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大橋

溫州大橋

溫州大橋,全長17.1千米。其中北航道橋由北岸路堤接線、北引橋、主橋、南引橋、南岸路堤接線組成,長3348米。其中南北引橋為分離式鋼筋混凝土高架橋,主橋為跨徑135m+270m+135m預應力鋼筋混凝土雙索麵斜拉橋。該工程質量等級為優良。

大橋概況


溫州大橋
溫州大橋
1998年5月26日溫州大橋建成通車。溫州大橋(溫州甌江二橋)是國務院批准興建的黑龍江同江至海南省三亞沿海國道主幹線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交通部與浙江的重點工程,也是浙江甬台溫高速公路跨越甌江的特大橋。它的建成通車,對於改善溫州市交通狀況,營造現代化都市立體交通網路具有重要作用。
大橋通航要素
為維護溫州大橋的橋樑水域交通秩序,保障橋樑及過往船舶、設施安全,根據《浙江海事局橋區水域通航安全管理規定》的要求,現將該大橋橋樑水域和通航孔通航技術標準等相關通航要素予以公告,請各有關單位、船舶參照執行。
一、橋樑跨江位置:
1、北橋:即跨甌江北汊航道的橋樑,起點樂清北白象鎮,終點鹿城區七都鎮。
2、南橋:即跨甌江南汊航道的橋樑,起點鹿城區七都鎮,終點龍灣區狀元鎮。
二、橋樑水域範圍:
橋樑軸線上下游1200米水域範圍內。
三、橋樑通航孔通航技術標準:
溫州大橋
溫州大橋
1、北橋通航孔:北橋40#-41#橋墩之間(即兩斜拉橋主塔之間)為主通航孔,通航凈空高度30米(設計最高通航水位為黃海高程3.62米,下同),通航凈空寬度為240米,設計通航船舶5000噸級海輪,雙向通航;39#-40#橋墩之間(即主通航孔北側第一個橋孔)為副通航孔,通航凈空高度28米,通航凈空寬度114米,設計通航船舶為3000噸級及以下海輪,單向通航。
2、南橋通航孔:南橋34#-35#橋墩之間(即橋樑狀元側向北水中第六橋孔)為上行通航孔,35#-36#橋墩之間(即橋樑狀元側向北水中第五橋孔)為下行通航孔。通航凈空高度均為13.5米,通航凈空寬度均為50米,設計通航船舶為500噸級及以下海輪,單向通航。
四、橋樑禁航孔:除上述規定的通航橋孔外,其他橋孔均為非通航橋孔,禁止船舶通航。
五、橋樑助航標誌已按照《中國海區可航水域橋樑助航標誌》設置。
六、通航條件:實際風力大於7級,視距小於500米時,禁止船舶通過。
二〇一二年三月六日

中國最長


溫州大橋
溫州大橋
溫州大橋全長17.1千米,橋樑長達6977米。大橋由北橋主跨為270米的斜拉橋、七都島高架橋、南航道橋和龍灣互通立交組成,橋樑部分橋面寬27米,為雙向六車道。其中北航道斜拉橋下可通行淺底萬噸輪和7500噸級客貨輪;龍灣互通立交設有8條匝道,佔地280畝。大橋與104國道連接。其中北橋為主航道橋,長2748米,主橋跨徑270米,採用雙塔雙索麵鋼筋混凝土預應力斜欄橋,塔高102米,橋下凈高31.3米。南橋1726米,通航跨徑51米。大橋接線路基寬24.5米,為雙向4車道。總投資為12.5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