老圩場,村民在此進行農貿物資交易,即農曆逢三、六、九趕圩至今,故得名老街。村委會駐姚家坪,轄永勝、集勝、蘭桂芳、轉龍、仁義、老街口等6個村民組。總面積1.5平方分里,耕地21公頃,151戶,603人。
【花橋】Huāqiáo
據說現中學所處街道曾有口水井,井裡有一座橋,橋上刻有各色各樣的花,故取名花橋,沿用至今。村委會駐五十街,轄上五十街、下五十街、牛肉街、中集街、雙碼頭、轉龍街、老屋雷家、清家園等9個村民組。總面積2.5平方公里,耕地30公頃,163戶,502人。
【岔路口】Chàlùkǒu
該村因為與東安縣花橋鎮中壙、香井等村連交,省道217線又從該村5、6、7、8、9小組直通花橋街,大盛公路又從該村直達大盛與白蒼,所以取名“岔路口”。村委會駐岔路口9組,轄庚家嶺(1、2、3組)、肖家嶺(4、5組)、五井壙(6、7組)、岔路口(8、9、10組)等10個村民組。總面積2.5平方公里,耕地30.4公頃,171戶,689人。
【秀井頭】Xiùjǐntóu
傳說村裡有口很好的井,依山傍水,井水甘甜,故名。村委會駐馬家,轄馬家、半邊亭子、井邊、秀井頭、亭子、竹山等6個村民組。總面積2平方公里,耕地32公頃,135戶,515人。
【燈塘】Dēngtáng
曾名燈塘沖。地處山沖,昔日村居大道西側塘邊,夜間有燈火指路,故名。村委會駐燈塘衝擊,轄上蘿蔔園、鋪門口、雷家院、大曹門、小曹門、學堂、陽家塘、上茶亭子、下茶亭子、歐菜沖、龍塘沖、桃樹坪、獨木橋等16個村民組。總面積5平方公里,耕地67公頃,443戶,1508人。
【姚家壩】Yáojiābà
昔日姚姓居此地溪邊,為灌田,在溪中築壩,故名。村委會駐小黑塘,轄江邊、長沖嶺、小黑塘、大黑塘、橫衝、新灣、前灣、后灣、柴門前、下房、李家、五一、姚家壩等13個村民組。總面積3平方公里,耕地46.8公頃,287戶,1081人。
【巒山嶺】Luánshānlǐng
村境多小山嶺,山嶺相連,故名。村委會駐下巒山嶺,轄毛屋、肖家沖、長木塘、上巒山嶺、下巒山嶺、上村家塘、下村家塘、大泥鰍塘、小泥鰍塘、螃是沖、塘家園等11個村民組。總面積4平方公里,耕地48公頃,259戶,940人。
【石壩】Shíbà
解放前該地有一條小溪,在小溪中砌了一座石頭大壩,故得名為石壩。村委駐槐花井,轄上泥絲塘、下泥絲塘、唐家沖、槐花井、院子、龍家、上石壩、下石壩等8個村民組。總面積3平方公里,耕地58公頃,255戶,755人。
【江西佃】Jiāngxīdiàn
最早建村定居的是江西籍人,故名。村委會駐新門,轄新門、窯門前、斗山其、老門、對門、沙子凹、曾家、江西佃、上江西佃、青塘坪、上青乙塘、下青乙塘、上茶葉頭、下茶葉頭、冷沖、蔣家嶺、亭子、鋪子、馬家等19個村民組。總面積6.5平方公里,耕地96公頃,385戶,1373人。
【良木塘】Liángmùtáng
解放前村中原有小水塘,塘尾有幾棵筆直大樹,高聳入雲,建房可用來做梁用,以塘得名梁木塘,後人把“梁”字簡寫成良,故名。村委會駐良木塘,轄上良木塘、中良木塘、上四柱山、下四柱山、尚乙塘、興旺沖、大井田沖、小井田沖、八子沖、亭子等10個村民組。總面積2.2平方公里,耕地37.6公頃,280戶,886人。
【楓木井】Fēngmùjǐng
昔日村前有口大井,井前有數株大楓樹,故名。村委會駐楓木井,轄毛竹塘、劉家、上唐家、院子、鋪子、唐家村、嶺背塘、唐家沖、高磚頭、楓木井、羅塘、上灣塘、下灣塘等13個村民組。總面積5平方公里,耕地58.2公頃,312戶,1063人。
【新鋪】Xīnpù
村居往邵陽的大道旁,系古驛道,后開有數家商鋪,故名。村委會駐新鋪學堂,轄上新鋪、中新鋪、上換橋頭、老換橋頭、中換橋頭、新屋場、上張家沖、中張家沖、上恩塘、新換橋頭、中恩塘等11個村民組。總面積3平方公里,耕地55公頃,210戶,825人
【坪塘】Píngtáng
相傳這裡的開祖太公叫周坪洋,後人為紀念他將村名命名為坪洋,諧音為“坪塘”。村委會駐上坪塘,轄鉗家、高塘基、新屋、鳥塘、五角塘、上坪塘、中坪塘、下坪塘、坪心等9個村民組。總面積5平方公里,耕地38.8公頃,174戶,542人。
【石塘】Shítáng
村裡一口塘里有很多石頭,因此而得名。村委會駐石塘,轄鐵里沖、雷公坪、水子塘、中杉樹山、上杉樹山、大院子、新院子、老院子、劉家、石塘、魏家等11個村民組。總面積4平方公里,耕地61.4公頃,226戶,829人。
【定塘】Dìngtáng
遷居此地的村民,在塘邊建居,故名。村委會駐中楓木腦,轄定塘、劉家、對門、莊房、亭子、中楓木腦、單鋪子等7個村民組。總面積2平方公里,耕地32.8公頃,139戶,506人。

經濟


自古以來以手工業出名,藤椅銷往全國各地。境內217省道貫穿南北。該鎮是冷水灘區的烤煙基地和林木、玉米、花生的重點產區,鎮年工農業生產總值2600.00萬元,年財政收入163.22萬元。
各種藤織品、木器傢具,農副產品、日雜百貨應有盡有,形成一個山區鬧市、商賈長廊。勞務經濟發展快,每年外出務工經商人員在7000人以上。2003年,實現工業總產值2800萬元,農業總產值4735萬元,發展鄉鎮企業300個,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50元。

特色產業

烤煙、玉米、本地特色蔬菜等農業產業初見成效。花橋的紅辣椒製作辣椒醬很受消費者歡迎,辣椒、紅薯粉、血豆腐深受大家的喜愛。竹木加工、農具、傢具、考煙成為花橋街重要的經濟支柱。

社會


基礎設施

農村經濟發展較快,水利、鄉村道路、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有了很大改善。境內有農機修配廠、竹木加工廠、糖果加工廠、磚廠、採石場等。設有中學2所,小學6所,醫療機構1個。

城鎮建設

小城鎮建設步伐快
1984年,花橋街鎮中心主要集中在老街,與東安縣的花橋鎮中心城區緊鄰。80年代中後期,建成鎮農貿市場。居委會前身是花橋手工業大隊,由藤椅廠、笠廠、皮箱廠、印刷廠等下屬單位組成。1992年後,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鎮中心逐步向省道1812線轉移,鎮內主要街道湘花路,街道兩旁建房逐步增多,集鎮手工業進一步發展,趕墟也逐步集中在湘花路附近。1995年,花橋街鎮成立后,又建成幸福路一條街。

風俗人情

每逢農曆三、六、九趕圩,每年的2月15日,3月13日,6月13日,9月13日四次大圩,又稱“趕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