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順

清朝舉人

李順,回族,唐河縣湖陽鎮仝灣人,年少數挫於科舉之路,於湖陽某騾馬店謀生計,不久因店中財物失竊連坐,逃去,不敢回家,舉目無親更逢大雪封山,入大寺求助方丈。方丈觀其器度非凡,非池中之物,問明事由因薦其從軍。至粵東,從戎數載,官至韶州守府,其時山賊興,領兵出剿身先士卒,遭數創而終擒賊首,論功升授昭勇將軍晉都督僉事,瓊州總兵。屢受寵錫,得雍正帝御書“福”字一方。以老乞休,德行所布,遂為鄉邦頌傳為范。傳言因功受康熙帝犒宴豬肉,不違君命食之,后囑部屬吃豬肉隨漢族,仝灣回民遂遵此訓,至今亦然。又傳八十九齡回鄉途經開封,開封府苗學院主考官營私舞弊,李順收狀斬官,遂成嘉語。另據唐網有帖披露: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李順攜欽賜戰獅及石碑衣錦還鄉,一對石獅立於仝灣村頭,卻於2008年12月22日失竊,至今杳無音訊。

目錄

正文


李順:回族,唐河縣湖陽鎮仝灣人,年少數挫於科舉之路,於湖陽某騾馬店謀生計,不久因店中財物失竊連坐,逃去,不敢回家,舉目無親更逢大雪封山,入大寺求助方丈。方丈觀其器度非凡,非池中之物,問明事由因薦其從軍。至粵東,從戎數載,官至韶州守府,其時山賊興,領兵出剿身先士卒,遭數創而終擒賊首,論功升授昭勇將軍晉都督僉事,瓊州總兵。屢受寵錫,得雍正帝御書“福”字一方。以老乞休,德行所布,遂為鄉邦頌傳為范。傳言因功受康熙帝犒宴豬肉,不違君命食之,后囑部屬吃豬肉隨漢族,仝灣回民遂遵此訓,至今亦然。又傳八十九齡回鄉途經開封,開封府苗學院主考官營私舞弊,李順收狀斬官,遂成嘉語。另據唐網有帖披露: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李順攜欽賜戰獅及石碑衣錦還鄉,一對石獅立於仝灣村頭,卻於2008年12月22日失竊,至今杳無音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