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細體鮠的結果 展開

細體鮠

細體鮠

中文名稱是細體鮠,拉丁名稱 是Leiocassis pratti Gunther,地方名稱為溜竿黃臘丁、牛尾巴、黃臘丁。

簡介


細體鮠
細體鮠
中文名稱 細體鮠
拉丁名稱 Leiocassis pratti Gunther
地方名稱 溜竿黃臘丁、牛尾巴、黃臘丁
中文門名 脊椎動物門
拉丁門名 Vertebrata
中文綱名 硬骨魚綱
拉丁綱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鯰形目
拉丁目名 Siluriformes
中文科名 鱨科
拉丁科名 Bagridae
中文屬名 鮠屬
拉丁屬名 Leiocassis Bleeker,1858
分佈類別 淡水

特徵


背鰭條Ⅱ,6~7;臀鰭條17~20(一般18);鰓耙外側7~9;脊椎骨38~40。體長為體高的6.3~8.6倍,為頭長的4.3~5.7倍,為尾柄高的14.3~19.3倍,為脂鰭基部長的3.4~4.0倍,為背鰭起點至吻端距的3.1~3.7倍,為背鰭基部末端至脂鰭起點距離的5.0~6.2倍。頭長為吻長的2.6~3.3倍,為眼徑的6.1~8.3倍,為眼間距的2.5~3.1倍,為背鰭刺長的2.0~2.2倍,為胸鰭刺長的1.8~2.1倍,為上頜須長的1.2~2.0倍。頭極細長,頭部平扁,尾部側扁。頭背部有皮膜覆蓋。吻鈍圓,上下頜皆有絨毛狀細齒。口下位,橫裂,眼小,側上位。須4對,均短小,鼻須末端約達眼之中點,上頜須末端稍超過後眼緣。背鰭前有兩束肌肉隆起,背鰭刺、胸鰭刺均較短,前者稍短於後者,背鰭刺光滑,其起點位於吻端至脂鰭起點距離的中點。胸鰭刺后緣鋸齒髮達。脂鰭與臀鰭相對,其基部稍長於臀鰭基部,末端遊離。腹鰭末端蓋過肛門而不達臀鰭。尾鰭內凹,尾鰭中部鰭條的長度為外緣鰭條的3/4。體背側灰褐色,腹部色淡。背鰭、尾鰭末端為黑色。

分佈


棲息於江河底層。個體不大,常見者100~200毫米。分佈於長江中、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