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一路街道
西一路街道
西安市新城區西一路街道辦事處是2002年8月由原西一路街道辦事處和西五路街道辦事處合併而成的基層行政區域。街道辦事處辦公地址位於西安市新城區西一路,轄區面積2.5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5396人(2020年)。
轄區地處城區中心,東起解放路,西至北大街,南鄰東大街,北到西七路,是陝西省人民政府、西安市人大、西安市政協及新城區委、新城區人民政府等行政機關所在地,是古城西安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金融、旅遊、信息、休閑娛樂、醫療服務、教育和會展中心。
西一路街道辦事處位於西安市古城的中心,轄8個社區。西五路為西安城內繁華商業區和橫貫東西的主幹道。紀念地有八路軍駐西安辦事處革命紀念館。1912年創建的易俗社被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裡不僅是省政府、市人大、市政協、新城區委、區政府等國家機關所在地,而且是商業繁華的鬧市區,是古城西安商貿服務、對外交流和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窗口。
1955年設西一路街道,1958年與遊藝市場街道合併建西一路公社,1978年復改街道。1996年,面積1.5平方千米,人口2.9萬人,轄西一路中段、西一路西段、解放路、民樂園、西二路、東新街、遊藝市場、尚德路南段、紅會路、菜市西坑、菜市東抗、南新街、平安市場、西新街、尚朴路15個居委會和市第四醫院、西二路省府院、尚朴路省府院、西北電業管理局、省生產資料公司、三四零四工廠、省外貿公司、中山百貨大樓、省府新城、省公安廳、省文化廳、市公共交通公司、易谷社、軍展、軍工等18個家委會。
1955年設桃園新村街道,1957年改為西五路街道。1996年,面積2.2平方千米,人口3.9萬人,轄西五路中段、西三路、尚德路、興盛里、興樂里、新民街、通濟坊、光輝巷、北新街、后宰門、西七路中段、西七路西段、西三路西段、西八路、四皓庄、新城坊、尚平路、順城巷18個居委會和人民大廈、省輕工業供銷處、省冶金廳、市中心醫院、市長途電信局、省冶金物資處、省廣播電視台、省商業廳、市工人俱樂部、西鐵六中、西醫二院、省出版局、成套局儲運公司、建築設計院、省機電公司、市百貨公司、浴池服務樓、區教育局、省供銷社、省農墾局、省人民銀行、西鐵分局、市棉花公司、省公安廳、科技樓、市水產公司、省綜合公司、02單位、省出版印刷物資公司、省紡織公司第一、省紡織公司第二、體育場、省府大院6、回收公司39個家委會。
2001年,西五路街道併入西一路街道。2002年,轄民樂、同德、紅會、廣場、尚朴、平安、興盛、新民、西三路、紅星、尚平、興樂12個社區。
西一路位於解放路西側,平行於東大街北側。東起解放路,西至北大街。長1,410米寬7米,瀝青路面。清乾隆年問,因西段有岳武穆廟得名武廟街。中段元代稱為馬巷。南通景風街(今東大街)的小巷稱南巷(今案板街)。元世祖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正月,遷居民2000戶於櫟陽等處屯田,遷櫟陽者786戶,故武屯南有馬巷、南巷等村。從此府城東北隅劃為蒙古貴族居住區。明代,這個區域改為秦藩貴族居住區,並沿東大街、北大街築起秦府蕭牆,蕭牆內稱為王城,俗稱皇城。當時此街在王城內,因築岳飛廟街名岳武穆巷。清順治二年(公元1 645年)秦府蕭城改為滿城,這裡成為滿人貴族居住區,同時將岳飛廟改塑關羽像,改街名關帝廟巷,俗稱武廟巷。1942年將此街以北的東西向八條大街分別以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字命名,此街為南起第一街得名崇孝路。1950年以順序並因位於解放路之西改為今名。
境內商業繁榮。民國時期尚仁路、崇孝路有民生、民樂園、遊藝、炭市街、平安5個市場,雲集商販數千戶。建國后,先後建起西安人民大廈、民生百貨大樓、婦女兒童用品公司、炭市街副食商場、省工商銀行營業樓等現代化大型商貿、服務設施,成為市內重要商業區。境內的西安報話大樓,是溝通全國的通訊樞紐。
1958年,街道辦事處組織群眾辦起修理服務、服裝縫紉等企業11個。1979年建立街道生產服務聯社,企業發展到30個,從業人員2132人,產值740萬元,實現利潤83萬元。改革開放后,街道經濟快速發展,1993年,企業達71個,從業人員2664人,固定資產1082萬元,產值10613萬元,創利320萬元,上繳國稅364萬元。主要產品有高低壓配電櫃、YJC系列紡織運輸車、系列布輥、三爪拉力器、型材切割機。西安市永紅果品公司、西安長城摩托車配件公司、西安曙光電器公司被陝西省政府第三產業普查小組授予“陝西省第三產業集體明星企業”稱號。
境域系舊城區,哚解放路、尚德路等少數幹道外,多為背街小巷、低洼棚戶區,道路狹窄,凹凸不平。60年代初開始,發動群眾對南長巷等20多條小巷的道路進行整修,改建為瀝青或水泥路面。1975年,辦事處組織施工對菜市東坑(今菜市坊)等低洼地區進行改造,至1986年共建住宅樓8幢,面積2萬餘平方米,安置居民344戶。之後又異地安置了菜市西坑、新城巷和新城南壕等棚戶區居民。1993年境內棚戶區全部得到改造,環境面貌為之一新。
境內有小學3所、中學2所、電影院2座、劇場3座、劇團1個、營業性舞廳和卡拉OK廳10家、醫院2所。創建於民國元年(1912年)的易俗社是著名的秦腔藝術表演團體,在全國有一定影響。西安市青少年宮、陝西省科技館亦在境內。1979年建立街道文化站,至1993年,在14個居委會建立了文化活動室。街道文化站藏書3萬餘冊,訂有報刊、雜誌數十種,擁有健身器械、卡拉OK機、鋼琴等設施。文化站業餘京劇團排練的節目,在市內為群眾表演多場,並應邀赴外地交流演出。1984年,在新城廣場舉辦西安首屆風箏展覽。1989年組隊代表西安市參加在南通舉辦的全國風箏比賽,獲金牌1枚、銀牌2枚、銅牌3枚,取得團體總分第五名。1992年,街道文化站被市文化局命名為“一級文化站”,街道辦事處被評為“西安市文化工作先進單位”。
2021年8月19日,西安市新城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發布,截至2020年,西一路街道常住人口數為35396人。
西一路街道轄民樂、同德、紅會、廣場、尚朴、平安、興盛、新民、西三路、紅星、尚平、興樂等12個社區居委會。
西一路街道轄區位置獨特,交通便捷,城市基礎設施完善,機關、醫院、學校相對密集,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居住環境。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一批實力雄厚、管理科學、經營理念新穎的駐地企業、銀行、商貿旅遊業蓬勃發展,為轄區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在黨的十七大以來,按照新城區委確定的“三個轉變”、“三個對接”和“圍繞一個中心、突出四個重點、抓好四帶建設、強化五項措施”的發展思路,按照“四突出、四優先”的總體要求,以“項目建設年”為抓手,調整地區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大舊城改造力度,強化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地區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有了長足的發展。2008年,地方財政收入達到1.3億元,固定資產投入額達到16.8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25.991億元。
先後被中組部、國家民政部、共青團中央、國家體育總局、陝西省委省政府、西安市委市政府授予各種獎牌和榮譽稱號30餘項。為了紮實有效地開展街道的黨務、政務公開工作,成立了黨務、政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監督小組、機關民主管理小組,加強對工作的領導、監督和評議。利用電子顯示屏、櫥窗、公開欄等形式,按照“規範、實用、簡明、靈活”的要求,根據不同的內容,確定不同的公開形式,將機關各職能科室與群眾密切相關的熱點工作項目、辦事依據、辦事程序、辦事結果、收費標準和依據、執法程序和依據、辦公地點、辦事人員、服務對象需具備的資格條件等進行公開。2007年街道獲得“西安市政務公開工作示範點”榮譽,2008年9月,被授予“陝西省政務公開工作示範點”稱號。
展望未來,信心百倍。西一路街道以西安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人文西安、活力西安、和諧西安”理念為指導,按照唐皇城復興計劃的要求,堅持科學發展觀,挖掘地區悠久的歷史文化資源,以“一街一品,一街一貌”、“特色街區”帶動層次清晰的產業布局,推動城市發展,提高城市品位,完成老城區向歷史文化新區的轉變,實現西一路地區與皇城復興計劃的對接,使西一路地區成為西安市城中心的一個歷史文化濃厚、休閑娛樂現代西安的核心典範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