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中平鎮的結果 展開

中平鎮

海南省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轄鎮

中平鎮,隸屬於海南省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

歷史沿革


元明清至民國初期鎮境南部屬樂會縣(今瓊海市)合水圖北峒(又稱縱橫峒),北部屬安定縣南相思河圖。
民國三十四年(1935年),分屬保亭縣白沙縣,為中平鄉、思河上鄉和思河下鄉。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4月,改屬瓊崖特別區,同年11月撤特別區復歸白沙縣。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至1949年,先後劃歸瓊中縣,為中平直轄鄉、思河鄉。
1950年6月,瓊中縣撤縣,歸保亭縣和白沙縣。
1952年5月,瓊中復縣,歸二區,為南茂鄉、中平鄉和思河鄉。
1958年9月,成立中平公社,公社駐中平深湴村。
1969年,遷至思河文堂村。
1983年,社改設區公所。
1986年,改稱中平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中平鎮地處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東部,東接瓊海市,南連和平鎮,西與營根鎮接壤,北與屯昌縣毗鄰。轄區東西最大距離26千米,南北最大距離322千米,總面積372.83平方千米。
中平鎮
中平鎮

地形地貌

中平鎮境內多山,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嶺11座。其中東部白馬嶺海拔1264米、南茂嶺海拔1270米。

自然資源


中平鎮有豐富的森林資源,天然林面積達5萬多畝。萬泉河上游的大邊河自西向東流經北部,南部中平溪、南茂溪自西向東流入牛路嶺水庫,水能蘊藏量大,有合口、黎明、青梯3座水電站。

行政區劃


2011年末,中平鎮轄思河、大坡、黎明、南丘、中平、南茂6個村民委員會和新堂1個居民委員會;下設45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中平鎮轄6個行政村和2個社區,鎮人民政府駐思河墟。
中平鎮區劃詳情
思河村黎明村大坡村南丘村
中平村南茂村新堂社區南方居社區

人口民族


2011年末,中平鎮轄區總人口1714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8136人,城鎮化率47.47%。另有流動人口64人。總人口中,男性9213人,佔53.75%;女性7927人,佔46.25%;14歲以下3446人,佔20.11%;15~64歲11651人,佔67.97%;65歲以上2043人,佔11.92%。總人口中,漢族7232人,佔42.19%。有黎族、苗族、壯族3個少數民族,共9908人,佔57.81%。其中黎族5234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52.83%;苗族3795人,佔38.3%。2011年末,人口出生率10.85‰,人口死亡率4.9‰,人口自然增長率5.95‰。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68人。
截至2017年底,中平鎮常住人口13825人。
截至2018年末,中平鎮戶籍人口15551人。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中平鎮常住人口為11509人。

經濟


綜述

2005年,中平鎮全鎮農村社會經濟總產值2042萬元,農村人均純收入1956元。
2011年,中平鎮財政收入為788萬元,比上年增長57.08%。
2011年,中平鎮農民人均純收入5028元。
截至2018年末,中平鎮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有11個。

農業

2011年,中平鎮有耕地面積4500畝,人均0.47畝。2011年,中平鎮農業總產值8779萬元,比上年增加44.35%。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2011年,水稻產量3187.5噸,人均33.4千克。主要經濟作物有橡膠、檳榔、桑繭、花生、蜜蜂。2011年,橡膠種植面積達33209.9畝,產量1705噸;檳榔種植面積20595.3畝,產量1052噸;桑園種桑面積1506畝,產繭量1.05噸;花生種植面積2086畝,產量417噸;養蜂達7500箱,產值670.5萬元。

商業

2011年末,中平鎮有零售商店145家,農貿市場1個。

文化


● 名稱由來
中平鎮地名因鎮境周圍高山環繞,中間平坦為盆地得名。
中平鎮
中平鎮

社會


文化事業

2011年末,中平鎮有文化站1個,各村(居)民委員會均建設了村級文化室,文化活動普及率100%,7個行政村都有健身舞蹈隊。

教育事業

2011年末,中平鎮有幼兒園(所)3所,在園幼兒166人,專任教師16人;小學4所,在校生795人,專任教師8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9.8%;初中2所,在校生260人,專任教師45人,小升初升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99.6%。

醫療衛生

2011年末,中平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所,衛生室5間。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7138人,參合率達95%。

體育事業

2011年末,中平鎮100%的行政村都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4%。

廣播電視

2011年末,中平鎮7個村(居)民委員會45個村小組全部通衛星電視信號,信號覆蓋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中平鎮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4戶。

獲得榮譽


2021年7月1日,中平鎮黨委被海南省委、省政府授予“海南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