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州柳中丞作馬退山茅亭記

邕州柳中丞作馬退山茅亭記

《邕州柳中丞作馬退山茅亭記》是唐代柳宗元創作的一篇散文。

作品原文


邕州柳中丞作馬退山茅亭記
冬十月,作新亭於馬退山之陽。因高丘之阻以面勢,無欂櫨節梲之華。不斫椽,不剪茨,不列牆,以白云為藩籬,碧山為屏風,昭其儉也。
是山崒然起於莽蒼之中,馳奔雲矗,亘數十百里,尾蟠荒陬,首注大溪,諸山來朝,勢若星拱,蒼翠詭狀,綺綰綉錯。蓋天鍾秀於是,不限於遐裔也。然以壤接荒服,俗參夷徼,周王之馬跡不至,謝公之屐齒不及,岩徑蕭條,登探者以為嘆。
歲在辛卯,我仲兄以方牧之命,試於是邦。夫其德及故信孚,信孚故人和,人和故政多暇。由是嘗徘徊此山,以寄勝概。乃壁乃塗,作我攸宇,於是不崇朝而木工告成。每風止雨收,煙霞澄鮮,輒角巾鹿裘,率昆弟友生冠者五六人,步山椒而登焉。於是手揮絲桐,目送還雲,西山爽氣,在我襟袖,以極萬類,攬不盈掌。
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蘭亭也,不遭右軍,則清湍修竹,蕪沒於空山矣。是亭也,僻介閩嶺,佳境罕到,不書所作,使盛跡郁湮,是貽林間之愧。故志之。

作者簡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東(今山西省永濟市)人。唐朝的文學家、思想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元和十四年卒,年47歲,世稱“柳柳州”,亦稱“柳河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