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川街道

山東省德州市德城區轄街道

廣川街道,山東省德州市德城區轄街道,位於德城區中心,轄區面積10平方公里,轄10個村居,99731人(2010年),中央、省、市駐轄區單位87家。近年來,廣川街道辦事處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用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發揚“團結、勤政、高效、創新”的廣川精神,加快轉方式調結構,按照“謀發展、保平安、促民生、固黨建、強隊伍、增財源、優服務、抓城建”的工作思路,勇創一流、求真務實、積極作為,實現了全處經濟快速健康發展和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

近年來先後榮獲全國群眾體育工作先進單位、全國先進社區服務中心、全國社區養老服務先進街道、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先進集體、全省先進文化社區、全省城市體育先進社區、全省社會文化先進辦事處、全省群眾體育活動先進站(點)、平安山東建設先進基層單位、山東省第二次經濟普查先進集體、山東省扶殘助殘先進單位、山東省第二批規範化統計站示範單位等榮譽稱號。長樂社區榮獲“全國社區服務先進社區”稱號,岔河社區榮獲“第五批全國社區商業示範社區”稱號,大東關社區榮獲“山東省省級文明社區”稱號,東方家園社區榮獲“2007-2010年度山東省優秀健身活動站點”稱號,祥和社區、東方家園社區榮獲“市級文明和諧社區”稱號。

德州市德城區廣川街道轄學府、大東關、岔河、長樂、東方家園、小東關、錦繡川、文化、祥和、永慶、興文、堤嶺12個城市社區。

歷史沿革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9月,德州市划十個鎮,屬第五鎮。
1955年,歸三里庄鄉,鄉址在三里庄。
1958年,劃歸黃河涯公社。
1960年,改為四新公社。
1961年7月,划入於官屯公社。
1976年4月,建立東地街道。
2009年3月,更名為廣川街道。

地名由來

因隋朝德州區域曾為廣川縣,而岔河又貫穿該區域南北而得名。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廣川街道地處德城區中部,東至錦繡川風景區與開發區相鄰,南至新華路與新華街道相鄰,西至湖濱路與新湖街道相鄰,北至大學路與天衢街道相鄰。區域面積9.6平方千米。

行政區劃


2011年末,廣川街道轄學府、大東關、岔河、長樂、東方家園、小東關、錦繡川、文化、祥和、永慶10個居民委員會。
截至2020年6月,廣川街道下轄13個社區,街道辦事處駐東風中路620號。
社區文化社區大東關社區東方家園社區永慶社區學府社區岔河社區錦繡川社區長樂社區祥和社區小東關社區興文社區堤嶺社區尚德社區

人口民族


2010年末,廣川街道轄區總人口99731人。
2011年末,廣川街道轄區總人口88702人。總人口中,男性44576人,佔50.3%;女性44126人,佔49.8%。

經濟


綜述

2010年,廣川街道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34億元,同比增長36.6%;實現民營經濟總收入77.5億元,同比增長14.8%;稅收總收入8381萬元,地方財政收入3334萬元,同比增長67.5%;實現外貿進出口2564萬美元;引進企業9家,到位資金2.765億元。
2011年,廣川街道財政總收入8974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228萬元。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681萬元,增值稅171萬元,企業所得稅245萬元,土地使用稅114萬元,土地增值稅658萬元,房產稅174萬元,印花稅124萬元,個人所得稅60萬元。

商業

2011年,廣川街道固定投入6.36億元,增加值18.4億元,營業收入79億元。

交通


2011年末,廣川街道已形成以公路為主的交通運輸方式,有314省道過境。

社會


文體事業

2011年末,廣川街道有文化藝術院團4個;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300平方米;公共圖書室3個,建築面積520平方米,藏書10000,體育場地5處,定期舉辦的體育活動有體操、籃球比賽、乒乓球比賽等。文化行業從業人員3人,其中事業單位從業人員3人。主要文化藝術團體有大東關河北綁子劇團、東方家園合唱隊、永慶合唱團、文化社區京劇票友社、岔河社區合唱團、文化社區夕陽紅秧歌隊。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廣川街道有幼兒園17所,在園幼兒3803人,專任教師377人;小學4所,在校生10802人,專任教師39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3745人,專任教師199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3200人。普通高等院校1所,在校生38000人(其中專科生20000人,本科生18000人),職工1700人,專任教師1200人。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廣川街道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6個,衛生院1所,病床50張。專業衛生人員52人,其中執業醫師16人,執業助理醫師6人,註冊護士19人,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45858人次。
廣川街道
廣川街道

社會保障

2011年,廣川街道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88戶,人數1922人,支出338.75萬元;城市醫療救助55人,共支出11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48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2.98萬元。新增就業人員883人,有422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參加城鎮居民醫療保險10965人。

社區服務

圖片
圖片
社區有註冊志願者2000多人,他們多年堅持開展經常性和定期性學雷鋒活動。平時也經常有志願者上門給我們提供義診、保潔、維修等各種服務。每逢學雷鋒紀念日、勞動節、建黨節、建軍節特定、中秋節等特定節日,辦事處都組織志願者們開展慰問、義診、送法律、送科技等活動。社區志願者活動在全市最好,活動及時、活動也多,而且很有特色,每個社區有每個社區的主打品牌。街道從場地上支持,拿出沿街180平方米的房子作為活動場所。其次規範隊伍建設。根據年齡、職業等不同特點,把各社區內願意做好事的居民組織起來形成不同的志願者隊伍。形成了13支特色隊伍。2008年5月22日,全市第一個志願者之家,該辦事處的"學府社區志願者之家"正式揭牌。使志願者活動逐漸制度化、規範化、常態化。近年來,廣川街道辦事處先後榮獲"全國社區服務先進街道"、"全國居家養老服務先進街道"、"全國先進社區服務中心"等榮譽稱號。

城市管理

圖片
圖片
城市建管力度加大,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階:一是創衛工作成效顯著,先後成立了7個專業組,14個包路段工作組,3個小區環境整治工作組,形成了書記、主任負總責,分管領導靠上抓,全體機關、社區幹部總動員,條塊結合、段片互補的工作機制。投入專項資金購買保潔車20輛,城管執法車2輛,組織成立了50人的保潔員隊伍和50人的城管執法隊伍;形成機關幹部、社區幹部、城管執法隊員和保潔員早5點到晚6點的工作機制,組織成立以黨委書記任組長的督導組,每天早6點、晚6點兩次查找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第一時間進行整改;先後開展了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攻堅戰、便民服務站建設攻堅戰、住宅小區環境整治攻堅戰等集中整治活動,圓滿完成了創衛各項工作任務,取得了顯著成效。建立健全了創衛工作長效機制,組織成立了城市建設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城市建管綜合辦公室和社區城市管理工作組,繼續組織實施轄區內各項創衛工作,確保創衛成果長久保持,轄區群眾長期受益。二是紮實開展防汛工作,組織成立了200人的應急搶險隊和1300人防汛搶險隊,以及工程組、水情組和物資組等8個防汛專業小組,堅持24小時值班,嚴格落實防汛物資儲備,確保了轄區安全度汛。三是有效組織轄區搬遷改造工作,抽調精幹力量成立了5個搬遷工作組,積極研究措施、制定方案、駐點工作,加強與群眾的溝通協調,按照“發動集體單位、黨員幹部帶頭搬遷,帶動群眾一起搬遷”的工作思路,紮實做好轄區搬遷改造工作。截至目前,大東關城中村改造已簽訂協議49份;德興大道美食城東側二層樓、東方明珠東側三層樓、又一村酒廠原址、農校原址、襪廠原址和衛校原址已拆除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