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利克·費米

美籍義大利著名物理學家

恩利克·費米(義大利文:Enrico Fermi),1901年9月29日生,美籍義大利著名物理學家、美國芝加哥大學物理學教授,193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費米領導小組在芝加哥大學Stagg Field建立人類第一台可控核反應堆(芝加哥一號堆,Chicago Pile-1),人類從此邁入原子能時代,費米也被譽為“原子能之父”。1949年揭示宇宙線中原粒子的加速機制,研究了π介子、μ子和核子的相互作用,提出宇宙線起源理論。1952年發現了第一個強子共振──同位旋四重態。1949年與楊振寧合作,提出基本粒子的第一個複合模型。

1954年11月28日逝世,享年53歲。

人物關係


人物經歷


教育經歷

時間院校學位
xx-1992年比薩大學博士

工作經歷

1923年前往德國從事研究工作。
1924年到荷蘭萊頓研究所工作。
1926年任羅馬大學理論物理學教授。
1929年任義大利皇家科學院院士。
恩利克·費米工作照
恩利克·費米工作照
1938年12月於哥倫比亞大學任教。
后又到芝加哥大學工作。

主要成就


● 1934年用中子轟擊原子核產生人工放射現象。
● 開始中子物理學研究。被譽為“中子物理學之父”。
● 1936年出版的熱力學講義。
● 由於他在中子轟擊方面,尤其是熱中子轟擊方面的成績,於1938年獲得諾貝爾物理獎。
● 1942年12月2日設計和製造出來人類第一台可控核反應堆首次運轉成功,命名為“芝加哥一號堆”(Chicago Pile-1) 。

獲得榮譽


時間獎項全稱具體獎項獲獎作品頒獎機構
德國普朗克獎章
美國費米獎
1938年11月10日諾貝爾物理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