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諫飾非

漢語詞語

拒諫飾非,漢語成語,拼音是jù jiàn shì fēi,出自《荀子·成相》。形容拒絕接受別人的規勸,掩飾自己的錯誤,含貶義,可作謂語、定語、分句使用。

成語釋義


解釋:諫,直言規勸;飾,掩飾;非,錯誤。形容拒絕接受勸告,掩飾自身的錯誤。
英語翻譯:reject criticisms and whitewash mistakes

成語出處


戰國·趙·荀況《荀子•成相》:“拒諫飾非,愚而上同,國必禍。”

成語典故


荀卿認為,臣下的過錯在於不像正直的臣下那樣尊敬君主,安定國家,崇尚人才,提倡信義,而是反其道而行之,拒絕批評,掩飾過錯,阿附君主。這樣的話,國家就一定遭殃。
漢·司馬遷《史記·殷本紀》:“(帝紂)知足以拒諫,言足以飾非。”
《荀子·成相》:“論臣過,反其施,尊主安國尚賢義。拒諫飾非,愚而上同國必禍。”
《清史稿·洪亮吉傳》:“今特宣布亮吉原書,使內外諸臣,知朕非拒諫飾非之主,實為可與言之君。”

成語辨析


近義詞:文過飾非、飾非拒諫
反義詞:廣開言路、嚴於律己、從善如流、拭面容言

成語用法


含貶義,作謂語、定語、分句

成語示例


像他這樣拒諫飾非,一意孤行,是非常危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