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3條詞條名為新安村的結果 展開

新安村

雲南省昭通市水富縣向家壩鎮新安村

該行政村隸屬雲南省昭通市水富縣向家壩鎮,地處向家壩鎮西邊,距鎮政府所在地15.5 公里,到鎮道路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縣19公里。東鄰馬腦,南鄰水東,西鄰新壽,北鄰金沙江。轄清和、大池、九龍等24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 803 戶,有鄉村人口3183 人,其中農業人口 2588人,勞動力2153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 1514 人。全村國土面積11.02平方公里,海拔697米,年平均氣溫18 ℃,年降水量1000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玉米 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 2847 畝,人均耕地0 .89 畝,林地5302.5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044.1 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754元。該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養業為主。

基礎設施


鄉村公路
鄉村公路
截止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話四通。全村有 17 戶通自來水,有 158 戶飲用井水,有 71 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8.84 %)。有800 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 573 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99.62%和71.35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 471 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 410 戶(分別佔總數的 58.65 %和 51.05 %)。該村到鎮道路為已通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 15.5 公里,距離集貿市場 15.5 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 6 輛,摩托車 95 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 1907.5 畝,有效灌溉率為67 %,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147 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0 .06 畝。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 119 戶;裝有太陽能農戶 5 戶;建有小水窖 124 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87 戶。全村有 1 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 6個自然村已通電;有6 個自然村已通路;有6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6個 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 292 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 499 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 12 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種植業
種植業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044.1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22.8萬元,佔總收入的30.91 %;畜牧業收入415萬元,佔總收入的39.74%(其中,年內出欄肉豬6471頭,肉牛54頭);漁業收入62萬元,佔總收入的5.93 %;林業收入 32 萬元,佔總收入的3.06%;第二、三產業收入212.3萬元,佔總收入的20.33%;工資性收入180萬元,佔總收入的17.23%。農民人均純收入 1754 元,農民收入以 種養業 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6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38人(占勞動力的15.69%),在省內務工171人,到省外務工167人。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847.00畝(其中:田1907.50畝,地939.50畝),人均耕地0.89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5302.5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999.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39畝,主要種植梨、柑桔、桂圓等經濟林果;其他面積3119.50畝。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養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14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36.00萬元,該村目前正在發展養兔、經濟林特色產業,計劃大力發展種養業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803戶,共鄉村人口3183人,其中男性1709人,女性1474人。其中農業人口2588人,勞動力2153人。到2014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97;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729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0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9.00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71戶。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0個,黨員總數101人,黨員中男黨員80人,女黨員21人。團員55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4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803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847.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0.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粘貼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該村目前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有: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群眾發展意識淡薄,學習和運用科技能力較差;基礎設施建設薄弱,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差,加之未形成支柱產業,缺乏發展後勁,群眾增收較困難。。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今後該村的發展重點主要是: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載體,加大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突出重點培育支柱產業,發展以梨為主的經濟林果種植面積1000畝和以生豬、兔、雞為主的養殖業, 每年轉移勞動力380人。力爭在十一五規劃結束時全村年人均純收入增加到2300元。。