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紅

赴安徽農村義務執教黨員

查文紅,女,漢族,1950年8月9日生,原籍江蘇建湖。

1998年底,查文紅赴安徽農村義務執教的感人事迹,被普陀區評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十佳’好事”之一,被市評為“上海職工精神文明百件好事”之一。查文紅以頑強的毅力,克服了水土不服、語言不通、習俗不同、社會一時不解等諸多困難,憑一顆誠摯無私的愛心,為碭山教育事業無私奉獻、默默耕耘、嘔心瀝血,作出了突出貢獻,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高尚情懷。

她的事迹曾經在《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刊發,感動了皖滬兩省市人民。然而,就在查文紅送走兩屆小學畢業生后,卻病倒在教育最新一屆學生的“征程”上。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1968年8月去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務農,1970年6月回上海任普陀區百貨公司下屬百貨商店營業員。1996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人物軼事


查文紅和學生們在一起
查文紅和學生們在一起
1993年她從報紙上看到“希望工程”的消息后,就每月至少寄30元錢,給安徽碭山曹庄鄉一對孤兒馬小峰、馬小雲,供他倆上學讀書。這一寄就是整整5年。1997年查文紅的丈夫下崗,安徽孤兒馬小峰得知這一情況后,起了輟學的念頭。查文紅急了,她驅車幾百里路,來到曹庄鄉去看望馬小峰一家,鼓勵馬小峰要繼續上學念書,將來成為國家有用之才。1998年她所在的永昌百貨總匯歇業,領導上安排她去離家比較遠的桃浦商場工作,但她心裡想的是安徽農村那些孩子們,便回絕了去桃浦商場工作的安排。武寧百貨公司領導 了解查文紅的心思后,就積極支持她去實現自己的心愿。為了照顧她的經濟狀況,他們設法從上級部門爭取到一個提前退休的名額,查文紅提前退休。退休后,同年8月,她再次來到安徽碭山,並在魏廟小學義務執教。為了偏遠鄉村的孩子,丈夫下崗,女兒結婚、開刀、分娩,她都顧不上回家看一眼。由於她精心授教,所帶班級連續三年在全鎮統考中名列第一,被當地人民譽為鄉村教育的好園丁。她從擔任一年級班主任做起,主教語文兼教品德。為教好每堂課,她每天在微弱的燭光下備課到深夜,第二天清晨5點多又起床翻書,熟悉教學內容,學校放學后,她還抽時間進行家訪。查文紅雖然不是教學的科班出身,由於她刻苦鑽研,一心撲在教學上,幾年來由她執教的學生成績都有明顯提高,班級考試成績名列全鎮小學第一。她在魏廟小學執教3年多來,從不拿學校一分錢津貼,所有開銷全部是她自己的。一次學校里給每位老師發了30元獎金,也給了她一份,可她怎麼也不肯收這30元錢。她說:“我是為孩子們來的,在這裡我感到活得很有價值,這就夠了。”
媒體採訪
為了表彰這位普陀人為之自豪和驕傲的好老師,普陀區在報告會上併發出《關於在全區開展向查文紅同志學習的通知》,進一步掀起學習查 文紅的熱潮。查文紅的先進事迹,中央電視台、上海電視台、《人民日報》、《解放日報》、《文匯報》、《新民晚報》等新聞媒體作了多次採訪報道,新華社還以《教師的道德楷模——查文紅》為題,播發了長篇通訊。上海青年滬劇團、長寧滬劇團還把她的事迹搬上了戲劇舞台。查文紅到安徽偏遠農村義務執教的感人事迹,在浦江兩岸廣為傳頌,市文明委首次授予查文紅“精神文明建設特別貢獻獎”,評為2001年上海十大精神文明建設新聞之一。
2001年9月,查文紅應邀進京出席教師節表彰大會,成為了中國唯一的一位不在學校編製、沒有教師職稱、不領分文報酬的“全國師德先進個人”。查文虹還先後獲得了全國師德標兵、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十傑志願者、安徽省五一勞動獎章、安徽省優秀共產黨員、安徽省模範教師、上海市精神文明特殊貢獻獎、宿州市優秀教師、宿州市優秀輔導員稱號等三十多個光榮稱號。
2001年查文紅同志的先進事迹經新聞報道之後,魏廟學校得到了全國特別是上海各界的關心和幫助,成了宿州市農村九年一貫制義務教育示範學校,設有小學部和中學部。小學部的教學樓是2003年9月投入使用的;2005年初,中學部教學樓正式竣工。學校還建了1000多平方米、仿古建築式樣的綜合樓,裡面有一個電腦室、一個藏有各界捐獻來的3萬多冊圖書的圖書室以及教學實驗室。這些基本都是上海各界出資興建的。今年,上海交警總隊的共產黨員們還捐款3萬元,修建了水泥操場。魏廟小學現在叫魏廟希望學校,成為宿州地區獨一無二的花園式農村學校。

獲得榮譽


時間具體獎項
2011年9月20日第三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
2001年11月28日“普陀區‘四愛五比’主題活動先進標兵”
2001年11月28日“區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2001年12月“上海市教師楷模、師德標兵”稱號
2001年9月“全國師德先進個人”
2001年9月“安徽省師德標兵”
2000年3月“安徽省宿州市希望工程特別貢獻獎”
2000年6月“安徽省兒童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1999年5月“安徽省希望工程園丁獎”
1998年“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十佳’好事”之一
1998年“上海職工精神文明百件好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